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到了书房里。 “陛下是为了支开我, 只要我不在京城,哪怕有手也伸不了太长。”贺蘅眼睛微微眯起, 眸光透射出一股冷意。 “难道, 陛下是为了给誉王的行动创造机会?”李南吸了一口气,“若真是这样, 陛下对赵家的财富怕是势在必得。” 贺蘅没有回应, 迅速的摊开纸张,奋笔疾书的写了一封信, 装进信封后交给李南,“你马上将这封信送到阮丞相手里。” 李南看到信上写的内容, 犹豫着说道, “王爷, 若陛下知道您暗中帮助赵家,对您会很不利。” 再怎么受宠的皇子,一旦惹得陛下厌弃, 不仅会越过越艰难,还会离那个位子越来越远。 贺蘅神色不变, 唯独眼神越发坚定,“不用说了,我早有心理准备。”在他爱上阮黎的时候, 他已经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 贺蘅又说,“哪怕没有这件事,也不代表威胁我的东西就不存在。” 李南不明白还有能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王爷的,他一直觉得王爷是个很完美的人。 贺蘅知道他的疑惑, 但还是没有告诉他,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对了,之前让你查的人,有眉头了吗?” “属下多番打听,几日前终于听到一些线索,听说她往大怀山的方向去,我已经让人一路打听,相信过不了多久,应该可以找到。”李南答道。 贺蘅点了点头,“去送信。” 李南将信放到怀里,立刻出门了。 就在李南将信交给阮丞相手里的一个时辰后,赵山河也收到一封信,而且看守在外面的人却一无所知。 赵家虽然受监视,但是这些年来,赵山河却不是第一次与阮宣暗中联系,两人有特殊的渠道联络。 信是赵管家亲自交到赵山河手里的。 “老爷,这是姑爷让人送来的信。” 赵山河将信打开,看完眉头紧皱,“庆隆帝将衡王派到启州郡,短时间内将回不来。” “庆隆帝担心衡王插手,特意把他支开,”赵管家忧心忡忡,“老爷,同城那边的马掌柜刚刚传来消息,问您要怎么办。” 赵山河将信烧了,背着双手在屋里走了几圈,片刻后才转身说道,“把同城所有铺子关了。” 赵管家猛然一惊,“老爷,同城的铺子至少也有几十个,这要是都关了,损失就大了。” “没事,损失的,以后再赚回来就是了,敌人权势滔天,又在暗处,防不胜防,那便干脆不要防,这也是衡王的提议,与我想的不谋而合啊。”在赵山河烧掉的那张信上,阮丞相将贺蘅说的办法写在上面。 对这个后辈,赵山河却怀抱着欣赏,“年纪轻轻,目光如此深远,更没有因为庆隆帝的计划,对赵家疏远,借口袖手旁观,黎儿嫁给他,倒是合适。” “衡王难道是想让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赵管家没想明白。 赵山河笑着摇了摇头,“你仔细想想,赵家在同城都有哪些产业。” 赵管家立刻懂了,“老爷英明。” 赵山河作为周朝首富,他的产业其实不止在周朝,其他国家也有涉及,以周朝最大的城池之一,同城为中心,向其他国家辐射,同时也向附近其他城池输送,可以说影响极大。 之后,赵山河立即下令,让冯总掌柜通知同城所有店铺的掌柜,即日起关闭所有铺子。 同城的百姓很快发现,每条大街变得无比萧条。 当然,赵家与各行各业地商贩往来也停止了。 要知道,赵家涉及的产业,横垮的范围极广,同城百姓需要的生活用品,很多是在赵家的铺子里买的。 一旦断了货源,结果可想而知。 渐渐的,百姓们发现很多随处可见生活用品的东西,竟然买不到了。 很多商铺不仅大门紧闭,门上还贴着告示,上面写着他们东家将面临一些困难,在困难度过之前,铺子会无期限关闭。 这可是头一回,有精明的人赶紧跑到其他商铺,开始大量的囤积日常生活用品,慢慢的,其他百姓也反应过来,整个同城几乎乱成一团,包括卫棠等人潜伏的商行。 “大人,大事不好了。”手下急急忙忙冲进屋里。 “什么大事不好了。”戴着披风,挡掉了半张脸的卫棠问道。 “赵家的产业,就在今天早上,全部都大门紧闭,他们还贴出告示,说会无期限关铺,有些百姓已经在四处囤积物品。” 卫棠猛然站起来,披风的兜也从头上掉下去,露出他的脸,将报信的手下一把抓过来,“你再说一次!” 手下磕磕巴巴地重复了一次。 “大人,赵家的产业都关了,我们的计划还怎么进行?”另一个人问道。 “赵山河果然厉害!”卫棠面如寒霜,没想到计划才刚要开始,赵山河竟然先一步关了铺子,这一招不可谓不妙啊。 手下不明所以,“大人,赵山河把同城所有铺子关了,损失的不是赵家吗,怎么会没事?” “赵家的铺子关了,赵山河的人离开了同城,没有主角,怎么行动,虽说赵家会损失巨额钱财,但这一招不仅让我们无计可施,还会引发动荡,若处其不好,陛下反而会怪罪我们。”卫棠知道赵山河很会做生意,也知道此行不会那么轻松,唯独没想到,赵山河比他想的更难对付。 …… 贺蘅在出发前往启州郡前,特意与阮黎见了一面。 “前天我就要走了。”贺蘅说。 阮黎早已从系统那里知晓这件事,脱口便说,“要我去送你吗?” 贺蘅眼中露出浅浅的笑意,“你不问我去做什么吗,还是你早就已经知道了?” 阮黎脸色无比自然,“哦,我爹告诉我的。” “原来如此。”贺蘅点了点头,“明日你不必去送我,我会尽快回来。” 阮黎欲言又止。 贺蘅问道,“怎么了?” 阮黎唉地一声,咕哝道,“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派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贺蘅笑道,“陛下信任我,所以才派我去处理。” 【男人啊,就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是皇帝不信任他,特意把他调开,不让他插手对付赵家一事。】 【这一次,皇帝对赵家势在必得,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一定要抄了赵家,赵山河躲不过的,除非……】 系统说话说一半,阮黎不由得有些着急。 除非什么呀! 贺蘅发现阮黎突然有些急躁,握住她放在桌上的手,关怀地问道,“你怎么了?” “没事。”阮黎摇摇头。 【除非你面前的男人造反。】 阮黎:“……” 说话不喘气会死吗! 贺蘅敏锐的知道有事,只是她不说而已,他说,“那好,等你哪天想说了,我随时恭候。” 阮黎诧异地看着他,系统说除非贺蘅造反,但是她认识的贺蘅,不论哪方面,都不像是会造反的人。 他有庆隆帝的信任,能力又出众,文武双全,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皇位只有传给贺蘅,周朝才能比以前更繁荣强大。 想要贺蘅造反,除非有不得不造反的理由。 贺蘅走后,阮黎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向阮丞相打听朝中的事,知道贺蘅在朝中的人缘极好,就连太后也很喜欢这个皇孙,可以说,除了已经去世的母妃,贺蘅可畏集所有优点于一身,这种条件下,只要等庆隆帝死了,或者退位,皇位早晚是他的,如果这样还造反,那就是脑门上挖了个坑。 …… 阮府后院,临近午时,厨房最是忙碌。 曾经被阮黎带回来的老人,让大家称她为张大娘,自从养好病,她就在厨房帮忙,令阮黎意外的是,这位张大娘竟有一手不输御厨的好厨艺。 自从阮黎吃了一次她做的饭菜后,基本阮黎和她爹娘一日三餐便交给张大娘负责,阮老太太和张氏都没这个福气。 因为张大娘说,她只给小姐和老爷夫人做饭,所幸阮老太太和张氏没吃过,否则怕有得闹。 “大娘,您看看这些菜可以吗?”一丫鬟将刚洗好的菜端过来,放到旁边的灶上。 张大娘看了一眼,“好,盐快没了。” “好嘞,我现在就去拿。”丫鬟转身跑出闷热的厨房。 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约莫半个时辰后,总算将饭菜都做好了,丫鬟们端去给主子们吃后,回来发现张大娘今天破例下厨,给他们做了一回饭,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张大娘的手艺,在厨房干活的人都尝过,深知饭菜的好吃,一招呼,大家立刻扑过去了。 “张大娘,您做的饭菜真的太好吃了。”丫鬟吃得眼眶都湿了,这可是御厨的手艺,他们都是平民百姓,却有幸尝到。 “好吃就多吃点。”张大娘笑呵呵,慈祥的面容,像大家的长辈。 一个丫鬟立刻给张大娘夹了筷子菜,“张大娘,您也吃。” 张大娘笑着端起碗,一口一口的慢慢吃。 吃完午饭,丫鬟们争着去洗碗,被张大娘一句话,最终碗由小翠洗,其余人各忙各地,效率反而越高。 张大娘搬了张凳子,欲和小翠一起洗碗,小翠不让她帮忙,可还是没拗得过她。 “小翠啊,大娘初来京城,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一直听说衡王殿下是个很好的人,给大娘说说衡王殿下的事。”张大娘边洗边问道。 “大娘您可问对人了,去年周朝很多地方发生自然灾害,是衡王殿下解决的,还有衡王殿下还救过小姐。” 张大娘诧异道,“救过小姐又是怎么回事?” 小翠一脸气愤,“大娘您不知道,去年国寿宴上,有人欲谋害小姐,幸好衡王殿下出现救了小姐,可是听说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凶手也没有找到。” 张大娘面色淡然,“国寿宴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了了之,除非皇室有意压下这件事。” 小翠咦地一声,她就是个普通百姓,哪想得到这一点,听到张大娘的话却很认同,“没错没错,一定是这样的,可是皇室为什么要压下?” 自是为了护背后的真凶。 张大家没有说,轻描淡写的转移话题,“那衡王救了小姐,小姐一定很感谢衡王殿下。” “当然啊,所以等到八月,小姐就要嫁给衡王殿下了。” 啪一声,张大娘手中的碗不小心掉地上了。 小翠吓了一跳,“大娘,您怎么了?” 张大娘抓住小翠的手腕,“你刚刚说的是小姐要嫁给衡王殿下?” “是啊,还是陛下下旨赐的婚,可惜衡王殿下今早已经启程离开京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 “离开京城去哪?”张大娘连忙问道。 她才养完身体不久,又没跟随大家出去采买,外面的事可谓一无所知。 小翠一点也不意外,解释道,“听说南边的启州郡出了事,当地官员和土匪勾结,好像挺严重的,誉王去边关打仗,其他王爷皇子不是没能力,就是被禁闭,只有衡王殿下无事,陛下就把衡王殿下派去了。” 张大娘不觉得这件事非衡王不可,但她知道的信息太少,更让她意外的是,阮小姐居然要嫁给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