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两个人并排走着,谭湛的车已在眼前,也是这时,两人才发现,雪早已越下越小,慢慢得便停了。 林溪抬了头,看向天空,她的眼角还带着哭过的泪痕,压抑了这么多年的真相,真正倾吐出来的时候,竟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她长长吸了一口气。 “车祸的时候,我被卡在车里,一动不能动,林筝拿了我的东西跑了,留下我一个人,我浑身都痛,腿上手上都被划开了口子,血根本止不住,那天就在下雪,可真冷啊,雪特别大,我就躺在车里,想象自己最后会怎么死?是先被冻死,还是先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总之据说等救援队找到我的时候,雪已经把我埋起来了,那些被血染红的雪,也都结成了块,再晚一点,我可能都活不过来了。” 林溪讲述这些往事越是平淡,谭湛却越是心疼:“所以你害怕下雪是吗?”他温柔地揽住了林溪,“以后所有的下雪天,我都会陪着你。所有未来的雪天,你都不用再害怕了。” 林溪没有回话,只是握紧了谭湛的手,许久以后,谭湛才听到她的声音在自己耳畔轻轻响起。 “我不害怕了,雪已经停了。” 她心里的雪,也终于完完全全彻底地停了。 回程路上,谭湛把车内暖气开到了最大,他甚至还有那么些恍惚,林溪竟然坐在他的副驾驶位上,而车后座就放着她那把知名的大提琴“舒曼”。他打开了车载音乐。 当那悠扬的大提琴声流泻在车内空间的时候,林溪也意外地愣了愣。 竟然是舒曼的《梦幻曲》,她看着身边这个男人英俊的侧脸,突然内心涌动着巨大的温柔和感激。她曾经想过逃跑的,然而是他给了她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一切,她也曾经想过一辈子这样下去的,然而是他给了她重新拿起琴弓的力量;他甚至能记得她说过的每句话,她曾经说过的,林溪最喜欢的曲子是舒曼的《梦幻曲》。 舒曼的作品永远充满着生命的激情,深邃又浪漫,诗意又缠绵,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细腻又美好,这首《梦幻曲》,便是他所做的《童年情景》组曲里的第七首曲目,一向被看做是为成年人保持心灵的年轻化而写的曲集,而《梦幻曲》背后更为浪漫的故事,便是舒曼写出这些曲子的初衷,他曾经写信给自己的未婚妻,同时也是钢琴家的克拉拉,“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基于爱情的创作,也让《梦幻曲》的旋律带着一种娴熟的浪漫和漫不经心的童真趣味。林溪静静地听着这种曲子,那动人而熟悉的风格,那抒情的旋律,起伏变换的曲调,平静安宁而美好,林溪闭上双眼,仿佛都能活灵活现的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她的童年呀,那是只属于她和林筝两个人的童年。她们一起为了躲避父母的打骂而偷偷互相包庇;为了练琴而一同长途跋涉一个小时去往愿意提供教学的地方;一起因为饿而翻进一片路边的橘子林偷橘子;一起为了等待传说中的流星雨而呆呆的傻等上一个小时;一起跳皮筋;一起因为练琴做不完作业而被老师要求罚站写检讨;一起五音不全还想参加合唱队;互相扮演戏弄同伴;还有一起躲在被窝里大谈未来的理想,期待长大、期待未来…… 曾经她和林筝的童年,也如这支《梦幻曲》一般轻盈无邪,这便是林溪的梦幻了,即便日后她和林筝都无法再回到当年的模样,童年的每一个愉快的时刻,都已经镌刻在林溪心中成为永恒了。 她看向谭湛:“什么时候带我放孔明灯。”她望着车窗外,“带我来这里,我想在这里放孔明灯。” 谭湛愣了愣,但他没有追问孔明灯的事,只是点了点头:“好。”他不得而知她是否知晓前一晚他为她放的孔明灯,她不说,他便也不愿追问,她想放天灯,他便陪着她放。 “还有,你是不是放弃做林溪那档节目了?” 由林溪本人说着林溪的名字,一瞬间,谭湛仍旧有些恍惚,片刻后,他才点了点头:“是的,我改做其他名人的专题节目了。” 林溪听了,也没有再说话,直到谭湛把车开回市里,她才鼓起勇气般又开了口。 “我希望你不要改。” 谭湛有些意外。 林溪盯着他的眼睛,继续说了下去:“就还是按照原来的专题做。我知道你为此准备了很久,也一直很想做关于我的专题……”林溪这一次终于没有再用全名称呼自己,而是用了“我”,她顿了顿,“我不希望你的努力就这样作废。”还有更多的,林溪没有再说出口,那天她隐在黑暗里,清清楚楚听到了唐潋滟对此的评价,她知道放弃这个早就做了准备规划的专题,谭湛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冒多大的风险,甚至是拿自己在星灿的前途开玩笑,他的领导绝对会把他归结为不可托付重任的任性员工行列,旁人不清楚他这样做的理由,但林溪知道,谭湛这个决定,是为了保护她,保护他曾经误以为是“林筝”的她,他不希望她的**被过度挖掘,也不希望她被关注得不到安宁。 林溪点到为止,但谭湛岂会听不出她话外之意,他泊好了车,才认真回看着林溪。 “放弃节目不是你的原因,没有关系,是我自己的决定,是我自己不准备做那期节目的。” “可是我想你做,我想看你做关于我的专题。” 谭湛有些惊愕:“你是说,你要以林溪的身份,来参与这档节目吗?” 林溪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做好了准备。”她朝谭湛微笑,“我不能以林筝的身份一直这么浑浑噩噩活下去,你说的是对的,我不能停留在过去,我应该放眼未来。”林溪看了一眼后座上的大提琴,“我想继续演奏大提琴,我想做回林溪,我也不会再惧怕那些过去的回忆和真相了。” 林溪拉着谭湛的手:“我不放心任何别的媒体来做这个揭露,我不相信任何其余记者,我从来不相信舆论,对新闻媒体也从来没有好感,所有的真相到了媒体和舆论的嘴里,好像都会被引导到我不希望的方向去,但是我相信你,谭湛,我只相信你。”林溪的眼睛像是盛放着光,她温柔而坚定地看着谭湛,“如果我想要做回林溪,总需要媒体的介入,那关于我所有的一切信息,我希望对外做出这个公布的人是你,我的专题节目,我也只希望交给你做。”林溪的神情非常认真,“而且做这个专题,深挖人物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浮于表面,而是去探索人性,去给社会传递一些让人思考的东西,做一个有价值有理想有深度的新闻人,这本来就是你的理想,我不希望你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这个节目本来就是你应得的,是因为你的温柔和包容,我才不再逃避说出一切,你是唯一有资格做这期专题的人。” 谭湛的内心充满了动容和别的更为复杂的情感,林溪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她想要做回自己,不仅仅是在谭湛面前,更是在这个世界面前,她尊重谭湛的理想,也尊重自己的理想,她想要重新以林溪的身份带着她的“舒曼”回到属于她的舞台,演奏属于她的音乐。 背负着残酷真相和沉重压力的她都拿出这番魄力和勇气了,谭湛又怎么可以拒绝? 他朝林筝郑重而严肃地点了点头,这是他的承诺,作为她爱人的承诺,也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承诺。 谭湛把林溪送回了家,安置好了她,等着她换上了保暖的衣物,两个人泡了热可可。谭湛这才发现,林溪的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刚被打包的样子,如果不是他早就知道林溪住在这里,乍看之下,都会觉得她是刚搬入住的模样。谭湛自然不傻,他几乎不用想就可以猜到林溪曾经想过打包东西彻底离开来逃避这一切,然而他没有说什么,他没有去询问是什么让她改变了决定,她最终留了下来,这便已足够。 “如果要继续做关于你的专题,我必须现在就去和我们部门的领导还有台长沟通,时间很紧,专题里又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策划案也全部需要改。” 3月12日是原定《艺术回廊》第一期专题播出的时间,本来这天也正是林溪的生日,在林溪生日播出林溪专题,光是噱头就很足,如今已经是2月底,中间谭湛又申请撤走了林溪专题改做退役运动员专题,想要再次换回林溪专题,绝对需要给老徐和郑台长一个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 “我马上约郑台长和老徐,会说服他们继续让我做林溪专题,但这一次肯定要告诉他们理由,林溪,这一次,需要你和我一起去,带着你的大提琴。” 林溪点了点头。 谭湛也雷厉风行,他很快约好了人,就约在星灿的办公室,郑台长和老徐不知道谭湛周末紧急约见面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两人还是都赶去了办公室。 谭湛在他们到来之前,已早早带着林溪赶到办公室。 郑台长和老徐到的时候,便看到他正温柔地为一个长相艳丽的女孩撩头发。 老徐当场拉下脸来,就算是周末,就算是女朋友,也不能随随便便带来办公室啊,何况还称要找他和郑台长来商谈要事。老徐脾气爆,当下便没忍住,咳了咳:“小谭啊,这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 郑台长倒只是看了林溪一眼,便回了自己办公室:“小谭,你有什么要讲的,进来讲。” 谭湛点了点头,他低头安抚地朝林溪笑笑:“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老徐见了郑台长的态度,虽然对谭湛带陌生异性来办公室的事非常介意,但也没再吱声,只是瞪了谭湛一眼,便跟着一起进了郑台长的办公司。 关上门,郑台长坐上办公椅,看了谭湛一眼:“说,是什么事这么急,周末就把我和老徐都叫来?” “我想重新继续做林溪的那期专题。” “你以为电视台做节目都是过家家玩游戏?你心情不好不想做就不做?心情好了想做就继续做?”老徐听完谭湛的话,当下没忍住脾气,“你以为电视台是你开的?” 郑台长制止了老徐,他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态度比老徐平和多了:“第一次你说坚决不能做林溪专题的时候,我和老徐没有强迫你一定说明原因,只告诉你,要对自己的节目负责,但事情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这一次,你必须告诉我们你要继续做林溪专题的原因,并且给我们一个足够能说服我们的理由。” 谭湛点了点头:“我想带你们见一个人。” 老徐狐疑地点了点头,便看着谭湛出门,招呼之前等在办公室门外的女孩,他这才仔细打量那个女孩的脸,带了一种浓稠的美,但细节上又精致的无可挑剔,而也是这时,他才看清那女孩身边还靠着一个大提琴琴盒,随着谭湛的招呼,她点了点头,背起琴盒,走进了办公室。 老徐和郑台长不明就里地看着眼前陌生的女孩,他们盯着谭湛,等待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谭湛却不急不慢:“两位不知道曾经听过林溪的大提琴演奏吗?” 老徐摇了摇头。 郑台长倒是点了点头:“我听过,林溪确实是大提琴方面不可多得的天才。我听过她演奏埃尔加的《爱的问候》。但这和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 谭湛却只是笑笑,与此同时,林溪打开了琴盒,她温柔地看着她的提琴,镇定自若地在老徐和郑台长探究的目光中坐下,调试好琴弦,然后便开始演奏。 《爱的问候》是一支小夜曲风格的曲子,旋律典雅,是埃尔加题赠给新婚妻子的一支曲子,随着林溪的动作,大提琴奏出饱满深情的缠绵曲调,犹如恋人低低的絮语,然而这温情里又隐隐藏着一丝哀愁,既甜蜜又惆怅,这才是爱的复杂…… 老徐不懂古典乐,作为一个外行就只能看热闹,他好奇地盯着林溪,觉得这个小姑娘拿上大提琴以后真是气质完全不同,摇身一变像是另一个人,仍旧美丽动人,但不知不觉就带了一种庄重和典雅的古典气质,这演奏的派头和架势还真别说,挺有排场,看起来挺有点气势的,他不懂大提琴曲鉴赏,但也觉得这支曲子,这个女孩演奏的是不错的,他听着觉得婉转好听,竟然颇有一种一听倾心的感觉。 郑台长就比老徐懂行多了,更何况他曾经听过林溪的现场演出,同一支《爱的问候》,几乎是眼前女孩坐下拉动琴弦后,那种似曾相识就让他疑惑而恍然,然后一旦对音乐的演绎太过精彩,人根本没有闲暇时光去想其余事,唯一能做的就是随着演奏者的步调跟随着沉浸在琴声里,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仿佛是八年前,回到了那个剧院,拿着自己千辛万苦才买到的票,安静地在座位上聆听林溪的演奏,林溪的音乐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即便最温柔的曲目,她都有能力把它演绎出温柔表象下别样的风起云涌,就像是静水流深,越是平静的水面下,反而越是掩藏着不可知的危险和旋涡。是林溪的音乐,不管多么浪漫婉约,总带着一种致命的危险气息,然而却反而让人更加跃跃欲试了。作为一个古典乐爱好者,郑台长每年花在演出上的钱可不少,而这么多年来,在大提琴上,他也唯独只听过林溪一个人拥有这样游刃有余的演奏能力。 林溪车祸去世后,他也惋惜了很久,往后那些大提琴新秀的演出,更是多少让他有些失望,没有人再能匹敌林溪了,也没人再能演奏出她那般的音乐。 然而这一天,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周末下午,他不敢置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又一次听到了这样的音乐,这完全是林溪的风格,近乎一模一样,甚至那音乐里更带了些岁月的痕迹而显得更为深沉,比八年前他听过的林溪更为让他震撼。 一曲终了,郑台长甚至都忘记了拍手,他几乎立刻抬头看向谭湛,声音也有些激动的发抖:“这是哪一位大提琴家?” “这是林溪。”谭湛的眼睛盯着林溪,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专注,“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继续做林溪专题的原因。” 老徐还有些云里雾里:“这是林溪?小谭,你不是开玩笑?林溪七年前就车祸去世了,全世界都知道啊……” 郑台长却第一次不淡定了,他直接从座位上坐起来,走到林溪面前,伸出手自我介绍,他不像老徐,他几乎是在谭湛没有道出眼前女孩身份时,就隐约已经有了猜测,谭湛的话只是给了他最后的确认。 老徐糊里糊涂的,就听到郑台长当机立断,同意了谭湛的决定,林溪专题继续保留。 “关于林溪为什么还活着,我这里已经做一份详细的说明给您。那场车祸,可以挖掘的很多。”谭湛说着,把草草写好的策划案说明递给了郑台长。 郑台长一边看,一边不得不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他看了一眼谭湛,语重心长道:“你一定要好好做这个专题。” 谭湛感谢了郑台长的关照,两人又商讨了一些新的林溪专题的切入点,谭湛才领着林溪出了门。 老徐还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林溪会活着呢?刚才的真的是林溪?那死的一个是她的那个双胞胎姐姐林筝?谭湛怎么找到林溪的?” 郑台长却完全没心思解答老徐这一连串的疑问,他只是喝了一口茶,看着那份策划案,再次缓和了下自己澎湃的情绪:“这绝对会是3月收视率最爆棚最轰动的专题节目。”谭湛竟然能在林溪专题上深挖出这么令人震惊的真相,一场车祸背后,可以探究出那么多的人性,这种对新闻真相的探索和揭秘,让他仿佛也回到了自己血气方刚的年轻时代,让他久违的又激发了那种作为新闻人的理想和热血,他看了一眼天空,忍不住感慨,“真是英雄出少年。” 从星灿出来,谭湛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第一次觉得这样轻松和快乐,林溪也受到他情绪的感染,她安静地依偎在谭湛的怀里,一路往星灿的大厅门口走去。此时虽是周六,但大楼里仍旧有不少前来主动加班的人,来往之中也有人认出了谭湛,看到谭湛身边依偎着的女孩都感到讶然,谭湛平日一向是个低调内敛的人,此刻在办公楼大厅里,却仍旧毫不避讳地揽着那个女孩,两个人都挺直着脊背,谭湛意识到了来往同事的目光,也毫无遮掩地朝着他们微笑,那个女孩也抬起头,人们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实在非常漂亮的眼睛,既温柔又无所畏惧。他们两人一路朝前,仿佛别的人都再存在,仿佛世界只剩下彼此。唐潋滟就在谭湛和林溪的背后,她拼命咬着嘴唇,看着这两个人走过,他们都没发现她,她有些失落也有些如释重负,谭湛终究不属于她,这样的结果,于她也未尝不是尘埃落地。那两个人的背影甚至给她一种错觉,他们彼此之间再也容不下别人,再也没有其余什么能插足。她不再去看他们的背影,而是昂首挺胸,继续踩着自己十厘米的高跟鞋,骄傲地向前。 谭湛紧紧握着林溪的手,他为她提着大提琴,一起走出了星灿,外面已经一扫之前风雪交加的模样,太阳露了出来,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阳光下,林溪的内心仿佛在这照射下再没有任何阴影。 “去滑冰。”把大提琴放上谭湛的车后,她突然抬头对谭湛笑起来,“我想和你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约会,去做以前我想做的事。” 谭湛有些意外:“为什么说的好像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一样。”他抱紧了林溪,“我们的时间才刚刚开始,我们会有很长的未来,会有多到你数不清甚至觉得过剩的每一分每一秒。” 林溪眨了眨眼睛:“关于我的那档专题节目,你很快会制作播出的,到那时候我就是林溪了,要回到林溪的人生了,不再是一个普通人了,是那个曾经年少知名的大提琴家,甚至从此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会被贴上‘起死回生’的传奇标签,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我,也会有很多演出邀约,还会有很多乐迷的围追堵截。我19岁之前的人生一直充满了聒噪和源源不断的闪光灯,走到哪里做了什么无意中都可以变成新闻。我想珍惜还是普通人的每一分每一秒,只属于你和我和的每一分每一秒,没有任何人打扰的每一分每一秒。” 谭湛轻轻亲吻林溪的额头。他知道,以后不管是普通人的每一分每一秒,还是知名大提琴家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将陪伴林溪度过,他都将紧紧握着此刻的这一双手。 两人放好提琴,继续往前,滑冰场在距离他们步行十五分钟的前方。 “你迄今为止的人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这是个突兀的问题,然而谭湛并不后悔这么问,这是他一直以来想问的问题,在最早开始做林溪专题时就遗憾无法当面询问林溪,而今命运流转,这个不可能的人竟然站在自己的身畔,倚靠在自己的怀中。 “我迄今为止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大的遗憾。” 林溪说的是真心话。即便那场车祸,她如今也并不觉得是遗憾,只觉得老天实在仍然是很眷顾她,那样严重的车祸,昏迷六年,她还能生还,背负着那样阴翳的过往,仍旧有人愿意不惜一切把阳光照进她的人生、把手主动伸向深入沼泽的她,林溪抬头看向身边的男人,他阳光、高大、正直、磊落、无所畏惧、坚守原则。在遇见谭湛以前,林溪一度也怨恨过命运,为什么让她遭遇这样残酷的事故,为什么夺走她六年最美好的年华,然而她现在觉得自己的人生完满极了。因为细细想来,命运从来不曾苛待她,人生从不永远完美,有盛开就有凋谢,有月圆就有月缺,有白日便有黑夜,命运给了她黑暗,但也给了她光明,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温暖、光明,是她的太阳,为她驱散旧日的阴霾和梦魇。即便曾经经历过极夜般的黑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漫长的黑夜已经过去,而她的将一直一直拥有太阳。 他们正穿过街道,身旁一群年轻的学生骑着自行车欢声笑语呼啸而过,羞涩的女生坐在男生自行车的后座,男生鼓着腮帮子逆风而行,身边是他们同样年轻的朋友们的起哄和欢闹。 林溪深深地望着这一切,她突然觉得需要补充:“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遗憾了。因为成名的时候太早,在很年轻的时候拥有很多成就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普通女生的青春,不能像那样坐在男生的自行车后座上,不能过平凡普通的校园生活,我没有过青春期的恋人,也没有别人那样相识十年的挚友。”她转过头,露出微笑,“谭湛,你是我的初恋哦。是我第一个真正喜欢的人,也是最后一个。” 那个瞬间,风把林溪的发丝全都吹乱,她的长发调皮地遮住了她的眼睛,然而谭湛知道她是在笑的,这一刻,他的心像悸动的旋律,仿佛跳动的节奏已经只为她所牵引,他想他永远忘不了林溪刚才微笑的模样,他突然想起年少时候看过的志怪小说,那里面说真正的美人从来不会炫耀自己的美貌,她们不经意之间已经取人魂魄夺人心神。谭湛总觉得自己有时候必须捂紧胸口,才能防止想把自己整颗心捧给林溪的念想。他想,怎么会有人,让人感觉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一次又一次地不断爱上,仿佛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是让他动心的细节。 “走。” 谭湛突然拉起林溪跑起来,林溪吓了一跳:“怎么了?” “在一起去滑冰之前,带你去弥补你的青春。” 直到林溪被谭湛拉着跑到一排排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前,她才意识到他想做什么。 “我带你体会坐在男生自行车后座上逆风的感受。” 作者有话要说: 接近结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