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16章

第1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夫人,您如此讲,奴婢……”话到这儿,王嬷嬷是红了眼睛,似乎非常感动的样子。三夫人刘王氏忙说道:“嬷嬷,你我之间的真情,我亦是懂的。”    对于王嬷嬷嘛,刘王氏认为是了解的。    这会儿,三夫人刘王氏只是想想听,王嬷嬷想讲出了哪一桩事情。    于是。    三夫人刘王氏笑着说道:“且讲一讲放生的事儿。”    王嬷嬷一听三夫人刘王氏提起了此事,便是开口讲道:“奴婢遇上的一桩事情,便是萧安家的想赎回身契……”    “这一般的大户人家积福,偶尔里也有放了府中的奴仆出府,算是一桩善事嘛。”    “奴婢就想着,既然萧安家的有心,真能给百明苑中的主子们积福的话,万全她那点子念想似乎也是一起顺利成章的事情。”王嬷嬷指了指下人房的方向。    “那里面住着的下人,何其多?起了二心的,强留在府中,倒不于放出去。”    王嬷嬷这般一讲后。    三夫人刘王氏听出来一些味道了。    不过,三夫人刘王氏没多追究什么。其实,刘王氏更在意的是积福的事情。毕竟,下人嘛,赎回身契的事情实在小了。    “既然萧安家的有心,嬷嬷你也提了。我便成全。”    刘王氏望着王嬷嬷,淡然的说道:“这事情就不必经我这儿,嬷嬷你处理一下就成。”    “哪能啊。”    王嬷嬷忙是表了忠心,道:“萧安家的能出府,总得来百明苑给夫人您这个主子磕个头才成。”    “我就不见了,让其在百明苑的院中磕个头就好。”    三夫人刘王氏交待了此话后,想起什么一般说道:“至于那点儿赎身的银子,也是算了。由得放还了身契。刘府上,还不缺了这点子银子。”    交待完这话后。    三夫人刘王氏明显不想谈了萧安家的,嗯,就是赵春花这个奴婢的事情。    王嬷嬷自然也不多提了。    这会儿,这一对主仆又是谈起了关于百明苑如何多多积福的事情来。    当晚。    王嬷嬷下差后。    与她的儿媳春柳交待了几句。    于是,春柳就是光临了刘府的下人房。赵春花见着这位昔日的小伙伴,还是非常热情的。毕竟,二人这些天的交集里。    赵春花可是给了春柳大大的贿赂。    “娘让我来跟春花你讲一声。身契的事情,有了夫人的点头,完全没问题了。”春柳讲了这话时,荣娘是在屋中的。    这会儿,荣娘是真高兴的。    赵春花也是高兴的模样,她连连对春柳感谢道:“这得多谢了王嬷嬷,嬷嬷一定多操心此事。”想了想后,赵春花还是又拿了身上的钱袋子。    几翻的折腾后。    赵春花把头的一点儿银子,全塞进了春柳的手中。    “一点茶水钱,请春柳你吃一杯茶。”    赵春花给的银子,当是春柳来这一趟的茶水钱。春柳也没有拒绝。毕竟,赵春花母女出府了,往后,她们之间自然就是联络少了。    “成。”    “这茶水钱我收了。”春柳笑着又说道:“明个儿,你母女二人记得一起去百明苑的院子,给夫人磕了头,算了一场主仆的缘分。”    “一定记着。”赵春花忙应了。    至于荣娘?    长辈谈话呢,她唯有安静听着的份儿。    若是多插嘴,那在这时代里,就是没礼貌的女子了。    “没其它的事儿,我就先走了。”春柳见话传到,这会儿,也不打算在下人房里待着了。春柳起身告辞。    赵春花和荣娘一对母女自然是起身相送。    在送了春柳离开了下人房后,母女二人是一起回了寝屋中。    “娘,咱们真出府了。”    荣娘说这话时,有一种浑身得到了解脱的感觉。那等轻飘飘的,说不上来的滋味,在她的灵魂里浮了起来。    “是啊,出府了。”    赵春花却是莫名愁然起来。    对于刘府这一草一木,赵春花不说全然熟悉。可这个地方,她生活了太多年。跟她的家,又哪有什么区别呢?    如今要离开了。    赵春花真不舍得。    “娘。”    荣娘坐到了亲娘赵春花的身边。这会儿,母女一起坐在榻上。    荣娘执起亲娘赵春花的手,笑说道:“娘,一切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女儿会做豆腐啊,女儿能挣了养家钱的。”    荣娘表示,她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也不全然是恶意满满的世界意志。至少,她有力大无穷这一个满级的技能点。    单凭着这一点,她已经沾得大便宜了。    “往后,女儿还得给你寻一个小女婿,你啊,就等着将来在家逗弄了亲孙儿的三世同堂的美好日子呢。”荣娘就介意这会儿,先给亲娘赵春花画了大饼。    在荣娘看来,人生是需要梦想的。    志向什么的?    以荣娘的身份,在这等阶级固化的封建时代,她不敢肖想。    可有梦想的话,那是可行的。    有一句怎么说的?    人生若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荣娘不想当咸鱼,更不想她亲娘赵春花在离开了刘府后,就是意志消沉。    美好的未来,哪怕是蓝图呢,也会让人元气满满的呢。这时候,荣娘觉得,她亲娘赵春花需要的就是么一个美好的未来大馅饼。    “好,好,娘等着,将来逗了孙儿乐。”    对于想着将来,像女儿荣娘一般讲的,有了亲孙儿的美好生活。赵春花还是真向往的。    这一晚。    荣娘母女睡得安稳。    次日。    荣娘和亲娘赵春花一起换了衣裳,去百明苑磕头后。    这真是跟在热闹里倒了冷水,那叫一个炸开锅了。    百明苑里。    磕头的时候,王嬷嬷出来了一趟。    “夫人不打算收了你们母女的赎身银子。刘府不缺这点儿小钱。”王嬷嬷淡淡的说着话,望着赵春花的眼神也陌生。    “好了,头磕了,你母女就回下人房收拾收拾。”    “稍后,会有管事归还了你等的身契。”    王嬷嬷摆摆手,自有大丫鬟春香来领了荣娘母女一起离开了百明苑。至于王嬷嬷本人,在说完话后,不管其它的回转了屋内。    赵春花不敢多言,就是恭敬的磕了头后。在百明苑外,谢过了大丫鬟春香。尔后,才是与女儿荣娘一起回了下人房。    这时候。    李哑婆在寝屋中,瞧着荣娘母女一人提一个小包裹,准备离开的模样。    李哑婆问了一句,道:“在外面可有住处?”    “已经寻好了住处的。”赵春花回了话。荣娘此时也是看着李哑婆,特不舍得了。毕竟,这些年来,李哑婆待荣娘真的非常好。    “嬷嬷。”荣娘唤了一声,又道:“我把地址写下来了。你有空,可得来看望我和娘啊。”    “内城是富贵地,往后我和娘住在外城的北区,怕是不容易进了内城。不敢来刘府多探望人了。”荣娘说了她母女的难处。    非是不来看望了李哑婆,这是身份限制啊。    李哑婆倒是懂得荣娘话中的意思。    内城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一般的小老百姓是不往内城凑的。    “成,有空我会去你家的。”李哑婆应答了下来。    在荣娘和亲娘赵春花离开时。    李哑婆又是相送了一程。    最后。    在刘府的角门处,荣娘见到了王嬷嬷说的管事。也从管事手中,赵春花接过了她和女儿的身契。    “刘管事,还望你帮忙指点一二。”    赵春花给刘管事塞了钱,又寻问道:“这身契咱母女有了,如何办了民籍?这中间的门道,还请多多讲一讲。”    刘管事收了钱,在手中轻轻一垫,感觉到了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银块子。    这脸色是变幻的和蔼了几分。    “罢了,既然你问了,咱也是痛快人。”刘管事还真不隐瞒,指点了两句。他道:“若你自己去办了民籍,自然千难万难。”    “咱去办,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这话一出口,赵春花已经明白了。    就像女儿荣娘讲的。    事情若难办,铁定是银子给的不够多。    民籍啊。    这东西于百姓而言,那真是需要的。若不然的话,在洛都城里是千难万难的。毕竟,朝廷治理百姓,这可是纳税交赋的凭证。    同样的。    黑户是不用纳税交赋了,可是,黑户若是没有庇护的主子。    嘿嘿,那在官府眼中,是民人吗?    不,那纯粹是想如何摆布,就如何摆布的失踪人口。甭管如何摆布了,没人追查的。    有民籍在的,总归是朝廷统治的人口,一切民人的生存权利,还是基本有保障的。当然,那是在没天灾,没**,没意外的情况下。    “请您多多帮忙。”    赵春花这一回,又是给塞了钱。    刘管事再是垫了垫,这一回,倒没推辞了。他想了想,说道:“成,我正好要出府去办点事儿。就顺道领你母女去一趟衙门。”    这办了民籍,特别是洛都城的民籍。那是需要衙门才能给办的。    落在了刘府上的奴籍。    说实在的,没刘府人去开口讲了。哪怕是拿回了身契呢,官府只要又没人打点的话,官府哪会主动办点事情的?    毕竟,当事人都不主动孝敬了。    你当官府是吃素的衙门吗?    嗯。    就目前大晋朝廷给官吏的那点儿俸禄,真养不出来两袖清风的青天大老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