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走到叶八妹房间门口,叶七壮一手托住叶国文,一手敲了敲门。 此时叶八妹正在藏钱,乍一听到敲门声,她连忙将钱放回衣兜里,拉起被子盖住藏钱的地方,检查过没有一点破绽后,她朗声道:“进来。” 叶七壮推门而进,迈过门槛,将叶国文放到椅子上,喊了一声‘娘’。 叶八妹坐在床边,眼神扫到叶七壮身上,淡然问道:“找我有事?” 叶七壮脸上仍然挂着欣喜的神色,豪爽地嗯了一声后走过去挨着叶八妹坐着,双手环抱住叶八妹的肩膀道:“娘,我都知道了。” 叶八妹挑眉,暗忖:他都知道什么了? 她不出声,因为她知道叶七壮是个憋不住话的人,不管她问不问,他都会一股脑子地把事情都说出来。 果不其然,叶七壮见叶八妹一点要和他聊天的意思都没有,着急道:“娘,你怎么不说话,文文是我儿子,你的孙子,你想让他上学,不是该和我商量吗?” 叶八妹在心里哦了一声,原来他指的是这件事情啊。 她推开叶七壮的手,拍了他一巴掌道:“正经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你,没骨头似的挨在我身上像什么话,可别把文文教坏了。” 叶七壮浑不在意道:“哎哟我的娘也,我找你谈正事呢,你严肃点。” 叶八妹推开他挨过去的脑袋,清了清嗓子道:“我没想让文文去上学,他才六岁,让他去学校不是去学知识而是给国民他们惹麻烦。” 听了叶八妹的话,叶七壮瞬间颓了,这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怎么就不是要送自家儿子去上学呢? 既然不是要送自家儿子去上学,那他娘为什么要给文文买铅笔本子? 他脑子转得慢,怎么想都想不过来。 叶八妹看他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照着他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嫌弃道:“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儿子,我话还没说完呢。虽然我没想送文文去上学,不过我却想送他去袁君家学点字。” 叶七壮满血复活,从小他就知道自家娘的好姐妹小脚婶娘是个识文断字的千金小姐。 她因为家里成分不好嫁给了村里的瘸腿叔,不过因为她识字的关系,当过村里会计。 他娘说过,小脚婶娘认识很多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她还会打算盘,她的算盘功夫不比当下的大学生差。 要是叶国文能跟着她学习,等于是有了名师教导,这可比去上学有用多了。 一中的那些老师大多数只有高中水平,相比于袁君的文学素养,他们差了几分。 想到这些,他追问道:“小脚婶娘他愿意教文文吗?” 他虽然很想叶国文能够跟着袁君学习,但是却不想叶八妹去求人家,不管怎么说,儿子是自己的责任,不是他娘的责任。 叶八妹点了点头:“我早前和她提过这件事情,她说要考虑考虑,前几天我又和她提了这件事情,她想了想答应了。” 事实和她说的相差无二,刚重生那会她和袁君提过让她教导叶国文识文断字,当时袁君以家里忙为由拒绝了。 前几天,她又和她提了让她教导叶国文识文断字的事情,起初她有些犹豫,似乎心有顾虑,后来经过叶八妹的一番分析之后,她同意了。 不过,她只同意了教叶国文识文断字,却不同意收取学费。 她的原话是这样的:“老姐姐,咱们交好一场,是咱俩的缘分,也是咱俩的因果。你请求我教文文识字,这事我答应你,但是你说要给我辛苦费这事我却不能答应你。我和你的关系是纯洁的姐妹关系,要是扯到了金银钱财上面,未免就俗了。” 叶八妹反驳不了她的话,要是反驳了,也就等于将她俩的关系弄上铜臭味,俗了。 叶七壮走过去抱起叶国文,拍了拍他的屁股激动道:“儿子,你可要好好跟着你小脚奶奶识字,别给你奶奶和你爹丢脸,明白吗?” 叶国文重重点头,奶声奶气道:“文文会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考了第一就能买好看的文具盒。” 叶七壮不明所以,一头雾水地看着叶国文。 叶八妹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事情,虽然叶国文将她的话理解错了,但只要不影响到他读书的兴致,那就没必要管了。 她瞥了叶七壮一眼:“还有事没有,没事就带文文去洗澡,如今天冷,越晚洗澡越冷。” 叶七壮哎了一声,抱着叶国文离开。 等他走了后,叶八妹上前关上门,拿出身上的钱,掏出小白龙小声嘀咕:“老头子,咱们家这么多个孙子当中只有文文能静下心来学习,咱们可得好好培养他,争取让他考上清大和北大。” 小白龙绕着她的手腕转了一圈,然后顺着她的手腕滑到她的手掌心,舔了舔她的指腹,扬起肚子看着他。 叶八妹伸手挠了挠他的肚皮,一边挠一边道:“老头子,看你的模样是一条龙,但你的习性却跟猫崽子似的,你究竟是龙还是猫崽子?” 这话小白龙没有回答她,小白龙翻了个身,窝在她的手指上昏昏欲睡,一副不想被打扰的样子。 次日,黄涛爷爷带着一伙人赶了十辆牛车来徐水村,由于刚好是周六,顺路带上了叶国民等人回家。 一路上,十辆牛车整齐有序往村里赶,那阵仗一进村就引起了整村人的注意,有些八卦的人围了上去,等他们看到车上的叶国民等人后,纷纷啧啧出声。 有人问:“国民,这都是你家买的瓦片吗?你家是不是要起新房子了?” 叶国民只听家里人说了要换瓦片屋顶,没听说要起新房子,他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赶车的除了黄涛爷爷之外的其他人都是彪虎大汉,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看上去一点都不好惹,众人只敢围过去八卦几句,却不敢太过分。 他们尾随着牛车往前,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人聊天。 “真看不出来八婶子家家底这么厚,不久前买了自行车,前几天又买了牛、买了缝纫机,现在连瓦片都买上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他家孩子多,叶大壮几兄弟又还小,一家十来口人只靠叶爱国夫妻俩挣工分,他们家自然是饥一顿饱一顿。现在不同了,叶大壮几兄弟都长成了壮汉,而他们的儿子们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年纪也都不小了。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家说不定会成为咱们村的首富呢。” “你说爱国爷爷都不在了,八奶奶靠什么挣下这份家业的?” 人群中站有叶爱国的嫂子,有人问她:“嫂子,你家弟妹突然发了,是不是爱国走之前说了什么?” 叶爱国的嫂子表面挥手说没有的事,心里却嘀咕了起来:莫不是叶爱国偷偷藏了金银珠宝,不然他们家穷了大半辈子,怎么突然就富起来了? 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她没有了看热闹的心思,转身回家找叶爱民。 而叶八妹家这边,在车队到家门口之前,有相熟的人赶在前面报信,告诉他们叶国民他们坐着牛车回来了,还有不到五分钟就能到达家门口。 叶八妹感谢了报信的人一番后,小跑着出去打开院子门,等在门口迎接客人。 等了几分钟,看到了黄涛爷爷,她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往自己站着的方向走。 黄涛爷爷挥了一鞭子,抽得水牛加快了速度。 等他停好牛车之后,叶八妹上前道:“老哥哥辛苦你们了。” 黄涛爷爷拉着绳子跳下车,爽朗道:“才一个多小时路程,不辛苦。你要的一万多块砖全部带来了,你要不要找人数一数?” 家里有十几间房子,按照一间三百多块瓦片的数量,顶多也就需要几千块瓦片。 不过她定了一万多块瓦片,想着多出来的部分可以先留着,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们家就能盖房子了。 叶八妹挥了挥手,淡然道:“不用数了,我信得过老哥哥的为人。” 她领着车队进小院子,由于叶大壮等人不在家,只好拜托赶车的男人们帮忙将瓦片搬到小院里面。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将一万多块瓦片全部搬了下来。 叶八妹给他们一人送上一碗茶水,喝完水后,叶八妹热情邀请他们留下来吃午饭,黄涛爷爷婉言拒绝,说是下午还要往别的村庄送一趟瓦片。 叶八妹见留不住人,便多给了几块钱当做是给他们的辛苦费。 送黄涛爷爷等人离开后,叶国民拉着叶八妹往屋里走,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进了屋,他打发几个弟弟出去玩,半掩上门,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激动道:“奶奶,我接了不少单子。” 他将纸推到叶八妹面前,一脸求表扬的样子地看着叶八妹。 说到单子就要提到上回叶八妹去学校探望叶国民等人,当时她提了一嘴,建议叶国民可以向同学们推荐自家的炒萝卜。 要是有人喜欢吃的话,他可以借机接一些单子,能赚钱的就赚些零花钱,不能赚钱的话,起码也锻炼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等叶八妹走后,叶国民思考了一下午,他本就不是精明的人,想了一下午也想不明白叶八妹的话。于是他和黄涛提了一嘴,将叶八妹和他将的话告诉了黄涛。 黄涛听了之后极力劝他一定要照着叶八妹的提议做,还说他愿意帮忙,希望赚钱之后他能将利润分一半给他。 叶国民听了之后觉得没问题,他压根就不相信靠卖炒萝卜能赚钱,就算能赚钱也就赚个一毛几分的,哪怕一人一半也分不了多少,便答应了黄涛的条件。 俩人说干就干,当天的下午就开始在各自的宿舍里宣传炒萝卜干,黄涛提议他们可以带上炒萝卜干给舍友尝,只要他们尝过炒萝卜干的滋味,一定会愿意买。 事情的发展和他猜测的一样,那些尝过炒萝卜的同学,很多都表示愿意购买,有的当下掏了定金给了叶国民,有的觉得价格太贵了,舍不得买,表示他们会好好考虑。 这回叶国民回家带回来一大笔单子,一共有一百来人愿意买他们家的炒萝卜干。 叶八妹拿起单子看了看,上面用铅笔写了订货人的姓名、班级、购买数量以及订金。 她狐疑地看着叶国民,自家的孙子自己知道,以她对叶国民的了解,他完全没能力获得这么多的订单。 她问:“这些订单都是你自己接的?” 叶国民东张西望起来,回来之前,因为黄涛和他说过希望他不要把两个人合作的事情告诉家里人,他答应了。 面对叶八妹的询问,他内心十分挣扎,一方面记着自己对黄涛的承诺,另一方面则是嘴笨不知道该怎么糊弄叶八妹。 他低下头道:“算是。” 叶八妹问:“什么叫算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她的声音不大,但是语气严肃,话一出,压得叶国民胆战心惊,他喃喃道:“有些是同学介绍的,有些是我自己找的。” 所谓的同学介绍的指的就是黄涛同学。 叶八妹深知他没说实话,但她更知道自己不能逼得太紧。 她敲了敲桌子,扬起笑脸鼓励道:“做的不错。不过国民啊,你接了这么多的单子有信心都完成吗?” 叶国民抬起头,认真道:“我有信心都完成,我和他们说好了,星期天就将东西给他们。” 叶八妹被他的话梗出一口老血,忍不住想要伸手戳叶国民的脑门。 她缓了缓心情才道:“那奶奶要和你算一笔账了,你一共接了一百二十个单子,这意味着你得在两天内准备一百二十个罐子,而且要在两天内做出一百二十份炒萝卜。” 叶国民挠了挠头,憨笑道:“我都知道,回来之前我已经算过了,我一共接了一百二十个单子,一个单子收了五毛钱定金,如果我一罐卖两块钱的话,我最少能赚五六十块钱。” 叶八妹嘴角的笑容隐去,严肃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在两天之内,你要如何获得一百二十多个罐子,如何制作出一百二十份的炒萝卜?” 叶国民毫不犹豫道:“这个我也想过了,咱们家后山有很多竹子,咱们可以用竹子代替罐子。至于您说的一百二十份炒萝卜,家里有您和婶娘们,一晚上就能做出来了。” 叶八妹扶额,叹了口气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一百二十份炒萝卜干要用多少萝卜干,要是家里的萝卜干不够的话要怎办?还有,你要我和你娘他们帮忙做炒萝卜干,那你能给我们开多少工资?最后一点,如果炒萝卜的价格过高,而那些给了定金的同学们都买不起要求退钱的时候,你要怎么办?” 叶八妹是想要锻炼叶国民等人的交际能力,但在她的计划中,叶国民最多只会接到十来二十个单子,这么少的单子,完全在她的可控范围内。 没想到他那么厉害,一下子竟然接到了一百多个单子,而且他还不带其他弟弟玩,一副自己全都能搞定的样子。 这和她的初衷相违背,她得点醒叶国民。 这一个个问题迅猛地砸到叶国民的脑门上,他懵了,张着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没想过这些情况,之前他能那么快速回答叶八妹的问题,是因为黄涛和他提过,但是后边的问题黄涛没和他提过,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看着叶国民露出无辜的表情,叶八妹敲了他的脑门一把,语重心长道:“国民啊,你误会了奶奶的意思,奶奶之所以提议你在学校做炒萝卜干的生意,是想要培养你和弟弟们的交际能力,以及培养你和弟弟们的合作默契。可你倒好,撇开弟弟们不说,做事情还一点分寸也没有,瞻前不顾后,你这样做事情一辈子也成功不了。” 她的话说得有点重,叶国民低垂着头,眼眶泛红。 他难得被奶奶委以重任,一门心思都是要将奶奶吩咐的事情做好,好让奶奶夸奖他。 没想到他竟然把事情搞砸了,真是愚蠢至极。 叶八妹摸了摸叶国文的后脑勺,安慰道:“不过你也不算一无是处,起码你能靠自己接到不少的单子,也靠自己想到了能用竹筒代替罐子的法子。” 叶八妹不说还好,她一说,叶国民反而哭了出来,喘息着道:“都不是我想出来的,是黄涛告诉我的。” 叶八妹追问:“黄涛怎么会告诉你这些事情?” 叶国民不说话了,他还记得自己答应黄涛的事情,不能暴露他俩合作的事,擦干眼泪,他小声问道:“奶奶,我要怎么办?” 今天已经星期六,明天就是星期天了,他该怎么完成一百二十多个订单? 在叶国民看来完全无法完成的事情到了叶八妹的手上却不难达成,首先是第一个问题,他们家是没有足够多的萝卜干,但这完全不是问题,他们家没有可以向村里人买,根本无需多想。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要是同学们嫌太贵不买的话,那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他们家的东西好吃,他们不买自然还有别的人会买。 最后是运输方面的问题,一百二十多份炒萝卜干单凭叶国民一个人扛是扛不回去的,哪怕加上叶国泰和叶国强两人,也于是无补。 不过他们家刚买了牛车,要是有大人帮忙的话,一百二十多份东西完全不在话下。 总的来说,同样的问题由不同的人来解决,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叶八妹将自己的思路和叶国民说了一遍,说完后补了一句:“事情虽然是解决了,但是解决的人并不是你,而是你的家人,所以你还是失败了。国民啊,做生意不是上山砍柴,不是光是有力气就能成事的,你得动脑子去想,明白吗?” 叶国民点了点头,他的内心很乱,本以为靠着这次的生意可以赚不少钱,但是按照叶八妹的算法,他不旦没赚钱,还欠了家里不少钱。 他拍了拍脑袋,颓丧道:“我知道了奶奶,下回我一定会吸取教训的。” 叶八妹道:“那就好,你出去玩,我该做午饭了。” 吃过了午饭之后,叶八妹提了十来斤野猪肉去村长家,打算去找村长帮忙找人换屋顶。 村长是一村之长,找他帮忙办事情能事半功倍。 这回他带上叶国民一起同去,路上他嘱咐叶国民要多看多学,学一学村长处理事情的方法模式。 到了村长家,她直接推门进去,绕过院子走向正厅。 走到门口,她看到了村长媳妇,她将手上的野猪肉递给村长媳妇:“嫂子,我带了几斤猪肉过来,你拿去煮了。” 村长媳妇拿着肉不动,她知道叶八妹和自家婆婆的亲如母女,但是贸贸然收到十来斤野猪肉,她有点慌张,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 她朝屋里喊:“当家的,八妹过来了。” 等村长出来了,她扭头一边向村长使眼色一边道:“你看八妹来就来,她还带东西过来了。” 村长家里,大事是村长做主,小事是村长媳妇做主。 十来斤猪肉能换几十块钱,这在村长媳妇心中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她不敢自己做主,把事情推给了村长。 村长媳妇琢磨着:她们家才收了叶八妹家半头牛肉,现在她又送来十几斤肉,莫不是要找他们家办坏事?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揣测,实则是她活了大半辈子,还没遇到过这般阔绰的人,她心里不安。 村长接过她手里的肉,颠了颠,感觉到手里的重量后直言道:“你带这么厚的礼过来,是想要找我办什么事情?” 叶八妹道:“瞧你说的哪里话,我这肉是送给婶子吃的,没你们什么事。不过,我这回过来还真是有事要找你帮忙,我家要明天换瓦片,想要找你帮忙找几个人到我家帮忙。” 村长点头表示明白,扫了村长媳妇一眼道:“这下放心了,肉拿回家去,今晚炖肉吃。” 村长媳妇嘿嘿笑着,拿着肉小跑着回屋,显然心情很不错。 叶八妹跟着村长进屋,和他细说了家里的情况,比如家里买了多少瓦片,打算换多少间屋子的屋顶,要找多少个人到家里帮忙,包不包饭之类的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