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重生之一品夫人 > 第79章

第7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江澈看着眼前一见到自己就皱眉的少年,目中神色幽谧了几分,笑问道:“两位在聊什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否让在下也乐呵一下?”
    左邵卿眉头深锁,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又不是戏子!”
    江澈将这话听在耳里,只觉得这少年格外有意思,那天在书肆相遇,他心血来潮让人查了他的底,没想到这个长相秀美的少年竟然是昌平解元,所以立即就让人送帖子上门了。
    他方才站在高处四处巡视一番,始终没看到他,还以为人没来,没想到竟然是躲在这样一个逼仄的角落里。
    他有些看不透这个少年了,两人完全没有交集,可是对方却在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时候露出戒备和厌恶的眼神,而且按理说来,这种年纪的小鬼不是应该最喜欢出风头的吗?
    随着众人的目光汇聚过来,左邵晏也看到了这个突然转性的弟弟,他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完全没把江澈放在眼里的左邵卿,总觉得这样的他有些陌生。
    他自认为看人精准,却越来越觉得这个弟弟隐藏的深,是什么时候变了的呢?是他高中解元之后?
    若是如此,也能理解,左邵卿怕是以为自己必能高中无疑,因此有恃无恐了。
    左邵晏眸色加深,眼中有怒气闪过。
    贺之澄坦然地面对江澈,坦然地面对众学子的打量,站起身拱手道:“江侍郎误会了,学生只是和左贤弟一见如故,因此多说了几句话罢了。”
    在场众人都知道,江澈乃吏部侍郎,关乎着他们未来的前程,不但不能得罪还要好好巴结着,贺之澄当然也明白这点。
    他不知道为什么左邵卿那么排斥江澈,不过为了两人的将来,他不介意做点表面功夫。
    于是,接下来众人就见江澈和那中年学子有问有答,而另一个姿容俊秀的少年则低头站在旁边,神色木然。
    “刚才听二位提到婆罗国,不如今日就以这‘海外通商’为题,辩一辩如何?”江澈高声提议道。
    自然没有人反对的。
    众人都知道,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取消海禁,扩大海外通商,当时这条政令在朝上也是辩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
    有人当仁不让地第一个站出来:“朝廷鼓励海外通商实乃一大盛举,虽说商人低贱,但赚取的钱能加大各地的税收,充盈国库,以解百姓饥困之苦。”
    也有人对此表示了担忧,“北疆战事刚平,军队疲乏,若此时开通海禁,必然导致沿海水寇横行,海外诸国又虎视眈眈,怕是于国于民皆不利。”
    “广生兄此言差矣!”又一个学子激动地站出来,辩驳道:“北狄已经归顺我朝,北患消除,如今正该是积极发展农耕商贸之际,有镇国公在,何惧海外糖丸小国?”
    左邵卿听到有人提到陆铮,不免多看了那个书生一眼。
    “镇国公虽被誉为战神,但却只擅长陆上作战,谁敢保证到了海上镇国公依然能所向披靡呢?何况大央水师薄弱,一旦海禁解除,势必要加大军费开支,这赚来银钱是否能弥补这个空缺还是未知之数。”
    这话说的是在有理,不少学子都纷纷点头,对他们来说,出海通商的是商人,赚钱的也是商人,而商人身份递减,他们也不乐意结交,自然就对此事不上心。
    反过来说,一旦开了海禁,面对的危险多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受到威胁,出事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江澈一直认真地在听,每个人说完都面带微笑地点头,既不发表意见也不稍微平价。
    他走到蒋恒洲面前,态度谦虚地问:“不知蒋解元有何看法?”
    蒋恒洲大方地站出来,先朝众人做了个揖,他年纪尚轻,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眼坚毅,是时下最流行的美男子。
    一提到“蒋解元”三个字,恐怕没人不知道蒋恒洲的身份,于是大家屏息凝声,仔细听着、
    “众所周知,当年先帝下令禁海乃是因为北有北狄入侵,南有海外诸国频频骚扰,一时无法两边相顾,这才有此决定。
    如今北狄已经俯首称臣,年年纳贡,除了北疆驻守的十万大军,其余将士皆凯旋归来,如何安置这些打了胜仗的勇士们呢?”
    众人面露沉思,蒋恒洲自信一笑,“有人想,可以退伍还耕,解甲归田,这样既能为朝廷节省军饷又能增加粮食产量,可是区区以为,让这些浴血奋战多年的勇士们放下武器,拿起锄头,完全是浪费了他们的才能。
    解开海禁,鼓励对外通商,不仅能使商人富足,国库充盈,同样能安置这些从北方退下来的将士,只要稍加培养,他们必定能守住我大央海防。”
    “啪啪!”江澈第一个鼓掌,称赞道:“蒋解元不愧是尹学士高徒,说的好!”
    见在场学子有些豁然开朗,有些低头沉思,还有些依然不赞同,江澈转了个身,面向左邵卿,“不知左解元可有高见?”
    不少人诧异地盯着左邵卿,没想到这个看起来面嫩又唯唯诺诺的少年竟然也是解元,而他又姓左,定然是昌平郡人无疑了。
    大家都等着看左邵卿的笑话,在他们眼里,这种年纪的少年能考得乡试第一已经是奇迹了,难不成还指望他懂治国之策不成?
    左邵卿避无可避,也不想避,他在众人灼热的视线下一步步走出来,每走一步,人们的呼吸便紧了一分。
    当他走到场中央时,众学子纷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刚才那个一言不发木然呆立的少年么?
    左邵卿微微抬起下巴,朝众人行了礼,这才开口说:“蒋解元说的有理……”
    有人忍不住嗤笑出声。
    左邵卿完全不理会,自顾自地说:“但区区以为,陛下之所以出此政策,并不完全是想安置北方退下来的将士、
    不知各位同仁是否知道,在海商未禁之时,每年由海商贡献的税收就占国库的两成,昔年先帝不得已禁海专心对抗北狄,这十数年的仗打下来,我大央赢是赢了,但每年消耗的粮草军饷不计其数,国库恐怕早就搬空了。”
    众人哗然,有人甚至不忿地反驳道:“你区区黄毛小儿,有什么证据证明国库空虚?”
    左邵卿微微一笑,朝那人眨眨眼,“自然是猜的。”
    不理会众人鄙夷的目光,左邵卿接着说:“如今天下太平,一两年就足以让国库充盈起来,到时候百姓富足,会多出许多粮食物资,这些东西有该如何处置呢?
    吃不完用不完,扔了可惜,不但容易滋生腐败,也会使得百姓不事生产,因为,这解除海禁,鼓励海外通商就势在必行。
    正如蒋兄所说,如此一来,不仅能更好的安置那些武勇的将士,也能增加各地税收。”
    左邵卿扫视全场,将实现定位在一个人身上,“这位兄台可是担忧解禁后水寇横行,外族入侵?”不等对方回答,左邵卿大笑着摇头:“我堂堂大央,国富民强,又何惧那些宵小鬼魅?兄台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那名名叫徐广生的学子面色一红,到底不敢再说出泄气的话来,否则传到京官耳中,自己这懦弱胆小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江澈双眸明亮地看向左邵卿,深邃的眼神看的左邵卿一身不自在。
    他朝众人行了一礼,回到座位坐下,结果贺之澄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
    “左贤弟一方高论,为兄真是自愧不如!”
    “贺兄过奖了,道理谁都懂,只是各有利弊难以取舍罢了。”
    江澈的视线随着左邵卿转了一会儿,他以为蒋恒洲的见解已经足够周到了,没想到这个小少年竟然更胜一筹。
    解开海禁,海外通商的利弊他和皇上也探讨了许久,最终还是认为利大于弊,如果真有不长眼的小国来骚扰,他们大央也完全不惧。
    只是这水师的建立就势在必行了。
    他笑着招呼大家:“都是江某的错,如此良辰美景,当吟诗作对,喝酒吃肉才有意思,来来,在下敬大家一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