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娘娘又作死 > 第144章】

第14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正脸色更是僵硬,已经快要挂不住了。    苏怀瑾心中一片了然,说:“若是女儿猜得没错,刑国使团已经把那有才情有样貌的妹妹,送给了父亲,对么?”    苏正脸色十分难看,声音也不好听,哑着嗓子说:“这有什么?为父如今也是壮年,正妻也休了,这些年兢兢业业,都没来得及娶妻纳妾,不过是个女人罢了,谁敢说什么,也无可厚非。”    苏怀瑾深深叹了口气,说:“父亲,一个女人罢了,那为何非要选刑国的女子?您难道不知道,大薛与刑国势若水火,只是这些年表面看起来和平而已,其实内地里,终究是要翻船的!”    苏怀瑾这么说,自然不无道理,因为她经历过一辈子,而且那辈子,苏正还被“诬陷”与刑国合谋叛国。    苏怀瑾不想让苏正走上老路,自然要阻断他和刑国的一切来往。    苏正却不以为意,说:“刑国的女子怎么了?不过是纳妾,又不是续弦,女儿啊,你不要小题大做了,就算你不喜欢皇上纳妃,那也不用牵连到为父身上,为父养你这么大,如今你翅膀硬了,不是让你指责为父的!”    苏怀瑾听到他这么说,心里陡然一片冰凉,隐约有些失望,说不出来的难受。    她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在瑜瑾宫**了,重生而来,本打算向薛长瑜报仇,狠狠的报复他,然后帮着自己的父亲脱离悲剧。    只是如今,一切全都颠倒了。    本想报复的薛长瑜,却对她好的不得了,恨不能掏心挖肺,每一次打开心窍,都是铺天盖地的宠爱和真诚。    而本想帮助的父亲,却一意孤行,让苏怀瑾越来越看不透了……    苏怀瑾还想要说什么,苏正已经愤怒的起身,说:“好了,为父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就是来知会你一声,不要做一个妒妇,你距离皇后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不要毁了这个宝座,也毁了为父,毁了苏家,知道了么?”    苏正这么说着,还想要拿出父亲的威严,让苏怀瑾认可,但是听不到苏怀瑾的回话,气愤的说:“为父在与你说话,听到了么?不知道回答么?”    苏怀瑾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惊涛骇浪反而在这种时候,渐渐平静下来,没有了任何波澜,淡淡的说:“绿衣,送客。”    “你……”    苏正气的不行,绿衣却已经走过来,说:“丞相大人,奴婢送您出去。”    苏正脸色涨红,一半是被送客羞耻的,一半是被气的,还想要训斥苏怀瑾,绿衣已经说:“丞相大人,这里可是皇上的寝宫,看时候,皇上怕是要回来陪娘娘用膳了。”    苏正一听,怒瞪着绿衣,说:“好好好,你们都翅膀硬了。”    说罢了,甩袖子走人了。    苏怀瑾松了一口气,连绿衣都十分吃惊,说:“娘娘,老爷怎么这样儿了,连奴婢都知道,刑国狼子野心,这时候送来美人儿,准保没安好心呢!”    苏怀瑾抬起手来,示意绿意不要再说,又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似乎十分难受似的。    就在这个时候,薛长瑜果然如时而到,急匆匆的赶回来陪苏怀瑾用膳,一进来,就看到苏怀瑾支着额头,似乎十分头疼的模样。    薛长瑜赶紧大步走过来,说:“瑾儿,怎么的?不舒服么?”    苏怀瑾摇了摇头,说:“无妨,只是稍微有些累。”    薛长瑜不怎么放心,一定要御医过来看看。    苏怀瑾的身子,如今已经有八个月,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产,御医也不敢耽误,好生诊治着,不过苏怀瑾只是情绪不好,胎儿非常稳定,没什么大碍。    薛长瑜扶着苏怀瑾坐下来,亲自给她布膳,说:“若是不舒服,吃过了午膳,就小歇一会儿,千万别累着,若有什么,一定遣绿衣去叫我,别自个儿忍着。”    苏怀瑾点了点头,眼见薛长瑜如此这般的关切,又想起了苏正的冷漠模样,不由心中一阵感叹,这辈子,到底出了什么错,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    苏怀瑾这么想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她之前去找方迁,方迁把球又踢了回来,让她回去问皇上,似乎方迁不便回答。    苏怀瑾一下想起这个,就说:“皇上,怀瑾有一事,想要问问皇上。”    她这么一说,哪知道薛长瑜竟然分外紧张,筷箸差点掉在桌上,咳嗽了一声,正襟危坐,看向苏怀瑾。    苏怀瑾一阵诧异,这是什么表情?做错事儿的表情?做坏事儿的表情?心虚的表情?    苏怀瑾刚要开口,那面儿薛长瑜已经忍不住,立刻招认,说:“瑾儿,你听我解释,我真的没有!”    苏怀瑾更懵了,说:“没有?”    这两个字本是疑问,但是在心虚的薛长瑜听来,那就是质问。    薛长瑜更紧张了,竟然举起手来发誓,说:“真的,刑国使团献上的什么女诗人,我压根儿没多看一眼,早就已经遣走了,让她住在驿馆,都没有留在宫里,这时候已经走了,真的,我可以发誓,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苏怀瑾:“……”这什么跟什么,自己要问的是这个么?    还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这誓言的分量够足的……    薛长瑜紧张的要死,赶忙解释,苏怀瑾则是一阵无奈,差点不雅的翻白眼,说:“皇上……怀瑾要问的,不是这个。”    薛长瑜难得懵了一下,说:“不是这个?”    那面儿绿衣伺候在一边,都想要发笑了,实在忍不住,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薛长瑜松了口气,说:“那……是什么事儿?”    苏怀瑾说:“怀瑾今日遇到了方迁,方迁说,皇上可能有什么事情,想要和怀瑾说的,而且这件事情,只有从皇上的口中说出来,是最好的。”    薛长瑜一听,脑子里“嗡——”一下,随即咳嗽了一声,说:“瑾儿你想多了,先用膳罢。”    苏怀瑾更觉狐疑,薛长瑜却已经打岔,说:“后日就是登基大典,瑾儿好生歇息,别太累了。”    登基大典如约举行,各国都派来了使臣,有些小国甚至是国君亲自恭贺,场面异常盛大。    不止如此,薛长瑜果然在祭台面前,当着列祖列宗和天地神明,宣布要立苏怀瑾为皇后的事情。    这一事情让太后始料未及,太后找薛长瑜商量了好几次,每一次薛长瑜都消极抵抗,而且登基大典临近,这个事情也没被提起来,太后也没看到各部拟定立后的文书,还以为薛长瑜已经放弃了。    哪知道,薛长瑜竟然在祭祀的时候,当机立断,一言九鼎的宣布,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使臣,甚至是国君在场,这样一来,苏怀瑾成为大薛的皇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太后气得不轻,登基大典之后,一回到皇宫,立刻就让人去把皇上找来,想要训斥皇上。    太后正在气头上,那面儿太后的亲哥哥也过来拱火。    太后的亲哥哥是工部侍郎,官阶不大,因为本没什么能力,工部侍郎这个职位,油头很大,因此太后才巴巴的将他放在了这个位置上。    刘宏才走进来,也不等太后请坐,直接坐了下来,拿起茶碗来喝,抱怨地说:“皇上这是怎么回事儿?太后,你不是答应我了?要立我的外侄女儿为皇后,如今皇上在登基大典上昭告天下,先斩后奏,这是什么意思?”    太后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刘宏才眼睛一转,又说:“我都已经和侄女儿说好了,结果现在打了水漂,这不要紧,就算是我侄女儿没这个福分!但是,太后您就不同了,皇上这么做,不就是给太后您脸子看么!?您说说,太后您辛辛苦苦的把皇上拉扯长大,现在还不如苏家的一个狐媚子!”    “好了!”    太后怒喝一声,拍着桌子说:“你不必说了!哀家今儿个定要好好数落数落皇上,真是越大越没个样子。”    太后要找皇上过去,薛长瑜就带着苏怀瑾一并子过去,说是顺便请安。    苏怀瑾有些为难,说:“皇上,这样不太好罢?太后娘娘请您过去,定然是要说立后的事情,怀瑾若是去了……”    可能会把太后给气死……    薛长瑜说:“有什么不好?别怕,跟在我身边儿就行,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苏怀瑾干笑一声,心想着,自己是怕太后太委屈了!    太后气愤愤的,早就想到了一百种说法,准备骂醒皇上,结果万没想到,皇上走进来的同时,那个卫冕的皇后竟然也走了进来。    太后登时差点气晕过去,踉跄了好几下,旁边的宫女赶紧来扶。    薛长瑜走进来,扶着苏怀瑾,让她坐下来,首先开口说:“母后,朕带着瑾儿来给您请安了,瑾儿还有两个月就要临产,之后的日子,恐怕不能日日都来向您请安见礼,因此还请母后见谅。”    太后气得喘粗气,刘宏才一看,苏怀瑾竟然一并子来了,这下子他的话全都憋了回去,毕竟苏怀瑾可是苏家的嫡女,苏家的势力在那摆着呢,刘宏才虽然背地里说三道四,但终于不敢明面上说。    太后和刘宏才都变成了哑巴,薛长瑜则笑眯眯的说:“母后找朕来,不知是什么事儿?”    刘宏才支支吾吾的,拱了两下太后。    太后咳嗽了一声,说:“是这样儿,皇儿啊,你舅舅在工部,也有两三年了,工部尚书一直难为他,不给好脸儿,因此没什么立功的机会,因此哀家想着,皇上就给你舅舅,换个地方儿。”    薛长瑜说:“哦?不知道母后和舅舅,觉得哪里合适?”    刘宏才立刻兴奋起来,又看了看太后,催促着太后。    太后说:“哀家觉着,大宗正院就不错,随便给你舅舅一个宗人令就好。”    苏怀瑾一听,忍不住就笑了出来,宗人令?好家伙,还是随便给的,狮子大开口吗?    太后见苏怀瑾发笑,暗地里瞪了她一眼。    薛长瑜却直接笑了出来,挑眉说:“宗人令?母后和舅舅可能还不熟悉我大薛的朝廷法令,宗人令这个职位,只能由历来的亲王担任。”    他说着,看了一眼刘宏才,笑的十分“和蔼可亲”,说:“因此……舅舅好像不怎么合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