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探子
群臣散去后, 祁舒便放松了坐姿,单手撑着头,眼神远飘。 “父王。” 祁舒收回了视线, “钧儿, 你为何还没走?” 老二老三老五都已不见了踪影,唯独祁子钧留了下来。 “儿子有一事不明, 还请父王解惑。” “何事?”祁舒坐直了身子。 “我们虽有探子布在宫中、军中、朝中,但太子此次极为谨慎。除了任用齐怀景和蒋云外, 余下之人少有能接触到太子的机会。太子想要大力整治贪官污吏, 这事连几个刺史都未曾知道, 为何这消息却被漠北的探子知晓了,儿子以为,此事不合常理。”祁子钧早有疑虑, 只是一直未问出口。 探子的消息五花八门,且件件皆是朝中要事。最初他以为消息都是子澈探出来的,可太子离京赈灾,子澈并未随行, 这消息由何而来便有待细思。 祁舒见祁子钧眉头紧锁,不由的哈哈一笑,“怎么, 你不信漠北培养出来的眼线的能力吗?” “不是儿子不信,太子的心腹多年未有变动,若说父王安插了眼线,那至少要在十年前。可据儿子所知, 十年前皇帝还未动削藩之心,父王也还未有别的心思。”祁子钧语气淡淡的,话语间毫无避讳之意。 “哈哈哈哈,不愧是本王的儿子。”祁舒站起身,狠狠的拍了拍祁子钧的肩膀,“此事本王也没想着瞒着你们,只是不便早早的说给你们听。既然你已猜出了一二,本王便也不藏着掖着了。京城的消息,都是澈儿递过来的。” 祁舒说到此时,语气柔和了不少,“以后无论你们谁继承本王这位置,都不要忘记澈儿的功绩。若日后祁氏有幸入主中原,最大的功臣便是老四,为父希望你们能一直记着。” 祁子钧掀开衣袍,重重的跪了下来。 “儿子自当一辈子谨记,请父王放心。” “好、好,父子同心,兄弟和睦,祁氏才有兴旺昌盛之时。” 证据未找齐全,治不了那几人的罪,冉彦只能隐而不动。 这几条小鱼他要收,京里的大鱼,更是不能放过。自古以来,王朝皆是盛极而衰,逃不过走向灭亡之路。 尧国开国至今,还未有盛世之象,却隐隐有了衰颓之兆。他虽不求尧国延续千年,但他却不能看着尧国日渐落寞,被蛀虫啃噬。 前世他虽不是盛世明君,但却自认有几分治国之才,能将尧国扳回正轨。 年轻时的父皇还尚有几分雄心壮志,哪成想到了壮年之时,却消耗的不剩多少了。一味的信道求仙,宠爱后妃。 冉彦正练着字,这一晃神便写毁了一笔。他便将纸揉成团,扔在了地上。 他离京已两月有余,灾民早已安置妥当。城内废墟也已清理了一遍,百姓若要重建屋舍也容易多了。万顷良田七成还能耕种,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地上怎么扔了这么多纸团?”长婴推开门,里面静静的。又往里拐了拐,方看见脚边一堆废纸团的冉彦。 “我觉得写的不好。”冉彦头也么抬,只是用余光瞥了瞥,又将目光挪到了宣纸上。 长婴蹲下身捡起两个纸团打开,上面的字遒劲有力,自成一体,只是有一两笔写毁了,整张便被废弃了。 “心里存着事,所以落笔时容易走神。一走神,这字便被写毁了。”长婴笑道,“不过我挑了挑,这几个字问题尚小,可以装裱出来挂在屋子里。 “想得美,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