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扬眉剑出鞘 > 第46章 对不起

第46章 对不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急诊室是临时搭建的, 所有设备因陋就简, 只能进行初步诊疗。    肖铎的面罩已经摘下,击剑服也解开了, 穿在内里的T恤被汗水浸得透湿。只见他眉头紧锁,正闭着眼睛平躺在担架上,等待接受救治。    穿白大褂的医生们围成一团, 操着各种语言激烈争论, 都不敢贸然解开临时包扎的绷带。    房间里还有裁判、记者和国际剑联的官员,纷纷自觉地站在大门旁边,不敢打扰医生们会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有人按耐不住拿出手机,试图与其他场外人员取得联系。    杨梅被挤进角落里,垫起脚尖也看不见肖铎,急得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正当她准备强行突围的时候, 身后大门被再度推开,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终结争议,并成功吸引到所有人的注意力:“给我让开!”    如此强悍的气场, 除了中国队主教练陆培宁,不作第二人想。    杨梅回头一看, 发现果然是他,连忙双手抱胸缩成一团,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确保自己的假记者身份不会被识破。    陆培宁身后还有中国队的队医和领队,那张国字脸上却毫无表情, 让人猜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本届世锦赛一开始,肖铎与教练不和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主力队员被排除在团体赛名单之外,对任何国家的代表队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    “鼠目寸光!因小失大!”    辛苦得来的男花冠军,并没有让陆培宁满意,相反还激发出几分情绪。他大步走到担架旁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下半辈子都想坐轮椅吗?直接去跳楼会不会更快?世锦赛算个屁?犯得着你来拼命!?”    与此同时,队医也行动迅速:先用夹板固定肖铎的伤腿,再用刀片一点点割断绷带。。    领队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比主教练更擅长做思想工作,连忙劝慰:“小肖想要为国争光,也是立功心切……老陆你就少说两句!”    陆培宁不好驳上司的面子,狠狠跺了跺脚,扭头质问队医:“怎么样?腿断了没有?”    队医放下手中的绷带,长须一口气,作出结论:“骨头没问题,应该是韧带撕裂。”    急诊室里的气氛顿时放松下来,就连肖铎也睁开紧闭的双眼,趁着喘息的间隙发问:“……什么时候能好?”    “想好?”陆培宁哼道,“你活该自作自受!”    肖铎再次闭上眼睛,无视对方的冷嘲热讽,任由场面变得极度尴尬。最后,就连国际剑联的代表都看不下去了,主动凑上前来,询问肖铎是否参加颁奖仪式。    队医明确表态:“绝对不行,他需要进一步确诊,必须保持静卧。”    中转的救护车早已停在场馆门外,只待接到受伤的运动员,便能去往设施齐备的大医院,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领队要替冠军领奖,陆培宁和队医则要准备接下来的团体赛,谁陪肖铎上救护车成了问题。    “没事的,我自己能行。”    受不了喋喋不休的争论,他主动提出要求。    陆培宁吹胡子瞪眼:“能行个屁!你会匈牙利语吗?得了冠军还形单影只的,让别人以为是我孤立你……”    急诊室里再度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大家都看出中国队发生了内讧,只有当局者还在自欺欺人。    肖铎想要说些什么,却听见角落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我陪着他。”    头戴棒球帽,身穿白色T恤,脚蹬运动鞋,这一切都让她看起来精明干练——特别是那双大眼睛里,闪烁着意志坚定的光芒,让人不由得产生信赖。    杨梅故意挺起胸膛,亮出记者证,自我介绍道:“我是《竞技周刊》的记者,采访过老山基地。”    她看出领队是陆培宁的上司,也是最后拍板做决定的人,环顾四周后,选择用目光直视着对方,不带一丝一毫的闪避。    杨梅假装镇定:“我当时还是助理,陆指导恐怕不记得。这次负责采访世锦赛,就住在M宾馆。”    领队很欣慰地松了口气,如释重负道:“哎呀呀,他乡遇故知,真是太好了。”    眼看矛盾得到解决,队医也连忙走过来交代注意事项,避免肖铎在转诊过程中出现意外。杨梅一边用心聆听,一边用余光观察陆培宁,发现对方并没有戳穿自己身份的意图,只觉得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她太紧张了,没有注意到主教练的表情:那双浓眉从一开始就紧拧成团,听到“陆指导恐怕不记得”几个字的时候,满脸愤愤不平,恨不能直接生扑过来。    是肖铎从背后拉住了他。    汗涔涔的大手,用力握着陆培宁的手腕,仅凭七分力气和三分祈愿,便阻止了脾气火爆的中年汉子,让他无论如何都甩不脱。    一开始出国打青少年比赛的时候,因为经费有限,往往只有他们师徒二人独自出征。    徒弟就这么牵着师父,从繁忙嘈杂的机场,到孤军奋战的赛道,从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到排名第一的世界冠军……陆培宁带着肖铎走过的路,比他自己曾经到过的任何地方都远,他是他理想的接班人,也是他没有做完的一个梦。    可惜最终却分道扬镳。    如今,经历过惨烈的师徒反目,眼看徒弟再次成为世界冠军,陆培宁的愤怒不再,只剩下欣慰满怀——即便,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将这番感情表达出来。    直到肖铎被抬上了救护车,陆培宁依旧背着手,试图隐藏自己颤动的指尖。    车门关闭之前,他才使劲儿拨开人群,将半边身子挤进救护车厢,大声说出藏在心底的那三个字:“……对不起。”    肖铎抿唇一笑,仿佛早已看尽云淡风轻。    车门关上,鸣笛声响起,呼啸的救护车带着本届世锦赛的男子花剑冠军,马不停蹄地奔向布达佩斯市中心。    杨梅坐在陪护座位上,双手用力撑住膝盖,像只虾米一样弯着腰,终于凑近肖铎耳边:“你刚才真是帅呆了。”    止疼药渐渐失效,肖铎正咬牙忍受右腿剧痛,听闻此言,还是忍不住勾起嘴角。    随车的医护人员并未阻止两人交头接耳,杨梅见这番话有镇痛的效果,索性彻底放飞自我:“我好喜欢看你进攻的样子,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剑尖明晃晃的,让人猜不出要往哪里去……”    肖铎轻喘着打断她:“那叫挑引。”    “好,挑引就挑引。”    杨梅咽了咽口水,继续表白心迹:“太有大将之风了,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只能用来让人跪舔,真的好帅。”    松开拳头,肖铎用指尖点了点她的额头,好气又好笑地说:“花痴。”    “我一直都是啊。”    说完,杨梅将脸埋进男人的肩窝,嗅闻到一股熟悉亲切的汗味,感受到一阵剧烈跳动的脉搏,只觉得整颗心都安定下来。    右腿已经痛到麻木,肖铎却不再慌乱,生命自此变得更加完整。    救护车的鸣笛声持续呼啸,与窗外的车水马龙混为一团;仪器指标嗡嗡作响,车内的医护人员密切关注。    在这片兵荒马乱的场景之中,他们俩手牵着手,终于寻找到属于彼此的安定。    作为世锦赛的合作伙伴,市中心的塞梅维什医院设有专门的体育运动科,针对比赛受伤有一系列成熟的诊疗手段。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很快确认肖铎的右腿内侧韧带断裂,只剩下两指宽的薄片还粘连在一起,勉强牵动大小腿的活动。    “需要动手术吗?什么时候能好?”    得知诊断结果,肖铎心中重燃希望,急切地向医生提问,甚至忘了自己说的是中文。    借助手机上的翻译软件,杨梅连忙将这两个问题转换成匈牙利语的文字,又把手机屏幕递到医生眼前,殷切地加了句:“Please.(麻烦了)”    医生扶了扶眼镜,干脆用键盘输入匈牙利语,打出一长段话。    “上夹板、静卧休息,等待身体自然恢复,三个月能好;动手术,加上复健的时间,肯定赶不上奥运会。”    不愧是运动科的专家,就连运动员最关心的问题,也提前给出了答案。    杨梅放下手机,转过头看向肖铎,言语中透露出些许忧虑:“这么严重的伤情,不动手术,真的行吗?”    肖铎咬牙:“赶不上奥运会,这条腿治好了也没用。”    质疑的话语被卡在喉咙里,根本说不出口——无论顺境逆境,杨梅眼中的肖铎,一直都是温润如水的公子、镇定自若的绅士,从未像这样偏执而极端。    她隐约意识到,运动员的执着,本是运动精神的一部分,就算其中的选择并非理性。    “即便你当不上奥运冠军,也永远是我的英雄,我的肖铎。”    杨梅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夺眶而出的泪水:“我就要你好好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