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首席财务官 >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林总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其实也情有可原。    三天前的一纸发审委否决书,于慧东公司而言,不亚于一场十级地震,公司内部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我们公司为了IPO,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打水漂也就不说了。当初公司承诺期权的高层,哪个不眼巴巴盼着公司上市,好让自己的身价跟着暴涨起来。期望落空之下,人心势必浮动,昨天有两位高层甚至已递交了辞呈。”当着四位下属的面,林总也不想隐瞒什么了。    纸如何能包住火?在慧东内部,这些已是尽人皆知的秘密。    根本瞒不住。    沉吟片刻后,他继续:“最可怕的还在后面。两年多前,公司曾经与某投资方签过对赌协议,既然公司IPO失败,则公司原股东应按照约定的回购价格回购投资方持有的股份。这么大笔的资金,公司现在根本拿不出来。毫不夸张的说,慧东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唐以微手里一边翻阅着慧东的审计报告,查找发审委否决的原因,一边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了重要信息,也生怕剑拔弩张之下,他们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一心二用,她的神经高度紧张。    聂涛不无遗憾地表示:“对于贵公司上市未通过,我只能说,我也很遗憾。但是在整个上市运营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责任人。如果一定要找原因,我觉得有两点,第一,你们公司暂时还没有达到发审委的要求。第二,你们欠缺一点点运气,现在发审委的审核机制越来越严格,否决率也从去年的15%暴涨到42%。”    他无奈地耸肩,“你们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没错,公司上市,三年财报固然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天时地利人和也至关重要。    在残酷又居高不下的42%的否决率面前,除了哀叹一句,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谁也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生不逢时?”这个理由,林总显然并不认同,“我们董事长和保荐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都觉得是我们选错了审计机构。”    不分青红皂白,一顶黑锅严严实实扣到了正勤所头上。    一时间,会议室的气压低到要爆。    “喔?”聂涛无奈浅笑,“那你说说看,我们正勤所错在哪里了?”    这个问题,基于全程参与了审计,惠东的财务总监自认最有发言权。他用眼神向林总示意,让他来回答。    得到林总首肯后,他揶揄道:“曾经有人将审计比作放大镜,说审计师喜欢将公司的问题和细节放大好几倍。跟你们合作的几个月下来,我觉得放大镜不足以凸显正勤所,显微镜才实至名归。就你们你们那种严苛的审计风格,我敢说,再优秀的公司,都会被你们审死。”    因为审计师的职业操守,最终导致公司IPO流产,这样的黑锅,作为一个审计小兵,如果背上岂不冤死。    虽然心底有无数反驳的情绪和语言,唐以微却依旧保持着沉默。因为她跟聂涛已经商定好,今天他是主角,实在应付不了的时候,她才出面。    在他出任部门经理前,他需要这样的历练,这样的剑拔弩张未来也注定少不了。    被扣上这样冤屈的罪名,聂涛终于收起脸上最后一丝笑意。    他站起身,沉默地走到会议桌对面,将汇总数据表分发到人手一份,复又走回坐下。    客户是上帝,他本不想闹的太僵,但是包容迁就也是有底线的。    现在是时候反击了。    他不徐不疾道:“大家看到的是我从证监会网站上下载的数据,所以真实性毋庸置疑。我们先看第一组数据,这是我们所最近三年的IPO过会率。2014年是98%,2015年是95%,2016年度还没结束,就最近9个月反映出的数据,即便在发审委如此低迷的58%的过会率面前,我们所的过会率还是达到了86%。”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给点时间,让大家去消化。    停顿片刻后,聂涛继续:“大家再看下一组数据,这是全国排名最靠前的三十家会计事务所最近三年的IPO过会率。作为正勤所的一员,我很骄傲,因为正勤所连续三年,IPO过会率排在了前三名。”    他放下手中的数据表,抬眸看向对面,“试问在座的各位,你们觉得把这个黑锅扣到这么优秀的一家事务所头上,于情于理合适吗?”    这是对刚才财务总监大放厥词的反击。    在这张漂亮的成绩单面前,慧东的五个人沉默了。    服务小妹进来的很适时,她给慧东的五个人面前的水杯续上冰镇纯水。    他们确实需要降降火,希望冰水能帮到他们,不然谈话没法进行下去。    管理团队讲求“恩威并施”,这条法则同样适用于客户。    就“威”而言,聂涛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那么下一步,该轮到唐以微的“恩”上场了。    足够的静默后,唐以微清清嗓子,郑重其事道:“林总,发火推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想,我们接下来该好好考虑,半年后如何再次递交申请材料。”    林总闻言一愣,瞪大眼睛,下意识反问:“什么?被否决了,半年后还能重新申请?”    看对面一众人的神情皆是一愣,唐以微顿时了然,难怪火气那么大,原来是把一纸否决书当成高考了,以为一考定终身。    “当然。”唐以微颔首,话锋一转,“前提是必须把发审委提出的所有问题解决掉,不然还是逃不了被否决的命运。”    她的目光落回到桌面的资料上,“我刚刚看了你们近三年的财报,大致判断出了问题出在哪里。我看到你们业务的很大一块是海外市场。而这两年,发审委对海外业务的核查尤为关注,如果不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依据,这个财报注定不会被发审委认可。”    聂涛给出解释:“发审委向来倡导,“不以业绩为唯一核心”的审核理念,这对发行人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保证财务数据真实的内部控制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ERP系统与业务的匹配性和具体执行效果、财务凭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依据我的判断,你们的ERP系统使用的非常不好,这个可能性更大一些。”    林总想了想后,认同地点了点头,“海外的业务如果真想拿出有力的依据,难度肯定是有,但是尽力而为,应该也能拿得出。这一点当初倒是被我们忽视了。还有这个内控不规范,又该如何解决?”    唐以微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一个有些荒诞的念头。    在她即将退居幕后前,何不来个完美收关。    念头刚刚成型,话已经从她嘴边溜了出来,“林总,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来整改,明年你们一定能上市。”    这不是口出狂言,她有足够的信心!    五分钟后,愉快地送走一行人,聂涛却忧心忡忡。    牛是不是吹大了?    ***    J大六十周年校庆的日子如约而至。    清晨七点刚过,赵景宸的车子就开进了J大校门。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早?    自然是唐以微的心情有些小激动,毕竟六年多未曾踏足母校。早晨五点钟不到她就醒了,然后一通电话把赵景宸也喊醒了。    如此郑重其事,去的路上,赵景宸还拿她开玩笑:“丑媳妇见公婆,也没你这么紧张。”    可能是比校庆仪式早到了整整两个小时,清晨的校园里悠然静谧。通往校内的大道旁已经装点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茂盛的法国梧桐造就的林荫大道下,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走过。    曾经锡城有很多以法国梧桐为行道树的道路,随着城市的日新月异,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街道,在锡城已屈指可数了。    J大的法国梧桐幸运的保留了下来。这些树都是六十多年前,J大建校时栽下,如今已经繁茂的像一顶顶巨型绿伞,为往来不息的学生遮风挡雨。    在这个美丽的秋季,正迎来它们一年一度的盛装蜕变。那一片片的芭蕉形树叶,渐渐由绿转为焦黄或深红。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斑斓的树叶,风吹过,发出阵阵的沙沙声。    漫步在这条近一公里长的道路上,感觉说不出的浪漫和美妙。    六年了,我终于又回来了。    唐以微脸靠着车窗,饶有兴致地追赶窗外不断后移的景象。    J大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落在她眼中,都是无比的亲切。    难怪会将学校喻为“母校”,像母亲一样,这份感情是割舍不了的。    时间尚早,赵景宸把车停好后,拉上唐以微的手,在校园里漫步了一大圈后,把人带进了J大篮球场。    清晨的篮球场上,空旷孤寂,一个打篮球的学生都没有。    一只被遗忘的篮球,孤零零地躺在球场中央。    “还记得这儿吗?”赵景宸明知故问。    唐以微娇嗔地看他一眼,拒绝回答这么弱智的问题。    她怎么可能忘了J大篮球场,他们的初吻就发生在这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