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142章

第14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时。    并非述话之时。    礼仪之后。自然是更归其位, 上了撵车, 准备趁着吉时, 往城外的宗庙而去。那里可是有建好的天坛、地坛,以祭祀天地。    “圣驾出行……”    有钦天监在喊了吉时后,自然是王室出行。    从王宫而出,穿过了御道而行,往城外而去。    此时。    荣娘与夫君刘之烨一起, 居于撵车之上。她自然能瞧见了,王宫之内, 那肃穆的气氛。而出了王宫之后……    那城内,那些人山人海。    以及人群之中,那成片儿, 那成片儿的拜倒模样。    那是臣民对王室的尊奉。    若论曾经, 荣娘一家人是拜倒的臣民中的一份子。那么, 如今的她就是母以子贵,成为了被别人尊奉之贵人。    “真好……”    荣娘呢喃了两字。    这一座城,不, 还有许多座的城池, 这是她的儿子伯玉的社稷。这一片山河, 是她的儿子伯玉的疆土。    这等荣耀,谁能不喜?    “万胜,万胜……”    “万岁, 万岁……”    “……”    无尽的欢呼, 似乎海洋一般样。    那等气氛, 无论是谁,在品尝了权柄的美丽时,都会忍不住的陶醉。    荣娘觉得,她整个人,整颗心,都是滚烫了起来。同时,她转了脸,她换向了她的夫君刘之烨。    果然不出所料。    她与他,如出一折啊。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激动万分的。在他们执手之时,他们能感觉到了,彼此的心情。    “伯玉,真是了不得。”    荣娘离着夫君刘之烨太近了。    所以,荣娘能听到了,夫君刘之烨说的话。    这时候,他们夫妻都在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儿子而激动,而骄傲。    远远的,前面的圣驾之上,那一对帝后啊。    那两个身影,望在了荣娘的眼中,荣娘觉得心暖暖的,也是莫名的更加的骄傲。她骄傲于,她的儿子真是太有本事了。    她骄傲于,恨不能对全天下的人讲,瞧,那是她的儿子。    这等为人母的骄傲,真是讲一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等为人母的骄傲,真是倾尽四海水,也是觉得心头还是沉甸的欢喜。    出了城后。    城外的一切,更是衬出了,那骑兵与侍卫的队伍,是依然一片的肃穆,还有那隐隐而存的王室的尊贵。    那是被尊拢其中,被尊于其上,那等属于上位者的尊贵。    天是辽阔的。    地似乎是无际的。    那又如何呢?    这一刻,荣娘的心,是激动的,也是欢喜的。    至天坛、地坛之时,至宗庙之时。    在奏乐声起时。    撵车停了。    等从撵车下来后,荣娘能瞧见的,是那高高的祭坛。    这一回。    荣娘觉得,她长见识了。    这一日。    于荣娘而言,是她骄傲的一天。    因为,除了祭祀之外,她和夫君啊,一起陪着婆母在天坛、地坛之前,被朝臣们尊奉而拜倒,行了叩拜的大礼。    同时。    亦是这一日。    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宣布,这一年,赦用东屠国的年号,宣文。    这一年,是太元十一年,同时,亦是宣文元年。    当然了。    对于长辈,刘长石自然是奉了尊号的。    刘三老爷这一位早过逝的君王祖父,被刘长石尊奉为宣和王。至于刘王氏这一位嫡妻,自然就能称一声宣和王后。当然,如今宣和王是躺在了坟墓之中,宣和王后刘王氏自然就得让人尊称了太王太后。    至于刘之烨的尊号,则是文和王。荣娘也能称一声文和王后。    只是,刘之烨如今活得好好的,荣娘也是身体健康着。所以,他们这一对夫妻,自然就是臣子尊奉为了太上王、太上王后。    宣文元年。    春,三月初一日。荣娘是过了三十三周岁的千秋寿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也是过了二十八周岁的万寿节。    这过了春末的农耕结束。    一年的农忙,就算是过去了。    入了夏,天越发的热了。    这一个季节,对于东屠国而言,自然是休养生息。    当然,刘长石这位帝王还是挺忙碌的。到底是东屠国还是东面西面,都有敌人尚在呢。    东面啊,那是新罗国的旧余势力,那些旧贵族也罢,又或是流民的结盟也罢,都还有残存者尚在。    至于西面啊。    虽说,高丽国是无暇东顾的。    可南韩国啊,被刘长石敲打了好些回,也是老实了。到底对于新崛起的东屠国,依然是敌意掩不住。    刘长石这些日子,在忙碌的,除了国内的一些安排外。    自然也是准备了。    一有机会,就把东面的那些旧有势力,全部的收拾掉。    至少,要避免了将来,让东屠国是两线做战啊。    夏。    七月初一日。    刘长石十三周岁的生辰,这一天,是万寿节。当然,在臣民们的眼中,刘长石这一位帝王的万寿节这一日,那过得应该是十八周岁的生辰日。    于此。    这一日,同样的也是静国公主刘玉娘的十三周岁的生辰日。    王宫之内。    宫宴自然是举行的热闹。    这一日。    明明居于蓬莱行宫的荣娘、刘之烨夫妻,也是奉了长辈太王太后,以及奉国老夫人,这两位长辈一起,回了王宫参加了宫宴。    刘王氏自然是开心着。    倒底是在宫宴之时,一堆儿的外命妇,那是拜而行礼。    在人群里,王遂娘自然还是捡着了机会,凑了母亲太王太后的身旁,是给挑了好话讲。    说实在的。    王遂娘挺懂她的身份。    在整个东屠国里,若论了真心?    王遂娘是知道的,肯定是母亲太王太后,最是关心了她的前程与未来。    “我瞧着,你刚才挺高兴?”    刘王氏对女儿王遂娘问道:“那几位外命妇,跟你谈了什么,让你如此的笑得欢乐?”    刘王氏哪怕当了太王太后,可这日子还得照过啊。    对于女儿开心的模样,她瞧着心里舒坦。    “还能如何?那些外命妇,就是想打探了,太王太后、太上王后的心事?这是不是有意了,为大王选了贤良的妃子,以充实后宫?”王遂娘没隐瞒了,那些外命妇们的心思。    在王遂娘瞧来。    这些外命妇的心思,可能是打错了。    就王遂娘的心里明白着,弟妹太上王后小萧氏的眼中,那个王后付氏可谓是万般好。    瞧瞧。    这一尊了长辈后,弟弟白捡一个太上王,马上就是搬出了王宫?    原由何在?    王遂娘就不相信,这中间没弟妹小萧氏的功劳?    那又如何呢?    哪怕知道了,弟妹小萧氏的一些心思,王遂娘都不敢多提了。到底人在屋沿下,不得不低头。这刘氏一族的荣光,那是侄儿伯玉挣来的。    小萧氏都是太上王后了,王遂娘哪怕是尊了宁国公主,也是不敢开罪了太上王后的。若不然,将来儿子王知源的长亭子爵?    还能如何求得侄儿,给升了爵位?    在东屠国,区区一个长亭子爵算什么?不过是一个终身的贵爵。若有孙儿,那就是没能继续,倒时候,还不是一个白身?    东屠国的爵位,唯有伯爵,方能袭三代除之。    当然,公爵、侯爵,更是尊贵,那是袭一代人,降一等。降至伯爵位,还能袭三代,才除之。可惜……    王遂娘更清楚。    她那侄儿伯玉,堂堂的东屠国的君王,似乎并不乐意了,授予了太多的非军功的爵位。    当然,以上的话。    王遂娘也是从母亲太王太后那儿打探了一二。    当然,从哪儿来的,还不是从弟弟刘之烨的嘴里得到的消息。    “哦……”太王太后挑一挑眉。    “胡闹。”    这两字从刘王氏嘴里出来。    王遂娘就是挑了大拇指,笑说道:“母后,您最是明白了。大王如今的年岁,自然是不急了子嗣。便是急了子嗣,想来太上王后那儿,更是有计较的。”    “母后,女儿可听说了。弟弟都跟弟妹商量守了。要等伯玉侄儿过了十五岁的万寿节后,方是才许了与王后的圆房……”这一席话,王遂娘是凑近了刘王氏的耳边,小声嘀咕的。    “你从哪儿打探的?”    刘王氏望着女儿问道。    “弟弟三郎与我讲的。说是男子十五了,再是谈及子嗣,近了女色,方不会伤了身子骨。”王遂娘明晃晃的就是卖了弟弟刘之烨。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思?”知女莫若母,刘王氏有些看明白了,女儿王遂娘的心思。    “果然,生我知我,普天之下,若过于母后了。”王遂娘在刘王氏的面前,倒不隐瞒了什么。王遂娘是笑得温柔。    “母后……”    “女儿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自然是全在了大王的身上。作为大王的姑母,刘氏的社稷江山,女儿盼着万万年,依然盛世常在。”    王遂娘这说了心底话。    她如今享受的一切,可不是全在了侄儿伯玉的身上嘛。    “这汉京城里啊,还是有许多的外命妇,也是有些述求的……”王遂娘笑嘻嘻,说道:“母后,你亦是懂得。哪朝哪代的君王后宫,也是需要多方联姻的……”    “到底那些人里,有的就是求一个安心。”王遂娘这话,不是她想说。不如说,她代某些人,传一个话儿。    为何传给太王太后?    这不是女儿跟母亲谈话,哪怕出了问题,那也是家庭里的小事儿。    这话儿要传,肯定也得分一个传话的对象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