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111章

第11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别人会相信吗?答案是不会。    你可以误解别人的思想, 别人为什么不能曲解你的意思?    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有些事挑明了, 摊开了就简单了许久。    又不着遮遮掩掩,玩你揣测,我猜想的游戏。    逐渐冷静下来的刘兰秀, 在赵国生谆谆诱导,神不知鬼不觉入了套, 思维方式也学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暂时抛开心中莫须有的偏见, 冷眼旁观, 似乎未来儿媳妇也没有哪一点不好的。    刘兰秀低着头沉思,双手借力的直撑着桌子,门窗紧闭的十二月份, 堂屋里一片黯淡无光, 偌大的堂屋内就刘兰秀和赵国生两人, 安静极了, 耳边传来‘嗒嗒嗒’节奏有规律的时钟声。    半响过后。    “就这么着,他们小两口愿意分家单过, 我们就分家, 他们小两口没提出来,我们就什么也不说,爱华工钱的事,也有他媳妇管着。”刘兰秀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前所未有的平淡口吻。    那种平淡口吻中带有点点落寞,有种说不出的寂寥感, 仿佛那句话用尽了她积攒的全部力气。    黯淡的堂屋里,刘兰秀紧低着头,赵国生看不清楚她脸上的神色。    “听你这口气,很不情愿啊?你光想着儿子有了媳妇,忽略了你,怎么不想想,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抱孙子了?”赵国生笑着调侃的打破了她内心的郁闷,给沉默的气氛添了几分暖意。    听到抱孙子,情绪失落的刘兰秀突然眼睛一亮,一下子有了精神,忙说:“明年开春把这桩亲事定下里,后半年就结婚,怎么样?”    事已成定局,刘兰秀想再多也无意义,她总不能真拆散自己儿子和巧儿?    那可是她亲儿子,只要儿子喜欢,态度坚定,做父母的又能说什么呢?    “你到时候和亲家商量。”这事得双方愿意才行,问赵国生有什么用?    “哟,这还没定亲呢,亲家就喊上了,看来你和王德胜早就有口头协议了?”刘兰秀斜着眼睛,轻轻敲打桌子淡淡的说。    凭着他和王德胜的关系,刘兰秀不信他们两人私底下什么都没谈。    哼,估计就瞒着她一人呢,怕她不同意。    毕竟,上次刘兰秀对未来儿媳妇的印象和态度,都不太好。    “呵呵”赵国生笑而不语,默认了。    口头协议确实有过,不过不是和王德胜这个亲家公,而是和唐秋玉那个亲家母。    “算了,我懒得生气了。”刘兰秀哼了一声鼻子,表示不想跟他计较。    赵国生先斩后奏的事情又不是头一次做,她已经慢慢习惯了。    暴脾气的刘兰秀在这两年里,被赵国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许多。    或许别人感受不到,只有独特温柔对待的赵国生明显察觉到了。    “国生,我有个正事和你说,下个月是爸六十岁大寿,我们从年初商量到年末了,下个月就是爸生日了,这还没个章程,也不是个事啊。”这时候显示刘兰秀的贤惠了,家里里里外外,大事小事,她一个人治理的服服帖帖。    应该说,没有刘兰秀,这个家,真不想一个家。    所以说,一个家,没有女主人是不行的。    不然,光凭赵国生这个粗枝大叶的大老爷们,怎么可能记得家里家外所有的繁琐碎事?    “你和爸妈说了没?他们怎么说?”得了失忆症的赵国生愣愣的,全忘记了。    这年头,人活六十岁不容易,谁家有长辈过六十岁及以上的整岁寿诞,一定会放鞭炮,发糖果,请茶水,大摆筵席来庆祝。    “说了,怎么没说,爸妈说不摆宴席,太费钱啊,说大哥家的爱民要娶媳妇了,我们家又有三个孩子在读书,芬娟姐家又刚起房子。”刘兰秀皱着眉头,很伤脑筋。    永远重点抓住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赵国生,第一反应,为什么唯独缺了老三家?    莫非,老三家在这件事情上,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浪费什么钱啊,人一生有几个六十年?”赵国生看不懂这俩老头的想法了,去年还说一定要过六十岁大寿,要风风光光的摆宴席。    再说了,村里其他老人都过六十岁大寿,就他老人家不过?说得过去吗?    要是六十岁大寿都不过,赵父赵母生养了三儿一女是吃干饭的?如此不孝顺?    三个儿子,摆不起酒席,过不去寿诞,让村里其他人怎么看?    “那你去跟爸妈说,我的话又不管用。”刘兰秀很随手的把甩锅给光动嘴皮,不付出实际行动的赵国生。    “我待会就去跟爸妈说一声,管他同意不同意,给他过生日是我们儿女的事。”赵国生可不想被村里人的唾沫和淹死。    又不是真穷的没钱,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哼,这不是废话吗?有本事你跟你几个兄弟姐妹说啊。”刘兰秀齐之以鼻的翻了个白眼,说他愚孝还不承认,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谁家老人不想在寿诞的时候大摆筵席,显摆显摆?    问题是老大家这次娶儿媳妇,掏空了家底,公公婆婆暗自着急,心疼呢,舍不得。    上次刘兰秀亲眼看到赵母暗地里偷偷的给赵爱民塞私房钱,说什么长子嫡孙?其他的,她没清楚了。    不管怎样,刘兰秀心底很是替自家儿子打抱不平。    不过,这事刘兰秀没打算告诉赵国生,怕他心里有想法,难受。    更怕自己在中间充当一个挑拨离间者的作用,导致他和公婆不合,起了间隙。    最怕的还是赵国生毫不在意的说,那是爸妈的钱,给谁他都没意见。    不论哪种结果,最终心塞的还是她。    “我待会就去说,有些东西应该备起来了。”赵国生差异的看了眼莫名其妙有些愤愤不平的刘兰秀,淡淡的说。    比如来吃酒的名单人数。    比如糖果,茶水,猪肉,以及鞭炮等等。    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很零碎,且不统一。    “我已经让爱华去山林村提醒你姐了。”刘兰秀顽皮的眨了下眼睛,很有运筹帷幄的风范。    以她对赵国生的了解,她早料到是这种必然结果了,当然要事先准备了。    自从赵爱华明里暗里跟她透了底后,这段时间,但凡没有木匠活,他整个人基本上是窝在山林村,晚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难道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    “对了,你姐会不会缺钱啊?”刘兰秀考虑到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赵芬娟刚起了新房子,一时半会手头紧,拿不出茶水钱。    这所谓的茶水钱,是指出嫁的女儿要承担起所有分发的糖果,茶水钱。    当地习俗,父母过大寿,出嫁女儿比起养在身边的儿子,负担更重。    儿子只需要承担酒席钱,伙食费,其他的,基本上是女儿承担的。    “应该不缺?”赵国生也不确定的说。    在刘兰秀面前,他不好说他姐缺钱的大实话,就怕刘兰秀误会他又想着借钱出去。    “算了,不和你开玩笑了,我已经让爱华捎了两百块钱过去。”刘兰秀一副傲娇求表扬的洋洋得意模样,惊坏了赵国生。    赵国生:“……”这个人真是刘兰秀?不是被人冒名顶替的?    死要钱的刘兰秀居然有一天主动借钱给别人?    “你这什么表情,好像我很小气啦似的。”刘兰秀心里底气不足的低声囊嘟着。    好,她承认自己别有用心,可这种别有用心是真心想对赵芬娟好,不为别的,只为她帮了大忙,打心里感谢。    自打她女儿赵美艳生了孩子后,有着严重的妇科病,去医院看过,不顶用,知道这事的赵芬娟费了很大劲请到了一个老中医,现在在帮着调养。    不能说雪中送炭,好歹也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彼此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可是,这种事,刘兰秀怎么可能会告诉帮老婆买条内裤都抹不开脸面的赵国生呢?    于是,赵国生懵逼了。    赵国生:“……”你本来就是小气巴拉舍不得的吝啬鬼啊?    “不,你怎么会是那种小气的人呢?我只是惊讶你的未雨绸缪。”赵国生用未雨绸缪四个字再次还给她。    怎么敢说大实话?赵国生心里暗暗吐槽。    看着洋洋得意,出人意料之外的刘兰秀,赵国生愈发看不懂她了。    时而粗鄙吝啬,时而大方得体。    有人说,女人是一本完整的书。    它有封面、有扉页、有序有跋、有丰富的内容。    如果你只迷恋封面或注目扉页,你永远读不到女人。    而刘兰秀像块臭豆腐。    有人喜欢。    有人厌恶。    作者有话要说: 要不是看朋友圈,我都不知道今天是520    小伙伴们,今天是不是都在暗搓搓的秀恩爱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