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要害
“小姐, 好消息啊, 好消息啊!”桓豹一边往屋内跑, 一边往喊。 桓是知正倚在门边, 就着明媚的春光缝补一件小孩的衣衫。见桓豹一脸开心地跑进门,她忙站起身, 充满期待地问:“怎么,是不是找到平蓝了?” 桓豹欢快的步子一滞, 摇头道:“不是……” “哦……”桓是知讪讪地坐下, 复又缝起衣服来,漫不经心道,“那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桓豹的情绪冷却下来,语气也有些复杂:“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我们桓家……提心吊胆五年了。总之, 小姐, 我们以后再也不必担心有官兵破门而入了!” 这刘裕, 已经登基了? 这大晋的天下,真的已经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是了, 五年了。自她从建康皇城逃出, 已经五年了。 既然大晋都不复存在了,那么她这个桓家的“余孽”, 自然也没有追责的必要了。 桓是知内心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却没有太多的欣喜。她眨眨眼,只觉得眼前的世界有一些不真实。 正在这时,小院里又进来一个人。桓是知瞥见那身影, 便起了身,微笑道:“来了。” 桓豹也忙笑呵呵地行礼:“王公子。” 这王公子,正是昔日赫赫有名的太原王家的王蓝田。 如今“庶民”刘裕掌权,士族早已没落。那几年的混乱中,王蓝田见了太多失所流离的无辜百姓,也亲眼看着王家迅速败落。一夕之间,当年骄横嚣张,欺软怕硬的王大公子似乎长大了。 原来王家没什么了不起,甚至谢家、马家都没什么了不起。富贵权势,在这残酷的世道面前,转眼成空。 而令人惊讶的是,王蓝田虽然在读书上一窍难通,但却遗传了家族做生意的本事。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世道安定下来后,他竟又慢慢地赚了不少钱。虽说不可与过去的王家同日而语,但是在太原本地,也终于算是站稳了脚跟。 桓是知内心都不禁暗暗纳罕。原来只以为他是不会读书的蠢材,没想到,竟不是一个败家子,还挺懂生意经呢。 五年来,他在变,她也在变。 她对他的厌恶早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欣赏。 她是在逃亡途中偶遇王蓝田的。 匆忙之中,桓玄并没有时间给她安排多精密的逃亡计划。在逃出建康之后,主仆三人便失了方向,不知该往哪儿去。 刘马二人南归,他们便往西北方向走。 一路之上,流民众多。桓玄在位时间不过数月,但他的荒唐无道已然给百姓留下了阴影。如今刘裕和马文才又要进皇城。同是惯常杀伐的猛将,虽说二人目前看着是比桓玄要良善一些,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横征暴敛,先向百姓捞一笔再说呢? 怀着这样不安的心情,百姓们都对官军都避之不及,不约而同地决定先避一避风头。 可这避风头的群众带起的大风,硬是将桓是知和平蓝生生冲散了。 似乎只是一瞬间,平蓝就在茫茫人海之中消失,再找不见了。 桓是知一直很懊悔。如果,她当时没有分心,平蓝可能就不会走丢了。又或者,她再多回头一次,兴许就能瞧见平蓝跟她招手,叫她“小姐”呢? 可正因为无法重来,意外才称之为意外。 这几年来,桓是知一直没有放弃打探平蓝的消息。可是,她毕竟仍是个叛贼“余孽”,不好明目张胆地去张贴寻人布告。这天下之大,劫后重逢的几率,又有几分呢? 在太原偶遇王蓝田的时候,桓是知身体抱恙,但也并没有在此长久停驻的打算。书院的日子,恍若隔世。她和他相交平淡,更没什么理由享受他的恩惠。她只想着,在这养几日病,等身子康复了就离开。 离开了去哪儿?她也不知道。 在她养病的那段日子里,王蓝田对她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她也看着他将王家的大小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颇有当家的风范。 其实在书院之时,她就觉得他本性不坏。现今经逢乱世的历练,他竟有几分洗尽铅华的味道。 她对他心怀感激,也不禁刮目相看。 可无论如何,她总不能就这样待在王家吃干饭啊。养了半月有余,桓是知感觉自己又能跑能跳了,便打算向王蓝田辞行。 可说来也巧,就在她开始收拾行李的时候,桓豹的腿突然受伤了,一瘸一拐地被人架着进屋来,瘫在椅子上嗷嗷直叫。 桓是知忙迎上去:“豹叔,你怎么了?” “老了老了。”桓豹疼得都咧嘴龇牙了,“适才练功的时候扭了脚了,怕是走不了了。” 桓是知先是一惊,可担心之后,立生狐疑。这豹叔在战场之上受过的伤那个不比这扭伤痛,可也没听说他这样嗷嗷叫的呀? 她又往门外扫了一眼,果然瞥见一个探头探脑的人影,不是王蓝田还能是谁? 桓是知心中立刻明白了。桓豹和王蓝田如今已经统一战线了,这是要合力将她留下来呢。 桓豹的一片忠心她从未怀疑。她知他是不愿意看她继续流离颠沛。其实,她又何尝愿意居无定所呢。可是…… 在桓豹的指点下,王蓝田迅速明白了桓是知犹豫的原因。在桓豹小题大做地卖惨养伤的时候,他给她找了一个活计,好让她不再“吃干饭”。 桓是知看着整整齐齐地列在她面前的几个小男孩,语气中带着不确定:“你是说,让我教你们王家的孩子读书?” “是啊。”王蓝田点点头,“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九岁,凭你的学识,教教这些小孩子是绰绰有余的。” 桓是知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王蓝田冲几个孩子使了个眼色,“还不快拜见老师。” 几个孩子立刻跪倒在地,奶声奶气地喊道:“学生拜见老师。” “别别别,我可受不起!”桓是知被这一声“老师”叫得有些慌乱,忙上前劝道,“快起来,快起来。” 王蓝田道:“老师不收你们,你们就不起来,是不是呀。” 这几个孩子显然事先受过王蓝田的教导,又是奶声奶气地拖着长音回道:“是!” 桓是知无奈地笑了。 打蛇打七寸。王蓝田这回,可算是找准了她的“要害”了。 她一个女子,读书不为拜官入相。可是,就算成不了谢道韫那样扬名天下的才女,做一个如谢姐姐一般能给人讲学的先生,也算是她梦寐以求的一件事啊。 这样的“诱惑”,桓是知不得不为之心动。 但是,桓小姐毕竟是有原则的。王蓝田给了她这样一个好的台阶留在王家,她还是要摆一摆谱。 “要我教他们读书也可以。”桓先生把手一背,“可是,我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