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赵国生已经想不起他上高三哪一年的详细事情了, 在他的记忆里, 一切都很平常, 没费多大劲就考上大学了。 嗯, 这不排除后世的大学招生比较多, 各种院校也五花八门。 也不能说后世高考的含金量不高, 时代不同,没有可比性。 反正,他高三的生活绝对不是赵美丽这样的,废寝忘食,就差悬梁刺股了。 不得不承认,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还特么是刻苦学习的笨鸟先飞的学生。 能考上县城高中的学生,显然肚子里都有点干货,除去那些坐后门来混高中毕业证的。 高一, 赵美丽的学习成绩只能说勉强, 大概是中游的样子, 在学校里属于那种不好不坏。 高二, 乌龟慢慢爬的赵美丽在众人有目共睹的情况下, 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已经达到中游偏偏上。 高三, 赵美丽已经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尖子生了。 这种毅力, 真不像一个十**岁的女孩子, 还是被宠在手心的孩子。 同年, 巧儿怀上第二胎。 “美丽, 你爷爷奶奶□□叨你们姐弟三个呢,快去,别窝在家里看书。”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赵国生感觉到家里的紧张气氛。 两个熊孩子宛然是少年了,没那么熊了,对学习的自制力在小女儿的影响下,也极大的提高了。 “好”听她爸的语气,不出门是不行的了。 她紧张归紧张,考试的时候却不会大脑一片空白,反而格外清醒。 学到脑子里的东西怎么会在考场发挥不出来呢?她才不是她爸误会的那种人。 “姐,等你上大学了,谁给我们补习英语啊?”身高已经远超他姐的赵爱文愁眉不展的问。 “等到放寒假和放暑假啊。”她已经对两个弟弟的英语绝望了。 一路上,三姐弟说说听听,倒也热闹,偶尔碰到几个村里相熟的人,都会礼貌的问上一句好。 同样,人家也会惊叹着夸赞他们姐弟三个几句,特别是赵美丽,会打趣道考大学的事。 “爷,奶,在聊什么呢?”赵爱强亲热的三步两步跑到赵父赵母身边席地而坐。 阴凉的树荫下,凉凉而平整的大石头被打磨的很光滑,看得出这地方长期有人坐在这乘凉。 “在说你爱泽弟弟呢,也不知道你三叔三婶怎么安排他,半大的小子,又不读书,又不干活,整天在家游手好闲的。”原先最疼爱的小孙子,全被老三媳妇给教坏了。 “三叔不是说走关系把他弄到我们学校去继续读书吗?”那小子,初三都没读完,更不说考高中了。 真傻,白白读了三年,临末居然不读了?花了那么多学费,怎么也得拿到初中毕业证啊。 “不说他了,你们几个,最近学习怎么样?”赵父对赵母摇摇头,不想提老三家的糟心事。 “和以前一样,成绩马马虎虎。”年龄大了,赵爱强也学会自谦了。 “臭小子,跟爷爷还打马虎眼,美丽,你快高考了,这个把月多费点心,再坚持下,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让你大嫂多做点好吃给你补补。”赵父吸着旱烟,慈爱的说。 “对,要补补,瞧瞧都廋了,晚饭别回去吃了,昨天你大堂哥送了一个猪蹄过来,这大夏天的,又放不了几天,我和你爷爷味道都不好,正好你们帮着吃了。”赵母也在一旁帮腔。 赵美丽:“……”她这是抽条了,不是瘦了。 “对了,奶奶,听我姆妈说大堂嫂生了?大侄女可不可爱?我姆妈让我们三个过去看看呢。”赵爱强在家长期受到重女轻男的待遇,已经忘记他爷爷奶奶重女轻男的老思想了。 “刚出生的孩子,哪里看得出可爱不可爱?”赵父神色淡淡的应了句。 赵爱强:“……”他好像说错话了。 可不就是说错话了嘛,赵福生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还是长孙嫡子,可儿媳妇两胎两个孙女。 这情况,赵父赵母能高兴吗? 一个月后,赵爱华和挺着大肚子的巧儿一起把赵美丽送进了考场。 两天后。 “美丽,感觉怎么样?”考完了,赵爱华不会顾虑那么多的直接问了。 “感觉还行,具体的,还要去学校对答案,估分数。”是虫是凤很快就要见真章了,她也很期待。 “你感觉还行,那肯定能考上大学。”巧儿连忙恭维小姑子一句。 赵美丽:“……” “大嫂,还没出成绩呢,我也不确定。”嘴上是这么说,脸上的自信也不是这么表示的。 学生嘛,尤其是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过后,他们心底总会有个大概。 q大,b大,那就是在梦中想想,就她这类死读书的人,考不上的。 对比以往的分数线,省内的大学:,她理想中的师范大学还是很有把握的。 果不其然,赵美丽考上本省某师范大学英语系。 那一天,太阳炙热的亲吻着大地,赵父赵母一起在赵国生家的堂屋里乘凉。 不,不止那一天,是最近好些天,赵父赵母像无所事事一样,吃过早饭就跑到赵国生家堂屋里坐着,午饭也不回去吃,直到太阳落山才闷闷不乐的回家,然后,第二天继续。 下午三点,坐在堂屋里昏昏欲睡的赵父赵母有一句没一句的在闲聊,家中的几个熊孩子也陪着一起打瞌睡,一会躺在竹凉床上,一会趴在桌子上。 隐隐的,有些着共同默契却不说破的一起期盼着,等待着。 这些人中,心理负担最重的莫过于赵美丽了。 高考后的自信满满,信誓旦旦,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一点一点的消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万一没考上?怎么办? 给他们希望又亲手带去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