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每逢端午献玉身, 一份真情一寸心。 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端午节, 粽子香,家家户户要品尝。 红豆馅,绿豆馅, 白粽子,这种年代的粽子馅类无非是各种豆类, 要么就是什么都不放的白馅粽子,没有谁家舍得放肉啊, 板栗等奢侈馅。 顶多粽子煮熟以后, 爱吃咸粽子就裹一点盐,爱吃甜粽子就裹一点白砂糖。 又或者,还可以蘸酱油吃。 “爱强, 把这一串粽子给你爷爷奶奶送过去。”新鲜出炉, 热腾腾的粽子还没来得及品尝, 刘兰秀刻不容缓的吆喝着催促赵爱华给公平送一串过去。 粽子一般用竹叶子包成三角形的, 用一种棕树上成扇形长条叶子捆绑成形而不散开的,陷料不同, 口感也不同, 所以不同馅料的粽子在用棕树长条叶子捆绑时,会做不同的记号,以便分辨其不同馅料的粽子。 巧手包粽子的老手们总有一套用来区分各种馅料的独特方法,简单明了,又不会记错。 一般而言, 棕树扇形长条叶子是一整片,可以按不同的需求分很多条,基本上一串为一种馅料,从几个到十几二十个粽子不等。 这种棕树在农村很容易见到,它的棕榈皮是用来编成蓑衣或者床垫的,叶子则可以用来捆绑成形状的粽子,剥掉层层棕榈皮毛和树枝叶,它才可以长高。 刘兰秀就是靠着独特的包粽子绳索捆绑法,才丝毫不费劲的从满满一大铁锅中挑出一串绿豆馅的粽子。 公婆喜欢绿豆馅的粽子,这是刘兰秀嫁过来二十多年端午节吃粽子中得出的总结,马屁拍到马蹄上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姆妈,等我尝一个粽子再去。”竹叶子包裹着的粽子在灶台锅里散发着缕缕清香,赵爱强如饥似渴的顾不上烫舌头,狠狠的咬上一大口粽子,沾点白砂糖,甜而不腻,味道好极了。 “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锅里还有很多,要不,姆妈我去给爷爷奶奶送粽子。”怀孕的人胃口特别奇怪,香甜可口令人流口水的粽子在赵美艳鼻子嗅觉中闻来,有种油腻,反胃,想吐的恶心感。 “不用你去,让你弟去,你回房间休息下。”作为过来的刘兰秀哪里看不出赵美艳捂着鼻子一副想吐的难受样子,连忙把她支回房间。 虽说公公婆婆最近吃错了药,不知道怎么回事,对孙女莫名其妙的好了起来,但这不妨碍刘兰秀内心的猜忌。 谁知道是不是公婆的一时心血来潮,过后又恢复重男轻女的‘刻薄’原样,到时候女儿受了委屈,她找谁说理去? “姐,我去,我马上去。”赵爱强狼吐虎咽的把滚烫的粽子几口咽下去,根本都没有嚼碎,更不用提细细品尝味道了,有种一口气吞了整只粽子的恐怖速度感。 人小鬼大的赵爱强笑着徒手抓住发热发烫的棕树枝叶把手,一下子把一大串粽子全部拎起来飞奔的往屋外跑。 刘兰秀:“……”尴尬的提着空竹篮子,哭笑不得的望着已经飞奔远去的背影。 淡定的赵国生从头到尾,用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心态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插一句话,笑着半眯眼,享受着翠绿香甜,糯糯可口的粽子。 大概,这个时候,他在家里的存在感最低。 “美艳,建军什么时候来接你回去?”不是当妈的急着赶她回去,刘兰秀是真心关心女儿,有谁家女儿在娘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不回婆家的? 娘家没意见,婆家心里会有想法的。 这年代,出嫁女像赵美艳这样动不动挺着个大肚子心宽体胖不在乎时间的在娘家住下去的人,除了赵美艳,很难找出第二个。 除非,上面没有公婆长辈。 “明天喊他来接,怎么了?姆妈,你是要赶我走吗?”问完,赵美艳红着眼眶,委屈的直想哭。 怀孕中的女人特别敏感和多愁伤感,喜欢多想,简单的一句话,她能揣摩出几个不同寻常的意思来。 这才出嫁一年,她姆妈开始嫌弃,旁敲侧击的赶她走了。 以前听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赵美艳不信,现在她体会到这种束手无措的慌乱不安了。 这次回来,娘家还是那个家,一如既往的亲切,熟悉。 可家人对她的态度变了,不再像没出嫁前那样说话随意,不用忌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责骂和任意张口教育。 变了,变得熟悉又陌生,语气亲密中带有小心翼翼的避讳。 用最为通俗的意思来表达,那就是,出嫁前可以在姆妈哪里体会喜怒哀乐,出嫁后,只剩下喜和乐。 怒和哀的情绪被掩盖,收敛藏起来了。 这种见外的感觉,很不好。 把她排除在外的一家人。 “哟,美艳,你怎么哭了,姆妈就是赶你爸走,也不会赶你走啊,你不要多想,你还怀着身孕呢,就要当姆妈的人了,怎么说哭就哭,一点不像话。”随口一句话惹哭了女儿的刘兰秀手足无措的连连安慰,用黝黑干裂,皱巴巴的双手胡乱的帮她拭搽着眼泪。 一旁静静低头吃粽子没招谁惹谁的赵国生默默躺枪。 “真的没有要赶我走的意思?”那为什么问建军哥什么时候来接她? “没有,姆妈哪有舍得赶你走啊,姆妈是怕你在娘家呆久了,婆家会有意见。”这个家她刘兰秀目前还是可以做主的。过几年,有了儿媳妇,那就说不准了。 亲家人好,不说女儿什么,这不表示女儿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啊。 谁家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第一胎金孙不重视?不放在眼皮底下紧紧看着? 要说亲家没这个意思,刘兰秀是不相信的。 将心比心,如果刘兰秀儿媳妇是这种情况,她作为婆婆,铁定会有意见。 “我公婆不会有意见的,我都和他们说好了的。”新媳妇赵美艳一直无往不利的一帆风顺,没受到婆家丝毫刁难和难堪,理所当然的认为公婆好说话。 没吃过婆家的苦,永远不懂婆媳关系处起来有多少面和心不合。 “哎,你……”刘兰秀不知道怎么说她才好,暗地里翻个白眼,直摇头。 不说她,她迟早会在这上面栽跟头,吃苦头,说她,又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这份苦差事不好沟通啊。 “听姆妈的没错,明天让建军来接你回去,回去后好好跟你婆婆道歉,把所有事往我和你爸身上推,就说我和你爸强留你在娘家住几天。”亲家也有女儿,能体会父母担心出嫁女的那份心意。 想来想去,刘兰秀还是决定不挑明婆媳关系难处的事实了。 或许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呢? 起码亲家作为公婆,在十里八乡排得上前三的好公婆。 “噢”赵美艳在怀孕期间敏感多疑,又不是没有脑子,听她姆妈说向公婆道歉的事,再迟钝的人也能反应过来。 触类旁通,借鉴她姆妈和她奶奶活生生的例子,她明白了。 确实是赵美艳借由怀孕在身,恣意的任性妄为了,没了往日里的谨慎。 “美丽他们明天早上去镇上读书,顺便捎个口信过去。”事先赵美艳和婆家商议好了,等她想回去了,就让弟弟妹妹去镇上给婆家捎个口信。 “美丽,听见没有?”刘兰秀转身大声问道。 “听到了”赵美丽腮帮子鼓鼓的塞满了红豆馅粽子,嘴巴周围还沾有一粒粒的糯米,吐词不清的嘟囔。 想插一嘴的赵国生,张了张嘴无语的发现,他无话可说。 让他一个大男人去传授婆媳相处经验吗?他不会啊,倒是后世的宫斗剧看过几部,也派不上用场啊。 倒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刘兰秀居然能忍住不鼓唇弄舌的搬弄是非,没有指手画脚的让女儿提防亲家之类的话。 第二天,午饭过后,女婿王建军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迫不及待的上门接人了。 “不是送过节礼了吗?怎么还提这么多东西。”刘兰秀笑得合不拢嘴的接过东西,语气中带笑意的轻轻责怪。 “呵呵呵”王建军摸着后脑勺腼腆的笑着说:“我姆妈让带的,说是我爸单位过节发的福利。” 其实,王母的本意是想谢谢刘兰秀细心照顾她儿媳妇和金孙。 会说话的王建军偷换概念的把字面上的话增增减减的变了下,立马换成丈母娘爱听的话。 不然,那话就太客气,太见外了。 费心照顾自家女儿,哪怕出嫁了,哪需要别人的感谢之理? 多心的人见到了,那不生出疙瘩来? 送走女儿女婿后,赵国生和刘兰秀都在无形之中松了口气。 有个大肚婆在家里,哪里真正放得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