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武侠世界大明星 > 第157章 官家认怂(为“氺如凉夜”盟主加更2/5)

第157章 官家认怂(为“氺如凉夜”盟主加更2/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靖康一年,六月九日。    官家再次召开朝会。    向来极其重注个人仪表的官家,这一次却双眼通红,胡子拉碴,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很多大臣看到官家这样样子都暗叹一口气,何苦来哉。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官家也是有脾气的,平时向来软弱的官家,这一次却偏偏雄起了一次。    可惜他雄起的不是时候。    人生最悲哀的,就是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拉锯战,官家终于扛不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了。    “诸位爱卿,你们看应当怎么办?”官家心力交瘁的问道。    但凡有一丝办法,官家也绝不想退让,因为他也明白,现在江南的局势已经引动了天下人的目光。    但是他没有办法了。    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事情闹到现在这个地步,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办法当然是全面退步,答应学~生们的要求。    但是他们知道,这绝不是官家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们都保持了沉默。    看到百官都缄口不言,官家有些愤怒,但更多的还是无奈,他只能主动点将:“包爱卿,你有什么主意吗?”    见官家点了包拯的名字,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    包拯黑着一张脸,没想到这个苦差事落到自己头上了,但是他是正统文人,为天子排忧解难,自认乃是分内之事。    想了想,包拯还是据实禀奏:“官家,想要让江南州恢复平静,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官家的脸色有些不好,真正的原因是个人都清楚,这还用说吗?    不过这个时候,官家也不想再降罪包拯,于是点点头道:“爱卿继续说。”    包拯虽然是一个君子,但是他也不傻,知道在金銮殿上不给官家面子就是给自己掘墓,于是他换了一个说法:“依照臣的看法,这一次其实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次总爆发,和官家没什么关系。”    这理由很清奇,官家很喜欢。    看到官家露出了微笑,包拯精神一振,继续道:“社会矛盾分很多种,毋庸置疑,这一次爆发的导火索是太学~生,而朝廷待太学~生向来优渥,所以他们为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心中的正义。”    “包大人是想说他们为了高大全吗?”王黼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没想到包拯一点不给他面子,反而当庭训斥道:“住嘴,一切都是因你而起,你还不知悔改。”    王黼色变,没想到引火烧身了。    但是包拯却打定了主意,拿六贼开刀不现实,他还没那个能量,但是只针对一个人的话,未尝没有成功的机会。    “官家,这一次的矛盾,看似是出自高衙内,但是实际上,更多的却是金人和宋人长期以来的待遇不平衡而引发的怨怒之气。而据臣所知,太学~生们主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这点臣是同意的。”    官家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听明白包拯的意思了。    把王黼扔了,平息太学~生的怒火。    官家不是很在乎王黼的死活,但是这样做的话,势必会引起金人的怒火。    “包卿,王黼刚刚和金人签约了今年的和平共处条约。这个时候降罪王黼,金人那边肯定会抗议的。”官家担忧道。    王黼闻言,赶忙抓紧这颗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官家此言极是,微臣好不容易才让那些金人在条约上签字。一旦处置了微臣,金人随时都有可能撕破条约啊。”    包拯有些厌恶的看了王黼一眼。    对金人实行绥靖政策,的确是文官集团的主张。    但是那是老一代的文官集团。    包拯刚刚晋升右相,此前对于这种外交大事根本没有发话的能力。    按照包拯的想法,招安金人可以,但是像现在这样优待金人,实在有些不像话。    “王大人,在金人眼中,你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包拯毫不客气的训斥道,“而且你和金人签订的合约,确实是丧权辱国,看不出丝毫大宋的威严。别忘了,江南是大宋的天下,不是金人的天下。”    王黼撇撇嘴,十分不屑。    在他眼中,包拯纯属一个嘴炮,根本不知道金人的凶悍。    他是亲自和金人打过交道的,不夸张的说,就目前宋军的战斗力,王黼甚至怀疑金人一旦真的确定发兵,很快就能够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所以他王大官人做的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善事,当然,这其中吃了“一点点”的回扣,那也是应该的。    听到包拯这样训斥他,王黼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是很快就平静下来。    因为他知道,官家肯定会护着自己的,不是因为官家欣赏王黼,而是因为官家比他更怕金人。    果然,官家开口道:“包卿,你是文官,对于武事不是很了解。再说和金人议和是祖训,不得违背。”    得,包拯一听这话就知道没戏了。    “既然官家这么说,那臣才疏学浅,也实在是没招了。”包拯有气无力的回道。    包拯没招了,官家却有招。    只是他不好意思说。    给身旁的梁师成使了一个眼色,梁师成会意,不过他是宦官,这种事情必须要避嫌,所以他转而看向蔡京,想让蔡京出面。    结果蔡京一直低着头,对梁师成抛来的媚眼视若无睹。    梁师成无奈,只能轻咳一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结果蔡京没有抬头,朱勔抬头了。    梁师成当然不会放过他,急忙对他猛使眼色。    来之前,几个人是通过气的,朱勔也知道梁师成要他做什么。    只是他实在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但是没办法,这个时候,官家也看过来了。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朱勔出列,启奏道:“官家,臣有办法。”    官家闻言大喜,“爱卿请讲。”    “依臣看来,这次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无疑是高衙内下狱。高衙内确实过于狂妄,但是他毕竟年轻气盛,可以理解。官家向来仁爱,想来本也是出于爱护后辈才出手惩处。如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也是时候把高衙内放出来了。以高衙内在太学~生中的威望,应该能够将他们说服。”朱勔一口气将这些话全都说了出来,明显早就打好了腹稿。    官家也不说同不同意,他只是问道:“众爱卿如何看?”    其余大臣都心中哂笑,他们还能怎么看。    反正当初下旨捉拿高大全的也是你,现在要放人的也是你。就官家这点心思,怎么能瞒过在场这些人精。    不过既然官家要面子,他们也都得附和两句,于是大殿内响起了稀稀落落的应和声:“臣等附议。”    到了这个时候,官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想要把高大全放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官家揉揉脑袋,斟酌着说道:“高衙内这个人,朕也是很喜欢的。不过他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未必能够体会朕对他的一片爱护之心。众卿家,谁愿意去说服高衙内?”    他还指望着高大全替他平息祸乱呢,当然首先要安抚高大全,让他不至于心生怨怼。    只是,谈何容易?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谁都不会以为高大全真的是宠辱不惊的圣人。    这个安抚的活,一点都不好干,很容易就会玩杂。    没有人愿意丢这个人。    最终,还是官家主动点将:“包卿,你替朕跑一趟。”    包拯无奈,只能答应下来。    这时其实更应该找高俅,不过自从高大全入狱起,高俅就直接请了病假,所以现在官家想派高俅去都做不到。    这个时候,官家又吩咐了包拯一句:“包卿,告诉高衙内,只要他能够说服太学~生,朕就恢复他的博士名誉。”    顿了下,官家又道:“还有,现在明明是太平盛世,让他少谈一些国事。博士以教书育人为主,朕还指望他做太学的校长呢,可是继续如此轻狂下去,朕如何放心把太学交给他?”    这就是利诱了,想用博士头衔甚至校长的职位招安高大全,堵住他的嘴。    官家这一次还是很下血本的,博士不算什么,毕竟高大全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坐稳了。    可是这个太学校长,是有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一个多月前,官家雷霆大怒,将高大全下狱。    一个月之后,官家依然对高大全充满厌恶,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赏赐高大全,主动对高大全认怂。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高大全的名望又开始攀升。    这一次,他真的是从正面打败了官家,再一次踩着官家成就了自己。    整个江南州,不做第二人想。    事情发展到了现在,官家已经彻底成了一个笑话,而高大全的形象空前高大。    太学~生们都在欢呼雀跃,他们想到了高大全对他们的期望,而事实证明,高大全没有骗他们,他们也没有辜负高大全。    这群少年,确实有能力主宰江南的未来。    他们都在等着高大全出狱,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    开封府,大牢,包拯瞪大双眼:“你不想离开这里?”    高大全轻笑:“当然想,可是如果答应官家的条件,那岂不是自欺欺人?真当我高某人是枯名钓誉之人吗?”    其实他真的是。    但是高大衙内要的名誉,官家给不了,只能他自己来拿。    第158章 高衙内新作——《皇帝的新装》(为“氺如凉夜”盟主加更3/5)    包拯显然理解不了高大全的思维。    他以为高大全还是气愤难平,于是苦口婆心的劝道:“小高,官家毕竟是天子,让他一个天子亲自向你道歉,那是不可能的。这一次官家表露的诚意,已经足以说明官家的态度了。”    高大全摇头,“包大人,你误会我了,我从来没奢望过让官家向我道歉,我也不稀罕。”    包拯无语了,见过狂的,没见过这么狂的。    不过包拯必须要承认,高大全还真有这么说的资格。    因为高大全已经不是第一次打官家的脸了,而且每次打完他自己还都平安无事。    不仅如此,官家还得上赶着给高大全赔笑,一如现在。    如果高大全不配合的话,官家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小高,官家已经许诺,你可以继续做博士,甚至可以做太学的校长。如果你还不答应,天下百姓也会对你有意见的。做人不能太贪心。”包拯皱眉道。    高大全轻笑:“包大人以为我是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才不肯出去的?那未免也太小看我高某人了。”    “那是因为什么?”包拯问道。    高大全义正言辞的回道:“为了心中的正义。”    包拯:“……”    高大全笑了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我是为了那些学~生,包大人,你也知道,这一次他们的举动,是很可能自绝于朝廷的。如果不是后续事情展过了朝廷的预估,这些孩子就完了。”    包拯沉默的点头,这点他很清楚。    如果靠镇压甚至杀一两个学~生就能结束这次事件,那朝廷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官家最后服软,与正义无关。    包拯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高大全是要为这些学~生讨一个说法。    这些学~生为了他,不惜触怒朝廷。    他若是为了一己之私就从大牢里出去,又如何对得起这千万学子?    “小高,你到底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够做到,我都会尽力的。”包拯保证道。    “包大人,你做不到。”高大全直接道:“我想要朝廷承认学~生们说的事实;我想要朝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我想让官家不再那样自欺欺人,勇敢的面对现实。这些,你能够做到吗?”    包拯沉默了。    他真的做不到。    他何尝不知道太学~生们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看正确与否,只看当权者的态度。    官家的态度,就是得过且过。    当朝诸公的态度,也是能拖就拖。    久而久之,大宋的问题越来越多。    不然的话,高大全何德何能,让这么多人为他喊冤?    “包大人,朝廷上下现在有多少问题,你应该比我清楚。如果从现在开始励精图治,可能还有一丝希望。可是继续这样醉生梦死,我真的担心哪一天从梦中起来,金人的铁骑就已经踏破汴梁。”高大全严肃道。    他不是在危言耸听,他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梦。    而且高大全有一种预感,这个梦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靖康,这个年号,给高大全带来了极为浓重的危机感。    可惜,没有人会相信他说的话。    包拯很痛苦,他当上了右相,当然比高大全更清楚这个庞大的帝国现在已经是何等的千疮百孔。    他想要修修补补,但是以官家为的人却都视若无睹,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活在当下。    不得不说,这种生活方式很乐观,但是却对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好处。    “小高,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你做不到的。官家不会答应你,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你,他们都沉浸在太平盛世的梦里。谁敢戳破这个梦,他们就会和人拼命。”包拯低声道。    高大全长叹一声,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件事。    江南的人,秀气有余,魄力不足。    所以江南州的文人墨客冠绝九州,但是却始终难以诞生传世名将,亦或者是谋国之士。    九州最巅峰的舞台,一直都没有江南人参与,不是没有原因的。    生在江南,是文人的大幸,却是仁人志士的不幸。    “尽我所能而已,开封府现在由太子执掌,我在牢里也不会受罪,不急着出去。能够让世人哪怕多认清一点现实,都是好事。”高大全沉声道。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就这样从大牢里出去,对他来说固然已经足够。    但是高大全想要的更多。    而且他真的自内心的对官家以及保持沉默的满朝文武感到恶心。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执掌中枢,比谁都明白目前的大宋需要励精图治。    但是这些人都在装傻。    这样的人,不值得敬重。    高大全要把他们的遮羞布都扒干净,让世人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    “包大人,我知道你也是奉旨办差,我也不为难你,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高大全招手,向外面的衙役要了一个笔记本。    见状包拯笑了:“怪不得你不愿意出去,这种生活,真看不出你是在坐牢。”    “那是,太子能够当上这开封府尹,我怎么说都是有些功劳的。”高大全也不客气。    该居功的时候就要居功,否则人情就白给了。    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外面的衙役请示完上官,已经给高大全带来了一个笔记本。    高大全打开,进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就开始打字。    包拯在一旁好奇道:“你这是想写什么?”    高大全微笑:“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包拯不解。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    “是的,童话故事,就是小孩子也能听懂的故事,我决定给世人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高大全在键盘上敲出了五个字,包拯看的清楚,这五个字是——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个在地球上堪称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一个喜欢穿新衣服的愚蠢皇帝,遇到了两个骗子,这两个骗子声称可以制作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愚人不能看见。    皇帝大喜,立刻让这两个骗子开始制作衣服。两个骗子向皇帝索要了大量金银财宝,但是他们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    皇帝派去检查的官员都看不见这件衣服,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他们都说自己能看见这件衣服,而皇帝也是如此,最后穿着这件看不见的“衣服”上街游~行,一位儿童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包拯一直在看着上面的内容,很快,包拯的脸色就变了。    高大全这篇《皇帝的新装》,全文没有任何讽刺,但是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讽刺。    高大全也不管身边的包拯,全神贯注的敲击键盘。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天呐,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写完最后一个字,高大全长出了一口气。    随即,高大全就点了布。    他的微信公众号,现在的关注人数已经有三百多万了,所以不管他什么东西,都能够引起轰动。    更何况是一个长篇童话。    这一刻,很多关注了高大全微信公众号的人,手机都收到了信息提示。    看到是高大全的微信公众号布信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衙内坐牢还有心情写文章?”    “好像官家说要放他出来,不过高衙内现在都没有从大牢里出来,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事。”    “快看看高衙内写的什么?”    三五成群,很多高大全的粉丝都纷纷点开《皇帝的新装》。    童话故事,情节都很直白,浅显易懂,小孩子也能够看明白。    很快,这些人就看完了。    这篇《皇帝的新装》,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让很多人感到由衷的羞愧。    故事很快传开,刷遍各大朋友圈。    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越来越多。    最终,官家以及当朝诸公都看到了这篇童话。    很快,他们就气的吐血。    官家怒冲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雷霆:“竖子安敢如此辱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