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食味天下 > 第107章 南瓜糯米糍

第107章 南瓜糯米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送走了“离家出走”的念安小正太, 叶蓁回到公寓, 才有时间好好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收获。    首先,在厨艺等级上, 叶蓁已经成功突破了特级厨师的门槛,正好可以赶上今年六月的特级厨师考核。    其次, 是刀功上的满级, 为了均衡发展, 叶蓁可以专注于其他三项厨技的提升。    并且, 在晋级特级厨师之后, 叶蓁就可以直接接收第一份成就奖励的四道民国宴,叶蓁之前一直不得空闲,也就没有接收,现在正好可以一并接了。    这四道菜是马祥兴四大名菜中除了蛋烧麦之外的美人肝、松鼠鱼和凤尾虾, 以及一道粥品紫苏粥。    没有像之前一样一道菜就做一夜的梦,等醒过来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次的菜谱是文字加图像直接汇入叶蓁的脑海的,想要仔细看看就能随时在脑海中调取。    松鼠鱼这道菜, 叶蓁早就会做了, 不过当时叶蓁是兑换的蓝色菜谱, 和现在这道紫色品质的松鼠鱼倒是还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首先,这道松鼠鱼选择的是鳜鱼,并且必须是重量在750克左右的鳜鱼,误差不能超过5克。因为这个时候鳜鱼的肉质最好。    其次,在鱼身上的改刀用的是斜方块而不是其他做法中的菱形块, 经过油炸之后松鼠鱼形成的花纹不一样。    已经有了蓝色菜谱松鼠鱼的基础,叶蓁相信对于这一道菜,她应该可以很快就能上手。    要说这四道菜里面叶蓁最感兴趣的,当然还属凤尾虾。    学者张葆亨在撰写的《白门食谱》中记载:“至凤尾虾之作法,系虾之上半去壳,下半仍留,炒熟时,上白而下红,宛如凤尾。”    凤尾虾之所以叫凤尾虾,是因为做出来的虾尾部舒展,形如凤尾,因此得名。    但是要让河虾处理过之后仍然保持尾部舒展,也是需要厨师的功力的。    凤尾虾选用的是鲜活的青虾。叶蓁现在手上没有材料,但是见猎心喜,就直接进入梦境空间想试一试凤尾虾的做法。    梦境空间里,一大桶鲜活的大青虾在水桶里放着。    叶蓁取出一只张牙舞爪的青虾,先拿毛刷从头到尾清洗干净。    然后等青虾放松下来,尾部舒展的一瞬间,刀光一闪,去头。    然后一划,开背,从中间虾尾的倒数第二节向上一挑,然后用手一抹,把肠线去除。    最后在保证虾尾完整的情况下把虾壳去除。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用刀要快,否则,当去除虾头的一瞬间,虾身紧缩,尾部也会合拢,凤尾没了,这就是不合格了。    需要刀快一点,再快一点,快到把虾头去除之后,虾身还没有任何的反应,仍然是放松的状态。    叶蓁试验了好几次,第一次,虾尾合拢了。    第二次,肠线划破了,会影响口感,失败。    第三次,因为去壳去的离虾尾太近,虾尾自己脱落了。    ……    好不容易成功了8只,没错,一般的宴席菜中,凤尾虾一盘里也就八只。叶蓁看看旁边弃用的大青虾,足足有十几只,这失败率,看来还需要好好练习一下。    把八只完整、尾部舒展的虾放入水中,取一只竹筷搅拌,洗去红筋。当虾肉洁白时,取出沥干水,放入碗内。    在碗里加入鸡蛋清、精盐少许、干淀粉,搅拌均匀,保证虾肉都有上浆。    下锅之前,要注意一点,就是炒锅一定要干净。得先用小锅帚,将锅内擦刷干净,以防糊底,影响色泽。    不过因为在梦境空间,每次进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崭新的,倒是暂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叶蓁将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鸭油,烧至五成热,然后将虾放入,用手勺不断推动,待虾肉呈白色,尾壳变鲜红色时,倒入漏勺沥油。    重新取一锅置旺火上,加鸭油,放入切好的葱段以及在凉水中浸泡过的豌豆,翻炒几下。    等到豌豆微微变色,舀入鸡清汤,加精盐少许、黄酒、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并用手勺轻轻搅动。烧成乳白汁后,再将虾倒入,一边翻锅,一边淋入熟鸭油,再颠几下锅,盛入盘内即成。    叶蓁看着眼前的一盘凤尾虾,色上面呢,应该问题不是很大,红的红绿的绿白的白,看起来确实很诱人。    再闻了闻,很香,但也就是一般的香味,还不够吸引人,在调味料方面还有待改进。    最后是味道,叶蓁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凤尾虾,咬下去,肉质鲜嫩,炸过之后再炒,反而让虾肉保持在最鲜嫩的状态。但是叶蓁隐约可以吃出一点泥土的腥气,这是五感加强之后带来的变化,让叶蓁对于这方面更加敏感了。    水产品中,河里的产品,多多少少都会带有泥土的腥气,所以会需要先放到清水里去吐泥,并且利用各种调味料去除腥味。    叶蓁相信,她手上的这盘凤尾虾送到任何一个普通食客的手上,除了好吃不会有第二种评价。但是,如果是一个舌头极其刁钻的评委,那就不一定了。    把手上的凤尾虾放到一旁,叶蓁重新回到灶台前,拿起菜刀,准备再来做一次。    ***    另一边,一辆黑色的轿车快速的在街边驶过,灯红酒绿中,如同一个独行者,稳稳向前。    车子开往郊区,最后在一座山下的别墅前停了下来,前面副驾驶一个穿着黑西装的年轻人下车,打开后座的车门,请里面的人出来。    后座,“闫伯伯”走了出来,怀里抱着顾念安小正太。    小正太趴在坚实的臂膀上,已经陷入了甜美的梦乡,不知道梦里梦见了什么,嘴角的口水流出来,流到了趴着的胳膊上,可胳膊的主人丝毫没有在意。    以不会吵醒孩子的、缓慢的脚步,闫姓男子走进了别墅的大门,拒绝了上前想要来抱走孩子的保姆,男子抱着孩子走进了书房。    刚进门,还没说话,就听里面的人道:“闫哥,小安肯回来了?”    这是个年轻男人的声音,淡漠中透露出关心。    “没事了,吃过东西,现在已经睡着了。”闫姓男子回答,声音刻意放低。    “抓到人了?他们怎么说?”年轻男人又问。    “还在问,之后我会把结果告诉你。”闫姓男子道。    “好,我知道了。那就把小安抱回去睡觉!”声音又道。    “是。”闫姓男子答道。    闫姓男子正要把孩子抱回房间里睡觉,“啪嗒”一声,一个粉嫩嫩,上面印着机器猫的保温盒从孩子的怀里掉了出来,正好掉在了桌上。    嗯?    这一下引起了年轻男子的注意,他仿佛从这个保温盒里隐隐的问闻到了一丝特殊的、从来没有闻到过的香味。    “这是什么东西?”男子问道,语气里难掩疑惑。    闫姓男子想了一下,沉稳的回答:“估计是念安今天去吃饭的那家店主给他的礼物?”    念安,吃饭?男子嗤笑,就顾念安那小小年纪挑剔的舌头,一般的店铺还真不能让他乖乖吃饭。    无视闫姓男子“你居然和小孩子抢吃的”的震惊的眼神,男子自顾自的打开保温盒,露出了里面金黄色上面点缀着白色椰丝的糯米糍。    这是叶蓁精心制作的双味南瓜糯米糍,无论从外表还是从味道上来说都是一流的。    最重要的原料糯米粉是系统出品。南瓜是叶蓁特地去市场上挑选的老南瓜,又糯又甜。紫薯和黑芝麻也是经过细细筛选,叶蓁选了市场上质量最好的那一家。其余材料食味的厨房里都有。    将南瓜蒸熟,乘热加入糯米粉、澄粉、玉米油搅拌。因为做的时候食味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叶蓁就直接用了长久都没有拿出来的面点棍,和成软硬适中的南瓜面团。    叶蓁当时一边和面的时候一边还想着,这么一根面点棍放着一直不用确实是有点屈才了,想着要不要多学一些面食充实一下自己。    因为是双味糯米糍,叶蓁准备了紫薯和芝麻两种馅料。    紫薯去皮蒸熟,加入适量糖、黄油乘热,捣烂搅拌成泥,为紫薯馅;速溶黑芝麻粉一点一点加入适量开水、糖、黄油搅拌成泥,为黑芝麻馅。    然后取一小块南瓜面团,把选其中一种馅料包裹进去,揉成圆团。    全部揉成圆团之后,在下面垫烘焙纸,水开后大火蒸10-15分钟,小心取出,每一个都均匀的滚上细椰丝即可。    虽然不知道叶蓁的制作过程,但是双味南瓜糯米糍的金黄色点缀着椰丝的外表还有那一丝淡淡的特殊香味还是吸引了年轻男子的注意。    他伸出手来,那是一双非常好看的手,骨节分明,白皙修长,让看到的人第一眼就觉得这双手不去弹钢琴真是可惜了。    现在,在场的三个人,其中一个念安小正太正沉浸在美妙的梦乡,丝毫不知道属于自己的小点心马上就要遭到&quot;毒手&quot;。    闫姓男子明显是服从命令的一方,虽然对于男子抢小孩子吃食这种行为表示控诉,但还是没有出言阻止。    最后,男子顺利的从画着机器猫的保温盒里拿出一块糯米糍,咬了一口,香甜的糯米的味道,带着淡淡的椰香,馅料是紫薯味的,碾的很细腻,味道微甜。    男子嘴里说了句“太甜了”,好像有点嫌弃的样子,但是手上却把剩下的一半糯米糍放进了嘴里,又从保温盒里拿出一个。    一个接着一个。    叶蓁一共在里面放了五个糯米糍。    当男子已经干掉了四个,把那双修长的、指节分明的手伸向最后一块的时候。    闫姓男子忍不住了,“咳咳”了两声。    坐在书桌前的男子手顿了顿,然后缩了缩,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把保温盒重新盖上,塞到闫姓男子手里,嘴巴里说着:“小安还小,不适合吃太多这个。”    闫姓男子:“……”    什么也没说,把顾念安小正太抱回房间,放到他自己的床上,看着他睡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可以预感到明天一大早的一场暴风雨。    ***    第二天一早,山间别墅。    一阵爆发式的哭声响彻了整间别墅,把能听到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纷纷跑过来看到底是谁惹到了自家小少爷。    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平时严肃的闫爷抱着哭闹不止的念安小少爷哄着。    小正太已经暂时被哄住了,他的眼角还挂着泪珠,手里拿着一个糯米糍狠狠的吃着,嘴里嘟哝着“小叔是个大坏蛋”。    闫爷配合的哄了一句:“没错,他是个大坏蛋。”    小正太又接了一句,“闫伯伯,你答应帮我买双份回来的,不许食言!”    看来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才哄住了小正太。    闫爷好脾气的答应着:“好,给你带双份。”    “那……我们拉钩钩!”小正太担心极了,毕竟昨天睡着之后闫伯伯也没帮自己保住心爱的小点心。    闫爷无奈,瞪了一眼还在看好戏的附近的观众们,伸出一根黑黝黝的手指,和小正太白嫩嫩的、肉肉的手指钩在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最后还拇指按在一起,盖了个章。    闫爷:……明明不是我的锅,为什么最后要我来哄?!    至于罪魁祸首,他待在隔音极好的书房里,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哦,不,可能还是有影响的。中午的时候,书房里传出话来,说饭后的小点心想吃到糯米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