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十月深秋, 天黑得快,夜风乍起,带着几许寒凉。 尽管火堆烧得旺, 火苗窜得老高, 可还是抵不过这寒凉的夜风。 “老汪, 你带着俩孩子进马车里去, 我在这里看着, 一会烧鸡熟了,我直接端进马车里。”施小小虽不知道烧鸡要烧多久才能熟,可是她有敏锐的五感啊, 只要火堆里透出丝丝缕缕的香味了,她就知道, 这鸡,熟啦! 熊地主还真有点冷,原本就短短地脖子,都缩得没影了。“那我带俩孩子进马车里, 有事你就喊我。” 马车看着普普通通, 是经过特殊改良的,里头舒服的很, 也很宽敞, 还特别暖和。 才进马车, 把车门掩紧,没了寒嗖嗖地夜风往脖子里灌,不用耸着肩膀, 整个人顿时就见精神了。熊地主乐呵呵地问俩孩子。“饿不饿?车上有不少吃的,要不要先吃点垫下肚子?” “我想喝水。”小六六不饿,他就是有点渴,想喝水。 熊地主去倒水,发现水已经凉透了。“小小,壶里的水是凉的,咋的办?咱们可以喝,俩孩子可不成。” “我来看看。”施小小起身往马车走去。 熊地主打开车门,提着水壶给她看。“冰凉冰凉,我刚喝了点,都有点打哆嗦。” “不行不行。”施小小摇着头,指着柜子说。“柜子里有装水的罐子,你搬个下来,我把水罐子搁火堆旁放着。” 熊地主拍着脑袋,咧着嘴笑进了马车里。“我这脑子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老汪你别下来,我来就行。”施小小伸手去接水罐子,对着站在门口的弟弟笑了笑,柔声哄道。“肚子饿的话,就先吃点儿,咱车里有不少吃的,晚饭还得等会儿。” 小六六摇着头。“我不饿。”他想去外面陪姐姐,可外头有风,很冷。 “我去热水,好了就送过来。”施小小抚了把弟弟的脑门。“快进去坐着,外头冷。” 熊地主掩紧了车门,有点儿蔫。原先还想着,他年纪大,经历的多,能照顾好三个小的,真出了门,才发现还得由小小来顾着他。活了大辈子,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挺没用。 “爹。”福宝看出父亲有点闷闷不乐,他轻轻地喊了声。 小六六也冲着熊地主看去,眨巴眨巴眼睛,见他看过来,便露出个乖巧的笑。 熊地主看看儿子,看看小六六,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不会,他可以学!“爹去看着看看你师姐,你带弟弟玩会儿,教他识字念书也行。” 福宝带了不少书,是老道长让他带的,有些是他自己想带的,粗粗数着,足有好几十本,右边的柜子里,一半放着他的书,一半放着衣物鞋袜等。 “好。”福宝翻出本千字文,坐到了小六六的身边。“弟弟,我教你念书。” 小六六还挺喜欢的,喜滋滋地笑着。 马车里,很快响起了稚嫩的朗朗读书声,熊地主看着,笑的眼睛都眯成了条缝,轻手轻脚的下了马车。“福宝在教六六念千字文,我下来看看。” 施小小看着他哆哆嗦嗦的样子,打趣着道。“老汪都看不见你的脖子了。” “其实不冷,就是这风,老往脖子里灌。”熊地主坐到火堆旁。“这烧鸡还要多久?俩孩子说不饿,我都有些饿了。” “快了,我闻着了丝隐约的香味儿,想着再烧久点,省得没熟透。”施小小拿树枝戳戳烧鸡。“泥巴干的都有些冒裂缝。” 熊地主砸巴砸巴嘴。“馒头和饼子,是不是也可以在火上烤?都是冷的。”他出门跑商,很少在外面夜宿,便是有,也是直接就着冷水啃干粮,粗糙的很。“就两只烧鸡,有点儿腻,俩孩子兴许吃不习惯。” “说得也对,我把馒头切成片,稍稍的烤会儿,夹着热乎乎的鸡肉吃着,再抹点酱,味道肯定好。”施小小摸摸罐子,已经很烫了,她揪了些树叶,拿在手里端着罐子匆匆往马车上去。 熊地主就扯着嗓子喊。“福宝开车门,你师姐要进来,手里端着罐热水呢,往里头站,别搁门口。” 施小小端了个碟子出来,里面放着切好的馒头片和饼子。“老汪,我闻着香味了,你有没有闻见?这烧鸡应该快好了。” “咦,是有股香味儿往鼻子里钻,还真挺香的呢。”尤其是在饿的情况下,熊地主闻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让它再烧会儿,咱们把这馒头片饼子稍稍的烤热,一道端马车里去。” 烤馒头片和饼子,是用筷子夹着,蹭着火苗烤,不容易烧焦,只有有点儿热乎劲就行。 “等到了青州,就学点厨艺,总不能天天吃这两样,六六和福宝都还小,肠胃也会受不住。”施小小更放心的不下的是弟弟,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儿,福宝还好点,修炼了这么多年,身子骨总要结实些。 熊地主刚就在想这事。“我去学,这事儿应该难不倒我,多简单呐。”他笑嘻嘻地说着,显得轻松极了。 “你就吹,回头有你狼狈的时候。”施小小可不认为张罗饭菜是多容易,这事难着呢。 俩人说着话,没多久就把馒头片和饼子弄热乎了,施小小让他端着碟子赶紧回马车,她把烧鸡拾掇下就端马车里,顺便让老汪送俩个碗过来。 天色完全暗透,今夜的月亮不亮,像是蒙了层纱,雾蒙蒙地,夜风刮得更厉害了些,树叶哗哗作响,他们的晚饭,总算可以开吃了! 两只烧鸡的肉都被撕成条,鸡蛋也剥了壳,拿两个馒头片,刷层薄薄的酱,四种酱都摆出来了,想吃哪种就刷哪种,然后,夹些鸡肉放在中间,小六六和福宝吃得特别香,嗷嗷嗷嗷地直说,好好次好好次。 “真的是好好次啊!”吃过不知道多少山珍海味的熊地主都热泪盈眶的嚷嚷着。“这是我吃过最好次的晚饭!” 施小小毫不犹豫的拆着他的台。“你是饿狠了,吃什么都香。”不过,味道确实好。这样烧出来的鸡肉,特别的嫩,大抵是肚子里塞了香草的原因,没有腥味儿,喷香喷香的,配着馒头和酱吃,真是越吃越香。 两只鸡,四个鸡蛋,四个馒头,一个大饼子,还有半罐子温开水,四个人吃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竟然全都解决掉了! 吃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个两个靠着车壁,挺着圆鼓鼓地肚子,又满足又幸福。 至于碗筷先搁着,明儿清早再洗,这会夜深,外面黑漆漆的,看不太清路,还是呆马车里舒服。 “到了青州得学会怎么煮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鲜汤,今个晚上要是能有锅鲜汤,那味道,绝对会更好吃。”熊地主还意犹未尽的舔了下嘴唇。 施小小连连点头,她有点想,娘做的鲜汤了,味道特别鲜美,清清淡淡的,吃多少碗都不会腻。 吃得太饱,又不能到外面走动消化消化,四个人玩起了纸牌,说说笑笑的闹了好晚好晚才马马虎虎的洗漱了把,熄了油灯睡觉。 马车是经过特殊改良的,很见宽敞,左右两边比较宽,上面比较窄,福宝睡在上面绰绰有余,左边熊地主一个人睡,他太胖,身板壮实,刚好可以睡,就是不太好翻身,右边是施小小带着弟弟睡,俩人刚刚好,还有点点宽松呢。白天坐着靠着躺着,晚上用来睡觉,下面是空心的,当成柜子,拉拉杂杂的放满了物什,吃的用的穿的等等。 马车看着普通,也就是稍大了些,里头却是五脏俱全,实用的很,像个移动的小房子。连用来拉车的两匹马,也都是最最好的青壮马,它们都很优秀,说起来还有点大材小用呢。 山林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施小小打开车门,外面天色大亮,她打了个哈欠,昨天睡得太晚,一觉直接睡到了大天亮。 “醒了。”熊地主端着洗好的碗筷走了过来。“今个早上吃点干粮算了,等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咱们再弄点吃的。” “也行。”施小小点点头,带着弟弟和师弟往溪边去。 流动的溪水,并不冰冷,有点温热,刚好可以洗漱,小六六不需要姐姐帮忙,他笨拙的跟着姐姐和哥哥学,有样学样的,给自己漱口洗脸。小孩儿似乎更懂事了,在他追着姐姐哭着想要一起出远门的时候,他似乎就懂得了些什么。 施小小看在眼里,其实是有点心疼的,可又觉得很开心。她的弟弟,真的特别棒。 镇上,沈家。 昨儿夜里吃饭的时候,家里的老仆忠伯说件事,说他白天出门买菜的时候,见到小小姑娘,她坐在马车上,旁边是她弟弟,姐弟俩从小小的车窗口够着脑袋往外瞧,小小姑娘给她弟弟讲着些什么。 忠伯看见了,就扬声打了声招呼,问他们去哪儿。小小姑娘回答说,要出趟远门,近段时间不会回来。忠伯再想问点什么时,马车已经走远了,他只得收回目光。 沈松泉知道这事后,饭桌上一直很沉默,饭后,他像是有了某种决定,去了书房找父亲。“爹,我想去找胖丫头。” “找她干什么。”沈父慢条斯理的写着字,连头都没有抬。 “她带着弟弟出远门,我不放心。” “你忠伯说,还有熊家的十个小厮跟着,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沈松泉说不清心里的感受,闷声闷气的嘀咕着。“反正,我要去找他们。”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除了读书你会点什么?连说话都不利索,就算追上了他们,这不是去帮忙而是添乱。” “要是胖丫头他们出了什么事怎么办?我好歹……好歹也是个男的。”沈松泉在父亲的目光下,羞愧的低下了头。他想起,自己或许还没有胖丫头厉害。“爹,你说胖丫头为什么突然要出远门?还带着才三岁多的六六,这得有多艰难,就算有小厮在,也会很难,他们是不是遇着什么事了?” 沈父看着自己这呆儿子,叹了口气,将笔搁下,抬头看着他。“与其去追他们,倒不如做点有用的,去荷花村施四郎家看看,打听打听为什么会突然出远门,也去梧桐山打听打听,还有熊家宅子里,熊管家性子较为和善,知道你与小小认识,应该不会隐瞒你。” “那我明天就去。”沈松泉得了父亲的提醒,眉宇间的焦躁略略地减轻了些。 今个清晨,早饭过后,他让忠伯去学堂里跟夫子说声,就喊了家里的牛车匆匆忙忙地往莲花村去,这一天,他把三个地方都跑遍了,将得到的话凑一起,也就大概清楚的整件事情,也清楚了胖丫头为什么要出远门 沈松泉在家里一刻都呆不住。道观里的道长们说,外出云游,需身无长物,只带些必需品,是道观里的规定,小师姐小师兄他们自然也不例外。 他不太灵活的脑子,也模模糊糊的想到了些什么,才特意再三追问熊管家,熊管家碍着他和小小情分还不错,也就说了实话,只是再三叮嘱,一定一定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施四郎夫妻俩,否则,他们非得崩溃不可。 施四郎夫妻俩没有崩溃,沈松泉就已经有点要疯的迹象了。 他想,他一定要去找胖丫头! “爹。我要去找胖丫头。”沈松泉将打听到的事,一五一十的跟父亲讲了。 沈父看着固执的儿子,有点头疼,只问。“你去了,能干什么?是会生火还是会做饭还是会赶马车?你会点什么,你仔细想想。” “我不会我可以学,我要去找他们。”沈松泉想,男子汉大丈夫,吃点苦受点累无所谓,可胖丫头是个姑娘家,姑娘家家的,哪能受苦受累。“对。我把相关的书籍都带上,书里什么都有,我多看看肯定可以学会。” “你要是这么想,那你就去。”沈父没有再阻止。他家这傻子,不撞南墙不回头,就顺着他意,让他去折腾。“如果小小不需要你,你就立即给我回来,我给你五天时间,没找着人,也得立即回来,让你柳叔陪你去。” 柳叔是家里的车夫,也会些身手。 沈松泉点着头。“好!”然后,他就跑回屋里,自个收拾包袱。钱,换洗衣裳,需要用到的书籍。 他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不知道要怎么收拾,他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很快,收拾出了个大包袱,背上包袱,他来到书房前。“爹,我走了。” “嗯。当心点。”沈父面色如常的应了声,仿佛儿子不是要出去远门而是去学堂里读书。 而柳叔早已等候在门口,这回驶的是马车,小少爷上马车后,他稳当当的驶着马车往县城去。 这边,快要到午时时,施小小他们总算看到了个小村庄,村子里炊烟袅袅,看样子,是准备张罗午饭的。 熊地主擦了把额头的汗。“总算找着了个歇脚的地,还以为又得在野外自己弄。” 村子比较偏僻,大抵是很少有陌生人过来,马车才进村子,就已经有好几个村民站在不远处看着,时不时的还有村民从屋里跑出来。 “请问贵村的村长在吗?我们是打这路过前往青州的,想在贵村歇歇脚,吃个午饭再继续赶路。”熊地主露出憨憨地笑,和和气气的说着话。 很快,就有个老伯走了出来,看面容,四五十岁的模样,脸上布满了饱经风霜的皱纹,两鬓生着些许白发,眼睛深深地往里凹陷,很见苍老。他走路还算硬朗,步子比较有力。 “往青州去,有水路,有官道,还有大路,怎么会往山里来?”老伯嗒着旱烟,哑声问着。 熊地主搓着手,笑了笑。“昨儿夜宿在山林里,出来时,见着这有条道,就顺着一直过来了。” “据说小路要近点呢,老伯是不是这样的?”施小小从马车里利落的跳了下来,笑笑嘻嘻地问着。 老伯见着她,倒是稍显温和了些。“这路,以前走得人多,后来,渐渐的就少了。如今,很少有人从这里经过。”说着,他顿了下,又道。“你们跟我来,吃过午饭就赶紧走,村里不太喜欢被外人打忧。”他说着,又嗒了口烟。 “六六,福宝,下来啦。”施小小冲着马车里喊着。 小六六和福宝从马车里钻了出来,都不用施小小帮忙,小心翼翼地跳下了马车。施小小拍了下两马匹的脑袋,它们就慢慢地跟着进了村里。 老伯见着俩个眉清目秀的孩子,拧紧了眉头。“怎么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门。”似乎不太赞同这样的事,觉得有点荒唐。 “这不是,上青州寻亲嘛,孩他娘说走就走了……唉。”熊地主叹着气,还抹了把脸,扯着嘴角,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让你见笑了。” “这样的婆娘就不必去费着心思再找回来,走了就走了!”老伯颇有股恨铁不成钢。 熊地主讪讪然的笑着,没有再说话。 老伯看了他眼,重重的哼了声,嗒嗒地大口抽着抽,像是被气坏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