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真假
“什么?马文才在宫中?”桓是知一愣, 但随即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了, “班师归来进宫面圣, 难道不是寻常之事吗?” “不寻常。”巧儿道, “小姐,你最近可有见马家军进城?” 桓是知这才明白, 惊道:“你是说,马文才他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 “是啊。”马统接话道, “皇上急召, 明言让马家军暂时留在太原,却让公子即刻回京。和他一道儿回来的,只有我和几个亲兵而已。” “马家军在太原?这到底怎么回事?”桓是知皱眉,“你们不是去了北境吗?” “是啊是去北境了。”马统道,“不过北伐归来后, 我们听说太原有司马氏的余孽作乱, 于是我们就又去了太原……” “司马氏后人在太原作乱?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桓是知越听越糊涂, 对马统的叙事能力也失去了信心,干脆叫他闭了嘴, 指着巧儿道, “你来说。” “是,小姐。”巧儿点头, 道,“其实是这样的,昨儿夜里,宫中突然有人带信出来, 说少爷已经回了建康,立刻就要进宫了。” “嗯。”桓是知应了一声。马家在宫中有个把通风报信的人并不奇怪,当年桓家也没少花钱打点内官。 “那报信的人刚走,马统就回来了,说是只进了一道宫门便被拦下,让他先行回来了。小姐你或许不知道,公子之前进宫都不必卸下兵刃的。可这一回,不光不准他带随从,还收了他的刀剑……小姐,想必你也听过那些传言?” 桓是知脸色已经有些发白:“只知马大帅,不知刘天子?” 巧儿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还有更严重的呢……最夸张的传闻是,说公子其实不姓马,而是司马……” 荒谬! 桓是知急得捏紧了拳头,又去看马统:“那个太原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原?哦太原……”马统抓了抓头,“太原就是,我们往回赶的时候,突然接到急报,说太原有乱。于是我们就赶紧赶了过去,结果到了那儿,却发现风平浪静,什么事儿都没有。城里的百姓骤然见到这么多士兵,还着实吓了一跳呢。我们正预备去太原府衙问个清楚,京城的诏书就来了……” “谁跟你们说的太原有乱?”桓是知问,“有公文吗?” “有有有。”马统连连点头,“公子亲眼看了的,盖了内史大人的公章,错不了的。” “内史大人的公章?”预想到可能的情况,桓是知将心中焦急,便不管不顾地冲马统发起火来,“你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不拦着他?” 马统委屈:“这……公文是真的,我没理由拦啊……” “就算是真的,那是圣旨吗?”桓是知冷着脸,“有哪一道圣旨说,让你们不直接从北境回朝,而是率军前往太原?” “这……”马统低下头,“没有。” 桓是知急得在院中来回踱步:“将在外,最怕不听君命。马文才现在这样的身份,自主的权力本身就很大了……皇上完全信他还好。若是皇上生了疑心,这官位和声望越高,境地就越危险!” 马统也急了:“桓小姐,那现在怎么办啊?” “不知道!”桓是知没好气,“你在他身边跟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点长进都没有?你明知道他处事冲动,就应该多为他想想!” “小姐,这事不能怪马统啊。毕竟公子的脾气,你是也知道的。”巧儿插嘴道,“况且,你想到的这些,公子应该也都想到了……” “那他为什么……”桓是知只说了半句,便停住了。 是了,问题是出在“太原”。 果然,巧儿看着她的神情,继续道:“小姐明白了吗?因为是太原。公子出征之后,只听说那位王公子回太原了……虽然不确定你有没有一道儿前去,但他还是不管不顾地去了……” 桓是知无言。 半晌,她才道:“看来,这个‘假消息’很可能是“真旨意”。如此,我们面对的可就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了。” 马统不解:“小姐,你这话什么意思……这个消息,什么真的假的?” “问题不在于真假,问题在于,这个假消息,是谁放出来的。”桓是知看着马统,“如果你们是为朝中小人诓骗,去了太原,倒不算严重……可是,若这个诓骗你们的人,不是其他人,而是当朝圣上呢?” “圣上?”马统一愣,“桓小姐,你这是……什么意思?” 巧儿立时明白了,皱眉道:“小姐,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设计的?” “我不知道。”桓是知沉重而缓慢地摇了摇头,“我希望,是我想得太多了。可是,这旨意下达的时间这么精准紧凑,而且,“作弄”他的人,对他的私生活和性格也甚为了解……况且,马文才如今这样的身份,若是没有上头的授意,太原的内史真的有胆子敢这般戏弄他吗?” “小姐,那你说,”巧儿已经跟上了桓是知的思路,“那些民间的传言,会不会也是有人刻意散布的?” 桓是知叹气:“事到如今,是谁散布,是真是假,还重要吗?” 舆论已经难以收拾。 若是刘裕早就预备除掉马文才而散播传言,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若是刘裕本来没有这个想法,那民间这些甚嚣尘上的对马将军的赞美,也足以将马文才推到绝境了。 桓是知亲眼见过马文才班师之时,建康城万人空巷的盛况。 有些后知后觉。可她明白,没有一个帝王能容忍自己的天下,除了自己,还有这般受人拥戴的存在。 马文才是他曾经的好兄弟,好战友,也是卫国护民耿耿忠心的大将军。可说到底,他们现在的关系,不过也只是君与臣。 坐在龙椅上的人,是世间最没安全感的人。 朝代更迭,千秋万古。任尔多么强大,都逃脱不过这荣耀加身之后的吊胆提心。 况且,桓是知知道,马文才本就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他不过二十又几,“征战沙场,名扬天下”的夙愿便已成真。 那,接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