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老乡们的心意
红果儿打了个嗝, 反问:“不过就是小香槟,我没给你买过吗?” “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 “……” 这叫李向阳怎么好说嘛! 之后,他就再没舍得把窗台上出现的那些东西拿去扔了。 不知道为什么, 从刚成年起, 就一直被女人甩的李向阳,这回居然有了种被女人倒追的奇妙感觉。 这感觉……还满好…… 可她为什么不出现了呢? 他挺想看到她的。她却像以前不理他的那段日子一样, 完全消失在他视野所及的范围之内了。 这是啥意思? 天天送东西, 却天天见不到人? 李向阳又郁闷了…… *** 很快地,全省的救灾工作表彰大会就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了。 作为学生自救运动的发起人,以及粮食双蒸法的发现人, 红果儿也在受邀出席之列。 省抗灾救灾办公室在省会中心城市给所有受表彰人员, 定好了招待所。食宿及路费都由该办公室出。 而受表彰人员的集合时间也是定好了的。李向阳和红果儿算好了日子就出发了。 出发那天大清早, 侯秋云为父女俩准备东、准备西的,生怕他们在路上吃不好, 睡不好。差点连枕头都要他们带着。 李向阳哭笑不得:“娘,招待所里的枕头软和着呢。” 红果儿也笑眯眯地胡诌:“是啊, 奶奶,那里的枕头听说里面塞的,是远比棉花软和得多的天鹅绒哦。就是天上飞的白鹅的绒毛。” 这胡诌可真精彩, 她奶奶马上就一脸“哇”的表情, 还很认真地跟她请教:“这世上还有鹅, 能在天上飞啊?” 红果儿也认真点头回答:“会啊。家养的鹅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会飞哦。可是咱们的老祖宗们,把它们捉回来养, 养久了,它们吃胖了,就飞不起来了。” 旁边的李向阳被红果儿半真半假的胡诌,逗得差点破功笑出来。 但他嘴角往上弯了一下,自己就立马警觉地又把它往下拉。 不过,胡说八道肯定是有代价的。 临出门时,侯秋云吩咐了儿子一句:“既然有这么好的枕头,你记得买四个回来啊。你一个,我一个,红果儿一个,还有你媳妇儿一个。” 李向阳:…… 他哪儿来的媳妇儿? 红果儿望着替她背锅的老爹,满脸同情。 等父女俩一出门,才叫惊了个讶! 门外等着的,全是父老乡亲。 “唉呀,你们可出来了!” “大家伙儿都等了老久了。” 一个个嚷嚷着,却是满脸笑意,根本没有半分不耐。 李向阳诧异地问道:“等我们做啥?” “欢送你们去省里受表彰呗!” “你们俩父女为大家做了这么多事,现在又要为咱们东方红公社去露脸了,能不来送送吗?” “就是。省里表彰,咱们社里也要表彰表彰嘛。” “哈哈哈,王老幺,你一个平头老百姓还想代替秦书记,来表彰副社长了?” “唉哟,你别逗我了成不?我意思是说,省里要表彰,咱们老百姓也要来表达一下心意。” “安静,大伙儿都安静点儿。咱们是来表心意的,不是来添乱子的。来来来,都排上队,一个个慢慢表达啊。” 秩序太乱,终于有个年长者出来维持秩序了。 大家伙儿很快就排好了队,笑着一个个上来说恭喜的话。 “李社长,谢谢你自付路费把小球藻救灾法带回来了!”王老幺头一个上前紧紧握住李向阳的手,“我媳妇儿吃得不好,奶水一直很差。多亏了你的小球藻,我家把藻和她的奶水混在一起,煮熟了给我儿子喝。我儿子才活下来了。多亏了你呀!” 李向阳一脸懵,啊?把奶水和藻混合起来?这家好有创意…… 王老幺跟他握完手,又去握红果儿的手:“小丫头啊,谢谢你!多亏你出了个主意,把藻和粮食混合起来一起做吃的。我就是听了你的主意,才想到这招的!” 红果儿骇笑,原来她的方法还有这种延伸啊! 王老幺谢完,就把手里的一块腊肉硬塞到了李向阳手里:“东西不多,也就是表表心意!你别嫌弃。” 李向阳吓得赶紧把腊肉塞回去:“别别别,你别这么客气啊!我家有腊肉吃的。” 王老幺再往回塞:“我知道你有吃的。你是公社干部嘛,每个月都有肉票。前几回捡大肉,你家汇报有功,还比大家每回都多分几十斤肉呢!但这不是我的心意吗?” 红果儿也赶紧帮着她爹往回推:“对啊对啊,你别客气。” 结果父女俩一推,后面排队的乡亲也凑上来,帮着王老幺推。 “你们父女俩客气啥啊?大家今天带的东西都不多,就是表表心意。” “你们不收,大伙儿心里过意不去啊。” “现在有自留地了,大家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手头宽裕点,就想报答报答你们的恩情。你们就别推托了。” 红果儿只想说,真的不用啊,我家别的没有,可是肉、粮、菜真的好多的! 两父女被乡亲们堵在门口。 也不知是谁嚷嚷了一句:“你们傻啊?人家不收,不知道直接挤到人家家里,把东西往桌上一扔就跑吗?” 这下可炸了锅。 大家一窝蜂往他们家堂屋挤,什么腊肉啊、香肠啊、古巴糖啊、高梁酒啊、白萝卜啊、麻花啊、桃酥啊,全往他家饭桌上堆! 乡亲们每个人提的东西都不多,但人多,聚到一堆,那东西就不得了了。 大家先还往饭桌上堆。饭桌上堆不下了,就往条凳上放。条凳上也放不下了,就往墙角放。 这下可好,他家满屋子都放了东西。 堆完之后,大家一溜烟儿全跑了。 跑远之后,一个个还笑呵呵地回头打招呼: “李社,走了啊!” “到省城了,要好好表现,别给咱东方红丢脸啊!” “公社里可是有收音机的,等表彰大会那天,大伙儿全都会去听的!加油!” 而李向阳呢,因为人太多,拦了这个,那个跑了。再拦别人,先前拦的又趁机溜掉。 拦来拦去,一个也没拦到。 倒是侯秋云乐得合不拢嘴来,迈着步子小心地围着桌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乡亲们也太有心了,咱家又不缺这些。”然后开始把每样东西分门别类。 红果儿趁机道:“奶奶,咱家根本吃不了这么多东西啊。要不然……卖点儿出去?” 她奶马上反对:“卖卖卖,卖啥卖?不卖。放家里慢慢吃多好。咱家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的,什么时候老天爷又不赏饭了,又闹旱灾了,这些都是救命粮!” “那你不抱孙子了吗?爹不结婚了吗?” “……” 老太太哑口无言。 “你看咱家这破破烂烂的泥坯房,到时候怎么给爹娶亲啊?” “红果儿,啥娶不娶亲的!”闺女刚刚把话题歪到自己身上,无辜躺枪的李向阳就瞪了她一眼。 谁知道,红果儿居然装作没看到。 气得他只好骂人了。 红果儿继续无视她老爹,跟奶奶打商量:“再说了,爹娶了媳妇儿,还得抱娃儿?咱家加上堂屋,才三间房子,怎么够住啊。赶紧卖点儿东西,凑钱把新房修起来,多修几间才是。” “红果儿!”李向阳继续咆哮。 不过,以他对自家闺女的心疼,他能吼出什么气势来啊? 又被红果儿无视了。 他娘还嫌他烦:“你闭嘴!” 无辜的李向阳:…… “奶奶,现在乡亲们送了这么多东西,你在集市交易日那天好好卖一卖,没人会觉得咱家东西来路不正的。你只要跟别人说,咱家想修房子给爹娶媳妇儿,大家都能理解咱为啥大抛售。” 在临出门儿的这段时间里,红果儿就这样成功游说了她奶。 唔,预计等她和她爹回来时,她奶已经给家里大赚了一笔了。 父女俩先坐着社里的牛车,去了县城。在县城的公交车站等了老长时间,才坐上车。坐到火车站下,又转坐去往省会城市的列车。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行政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交通、科教、政治和经济的中心。自然远非偏远县城可以比拟的。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触目所及,路宽人多,到处都是两三层楼的楼房,很是繁荣的样子。 李向阳早先去过首都,看到省城的景象倒也不觉得多么讶异,但还是赞了一声:“咱们省,比起京市来也差不了多少。” 差不了多少,也还是差些。红果儿心想,老爹看来还是挺以自己是本省人而自傲的。 李向阳怕路途遥远,中途会遇上些什么事,耽搁路程,所以刻意比预计提早了一天出发。 表彰大会一早就定好在省人民大礼堂举行。而招待表彰人员的招待所,正是大礼堂附设的招待所。 这个大礼堂是51年动工,54年竣工的仿古建筑。可容纳3000余人,是本省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场所,省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等重要会议都会在此召开。 这个礼堂本身就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是当年建国之初,为了表达新生政权有信心带领人民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掀起建设大西南的**而建设的。 这样一个地标性建筑,李向阳很容易就问路问了出来。两父女乘坐了火车站外的公交汽车,李向阳让女儿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好叫她可以尽情观赏窗外的景色。 红果儿在上一世曾经活到过80年代中期,比现在更繁荣的景象天天都能看到。现下,看到60年代的省城,倒是有一种恍忽之感。 啊,原来60年代的省城是这个样子的啊。 正想着,远处一座气势宏伟,几乎有种金碧辉煌之感的高大建筑物,就进入了眼廉。 那建筑有金顶、琉璃瓦,圆形望楼好似清代宫殿。除正面外,东南北三个方向又设冀楼,围拱主体建筑。 这建筑才叫红果儿开了眼界,这个时代居然也能出这样的建筑,真是不简单…… 回头一看她爹,她爹已然看呆。良久,才感慨一句:“这跟□□看起来好像……” 这哪儿像了?啊,倒确实都是清代宫殿式建筑。这人民大礼堂,应该是刻意仿了那种风格。 “爹,他们说皇帝以前也住在首都。你去皇帝住的地方看过的吗?” 李向阳哪儿去看过故宫的呢?他当时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小球藻,哪儿还有功夫闲逛故宫啊。看到□□,也不过是因为坐公交车经过那儿,看上了一眼罢了。 “皇帝?那就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毒瘤,咱们这种新社会好青年,跑那儿去看什么?你看,人民大礼堂多气派啊。比那儿好多了,我跟你讲!”坚决拥护新社会新政权的李向阳,对此不屑一顾。 对于自家没见识的爹,红果儿能说什么呢? 人民大礼堂本身就有车站。到了站,两父女一下车,抬眼就把礼堂看得更清楚了。 大礼堂的设计确实是仿了清代宫殿的形式,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绿瓦红柱,颜色对比相当强烈。布局严谨。 主体的穹庐金顶,乃是脱胎于故宫天坛的祈年殿,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 南北两冀的冀楼,则是仿紫禁城四角的塔楼。礼堂前用青砖铺就面积广阔的大型广场。而从广场往上,需经高高阶梯,方能到达上方的礼堂。 阶梯总势陡峭,但每一阶都修得宽阔平整,又分了六重梯次。每踏上一重梯次,就有一级平地缓冲陡峭之势。故而自下往上望去,只觉礼堂气势恢宏,巍巍其上,踏上阶梯,却不觉陡峭。 两父女站在人民广场上,嘴巴半天都合不拢。 红果儿是觉得自己以前都太小看自己的祖国了,总觉得这个时期的国家,除了穷,就是穷。却没想到,这个时期也能出这么精美恢宏的建筑物。 而李向阳则是彻底震惊了,天呐,过几天,他就是在这里面受表彰吗? 一刹那间,他觉得自己好牛啊…… 又问了路人人民大礼堂附设的招待所在哪儿,两父女一路寻去。这才发现,名叫“人民宾馆”的招待所,在建筑外观上也与礼堂一脉相承。 “乖乖……咱这是要住宫殿了吗……”李向阳望着人民宾馆,不自觉地道。 红果儿笑眯眯地:“对呀,我爹是人民英雄嘛,所以省里就奖励你住宫殿了~。” 李向阳一得意,就“啪”地一声,拍了红果儿脑门一下。 唉……哟…… 红果儿在心里痛呼了一声,看看老爹的兴奋劲儿,算了,不跟他计较。 人民宾馆的气派,自然不是普通招待所可以比拟的。它的大厅就比后者要广敞许多。地面的青砖也是像故宫宫殿里的地板一样,四四方方,极为平整。一块块嵌得特别紧。 宾馆大厅里悬挂着木制纱面宫灯,前台是由红木制成的台面。穿着制服的前台接待看着这父女俩进来,极有礼貌地说道:“这里不对外营业的,假如你们有住宿需要,可以出门右转……” 李向阳打断她道:“我是来参加省抗灾救灾表彰大会的。我叫李向阳,我女儿李懿君,我们都是受表彰人员。” 前台接待恍然大悟,接着又有点为难:“表彰人员的房间已经定好了,但是定的时间是从明天开始的,你们看……” 旁边另一位接待倒是替父女俩解了围:“要不然,先看一下他们的房间有没有人住好了?要是没人住,让他们先住一天也没关系。”说着,又对李向阳道,“但吃的东西,你们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李向阳连连点头:“那是那是。” 也是他们运气好,接待员查了入住情况后,他们大会给他们定的房间刚好没人住。两父女就拎着行李,跟着服务员去了他们的房间。 令红果儿惊喜不已的是,她居然有单独的一间房。 而且,这个房间还是个小套房,除了卧室外,还有洗漱间。 重活一世,她可一直都是挨着她奶奶睡觉的。现在竟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这可实在令她惊喜不已。这样,她要干什么事,都会方便好多。 哈哈哈,这个人民英雄确实值得一当。 她爹比她更高兴,这辈子他就没住过这么高档的地方。那床啊,简直跟县委办公室里的沙发一样软!床单、枕头用的布料看上去还那么白,跟新的似的! 房间里头还有一个小房间,看上去奇奇怪怪的。不过,小房间的一个台面上,摆着一小块香胰子,还有一把看上去不太结实的牙刷,和很小很小的一支牙膏。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里肯定是洗脸刷牙的地方。 不过,他把水龙头往左往右掰,都没水,这就有点急人了。他赶紧过来自家丫头这边,帮她掰水龙头。 还是没水! 这宫殿修得这么好,居然连自来水都没有!人家农科院都有呢! 不行,得去找人来修。 李向阳拔腿就往外走。 红果儿正坐在床边呢,看着她爹一下子跑进来,又一下子跑出去的,不由喊了声:“爹,你干嘛呢?” “水龙头坏了,我那边跟你这边的水龙头都坏了。我去喊人来修。” “水龙头是好的啊。我刚刚还开了的。” 李向阳一脸懵。 红果儿还懵呢,这么短时间就坏了?她也钻进了洗漱间,把水龙头往上一掰,水就出来了。 而李向阳震惊地看着这个奇怪的水龙头,居然还有龙头是往上掰的?! 红果儿无奈地把洗漱间的各个功能,给她爹解说了一遍。 不过,好在宾馆再先进、再高档,在这个年代依旧没用上抽水马桶。用的仍是瓷面的蹲位。要不然,她可能会被吓到! 毕竟抽水马桶在80年代中期的城市都相当少见。 由于早到了一天,晚饭,他们俩只能出去吃。 “红果儿,想吃什么,爹给你买。”李向阳大方地道。 他这个月发的工资,他娘没要他的。说是,他要来省城开表彰会,不能太寒酸了。叫他把这个月的工资全揣身上。 怀揣九十多块钱的李向阳,有种自己是大款的感觉。 说什么,随便讲! 红果儿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厚厚的外衣下,是一层夹衣。而夹衣的内口袋,也正是她摸的那个地方,那里正躺着一千二百多块钱。 正是她前次跟她爹一起到邻县辗转卖牛肉的钱,以及农村开放集市后卖菜卖肉,赚来的钱。 她想了想,看她爹正在兴头上,没好意思把存款拿出来打击他。乖巧地点点头:“那我要吃很多很多好吃的哦。” “想吃什么,尽管说!爹都依你!” 说着,就在大街上左右张望,看到门脸好看的大饭店,就要把红果儿往里面领。 红果儿赶紧把她爹拉住:“往那些地方跑啥啊?说不准那些大厨,做出来的东西还没我做的好吃呢。” 李向阳一想,也是。 “那你要吃啥?”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肯定得把特色小吃全吃上一遍呐~。” 说着,就拉着她爹沿着街边一路往前。 果然,家庭副业开放之后,这种繁华路段还真有那种汇聚街边小吃的地方。 有80年代都还有常见的熨斗糕、手工糍粑、麻花、三角粑、发糕、油茶和酸辣粉等等。还有后来连她都少于吃到的冲冲糕。 “爹,我要这个!” “哦,好好。”李向阳应了一声,对卖冲冲糕的老人道,“麻烦给我拿4个。” “好咧,您接好了,4个2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