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轩然大波(为“猴子”万赏加更)
高大全和程颢的约战,无疑在世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很多人眼中,高大全的行为都有些太过疯狂。 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驱,领先三步就是先烈了。 毫无疑问,高大全领先的就有点多,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不看好他。 湖州,苏府。 苏仙看着在视频中指点江山的高大全,眼神极为复杂。 从内心里,他不喜欢高大全骨子里的疯狂,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往往这样的人,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衙内这次树敌太多了,怕是处境不妙。我以前和二程也打过交道,实话实说,他们能够动用的能量,是要超过我一倍不止的。”苏仙感慨道。 言下之意,自然就是不看好高大全能够在和程颢的文战中胜出了。 高俅被苏仙说的也有些紧张,不过苏小妹却极为激动。 “大哥,你太扫兴了,你不觉得衙内很帅吗?天下间除了衙内,还有谁敢这么为天下先?”苏小妹眼中尽是小星星。 像苏小妹这样的人,服气的是比她才华更高,并且胆魄十足的男人。 秦观很好,但是就是缺少了一股男人的魄力。 才华可以当饭吃,但是品性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肯定。 从秦观身上,苏小妹看不到这种安全感。 从高大全身上,苏小妹其实也感觉不到。 但是高大全是那种浑身都散发着魔鬼气息诱~惑的男人,他就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对于自负的女人来说,很容易让她们产生征服的欲~望。 驯服一条烈马,才能证明自己了不起。 对苏小妹的反驳,苏仙回以苦笑。 在胆魄上,他确实不如高大全。 当年新旧党争,他左右逢源,因为两边都有他的至交好友。 但是这种首鼠两端的站队行为,却遭到了所有人的放逐。 他是一个好的文人,却并不是一个好的官员,就是因为他缺少魄力。 与人为敌,并不是苏仙的处事风格。 所有他只能成为一个文豪,而王荆公、司马光,却能够执宰一国,施展自己的抱负。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他不能像王荆公司马光一样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但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文学钻研上,也无损他日后的历史地位。 只能说,一个人的选择极为重要。 苏仙并不支持高大全的做法,王荆公和司马光纵然也曾经一人之下,但是这两人的下场在他看来都不算很好。 “小妹,依我的意思,你去太学的事情,先暂缓一下。”苏仙还是决定暂时观望。 苏小妹不依了,振振有词道:“大哥你什么意思啊?我苏轸是那种攀龙附凤的人吗?文战并不是一日之功,两方也都需要帮手。这个时候不帮衙内,我有什么脸事后再凑上去让衙内帮忙?” 苏仙皱眉,你倒是讲义气了,可是影响到你前途怎么办? 苏仙到底也是一个人,关系总有亲疏远近,高大全的死活他不关心,但是苏小妹的未来,他却是必须要操心的。 这个时候,高俅开口了:“居士不用太过担心,大全这个人做事还是有自己计划的,虽然每一次他看似都是在行险,但是实际上他每一次都全身而退了。” 高俅心中和明镜一样。 苏小妹出面,只要站在了高大全这边,外界就会以为苏仙也是支持高大全的。 为了自己儿子,和苏仙关系再好,也得拖他下水啊。 苏仙也明白高俅的心思,他们两个都是在为自己亲人着想,都无可厚非。 只不过苏小妹上赶着求高大全包养,他这边就很为难。 强行阻止,势必要得罪了高家,这也是他不愿意做的。 关键时候,还是苏小妹一语点醒了苏仙:“大哥,你有没有想过,衙内要是从这一次文战中胜出,会产生什么后果?” 苏仙想了一下,然后被吓到了。 “那他可能会成为和诸子并肩的大人物,改变儒家的历史。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苏仙不忘加了最后一句。 苏小妹眼中绽放神光:“大哥,换成别人,有这种可能性吗?” 苏仙陷入了沉默。 “要知道,如果衙内真的成功了,他将会重新定义江南的思想文化,主宰一州的文坛动荡。如果不能参与到这种大变当中,我从小学这满腹经纶,又有何用?”苏小妹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野心。 苏仙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苏小妹是一个女人,并不是像他这样功成名就的人。 苏仙在文坛已经进无可进,所以自然会安于现状。 可是苏小妹想要崛起,就需要改变,而且需要大变。 而江南文坛,甚至九州文坛,这种才华横溢却被死死压制的人有多少? 他们都会成为高大全改革的拥护者,因为不变,他们就没有出路。 丞相府。 蔡京和蔡卞兄弟在看到高大全如此表态之后,两人也都极为激动。 他们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彼此眼中的野心。 “大兄,机会来了?”蔡卞半是询问,半是感慨。 蔡京点头,缓缓起身,瘦弱的身躯,却蕴含~着一种能够撼动时局的力量。 “是的,机会来了,高大全的反应,比我预估的更加强烈。他既然点了这个火,我们就将这把火变成燎原大火。” 一国宰辅,谁不想让这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 到了蔡京的地位,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相位,他就必须抱紧官家的大~腿。 而他如果有更高一层的政治目标,那他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限制君权。 这与高大全的主张不谋而合。 御书房。 “官家”盯着视频中的高大全,眼神幻灭不定。 按照她的意愿,她很想立刻就毙了高大全。 但是有了现在这个身份,反倒是限制了她的行动。 而且,和林灵素的交易,也必须要进行。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的帮助。 “就先让你猖狂一阵。”“官家”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沉默。 不过整个江南文坛甚至政坛,却都沸腾了。 第197章 欧阳出山,司马发声(为“孤独的心在迷茫”万赏加更) 高大全的身上,其实一直不缺少新闻爆点。 但是这一次高大全所受到的争议,却比任何一次都要大。 因为他陈述的观点,太过惊世骇俗。 儒家和官家,一个代表权力的极致,一个代表文化的极致。 同时招惹这两方,在很多人眼中那就是在找死。 只不过,即便是找死,这个死法也太清新脱俗了一些,一点都不像那些妖~艳的贱货想要博出位。 因为大家都能感觉到,高大全是认真的,并不是在炒作。 这就更麻烦了。 如果是博出位还好,反正有了名气也就散了。 可是高大全这样一个有人气也有底气的人却铁了心要继续当这个出头鸟,就会威胁到很多人的利益。 很快,就有人公开批评高大全。 “年轻人,总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惊世,实际上你还差得远。” 说这话的这个人,是江南文坛一位资格很老的前辈。 他甚至比起二程还要大上一个辈分。 这种老家伙,其实地位并不高,平日里也就是被大家当成神像供奉起来。 可是当他带头批评了高大全之后,瞬间地位就开始飞涨。 很多人好像都变成了他的拥簇一样,纷纷跟在他后面反对高大全。 “一个没有进入过仕途的人,却公开批判政治体制。一个依靠自己儒生身份获得了巨大名望的人,却公开批判儒家现状。这应该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大的闹剧了,世间居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都说文人相轻,本来我不应该说什么的,但是这一次高大全行~事太过分了。想要教书育人,需要的是良好的品德,而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儒家教化天下,乃是亘古未有的大善之举。凭白遭人污蔑,真当孔门弟子无人吗?” “高大全此次的行为,是对所有儒家弟子的挑衅。他还不是江南文坛的盟主呢,就想着号令天下了,真是好笑。” 群情汹涌,高大全刚刚在文坛积攒的声望,似乎瞬间就重新跌落了谷底。 很多跟风狗,见到如此一面倒的情况,也变成了黑子。 霎时间,高大全似乎就已经大势已去。 只见到他的敌人不断的冒头,却不见支持他的人发声。 很多人都在奇怪,难道文战才刚开始,高大全就这样认输了。 很显然,最初那些批评高大全的人,或许有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批判,但是他们在无形当中也助长了二程的气焰。 这也是文战的一部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战本就是要取得其他人的支持。 就被万种唾弃,那就只能证明你不如别人。 高大全自从出名之后,行~事一直是极为强势的。 只有这一次,被人黑出翔了,依然没有发声。 这很不正常,但是也可以理解成高大全发现他面对的压力空前强大,所以怂了。 这种猜测,在一个人出面之后,彻底达到了顶峰。 这个人,是和二程同一级别的文豪,并且他比二程还多了一个身份,他还是一个公认的政治家。 这个人,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乃是江南数得着的大文豪,也是大宋建国之后,排的上号的政治家。 真的以文坛成就来论,他可能不及苏仙。 以儒家底蕴来说,他也不及二程。 但是综合其影响力,欧阳修能发动的能量,其实还在他们之上。 欧阳修本来已经致仕,而且轻易不在热点问题上发声,但是这一次,他终于也没有忍住。 因为高大全所倡导的内容,触犯了他的底线。 欧阳修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比起苏仙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却要胜过一筹。 在欧阳修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主导过北宋文坛的古文运动,今日江南文风是现在这个样子,欧阳修在其中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的。 他主张的就是向古人学习,极度推崇古文,摒弃现有的文风。 大家也很认同他这个观点,毕竟古人留下的,肯定是好东西。 但是现在高大全站出来,要强行拍他这个理念了,新文化运动中,高大全曾经公开说过,要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如果这一切成真,欧阳修在文坛的地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程亲自去拜访欧阳修,陈述厉害,终于打动欧阳修,成功将其请出山。 而以欧阳修的地位,果然也如二程预期一般,造成了极大的声势。 蔡京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在看到欧阳修出面之后,只是冷冷一笑。 这并不出乎他的预料,因为欧阳修也是旧党之人。 不过,欧阳修并不是他最关注的人,他最关注的,是另一个和欧阳修齐名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胜过欧阳修不少。 那是他曾经的上级,也是在他的治下,蔡京完成了一个叛徒的蜕变。 他没有等太久。 在欧阳修公开表态斥责高大全对儒家文化的否定乃是狂悖之言后,另外一个大咖也姗姗来迟。 “没有王介甫的水平,就不要空谈政治了。书生误国,你不如王介甫多矣。” 这个人的表态,比起欧阳修的表态,更加让人震动。 因为欧阳修虽然也曾经位极人臣,但是在政治上的成就,却逊色此人多矣。 司马光,当年王安石的直接对手。 单以政治家的身份而论,司马光至少领先欧阳修一个档次。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至今依然被誉为史学宝典。在这本书中,司马光的政治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也是司马光结束了王安石的变法,让朝廷“重归正轨”。 当年刘太后一手遮天的时候,是司马光将刘太后架了起来,现如今身居相位的蔡京,当年也只是司马光门下一个走狗而已。 虽然司马光在官家亲政之后就选择了致仕,但是他在朝中依然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为了不让官家忌惮,这些年他深居简出,极其低调。 但是因为高大全,他也在事隔经年之后,再度发声。 上一次,他也曾经公开反对过一个人,那个人是王安石。 高大全,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