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这个世上,在民族和国家最后的威望时刻, 不怕死的战士有很多, 但惜命如金, 喜好躲在战士们的用命填出的羽翼后把玩权政的人, 同样也有很多。 在铁血军和产军的捷报频频传回华夏各地之前,国民政府和民军的各大将领里,有关于“华夏必亡论”的说法十分盛行。其中,尤以原本就在国民政府内分化出的“亲日派”为最。是以,存在于国民政府内部和民军各大将领中的主降份子,从来都是存在的。 这些人,连抗日的样子也不愿意做, 比秦非正还要面目可憎。 锦颐以为, 但凡是一个华夏人, 即便什么也不能为祖国付出,至少心里应该是盼着自己的祖国好的。那些帮着日本来侵占华夏的,帮着鬼子来羞辱自己国人的,她从来就不承认那是一个华夏人。 近来, 随着厦门屠杀案的事件爆发, 国民政府里的官员们,纷纷开始宣布脱离民党党籍,公开投敌叛国。她唯一可惜的是,前头那些年,她分明派了人去暗杀了那些预备投日的汉奸,但直到现在她才明白过来, 汉奸,随时都会有,她是杀不完的。 按着原来的计划,她一一致电给广东、江西和浙江的几个拥有重要防线工程的城市驻军指挥部,转接到各军部指挥官的私人电话后,其中愿意协助铁血军在该市征兵,并愿与铁血军一同死守防线的,仅仅是少数几个。其余的那些,要么是仍旧顾念着国民政府掌控着华夏的余威,要么就是坚信着“华夏必亡论”,早已决定了要投身去做鬼子的伪军。 两军相争,看的不仅仅是士兵有多少,武器多先进,要看的更是两军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 国民政府和民军里一批一批的出现叛徒,别说战士和武器了,光是气势上,就早已输了敌人十万八千里。 于是,原本秦非正因为厦门大屠杀一事,预备做出点成绩来,暂时安稳住隐隐有些冒头的“反国民政府”的言论,最终也没能成功。紧接着厦门沦陷以后,合肥、徐州两地,不过是短短五日,也跟着相继沦陷。 站在一旁房舍的屋檐下,锦颐瞧着操场上训练有素的新兵,看着他们进行对战训练时,有力的豁出每一拳,心里禁不住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这些新兵们,是时候可以准备上到战场上去接受鲜血的洗礼了。 转身,锦颐去到军里的通信处,却恰好瞧见张腾飞刚刚从其中的办公室里,垂着脑袋思考着什么走出来。 他也是来了解情况的。 锦颐没有问,但她可以肯定。于是,她也不进到办公室里头去了,就同同样看着自己毫不惊讶的张腾飞两个人,一并面对着小院落、站在通信处的办公室门口的走廊上。 “秦非正和国民政府那边有什么反应?”双手垂在身体的两侧,锦颐望着院落里的那颗榕树,像是有些出神,问出的问题却毫不含糊。 以往民军驻守的地方沦陷,那是秦非正他下了命令,让军中的将领不要死扛,见机后退,这才一次又一次的败给了鬼子们。这叫秦非正看来,兵败,那是情有可原的。 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为了安稳住民间忽然冒出的三两“反国民政府”的言论,他是下足了本想要去做出点成绩的。合肥沦陷,他尚可当做是自己没有准备后,派兵驻守的时候出现了误差,等到守卫徐州的时候,便更是把下足了狠本。却没想到,最后,他还是输了。 徐州战役,他再没有其他的理由可以继续支撑他的自负了,十五万的将士还抵不过鬼子两万的士兵,这事就连他自己听了,也只会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 所以锦颐断定,他是必定会要做些什么的。只要他做了,国民政府里的那些亲日派,便也不可能没有反对动作。只要双方起了争执,铁血军的特务想要从中得到消息便也不难。 张腾飞在听到徐州战役失败时,民军和日军双方的交战人数后,就想到了这一点,此刻来到通信处这边,目的同锦颐自然也是一样的,为的就是了解秦非正和国民政府的动作。 “是秦非正准备启动他们的《国防作战计划》了。” 张腾飞的口气有些复杂,锦颐听完他嘴里的话后,脑子也跟着怔愣了一瞬。 “《国防作战计划》?” “唔。” 拧着眉,锦颐又问。直到听到了张腾飞肯定的应声之后,心里这才有些唏嘘了起来—— 国民政府这《国防作战计划》,已经是铁血军派去的特务,在一年前传回的一份企划案的消息了。彼时,是抗战全面开始的前夕,1936年的年末。她迟迟没有将谢家父母和幼卿父女送离上海,硬是等到了年后,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等这份企划案最终的结果。 那时候的东北已经全面沦陷,鬼子已经向着华北地区蠢蠢欲动,华日矛盾日益剧烈。眼瞧着鬼子的军部就要向着华北地区行进了,国民政府内的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部分成员、同及以叶生明将军为首的几位爱国将领,第一次向秦非正提案了这个计划,并完整地制定好了《国防作战计划》的计划书。 在这份计划书中,他们明确提出了要轰炸日本本土,争夺制空权,采取措施制衡日本。 锦颐和铁血军、乃至其他军队里的任何一个爱国将领一样,是明确的知道华夏空军军事力量薄弱的。几大军系中,只有民军和东北军拥有空军,但那些空军的军事装备,却是完全不足以同日本较量的。 然而,平心而论,那个时候,锦颐同及其他诸多的爱国将领一样,仍然是开始期待了。 即便是民军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没有成功,但至少他们的主动出击,会让鬼子们知道他们华夏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会让鬼子们多多少少的产生顾虑,给他们华夏的将士们留下更多的准备和训练时间。所以,他们当时是那样的期待着的。 但哪怕彼时的张腾飞把话说得有多么露骨现实,叫人难以接受,锦颐仍旧是不得不承认,最终,张腾飞还是料对了—— 别说当时民军的空军实力并不如何厉害,就说当时西安事变刚刚结束,秦非正心里正对东北军和产军憋着气呢,又怎么可能会通过这一方案?就连那《国防作战计划》能被拿到军事会议上讨论,说不定也都是秦非正特意作给林世源和产军看的。 曾经,锦颐是真真切切的对这个计划期待过,也失望过的。现在猛地被张腾飞给提起,心底里五味杂陈,大抵也明白了张腾飞语气复杂的原因了。 “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说的是秦非正用的是‘空军军事力量薄弱’这个理由,把那份计划搁置的?这才一年的时间,他们的空军力量就强化好啦?还好到可以重新启动那份计划啦?” 偏过头去,锦颐看向张腾飞。 张腾飞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顿了顿,最后才带着自己的想法为锦颐解释道:“从消息上来看,应当是强化好了。但最近苏联的人派了人去接近秦非正,再联合着想苏联近来一直在谴责德国的入侵,以此来表示对日本对他们实施军事压力的愤怒和不满,我觉得,应该是苏联为了拉拢华夏,以减轻鬼子那边对他们施加的压力,然后选择了支援华夏的空军。” 说完,张腾飞呼出了一口气,之后才有些不敢置信地犹疑道:“听说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已经把计划重新命名为《空军对敌国内地袭击计划》,连作战用的轰炸机都已经开始定制了……” 华夏现如今的空军,除了铁血军手里有些原本属于东北军的零头,其他几乎全部都被握在了民军的手里。苏联要想拉拢华夏,共同制约日本,会做出这个选择,倒也并不奇怪。 只是,几次三番的,从对秦非正和国民政府抱有期望,变成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失望,到了现在,锦颐已经不大敢相信秦非正这是下定决心要对付日本了…… “那国民政府的那些亲日派就这么任由他们定下这个方案?” 锦颐问,语气不免有些带上了质疑和嘲讽。 “算了。”她话刚说完,自己又没等太久,立马止住了张腾飞准备脱口的话。 她重重道:“其他的民军我们还可以暂且不管,等以后看到了再做决定。但那些叛国投敌的伪军,我们却必须要除掉!” “说来,也就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大范围征兵了。而且,必须是尽快!” 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对着张腾飞抛下了这么一句过后,锦颐又径自摇着头晃着脑,一脸沉思地向着指挥部去了—— 上海和南京还好,可以有现成的军营。像北平天津那一带,好歹廊坊城区还有一个土匪寨子,逐出了鬼子以后,也空下了不少的军营。但这要换了其他地方,她又该去哪去弄一个大营房? 征兵这事,嘴上说着容易,但要真正落实,尤其还是要尽快落实,便又要叫人愁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Emmm,中国唯一一次在日本本土空战这事还是有的,但文文写到这里,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所以小天使们就不要纠结历史了。就像以前一直有小天使问马是□□还是丞相,但其实为了精简一些,少写几个角色,作者君其实干脆是把□□和丞相结合成了马呀~ 更新get√ 给你们一个大大的么么哒~(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