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拉笼
坤宁宫,赵皇后凤袍披身,正襟而坐,石坚低头而入,下跪行礼,“臣石坚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平身。” “谢娘娘。” 赵皇后让宫人抬来凳子,石坚一掠衣摆而坐,但听皇后长叹一声。 “公主之事让侯爷受苦了。” 石坚道,“是臣没有福气。” 皇后手一抬,数位宫人依次而退,石坚甚觉诧异,又见皇后走下凤位,也赶紧起身。 赵皇后是翰林院博士赵大人之女,乃先帝为圣上选的正妻,赵家世代书香门弟,赵皇后秀外惠中,端庄大方,受先帝看中,赵皇后之父于数年前病逝,其兄本在吏部任职,勤勤恳恳,在杨真一事中,因支持杨真弹劾刘景,被降职外派,连累一干赵氏子弟。 赵家本来人丁不旺,受此劫难,赵家己然颓废,赵皇后空有一个皇后头衔。 石坚见过皇后数次,但从没有打过交道,听闻得她中规中矩,颇有皇后风度。 “不是侯爷没有这个福分,而是有人不让侯爷得了这份荣誉。” 石坚听言一惊,皇后召见竟为此事,他心思转了转,“臣不明白皇后所言。” 皇后笑了笑,“如今殿内只有侯爷与本宫,侯爷不必防着本宫,本宫也不绕弯子,与侯爷说句推心置腹的话。”皇后顿了顿,“是本宫让圣上下旨赐婚于侯爷。” 石坚更是一惊,抬起头来看着皇后,皇后走到一处窗下,神色带有几分凝重。 “不错,本宫是想提拔侯爷。” 石坚立即施了一礼,“臣谢娘娘提拔。” “只是可惜,这门婚事被外人搅杂了。”皇后叹道,“侯爷可知是谁?” 石坚摇摇头。 皇后转过身来,“如今朝政落入谁的手上?” 石坚不敢回答,“圣上己经亲政数年” 皇后呵呵一笑,对石坚的避世并不在意,而进一步相逼,“本宫说了,侯爷不必防着本宫,难道侯爷当真要看着大燕落入阉党之手吗?前些日,户部尚书无端被贬,侯爷也坐视不管吗?” 石坚回到石府,逐进了书房,写了两封信交给了杨剑送出,然后敲着书案,沉思不语。 赵皇后想拉笼他对付刘景,他听出了皇后的玄外之音,圣上无所做为一心受刘景摆布,己不是什么秘事,户部尚书只因在朝上提出尊先帝之法,实为分宦官之权便被刘景打压,一介尚书呀,他到是说废便废了,不仅如此,锦衣佥事沈大人抓了两位犯事的太监,所写狱词中直言“权奄”二字,刘景便假传圣旨廷杖了他,刘景对言官更是苛刻不己,动不动就贬职,流放,甚至暗杀,朝庭内阁也己轮为为他刘景办事的工具。 石坚闭了闭眼,想起对皇后说的话,“朝中自有贤才,比如明之杭明大人,曾是圣上老师,定能规劝圣上” 石坚将明之杭推到了前沿,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笑了笑。 “坚儿,坚儿”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石老夫人的声音。 原来石坚入宫,老夫人怕他有事,一直担心着,听闻儿子回来了,这才急忙忙的赶了过来,跟在老夫人后面的还有婉慧与石敏。 石坚赶紧拉开房门,“娘。” “我儿可有事?”老夫人将儿子打量一番。 石坚扶着母亲进了屋,“我没事,好着呢。” “那你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内做甚?” “处理了一下政事。”石坚道,将母亲扶着坐下,石敏与婉慧都侯在一侧。 “大哥?”石敏一直小心翼翼,“你进宫了?” “是。” “圣上怎么说?” 这是谁都关心的问题,婉慧更是紧张的扯着丝帕。 石坚为母亲倒了一杯热茶,笑了笑,“婚事取消了。” “啊?” 各人反应不同。 石敏惊呼一声,老夫人惊讶,婉慧松了口气,眼眶有些水雾。 “这怎么就取消了?圣上的话难道也不着数?” 石坚瞟了一眼石敏,石敏尴尬的扯扯嘴角。 老夫人反应过来拍拍儿子的手,“可是因外面的传言?” 石坚笑而不语,老夫人很是气怒,“也不知是谁乱嚼舌根子,如此编排我儿,真是荒唐,荒唐。” 石坚安慰着母亲,“听娘的意思是想我娶那位公主吗?” 老夫人一怔,想起昨日公主大闹石府,不由得一阵心悸,“还是罢了可是委屈了我儿,这样的事,外人该怎么看我儿?” 老夫人又是一阵担心,心疼。 “我看准是朝中的人看大哥不顺眼,大哥何不向圣上禀明?这般中伤大哥,可是误了大哥的前程。” 老夫人听了这话不悦,“前程固然重要,可我儿的安全更重要,坚儿,道底是谁要与你做对呀?” 石坚拍拍母亲的手,“娘不用担心,朝中之事,又岂是一两句能说得清的,我知道分寸。” 老夫人也明白这里面的弯曲,为朝庭办事皆是如此,即然入了仕,以后怕是有得周旋了,不过见儿子没事,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下来,然而 石坚明白母亲的担忧,瞟了一眼桌上的礼物,调侃道。 “圣上主动退婚,又岂能责怪于我,这不,还送我许多补品呢?” 前几日当朝赐婚,数日间又退婚,这圣上行事当真是荒唐。 老夫人冷哼一声,“小七,拿出去扔了。” “别,娘,这可都是上好的。” “咱们石家不需要。” “那也别扔,送送人也是可以的。” “你这混小子。” 在石坚的一番安慰下,老夫人可算是放下心来,叮嘱儿子注意身子,这才起身离开清风院,石敏走在后,被石坚留下。 “大哥”石敏有些惧,对于这个哥哥,别看平时笑脸吟吟,那可都是笑里藏刀的,上次她让娘生了气,也不知大哥会怎么想?也会当她是势力小人吗? 石敏也颇有些委屈,然而石坚并没有责备她,却是问了一些她在李家之事,“此番,你在李家怕又是一番变故了。” 石敏闻言瞬间红了双眼,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石坚按上妹妹的双肩,“那小子不能护你,哥哥就去找他。” “别。”石敏一惊,忙阻止道,“他对我很好无非就是家中妇人之间的锁事,不值得哥哥前往。” 石坚听言长长叹了口气,纵是他能上阵杀敌,纵是他能周旋于朝堂,但对于妹妹的家事,他的确是拿不出一丝法子。 “大哥,对不起。”石敏羞愧道歉,“我不该与娘说那些话,大哥从小与婉慧一起长大,我岂能赞同大哥娶公主?我真是该死,也对不起婉慧” “大哥没有怪你。”石坚拭了拭妹妹的泪水,“以后大哥与婉慧的事你别再管了。” 石敏惊讶。 入夜,石坚又处理完一些杂事,想起什么,朝婉慧院中而去,听到一阵琴声传来,他停下了脚步。 琴声透着欢快,他却皱起了眉头,转身便走。 “侯爷不去看王姑娘了?” “不去了。” 婉慧自然不知道石坚来而又返,她的心情就如这琴声,忽尔便笑出声来。 “姑娘这下可不恼了。”采茵调侃道,“奴婢就说,该姑娘的跑也跑不掉。” “多嘴。” 婉慧轻轻抿着茶,但听采茵说来,“那位公主也真是好笑,这不明摆着是有人恶意中伤侯爷嘛,还有圣上,也相信了。” 婉慧听言又担心起石坚来,“修文哥哥刚入朝不久圣上对他并非完全相信,定是有小人谗言了什么。” 采茵眨了眨眼,笑道,“那么姑娘是想圣上相信侯爷呢,还是不相信呢?相信侯爷定会下嫁公主,不信便没有这场婚事了。” 婉慧却也苦笑一番,尔后娇瞪采茵,“只要他平安,我无所谓。” “真的?” “不与你说了。”婉慧害羞,这时又听一阵簫声传来。 “是那人?”采茵道。 婉慧想了想走到墙角下。 “适才听姑娘琴声,想必姑娘心结己解。” 婉慧不答反问,“听公子簫声,莫是公子有什么心事?” “无。”墙外的声音传来,“姑娘好便好。” 婉慧一怔,微微点了点头,片刻,她听到一阵脚步声,想必是那位公子己经离开,婉慧抬头看着天空,却也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