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学丹
这期间,传法的事也变成一月一次,全天璇宗上下全心为新小千界的争夺忙碌。 方漓一行六人领了任务,果然被分到了一起,只简单地检查了他们的修为便被领到一间丹室,教了控火法诀就让他们候着。 不多时,同样被分到这间辰字二十三号的师兄也来了,见六人已等在这里,向他们拱了拱手,道:“在下王伯崇,诸位师弟师妹如何称呼?” 方漓见自己年纪最长,便上前通名,将六人一一介绍了。 王伯崇点点头:“接下来少至三月,多至一年半载,我等就要同心协作,为本门征战小千界炼制丹药。若有问题,师弟师妹们不必畏惧,及早说出,也好设法解决。今天时辰还早,不如我们就先炼上一炉如何?” 六人自然无异议。征战小千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天璇宗的年轻弟子也不能因此停了修炼。像这间丹室,分给他们用的时间是未时到亥时,实际上不出问题的话,到酉时就能结束。其余时间则分给了另一组使用。 现在申时还未到,先炼一炉彼此熟悉也好。 既无异议,王伯崇便拿出已处理好的药材,这些也是有人领了任务统一做的,他拿到手就能用。看付春山等人的年纪,他知道几人多半是没真正炼过丹的,也不着急,一一吩咐下去,教他们引地火、调节火力,又约好了简单的号令,这才开始炼丹。 一上手,方漓发现确实不难,只是需要全神贯注而已。 这事考验的乃是炼丹的人,王师兄一人注意六炉,真正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分别用约好的简化口令让他们调控火力。 虽然炼的是同一种丹,大多时候同时控火便可以。但灵药的药力多少还是有点不同,引来的地火在他们这些菜鸟手上,也是用丹炉粗疏的控制,而非单人操作的精控,因此炼丹过程中的节点越往后越不同,王师兄就越发紧张专注和忙碌。 至于方漓几人,只要不走神,听着口令调火就行,功力是完全跟得上,那就没什么难的了。 一炉丹,没出什么差错就完成了。王师兄开炉发现还出了中品丹,十分高兴,又勉励了他们几句。 见王师兄高兴,林玲大着胆子问:“师兄,征战小千界要那么久吗?” 耿文乐低声说:“多让你赚几天灵石还不好吗。” 听得王伯崇笑起来了。 “哈,这次是大战,时间短不了。” 无论在哪个小千界都能看到同样的日月星辰,前人称之为星辰界,是万千世界共同的家园。无数大千世界和小千世界就漂浮在星辰界中。 星辰界环境十分恶劣,时空乱流、剐肉蚀骨的罡风,以及其他防不胜防的危险,随时会取人性命。只有化神以上的高手才能进入星辰界去寻觅其他世界。 除此之外,也有已发现的世界里,天然地与其他世界在星辰界时空乱流的作用下,两个世界的界障被联通,短暂的形成空间通道。 如果这个时候正巧被人发现,并将通道固定,又或者进入那个世界获得其位置,重新建立空间通道,那也能得到一个新世界。 后者是碰运气的事,要看哪个门派走狗屎运,在自己占领的小千界里碰到这种狗运。一般来说,几个门派分享的小千界出现这种通道,也不会被通道所在的门派独占。要想不被联手围攻,总是要拿出来分享的。 新世界就由原小千界的门派瓜分,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前者就是硬碰硬加狗屎运齐来的事了。可若真找到一个,并抢在其他门派发现前占领开发,那就能独占一个小千界,妥妥的一本万利。 “曾经有一位徐山派的长老,入化神之后再难寸进,他也想得开,干脆不修炼了,余生都在星辰界里寻找新世界。”王伯崇说到这故意停了停,看六人的神色,笑了笑才说,“但是直到他去世,也没发现一个小千界。” “啊!”六人一齐爆出遗憾地叹息。尽管不是他们天璇宗,但还是觉得好可惜啊。 “这次非常不巧,是清羽派长老和合欢宗长老先后发现了同一个小千界。”王伯崇满面憾色,又带几分唾弃,“那个合欢宗是邪门外道,联合不来。所以清羽派只好放弃了独占,找了盟友,这边又找了聆月宫出头,聆月宫再联系我们这些交好的门派支持。到时候一齐分了这个新小千界。但合欢宗自然也找了帮手,这仗且有得打。” 现在就是各自打开世界屏障,找地盘驻扎,然后一处一处的攻打抢占。等哪方胜了,内部再按功劳大小划分地盘。一般来说既然是同盟,大致上还能公平。如果这次同时发现新小千界的不是合欢宗,而是另一个正道门派,就没这么激烈了,往往会平分小千界,如果对具体地点有争议,还可以通过比试的方式决胜负,却是不会像如今这样全员备战。 方漓回去的时候有一种紧迫感。她想起来,在她还极为弱小无助,从元山出来的时候,她也听说过小千界。 天璇宗,或者说仪国、兴国这几个国家背后的门派,就是占的小千界太少,才落后于其他大门派的。 要赢。方漓默默地想,虽然她做不了什么,但也要努力。 此时已到酉时,但丹华峰的天宝坊还在营业,方漓匆匆赶去,买了一个普通的丹炉,一批处理好的药材,又花大价钱买了一个地火火种,这才回到清露山,进入空间中,尝试炼制补血丹。 地火火种是从地火中提炼出来的火种,用灵石喂着就能炼丹。对没收到神异火种的人来说,这是出门在外炼丹的好工具。 就是价钱有点贵,一向节省的方漓真是下了狠心才买它,足足五百灵石呢。 她离能炼丹的程度还早着,这时候就开始炼制补血丹,纯粹是为了烧钱买经验,积攒对火力的掌控经验而已。 有没有用她不知道,但她愿意这么做。她攒灵石也没别的用处,用在这里是最合适的了。 三倍时间,除了修炼,她就一直在炼丹,补血丹没炼出来,但是对火力的变化调控,终于是有了一点点手感。 只是这手感仅仅是对补血丹的感觉,到了下午去炼聚元丹,仍然是派不上用场。方漓也不着急,按着自己的步骤慢慢来,能帮王师兄减轻一点负担也是好的。 一个多月下来,王伯崇其实也感觉到了,方漓负责的那个丹炉出问题是最少的。其他人时间久了多少都会走神,她一直全神贯注;他自己也会走神失误,有时候发现得晚了来不及下令调控,别人那边就要出事,方漓有时却能自己调整。 “看来这位师妹却是有炼丹天赋,战后不妨问问她。”王伯崇将这事记下,暂且不提。 方漓自己也有感觉,修炼得也更勤了。好在补血丹的药材便宜,大部分她自己也种了,库房里收着不少,就是要花点时间处理。地火火种用十灵石喂一次,也足够炼五炉丹消耗的,她暂时还供得起。 这天,她炼完最后一炉丹,打开绢书,准备去河对岸看看养的几头牛时,突然发现绢书上又亮起了两组词。 她已经暂时把它们当作地名看了,虽然实在对不上号,只能自己强行记住。 昨天她的时间并没变化,可见这是今天刚出现的,以后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更多了。即使没有别的帮助,光是这个就足以让方漓高兴。 随意选了一处,她注目绢上,很快被传送到一处云雾缭绕,颇有野趣的山间。 山中有屋,点缀其间,浑然一体。方漓走向屋中,发现屋里没什么特殊的物事,陈设也简单,但细看却也皆非凡品。就好像……好像是富贵人家追求闲趣的一个去处似的。 于是方漓又去了另一处。这次竟是个丹房! 她一直没弄清楚,这里不断开启的新场所,到底与她的需求有没有关系?这来得也忒巧了些,但其他各处虽然派上了用场,却也不是来得这般巧的。 暂时抛开这些无谓的思绪,方漓在丹房内看了一圈,首先自然是去摸那丹炉,只见那丹炉内炉火长燃,却并没炼着丹药。这倒好,至少能省下她喂火种的灵石。 但她也有点失望,丹炉也并不是那种特异之物。目光离开丹炉后,方漓这才发现,地上丢了两把扇子,其中一把便闪过了微光。 这是什么?难道丹炉还得用扇子扇火? 她奇怪地捡起那把扇子,进入那种神妙的境界,这果然是一把扇火用的扇子。 只是它是一件宝物,让使用之人随心扇出风力,控制火候。 扇子的主人,看来就是一个专门看火的僮儿,长年累月不做别的,就是看着丹炉的火。 这可帮了大忙了! 尽管从这扇子里,连半点炼丹的窍门也学不到,可是方漓仅仅是跟着扇子的主人在意识中这么走了一遭,就觉得自己对火力的掌控大有长进。 当然,这种“觉得”要转化为实际上的增长,还需要继续练习。 现在时间还有,丹炉也有,方漓自然不会浪费,继续炼她的补血丹,只是不用这把用着省力的宝扇,免得还没学会控火,就先依赖上宝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