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陛下偏要以身相许 > 第102章

第10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越王世子,慕容啸?    皇帝立刻皱起了眉, 道, “这话怎么说?她怎么会跟慕容啸有牵扯?不许隐瞒, 快给朕从实招来!”    皇帝语气不轻, 可见心中急切之意, 孟芷心暗暗冷笑了一下, 面上却垂首, 一脸谨慎的道,“请陛下息怒, 先前在临安时,臣妾深居闺房, 并不怎么清楚外面的事,这位表姐虽然从登州前来临安投亲, 但因我们并未在一处长大,因此感情也谈不上深厚。”    “臣妾只知道,那个越王世子曾经来到过侯府,向祖母提出求亲,正是要娶这位表姐,只是因为臣妾的祖母并不同意,这婚事才没成, 至于此后他们有没有什么联系,臣妾便不太清楚了。加之后来,臣妾随长辈来到京城后,家里便与她断了联系, 她现在身在何处,侯府上下都不得而知。”    话到此,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撇清关系,孟芷心又赶紧解释道,“陛下,此女乃是孟家的远亲,祖母看她孤苦无依,才接纳了她,她的所作所为,绝非孟家长辈指使,都是她的个人选择,因此,还请陛下千万不要迁怒孟家啊。”    孟芷心知道,孟家才是自己的依靠,她此举只想断了皇帝对孟玲珑的念想,却并不想伤害孟家的根基。    眼下越王府一直是皇帝的心头大患,如若叫他知道孟玲珑与慕容啸有关系,她就不信,皇帝还会在意她!    话说完,孟芷心屏息,静待皇帝的反应。    须臾,却听他的声音陡然变冷,紧紧盯着她道,“这么重要的事,你先前为什么不说!”    这是皇帝怒了的表现,孟芷心一惊,连忙跪下请罪,“请陛下赎罪,那时在临安,越王府还并未谋叛,孟家上下,也并不知他的反心……”    皇帝又道,“那后来呢?他谋叛之时,你已经入了宫,你为什么又不说?”    没想到皇帝会如此不依不饶,孟芷心心间大慌,抖抖索索的道,“臣妾,臣妾那时初入宫,十分胆小,害怕会被此事连累,失去陛下的恩宠,所以,所以并不敢说……”    皇帝冷笑一声,目光愈发的锋利如刀,“那你现在说出来,难道不怕被她连累了?”    这……这叫人如何回答?    孟芷心抖若筛糠,支支吾吾,“臣妾,臣妾……”    却实在支吾不出什么来。    因为她的本意便是要断了皇帝对孟玲珑的念想,可是,这话能对皇帝说吗?    而皇帝耐心耗尽,冷硬无比的道,“既然说不出来,那你就留在这里好好想想!”    语罢一甩袖,往外走去,只是眨眼的功夫,殿内就只剩她一人了。    院中响起“起驾”的声音,接着便听宫人们跪地呼喊,“恭送陛下……”满含着不可思议。    目送御驾走远,莺儿赶忙入到殿中,只见自家主子瘫坐在地上,神色惶恐,不知所措。    ~~    隔日,已经赋闲许久的勇毅候孟阔得皇帝传召而入宫。    孟侯爷踏进御书房,见皇帝身着龙袍正襟危坐,忙下跪行礼,“臣孟阔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未料待大礼行过,却未见皇帝允人平身。    时间一点点过去,孟阔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半晌,终于听见皇帝开口,“朕近来听闻一件事,故今日召你来,想问一问真假。”    语声半阴半晴,难辨喜怒。    孟阔小心作答,“是,臣一定知无不言。”    便听皇帝问道,“朕听说,你的表侄女,与叛党有往来?”    听清皇帝所言,孟阔心间立时一顿。    曾经的秦王桂王之乱早已平定,所以现在皇帝所说的叛党,除过越王府,还能有谁?    而所谓的表侄女……莫非,指的是玲珑?    孟阔心间暗紧,若非已有线索,皇帝绝不会平白问起这样的事,只是不知,他知不知道,玲珑的真正身份?    如若不知,事情便还能有所转圜,孟阔小心答道,“回禀陛下,先前在临安时,臣有一名表侄女由登州来投亲,曾在孟府生活过一段时日,其间,确实逢当时的越王世子上门提过亲,但,家母却以家世之差断然拒绝,所以,此事根本没成,而现在,臣的表侄女已经不知去向。”    却听皇帝哦了一声,微眯着眼睛,并不太相信的样子,问道,“是吗?”    孟阔答说,“臣不敢欺瞒,自臣一家奉命来京,便与她失了联系。她原本在西湖边开了家食铺,生意还算不错,臣来京后不久,便得知有人冒臣之名将她骗来了京城,臣立时派人多方查找,却无奈根本没有她的消息,家母心急如焚,因为此事,身体很是不好。”    因着这话中再度提到他掳人之事,皇帝的脸面立时有些挂不住,隐约有发怒的迹象。    可毕竟此事手段下作,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皇帝忍了又忍,终于又和缓语气,道,“不管此女现在究竟在何处,既然当初投靠于你,便同你们孟府有关。你此番知情不报,可知罪否?”    这便是硬要降罪的意思了。    所幸孟阔早已做好了准备,点头道,“臣之罪,请陛下责罚。”    然从明面上来说,仅以慕容啸曾上门提过亲为由就来责罚孟阔,似乎又有些牵强,毕竟人家孟老夫人当初是拒绝了的,而孟家奉命驻扎江南已久,难免会与越王府有所交集啊!    所以虽是要降罪,却又不能太狠……    最终,皇帝装模作样的道,“朕念你祖上抗倭有功,不忍重罚,但,如若不加惩戒,唯恐他人诟病。这样,你一直赋闲在家也不像话,正好广渠门外缺一名守正,你去赴任。”    守正,便是看守城门的官员,堪称是品阶最低的官职,甚至,连孟林皓的守备还不如……    想他堂堂侯爵,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此举的羞辱之意实在太过明显。    而孟阔只是眉间微凝,而后却跪拜了起来,“臣谢陛下皇恩。”    皇帝扬了扬手,命人退下了。    ~~    出了宫门,孟阔一路回到侯府。    张氏与孟老太太早已在等他了。    婆媳二人都有些担心,毕竟自打来京后,皇帝鲜少召见孟阔,而自打上回孟林皓武科成绩来看,皇帝对他们的戒心还是很明显,所以也不知,皇帝此次的召见,究竟是福是祸?    此时好不容易见孟阔踏进门来,张氏立时迎上来问道,“怎么样,皇上突然召见,所为何事啊?”    孟阔面色深沉,眉间凝重,道,“皇上知道了越王世子曾向玲珑提亲的事,以我们知情不报为名,罚我去做广渠门守正。”    “守正?”    张氏大惊,“这是叫你去看城门?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件事的?他是不是,还知道了其他的……”    孟阔摇了摇头,“看样子不会的,如若知道玲珑真正身份,就不仅会是这样的结果了。”    说来也是,如果皇帝知道玲珑曾是先帝妃嫔私逃出宫,那后果可就更加严重了……    张氏凝眉,“可,可越王世子曾上门求亲的事,连咱们府里头知道的人都不多,皇上为何会知道?”    未等孟阔回答,只听孟老太太冷笑了一声,“还能是谁?必定是四丫头泄的秘。”    话音落下,孟阔也点了点头,“不错,思来想去,只有四丫头有这个可能了……”    张氏一怔,立刻面露愤恨,“果然还是她坏事!我可真是不明白,这事说出来对她有什么好处?现如今她伯父从堂堂侯爷沦为看城门的,难道她面子上有光?她脑子莫不是坏掉了?”    心里头着实气愤,一向贤惠的张氏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孟老太太则叹道,“终归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早知如此,当初早早分家算了,无论如何,也不该带她来京城!”    重又想起旧事,老太太还是气的够呛,只是现如今再怎么后悔也晚了。    孟阔眼见老母面色不好,忙安慰道,“娘别气了,现如今到了这等地步,再后悔也无用,多为以后想想。”    张氏赶忙问道,“你是如何打算的?难不成,真要去当守正?”    堂堂侯爷,去看城门,岂不是要叫旁人笑死?    却见孟阔笑了笑,“如若不去,岂不是抗旨?我当然要去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情看似不妙,但,或许有另外的可能呢。    眼见张氏凝眉不解,他又道,“好了,先不管其他,现如今阿皓在大营上,轻易不回家,我也即将赴任,家里只剩你跟娘两个,接下来,时局很可能会不稳,这样,我有一个安排……”    说着亲自将门关上,与孟老太太和张氏,密密低语起来。    带话说完,只见婆媳二人虽然凝眉,却也点了点头。    孟阔便放了心。    ~~    没过几日,孟侯爷果然去了广渠门上任,做了名守正。    而紧接着,孟府里又传出了一个消息,年事已高的孟老太太,因孟侯爷去看城门一事郁结于心,一气之下病倒了,并由儿媳陪着,住到郊外的田庄里养病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