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扬眉剑出鞘 > 第41章 小巴黎

第41章 小巴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 位于多瑙河畔, 被世人称作“东欧小巴黎”。    飞机降落在李斯特机场之前,杨梅对这个国家唯一的印象, 仅限于《茜茜公主》电影里的片段:英俊的安德拉希伯爵肩搭披风,在马加什教堂的加冕礼上,亲手为国王和王后戴上王冠。    “匈牙利人起源于游牧民族, 擅长骑兵作战, 喜欢用剑劈、砍,继而发展出了现代佩剑。”    在机场大厅外等车的时候,赵星歌显得格外兴奋, 忍不住为旅伴扫盲:“所以,匈牙利的击剑运动,特别是佩剑项目有很强的传统优势。被苏联占领之前,所有的匈牙利军人都必须学习击剑, 优秀选手也都来自于军队。”    一辆黄色出租车进站,杨梅好气又好笑地催促她:“快帮忙搬行李,路上随便你怎么讲。”    击剑属于小众项目, 除了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这样的主流媒体,像《竞技周刊》之类的综合性体育杂志, 根本不可能派专人到现场报道。    正因如此,当赵星歌申请利用年假出差, 并且自付旅费的时候,总编几乎立刻同意了她的要求。    “我这次一定会写出有分量的稿子。”    坐车前往市区的路上,女记者握紧双拳, 目光中充满了志在必得的信念:“最好能像理由前辈那样,用一篇《扬眉剑出鞘》,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栾菊杰。”    杨梅一边欣赏窗外的美丽风景,一边头也不回地调侃:“别忘了梅林小筑的推广文案。”    赵星歌连忙谄媚:“那哪能呢?金主大人英明神武,你才是我的衣食父母……”    “衣食父母不敢当,我爸有被害妄想症,总怕我出门在外受欺负,不带你不行啊——其实,两个女孩子和一个女孩子,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吗?”    赵星歌撇撇嘴:“谁让你不说实话?杨叔叔以为你来布达佩斯旅游,当然要多个人多个照应啊。”    听出她的弦外之音,杨梅感觉脸颊发烫,嘴上却不甘示弱:“我原本就是来旅游。”    “编,继续编。”    她的声音变小几分:“……刚好碰上世锦赛而已。”    赵星歌扑过去,果断给了闺蜜一个爆栗:“还‘刚好’碰到肖铎、‘刚好’虐我这只单身狗,对?”    两人在出租车的后座上嬉闹成团,笑得打跌,直到进入布达佩斯的市区,方才安静下来,为眼前的古老城市所震撼。    暗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流过,将东西两岸的佩斯与布达分开,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与居民区。    城里的建筑物历经好几个世纪的雕琢,充满了哥特式的优雅与巴洛克式的古典韵味:每一座楼的每一层窗户都装饰着不同的纹样,奢华繁复如同立体的画卷,似乎是在藉此凝固时间。    她们的酒店位于多瑙河畔,推开窗就能看见河对岸的国会大厦。    杨梅预定了两间套房,都有宽敞的卧室和阳台,白纱飘飘映衬庄严的罗马柱,美得如同童话里的城堡宫殿。    告别赵星歌,她独自回屋将窗帘扎起来,任由整个房间沐浴在金色斜阳之下。    窗外的河水静静流淌,河面泛射出粼粼波光,偶有鸟儿御风划破天际,洁白的羽翼却未能留下任何痕迹。    对眼前的美景视若无睹,女孩的一颗心早已飞向了匈牙利国家体育馆。    2019年世界击剑锦标赛的赛程过半,明天即将产生男子花剑的冠军,胜利者可以直接锁定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席位。    肖铎恢复训练的时间太晚,国际排名不理想,也没有机会参加前期的奥运会积分赛。    正因如此,本届世锦赛才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他接下来的运动生涯:竞聘助理教练成功之后,肖铎始终坚持独立训练,已经被剔除出团体比赛的大名单,一旦失去参加奥运会个人比赛的资格,就可以直接退役了。    亚运会之后,老山基地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这些消息都是陈干事透露给赵星歌。    长期的分离与了无音讯是一种煎熬,却未能磨灭杨梅的感情,相反还让人产生坚韧不拔的勇气,相信彼此都在朝着梦想奋斗。    如今,梅林小筑的经营模式日趋稳定,另有三家连锁店先后开业,她已经为自己作出回答。    创业初期的抵押贷款还清后,账上还有十几万的净利润,用来支付这次旅行的费用绰绰有余。出国前,杨梅便拿定主意:如果肖铎赢了,就让他跟队回国,继续备战东京奥运会;如果肖铎输了,倒不如留在欧洲玩个痛快,只当是散心。    无论输赢,他都是她的盖世英雄。    第二天的比赛十点开始,观众入席前,场地上已经有不少运动员在热身。    宽敞的体育馆里,并排铺设着红黄蓝绿四条剑道,正中间的高台上,还有专门用于电视直播的决赛场地。    刚进门,杨梅便驻足站在楼梯上,眯着眼睛环视一周,敏锐地捕捉到那人的身影。    许久未见,肖铎的发型变短了一点,发梢斜搭在额头上,衬出五官轮廓鲜明。白色的击剑服干净利落,包裹住修长的四肢,饱含着某种力量。剑柄像是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随着灵活的脚步前进、后退,让人眼花缭乱。    “阿梅,快来,比赛要开始了。”    赵星歌挥挥手,招呼她往前排去,语气里有隐藏不住的激动:“我刚才查了一下,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都在,今天恐怕会有一场恶战。”    竞技项目的残酷魅力,正是体育记者的精神给养,让他们像赌徒一样执着于未知。    杨梅感觉很无奈:“拜托,你能有点啦啦队的自觉吗?我们是来加油的,不是来看热闹的。”    两人并肩坐下来,赵星歌牢牢握住她的手,难得正经颜色:“比赛的含金量越高,越能证明的实力,肖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外界的认可。”    “不,”杨梅坚定地摇摇头,“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扬声器嗡嗡作响,匈牙利语、法语和英语依次广播,通知运动员停止热身,尽快到检录处参加检录,比赛即将开始。    争议被搁置,闺蜜二人不约而同地调转视线,紧盯着看台前方的场地。    经过前期的资格赛排位,如今只剩下64位选手,以单循环淘汰赛的方式,向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发起冲锋。    每场比赛时长九分钟,率先刺中对方十五剑的人,才有资格晋级下一轮。    比赛器材都经过事先检验,裁判只需要核对运动员的证件照片,就可以迅速做出判断,安排各位选手站上剑道。    肖铎被分配至蓝色剑道。    赵星歌沉下声来,主动凑近,说出自己的担心:“这一组大多是欧洲选手,身体素质普遍较好,肖铎的弱点在于体能。”    杨梅白了对方一眼:“他的体能不差啊。”    “年纪大了,要承认自然规律……”    “你才年纪大了,你全家都年纪大了。”    杨梅转过身去,拒绝理会对方的乌鸦嘴: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她相信肖铎也会为此做好准备,不可能输在这种可预见的风险上。    果然,比赛一开始,他就打得非常主动,步伐频繁移动,牢牢掌握着进攻的节奏。    一剑、两剑、三剑……比分渐渐拉大,年轻的白人选手似乎还没有进入状态,便被打了个十五比四,提前结束了较量。    脱掉面罩,肖铎已是满头大汗,却依然挥剑敬礼,与对手、裁判分别握手,这才退到休息区坐下。    赵星歌好像更加担心了:“还有三轮比赛,希望他能坚持到底。”    杨梅紧抿双唇,无法作出任何反驳,感觉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上,唯有呼吸还在勉强继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半个小时后,第一轮比赛结束,场地里只剩下32名运动员。    这一次,肖铎的对手是意大利人,个子小小的,长着一头黑色卷发,看起来精力十足,技术动作非常细腻。    “意大利人,”赵星歌冷哼一声,“就喜欢动这种小心思。”    紧盯着记分牌上胶着的比分,杨梅头也不回地追问:“什么心思?”    赵星歌解释:“他是新人,没有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知道自己打不过肖铎,所以才采用拖延战术,试图消耗对方体力。”    杨梅困惑:“场上比分这么接近,他怎么知道自己会输?”    “面对不知深浅的新人,老将都会倾向于保守战略,比分在个位数的时候接近很正常。放心,打到后面摸清楚路数,肖铎肯定能拿下比赛。”    十五比七!    赵星歌的预言得到了印证,最后八剑,肖铎赢得干净利落:他充分利用身高腿长的优势,先退一步引对方进攻,再转换成为弓步直刺,每每正中有效部位。    意大利选手受限于身材矮小,无法有效地调整战术,终于还是被淘汰了。    看台上,杨梅长长地松了口气,像被抽掉全身的骨头,整个儿瘫软在椅背上:高度紧张的比赛,让人从精神到**都被仿佛掏空,随时濒临崩溃的极限。    赵星歌说话不偏不倚:“你瞧,光看比赛就能累成这样。肖铎快三十岁了,怎么坚持得下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