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陛下偏要以身相许 > 第55章

第5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氏满怀希望欣喜, 将自以为的喜讯说出, 哪知却见自己的女儿半点都不相信的样子。    孟芷心哼笑了一下, “娘可莫再做梦了,就算你看见的真是越王世子,他也不可能是为着我来的。”    这话叫郑氏一愣, “你说什么?阖府上下就你这么一个待嫁姑娘,他不为你来能为谁来?”    说着见女儿仍是无精打采,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骂道,“你这丫头怎么回事?近来总这么摆张死人脸!你不愿嫁那城西赵家, 最后不也没让你嫁过去吗?这事都过去多久了,还这么记爹娘的愁?”    郑氏嗓门本就尖利,如此在面前嚷嚷起来,直教人难以招架,孟芷心强撑片刻,终于受不住了,开口道, “我何时说过是在记你们的仇?你们拿我不当亲骨肉,可我还拿你们当爹娘呢!实话跟你说, 那人心里根本就没我,他看上的是孟玲珑!”    不得不说,四姑娘确实是有记性的,这一点就比她娘强出不少,譬如此时, 她心里虽有气,却还记得上回的教训,说话的时候尽力压低嗓门,没叫外头守着的婢女们听见。    然她娘郑氏却是听了个清楚,不由得又是一愣,“你说什么?孟玲珑?这怎么可能!她都多大了,还进过一回宫,人家王府里的世子,如何会瞧上她那种货色!”    孟芷心冷笑一声,“正因为她进过宫,才更精通笼络男子的手段,哪里是我能比得了的!”    语罢眼见郑氏仍是不信,她叹了口气,只好道,“你还记得七夕的时候,大弟陪我去浮玉山吗?那日可巧,我们不仅碰见了孟玲珑,还碰见了这位世子和他表弟,知府家的彭二公子。那彭二公子恰巧与大弟同窗,彼此聊了几句,我们几人便一道同游起来了。”    “竟有这事?”    还没说到重点,一听到此,郑氏便忍不住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没听见你说?”    孟芷心已经对自己的娘亲无奈了,索性也不去理会,径直把话说完,“那时我就发现,那世子处处对孟玲珑照拂有加,像是很在意她似的,后来,又无意探听到他们说话,什么同船回来,什么对他有恩,我甚至听见他直接要她嫁给他呢!”    一提及此,孟芷心便忍不住重又回想起那日情景,语声中带的愤恨,正是这些日子憋在她心间吐不出的闷气。    凭什么?自己惦念了几年的男子,那么好的人,要娶孟玲珑,而且孟玲珑还不肯应下的样子,而自己呢,却被祖母压着不能出头,又差点被爹嫁给那头肥猪!    若非她竭力哭闹争取,现在恐怕会噩梦成真,是以每当思及此,四姑娘就烦闷的不打一处来。    而这也正是她这些日子烦闷的主因。    此时,话终于说完,只见郑氏终于不再吵嚷,而是瞪大了眼睛,吃惊道,“真有这事?他们早就认识?”    孟芷心没好脸的嗤笑一声,“难道我拿这事诓您吗?”    郑氏皱紧了眉头,一边思量,一边嗔道,“七夕时的事情,现今眼看都快三个月了,你为何不早跟我说?一直拖到现在!”    孟芷心无奈又烦躁,讥讽道,“我跟你说有用吗?你有什么办法吗?你除了差点跟爹合伙卖了我,还有什么好主意?”    这叫郑氏一噎,又骂道,“你这死丫头,果真还是记我的仇!那是你爹定下的事,我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待骂完,脑间忽然一丝灵光闪过,她又拍了下大腿,忽然道,“我晓得了!我晓得了!”仿佛魔怔了一样。    孟芷心觉得奇怪,“你又晓得什么了?”    却听郑氏压低声音,道,“他们两个,他们两个定是早先就认识,此番玲珑回来,未必就果真是死里逃生的……”    她眼中闪着光,说出的话更是令孟芷心都吓了一跳,“那,那会是什么?”    郑氏笃定的道,“没准儿他们早就珠胎暗结,勾搭在一起,此番是那世子设计把玲珑从宫里弄出来,然后再找个机会,两人一起在外头逍遥快活……一定是这样的!”    孟芷心耳听这画本子般的猜想,直觉不可思议,“不可能……”    然话未说完,又见郑氏拍大腿,“好哇,可终于叫我抓住她的把柄了,她当她现在能言善辩,多么厉害!哼,这种弥天大谎都敢撒!看我今次怎么报仇!”    尽管孟芷心也想报仇,但相对于郑氏,她还是稚嫩了些,听此言,不由得心生忧虑,凝眉问道,“娘,您要做什么?”    郑氏道,“自然是揭穿她,将她赶出孟家,她能做下这等不要脸的事,老太太再怎么偏心,又岂能留她?”    说着开始思量起来报仇大计,道,“这是大事,叫你爹出面比较好,叫他去跟你大伯说,我今次倒要看看,老太太还要怎么护她!”    说着便行动起来,立刻走到门口,随手招了个丫鬟,“去,找人去把老爷请回来,就说我有极要紧的事说。”    近来三老爷孟津很是勤奋,整天在府外忙着生意上的事,一整天都不着家,眼下要找人,自然得派人去外头找。    小丫鬟应了声,便出去找小厮,郑氏则满怀信心的坐在屋里等,一边酝酿自己的报仇大计,只盼着此番一雪前耻,将那个可恶的三丫头轰出府去。    然而眼看大半天过去,却一直等不来孟津,小厮出去一番好找,回来禀报说,那些个常去的铺子里没见到人,找了一大圈,实在不知三老爷在何处。    郑氏只好作罢,看了看天色,想着若是等孟津自己回来,那还有好几个时辰,黄花菜都凉了!实在按耐不住心间兴奋,她想了想,索性自己去了老太太跟前。    哼,男人们等不来,她自己去说也是一样,到时候把张氏也叫去,这位大嫂不是一向端庄贤淑吗,她倒要看看,出了这等事,她们还能怎么说!    ~~    却说此时的老太太院里,侯夫人张氏却先一步到了。    玲珑已经告辞一阵了,孟老太太暂时收起方才心间沉重,转而问起坐在眼前的大儿媳,“听说惠丫头又有喜讯了?怎么样,你去看了一趟,她可还好?”    二姑娘孟蕙心再度有了身孕,消息是前几日才刚传来的,上一回有孕时,她妊娠反应极大,头三天几乎天天吐过来的,因此今次听闻她又有了喜,张氏高兴的同时又担心起来,今早寻了个空当,亲自去她婆家看了看,这会儿,正是来向老太太汇报情况的。    此时孟老太太一问,张氏便赶紧答说,“您放心,她今次比上回强多了,气色看着也好,亲家和姑爷都很重视,特意又为轩哥儿多请了位乳母,她这阵子什么也不操心,只管歇着养胎便好了。”    老太太闻言稍稍放了放心,点了点头,又叹道,“兰姐儿蕙姐儿都是有福的,你也能少操些心了,说来也是你教养的好。”    张氏心里头悄悄一顿,暗自思忖,老太太这话怎么好似含沙射影?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三房又闹什么荒唐了?    正疑惑着,忽听外头丫鬟通传道,“三夫人来了。”    张氏一顿,往外瞧去,就见郑氏一脚迈进了屋里,面上暗含一种神气,似乎酝酿了什么大事,将要呼之欲出。    郑氏也瞧见了她,不由得眼睛一亮,先是朝老太太福了福礼,又冲她说,“大嫂也在?看来我来的正好。”    哦,这话说得,看来是有什么事?    张氏正好奇着,孟老太太已经开口问道,“老三媳妇,这是有什么事啊?”    郑氏一心想着报仇呢,一路上早已按捺不住,便立刻答说,“的确有一事,且事关重大,儿媳思量半天,只能请娘您来定夺。”    孟老太太带着戒备点头,“你且说来。”    郑氏忙点头,将方才孟芷心所讲的,七夕山上听来的事说了一遍,话末,她特意道,“娘您也别怪我多想,毕竟这事儿太不寻常了,三丫头跟那位世子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居然认识,岂不太奇怪了?依我看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事,三丫头可没跟咱们说实话。”    老太太今早已经听过这个故事,且是由玲珑亲口所说,自然是比郑氏知道的更多。    此时见郑氏也得知这件事,一是惊讶,再者也是想看看郑氏打算做什么,遂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么依你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郑氏哼了一声,笃定开口,“依我看,这两个人八成在宫里的时候就相识了,没准儿那时候就看对了眼,这**的,必定是难舍难分,为了能长久厮守,这才使了计策,将玲珑送出宫来,打算在宫外相好,正大高明的待在一处……”    “混账!”    郑氏有声有色的猜想还未说完,就听老太太忽的一拍桌子。    她顿时一惊,不由得闭上了口,抬眼看去,只见老太太脸色铁青,抬手指着她,怒斥,“你正经的侯府夫人,瞧瞧这说的什么话?你有没有脑子,嘴里说什么不用脑子去想?这种话你也敢随意编排,谁给你的胆子?”    多少年来,尽管老太太对这三儿媳妇有诸多不满,却从来没有如此直接的责骂过,可见今次着实动了气的。    然而郑氏也是一噎,反应过来立刻狡辩,“娘您这话说的,我哪里没脑子了?您自己想想,这事儿这么凑巧,难道我猜的不可能?”    老太太斥道,“你有脑子?那你给我返回去想想,这两人一个埋没在深宫,连圣驾都见不到,一个远居明州,跟京城隔着十万八千里!他们能怎么遇见?再有,退一万步,就算他们真的如你所说,早就勾搭在了一起,那玲珑何须千难万险的回临安来?人家王府有的是能耐,既能把人弄出来,自有无数个安置的法子,为什么还要到你面前走这一遭?就为了叫你血口喷人,造谣生事?”    呃,耳听老太太这样一问,先前还信心十足的郑氏立刻答不上话来了,顿了顿,心有不甘的嘴硬道,“他们许是打算光明正大的走个过场……”    这话一出,且不论老太太如何,张氏都听不下去了,开口道,“这本来就是没影的事儿,弟妹快别胡说了,这话传说去可不得了!”    说着赶紧去安慰那已气急的婆母,“娘您别气,弟妹一向有口无心……”    然而老太太今次是彻底被触怒,不可能不气,又斥郑氏道,“你寻常做个什么没脑子的事,我忍就忍了,可今次实在太不像话,且不说这种混话若是传扬出去,会叫咱们老孟家丢尽脸面,就说人家越王府就在跟前,你就不怕被人知道了,找上门来?你好歹都是有儿有女的人了,到底是怎么活过这几十年的!”    头一回被婆母这般劈头盖脸的骂,尤其还当着张氏的面,若是郑氏能稍稍聪明些,此时闭嘴赔不是,也能好些,偏她心有不甘,依然嘟嘟囔囔,“照您的说法,我是胡说八道,给她们泼脏水,那您倒是说说,今日那越王世子找您来做什么的?您可别想否认,我可亲眼看见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啊,晚上见~~    --    另外,针对有读者对于老太太在三房与玲珑在财产纠葛上的误会,作者在此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玲珑幼年丧父丧母后,她被养在老太太跟前,因为她年纪还小,而大老爷即勇毅候一是有爵位,再一个有官位,他不能代替接管商业上的事,所以遗产便交由三老爷打理了。    二,这些财产确实是打算给她做嫁妆的,但此前她进宫,是不需要嫁妆的,所以这部分财产一直没有交接,一直在三老爷手里打理。    三,现在她回来了,需要独立生活,需要经济来源来支持,除过侯府补贴给她的,就是三老爷从原来属于她遗产的生意盈利中支付给她的。当然这是经过协商,也是在大伯父与祖母干涉下进行的。    至于为什么不能全要回来呢?这个之前文里有过解释,一,这些产业已经在三老爷手中多年,人脉都是他的,不可能一下全部交接回来,二,玲珑的身份,她不可能跳出来说 ,我是遗产正主,你们都该听我的,因为照理来说,孟玲珑该是死了的,若是公开露面跟三老爷争财产,基本就是自投罗网了。    这个属于掺杂了亲情与历史遗留的问题,很是复杂,也就是说,对于这部分遗产的所有权,现如今家里都是默认,还是她的,但她并不能直接管理,只能支取盈利。    她回家这件事,确实是她将家里人带进了风险,就像之前有评论说,如果碰见那种亲情淡漠的家庭,会假戏真做,直接叫她真的死了,来解除后患,所以目前家里人的表现,都还算是比较厚道的,尤其老太太,大伯父一家子,毕竟他们是在为她承担风险。    至于她为什么要选择回家呢?很简单,因为她知道家里人都厚道,有把握自己能被接纳,二,她要生活下去,否则当初就凭她一个人带着婢女,带着那一点钱,浪迹天涯?开玩笑了!    当然其实不解释这么多,大部分的读者都是能理解的,这一点作者很是暖心与欣慰,谢谢大家,遇见你们真的很开心,你们就是我呕心沥血不停码字的动力hhhhh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