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 > 第6章 康王(一)

第6章 康王(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6章 康王(一)    “前面是路口,去新安仓的往西,去孟津渡的往北!”    在大路的正中,一位县太爷亲自坐镇在这里,替朝廷对这些难民进行分派。    十万人就算是跑到新安仓,也不够吃的。    所以朝廷的赈灾使最终决定把这些难民还是分开来,一部分继续往西面的关中平原诱引,另一部分让他从孟津过黄河往河内、卫州就粮。    只要是把这十万难民尽数分开来,那么就不会让他们有啸聚的机会,朝廷也便不用再担心他们揭竿而起。    分而治之,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既解了叛乱之忧,又不至于让地方上承受过多的重荷。    每个县都分派一些难民就食,化整为零,自然把那些隐患全部消弥在无声无息中了。    “你们过来!”    当许八郎赶着驴车出现的时候,县太爷身边的师爷直接命令着。    许八只好把驴车拉到了近前。    一个衙役走上前来察看了一番,然后回禀着:    “两个男人,一个女人,还有两个孩儿!”    师爷提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头也不抬地问道:    “你们是一家人吗?”    许八郎没有回答,他现在在装哑巴。    许七连忙起身,道:“是!”    师爷抬起头,看了看这张脏兮兮的脸,皱了皱鼻。    也许觉得这个女人身上的味道太难闻了,浑了浑手示意许云起离自己远一点儿,然后又问道:“这两个男人跟你什么关系?”    “车上的是我丈夫,这个是我弟弟。”    “姓名!”    “民女许云起!”    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她穿越之前的名字,应的是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    如今,对于她来,就是行到了水穷处,所以必须要坐看云起时    “他们呢?”师爷指着驴车边的八郎和车上的男人问道。    “我弟弟叫作八郎,丈夫叫作栾青林!”    “哪来的?”    “陈州!”    师爷没有再问什么,飞快地纸上写着,然后又盖了个大印。    将这个还未干透的纸条递给许云起,告诉她:    “你们,去孟津渡过河!这是路条,别丢了,不然到孟州可没人管你们吃饭哟!”    “谢谢老爷!”许云起接过纸条,回到了驴车上,看护着自己的两个儿。    许八郎赶着驴车往孟津渡而去。    他们走了有半天,后面又是一队骑兵呼啸而来。    为首的是一位身披金甲的将军,腥红的战袍在风中飘舞起来,仿佛从天而降的战神。    “是康王!”有眼尖的人一眼认出了来人,忙不迭地向县太爷禀告。    县太爷和师爷闻言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脸奴态地躬身站在路边,对着来人露出献媚的笑容。    康王尉迟义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汉。    他年约二十五六,生得伟岸挺拔,一双剑眉下的眸如璀璨的寒星般,闪着冰冷的光。    他的脸廓不大,可是五官的位置却精致得恰到好处。    隆起的鼻梁若悬胆般位于脸部的中央,宛若刀刻般的线条令人一见便恨不能摸上一下。    宽厚的唇紧闭着,配着微翘多肉的下巴,显得刚毅果决。    他的脸十分干净,胡也刮得见不到一丝的黑点,这明这是一个十分爱整洁的家伙。    尽管他的肤色不是太过白晰,相反,还带着因常年栉风沐雨而残留的粗糙,却也因此透着黝黑而健康的美。    这的确是一个人间少见的美男。    但是这个美男让人一见并不能生爱慕之心,因为他的冷,因为他的邪。    那双黑黑的眼睛闪出来的便是令人畏惧的光。    “你是这里的县令?”    康王勒住马,微微低了下头,冷漠地问着路边穿着官袍的县太爷。    “是!”县太爷答着。    “所有从你这里过去的人,都有造册?”    “是!下官谨遵上命,不敢有丝毫松懈!”    “拿来我看!”    师爷忙忙跑向案牍,不一会儿便拿过来了一卷长长的纸,高高地举起来,递了上去。    康王拿过这卷纸,从头开始仔细地查看着。    他的目光快速地扫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就停在了一行字上,经不住念出声来:    “许云起,许八郎,栾青林?”    念着念着,他的面部跳了一下,喃喃自语般地嘲笑着:    “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却为何不把许姓也改了?那样我便是看也看不出来了。”    着,把书卷还给师爷,同时问道:    “这个姓许的人家可有孩?”    “有两个!”师爷回忆着道:“一个大的有三岁,一个尚在怀中!”    康王的脸再次抽畜了一下,心头暗骂:    “老卖命多年,只剩下这两个骨肉,她竟然一个也不给我留下,看我抓到你不扒了你皮,抽了你的筋!”    嘴里却问着:“那个栾青林长得什么样?”    师爷道:“人没有看到,因为他是躺在车上的,好像是个将死之人!”    “他们往哪里去了?”    “孟津渡!”    “走了多久?”    “大约有两个时辰了!”    “走!去孟津渡!”    康王再不犹豫,催着马风驰电掣一般,带着人赶往了孟津渡。    师爷和县太爷见到康王终于去远,这才如梦方醒一般擦着脸上不停淌落的汗水。    县太爷还有些奇怪,问着旁边的师爷:“这康王不是在北地的前线吗?怎么就跑了回来?”    师爷道:“在下也是听,康王的一名妾跑了。”    “康王那么多的女人,跑了一名妾就跑了,差人寻查就是了,还值当得他亲自从边关回来寻找?”    师爷道:“要尉迟王府的男主虽多,但是两个王爷三个公卿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一个人替他们生下一儿半女,那妾一下为康王生了两个儿,终于令尉迟王府后继有人,自是不能与别人相比的!”    县太爷却是淡淡地道:“或许这就是种因得果!”    师爷愣了愣,点着头,叹了一声:    “是呀!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两个人相视看了看,随即一笑,许多的话当然是不便明言的,只能大家意会了。    *v本文5来自*/** .G ZB Pi. bsp; Om ,更4新更2快3无弹*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