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91章

第9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傍晚离去时, 赵国生终于如愿的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小外孙。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骗子, 都是骗子,全是骗子。    刚出生的婴儿全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至少,在稍稍脸盲症的赵国生看来, 是一个样的。    没有任何区别。    那一眼,赵国生楞是没看出来小胖子哪里像赵美艳。    脸都没长开, 从哪里看出来像了?    一个一个赞美着像,很像, 活像, 说的跟真的似的。    在赵美艳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赵国生整天忙着捉泥鳅,黄鳝和蚌壳之类的挣钱外, 包括赵爱华在内的所有人, 隔三差五的接着送‘鸡鸭鱼肉’等补品跑过去瞄一两眼。    特别是刘兰秀, 生怕赵美艳在婆家收到虐待一样, 但凡有空闲时间,她屁颠屁颠的自告奋勇的飞过去搭把手。    不用说三个正在镇上上学的熊孩子了, 那是天天打卡报到。    这样一来, 倒显得赵国生毫不在乎,没心没肺的无所谓一样。    整整一个月,不多一天,不少一天,时间掐的很准确。    由于季节原因, 王家选择在十月份这个凉爽又丰收的月份摆满月酒。    秋高清爽,温度适中,适合摆酒席。尤其是对未满一岁的孩子来说,不论满月酒还是百日宴,气候天气很重要。    满月酒,在古代,汉族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度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该仪式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    在这个年代,除了传统风俗意义上的邀请亲朋好友来沾沾喜气外,更多的是形式上把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联络感情,顺便收收份子钱。    或许,后者居多。    又一个月,到了十一月份,天气微凉。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悄悄滑过的年末尾巴。    “爸,我今天没活可忙的,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县城?我帮你挑担子。”赵爱华穿着一身整齐黑色中山装,寸头,崭新干净的布鞋,笑咧着嘴憨厚傻笑的杵在门口。    望着屋外朦朦胧胧微亮的天色,赵国生想不通的眉头紧锁,莫名其妙的打量着神经病一样神出鬼没出现在他眼前的赵爱华。    过了半响,漫不经心的说:“你这是去县城有事?”起这么早?    这么郑重其事的穿着,傻子也能猜得出去县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要不是赵国生知道刘兰秀最近没动静,真怀疑这一身浓重的打扮是不是准备去相亲?    怀疑归怀疑,赵国生终是没把质疑说出口。    大概是平时忠厚老实的性子给赵国生留下来固定的印象,不会无端猜疑。    就是有猜疑,赵国生也只当自己多心了,想太多了。    “没事啊,就是觉得爸你每天都很辛苦,想帮你分担分担。”赵爱华摸着后脑勺,憨厚的露出标准八颗牙齿的傻笑。    “噢,那行,你来挑,动作轻一点,别惊醒你姆妈。”能有人赶着上来挑担子,再好不过了,赵国生难得去猜想他的奇怪行为。    去县城嘛,穿的整齐浓重点,也很正常。    “嗯”赵爱华乐呵乐呵的点头,看起来有点小兴奋。    粗枝大叶,不拘一格率性而为的赵国生乐得清闲的晃着两只空荡荡的胳膊,大摇大摆,心情极好的跨出门外,头也不回的直接走在前头。    好像,晚一分钟,害怕赵爱华回过神来反悔。    所以,完全没看到赵爱华脸上达到目的后得逞的笑容,乐在其中。    一路上,赵国生好不清闲的把双手背在身后,像个观景者,神情轻松的眺望远处,感叹着好一副美丽的图画,朦胧又柔和的微晨,薄纱烟雨迷糊的云彩,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群山上,回望身后,倚山而建的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恩,去县城的这条山路,真美。    前所未有的美,无与伦比的舒畅。    有着咬着坚持,汗流浃背,狼狈不堪赵爱华的对比下,感觉更加双倍舒坦了。    一半路程过后。    “还挑得起吗?要不你歇歇?换爸爸来挑吗?”欺负刚成年的儿子,虽说谈不上虐待儿童,赵国生心中还是有丝于心不忍,便开口提议道。    “不用,爸,我挑得起,这才多重啊。”心口不一,死要面子的赵爱华咬牙坚持,故作淡定的说。    男子汉,大丈夫,哪能轻易说放弃?    “噢,那你能走快点吗?”赵国生捂着空空如也的肚子,丝毫不客气的催促着赶路。    既然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就不要怪赵国生铁石心肠不体贴了。    对这种不懂得说“不”说拒绝的人,赵国生从来不会虚伪的去安抚。    活该受罪。    赵爱华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和毅力,一鼓作气的挑到了县城水产供销社,半句抱怨都不曾有。    他这番行为,不但没有得到赵国生的另眼相看,反倒是摇着头,暗暗叹息他傻帽。    年轻气盛,性子倔,说的就是赵爱华。    “爸,这里就是水产供销社啊,怎么没看到德胜叔啊,你不是常说,你们一起的吗?”抹了把汗,在水产供销社门口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什么人的赵爱华偷偷的低声问道。    “你说王大哥啊,要不早来了,要不晚点才来,待会去吃面条就知道了。”赵国生耸耸肩,不在意的说。    他们常碰见的地方,与其说是县城水产供销社,还不如说早餐店。    “哦”赵爱华听了皱着眉头低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怎么,你找他有事?还是说你最近有木匠的活在他们村忙?”无缘无故提到王德胜干嘛?赵国生记得他在孩子们面前很少提到这个人啊。    贩卖泥鳅,黄鳝又不是正大光明的光彩事情,赵国生哪敢咋咋呼呼到处说。    “没,随便问问。”赵爱华矢口否认,神色有点慌张。    赵国生心粗,人又不傻,这时候还看不出有问题,那他的智商真的很配脸上那扮猪吃老虎的憨厚傻气了。    “真的?”赵国生疑狐的瞄了眼。    到底还是轻轻放过了,没有学刘兰秀抓着不放,死死深究。    十八岁的男孩子,已经成年了,有自己的秘密很正常。    这个年纪的秘密,无非就是男孩,女孩那点朦胧好感青春期的故事。    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犯原则性的问题,赵国生一律不会揪着不放,死活威逼着刨根问底。    “呵呵”赵国生意味深长的笑了。    突然意识到什么,又说:“爱华,你不是比爸还要高了?”说着用手在头顶比了比,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超过了他的身高,这意味着赵爱华有一米八了。    一直自信着一米七八身高的赵国生郁闷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是不是说,再过几年,家里熊孩子们都成长起来了,他会不会变成赵家男人中最矮垫底的那位?    “爸,我饿了。”赵爱华满头黑线的看着注意力永远在奇怪地方的父亲,很无奈的转移目标。    “那吃面条去,我也饿了。”赵国生瞬间被食物给迷惑了。    郁闷身高什么的,都抛在脑后了。    “国生,这里,今天你怎么来这么晚啊,我都快吃完了。”隔着面食店还有好几米的距离,眼尖的王德胜立马从人群中发现他们了。    “王大哥,你挺早的啊。”赵国生大声笑着大步走了进去。    “不是我早,是你今天晚了,你姐让我托句话,要是你有时间,今天过去一趟。”要不是赵芬娟托他带句话,那等到现在,早回去了。    “对不起,王大哥,急忙了,还不是这臭小子,偏偏要争抢着挑担子,耽搁了些时间,你有事你先去忙,我晚点去趟我姐家。”迟到的黑锅赵国生顺手一抛,很安稳的落在了赵爱华的头上。    “哟,这是你家小子啊,长得牛高马大的,结实,乍一看,还能吓唬到几个人。”王德胜说着一巴掌重重的拍在赵爱华的手背上。光听声音,赵国生都感觉得到疼痛。    不过,用牛高马大来形容赵爱华合适吗?明明很秀气啊,用后世的话来说,奶油小生,小鲜肉,妥妥的男神,腿长两米八。    还有那乍一看,能吓唬到几个人又是什么个意思?    赵国生有点蒙圈,谁能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吗?    “呵呵”赵国生尴尬的摸着鼻子笑着,接着看到旁边的小姑娘,又说:“王大哥,这是你女儿?长得真水灵,好看,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哪家臭小子。”    真没看出来,五大粗的王德胜居然有这么个秀丽可人的女儿。    估计是像王德胜老婆,基因很会遗传嘛。    “可别瞎说,我女儿还小呢,才十六岁,等她嫁人,还有好久年。”提到他女儿,王德胜像只护崽的老虎,立刻警惕起来。    怀疑的眼珠子不停在赵爱华全身上下扫描,恨不得用眼神杀死赵爱华。    呵呵。    陷入青春期爱恋,可怜的赵爱华傻乎乎的看着对面秀丽可人的姑娘,目不转睛的傻笑。    郎有情妾有意的小姑娘同样娇羞的红这张脸微微咬着嘴唇,不好意思的低头偷看。    赵国生:“……”    情商再低,这种情况,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明白。    他说今早赵爱华跟个间接性抽风病人一样,一大清早的杵在门口等着帮他挑担子,合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亏得赵国生内心欣慰的感动了许久。    还有身上那套一年到头舍不得穿一次的中山装,整整齐齐的穿着身上。    稀里糊涂被王德胜压住火气刺了一顿的莫名其妙,这都能找到源头了。    别人家精心照顾,养了十六的好白菜,等来了看不顺眼的臭猪。    搁谁,谁没火气。    看来,他之前对女婿王建军还是太好了点,应该让他也如此体验一番的。    哎,为时已晚,他们家的好白菜已经让臭猪给拱了,还下了小崽子。    “咳咳咳”王德胜不爽的斜视着赵爱华,重重的故意咳嗽。    在他面前,这臭小子还敢勾引他的宝贝女儿?    王德胜绝不会承认这两人是郎有情妾有意的眉来眼去,单方面判决是赵爱华一个人的错,是赵爱华厚着脸皮引诱他的乖乖女。    “同志,一碗猪肝面,多点放点辣椒灰。”弄清楚事情原委的赵国生撇过脸,翻了个白眼,眼不见心不烦的只要了一碗面条。    赵爱华现在是饮情自饱,哪里还需要面条填饱肚子?    一开始没打算告诉他,他也不想掺和进去管他的事。    有本事自己找对象,有本事自己搞定老丈人,把心上人娶回家呗。    明知道他和王德胜关系不错,提前说一声,打声招呼会浪费时间精力吗?这么突然,让他这个局外不明真相的云里雾里,多尴尬啊。    以赵国生对未知未来亲家王德胜的了解,赵爱华要吃一番苦头了。    “爱华,你吃过早饭了吗?”王巧儿低着头,看不清神情的轻轻的询问。    “我……”赵爱华还没说出口,便被王德胜更洪亮的声音覆盖了:“我吃好了,巧儿,我们走。”他一眼都不想看到赵爱华。    这小子就是芝麻馅的包子,表面看着老是本分,里面黑着呢。    凭着八竿子远东扯西扯的关系,介绍他给村里一户人家打造家具,他倒好,借着打造家具的理由,接近他女儿,引诱他女儿,名利双收的同时,又人财两得。    没有人比王德胜心中更苦的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这个年代,由媒人介绍,和自由恋爱是两码事。    经由媒人介绍的对象,当事人双方同意,做父母的长辈一般而言是不会有反对意见。    若是自由恋爱促成的好事,但凡不不太开明的家长,心里多少都会有点不乐意。    不是人人都是赵国生,提倡自由恋爱。    “别走呀,王大哥,我还有事和你说呢,你别急着回去啊。”顾不上筷子上已经夹起的面条,赵国生急忙站起来拖住王德胜的手臂阻拦。    与此同时,赵国生偷偷的使了眼色给一脸不知所措的赵爱华,说:“爱华,你早上不是吃过饭来县城的吗?我和你王大伯还有事,你陪巧儿出去转转,记得晚点送她回去啊。”    本来想吃着面条,悠闲的看着王德胜为难木头疙瘩的赵爱华,责罚他不提前知会一声产生的尴尬,置身事外的看一出好戏。    终究是自家的臭猪,好不容易开窍的自己寻到了一颗好白菜,怎么着也得让他拱上不是?    于是,看不下去的赵国生出手推一把了。    杵着跟个棍子一样的赵爱华终于机灵了一回,或者说青春期热恋中的人比较冲动,猛的一刹那,牵起王巧儿的手,两人飞奔狂跑的夺门而出,消失的无隐无踪。    手里还拽着二十块钱,想给赵爱华零用当恋爱经费的赵国生:“……”什么情况?    是不是傻呀,千万种选择离去,为什么要选这一种火上添油,自取灭亡的行动?    默默收回二十块钱,又揣回裤兜里赵国生,抽搐着嘴角,装着什么都没看到的继续吃桌上的面条。    在求得老丈人看他顺眼的道路上,请自求多福。    王德胜:“……”整个人懵了,怒视着瞪着铃铛般的大眼睛,看着空空如也的店门外。    很好,又多了一条罪证。    敢当着他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拐跑他的女儿?    空气中凝结的气氛,有丝丝狼狈的窘态。    造成这出意外事件的赵国生有点心虚的低着头,不敢大声说话,生怕王德胜会因此迁怒到他身上来。    古话曰,父债子偿。    这话同样适用于,子债父偿。    “老弟,什么事?很重要吗?”王德胜尽量压制住心里的怒火,语气平淡的说。    他是很生气,火气很大,这是建立在疼女儿的基础上,不高兴赵爱华拐跑他未成年的宝贝女儿。    从赵国生先前一脸茫然的眼神中,王德胜可以确认一点,那就是赵国生也不清楚这件事情。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气愤。    不是奔着结婚为目的而交往的对象,有什么好处的?    要是奔着结婚而去的,为什么他父亲不清楚这件事情?    “噢,我就是想问,我姐这么急找我,你知道是什么事吗?”赵国生睁着眼睛说瞎话,现编谎言的水平愈发高明。    没办法,原本是借机拖住王德胜,给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临时胡乱编造的一个借口。    赵国生心里清楚明白的知道他姐找他是什么事情。    上次说过了,还是赵国生主动提到的,建议他姐早些起房子,外甥崽一年比一年大了,没有房子,很难娶媳妇。    要是没有钱,可以找赵国生借。    不出所料,赵芬娟这次找他,应该是为了借钱的事。    “不知道,我没听你姐提起是什么事,他只说让我找你去一趟。”具体什么事情,王德胜一个外人怎么知道?    “噢”赵国生应了声,低头喝面汤。    气氛又尴尬起来了。    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过来很久,久到赵国生把满满一碗面汤喝见底了,撑得硬生生的打了个饱嗝。    “王大哥,跟你说实话,我们家爱华这小子真不错,老实本分,脚踏实地,从来没有想看过对象,一天天劲跟着他师傅在外面做木匠活。”最先憋不住的还是赵国生,索性摊开了来说。    “呵呵”王德胜沉默了会,然后和蔼的笑了。    笑了,是的笑了,笑得很随意,笑得很释怀。    赵国生:“……”到底哪个笑,是几个意思?    “我知道”这是他当然知道,不知道的话,今天他就不会让女儿跟着出门了。    为此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他猜不出来?    “那你的意思?”看样子有希望,赵国生凑近眉毛一挑,问道。    “我就是看你儿子不爽,看他哪,哪都不爽。”反正就是看不顺眼,怎么你有意见?王德胜当着赵国生的面,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叹了口气又说:“哎,谁让我女儿眼瞎,看上了。”    “呵呵,王大哥,以后我是不是得喊你亲家了?你看我儿子不顺眼也没有办法,一个女婿,半个儿,慢慢的,你会习惯的。”赵国生笑着心满意足的拍拍他的肩膀。    “哼,亲家?还早着呢?我家巧儿才十六岁,我可舍不得嫁出去,要是你儿子真有那份心,就让他等着。”日子还长着呢,指不定他女儿过一两年,眼睛又不瞎了呢?    再说,老丈人看女婿不顺眼,想整他,那还不简单?    赵国生:“……”他是看出来了,故意的。    管他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的老丈人,让他自己头疼去。    他呢,好好在一旁看着。    真好,又省去了令人头痛的事,过去跟刘兰秀提一嘴,让她别成天在外面打听谁家有好姑娘,像选妃子一样,挑的眼花扰乱的。    以为他儿子是人民币,谁都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各位小伙伴的关心,今天出去在太阳下跑了几圈,出了身汗,感觉好多了。    小伙伴们,在这个忽冷忽热的季节,请多多注意身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