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往事烟云散(四)
杨帆这边八卦纷飞, 始作俑者却在为另一个事情烦恼。 简冰突然发现,自从那天早上陈辞拒绝一起训练之后, 便再没找过她。 当然, 凛风那个训练室的钥匙,也还在她手里。 但她再没有在那儿见过陈辞,打电话要么不接,要么忙音。 两人虽然没谈恋爱,她却有种突然被人“渣”了的错觉。 好在父亲的新冰场开业在即,isu六级测试也马上要考了,她也没那么空在那追根究底。 ——等级测试不考过八级, 下半年她就没办法参加全国锦标赛了。 而且, 他们的新冰场,也需要考过八级的运动员来签约提升一下逼格。 舒问涛和云珊的冰场审批还没完全下来, 装修倒是热火朝天在那做了, 资金每天熊熊燃烧。 好在有了霍斌的友情加盟,人一听前国家队主教练都来了, 登时投资信心大增。 加上国家最近对冰雪竞技项目的支持, 政策利好, 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不少便利。 好的坏的,时光就这样飞一般流逝着。 转眼,小半个月就又过去了。 炎热的夏天真正的到来了,大街小巷上都是穿着清凉的男男女女。 简冰每天速干衣运动短裤进进出出,厚重的背包里则雷打不动地背着她的冰鞋和运动外套。 搞得龙思思她们都忍不住问:“冰冰,你和陈小哥哥最近咋样了呀?他要去L市表演了呢, 你去不去呀?” 简冰有些发愣:“表演?” 龙思思掏出手机,翻了那个刚看到的新闻出来。 “冰雪盛典乘夏来袭”几个大字格外耀眼,漂亮的海报上面,陈辞的名字赫然在列。 难道,最近停训练,是为了去参加“冰雪盛典”的表演滑? 不应该? 简冰记得,舒雪那时候,觉得最轻松的,就是这种表演性质的商业活动——因为不受比赛规则限制,很多地方可以自由发挥,滑得特别的酣畅漓漓。 为了表演滑放弃训练,怎么说,都是捡芝麻掉西瓜的行为。 更大的那一种可能,简冰猜到了,却不大愿意承认。 ——对陈辞来说,最保险的,还是继续练单人滑。 不但教练放心、冰迷满意,职业发展也更按部就班。 这一种猜测最接近真相,却也最残酷。 有谁愿意坦然接受,自己被无情抛弃呢? 哪怕最先伸出橄榄枝的人,并不是自己。 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理由?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她照常去训练,陆地模拟,上冰跳跃,一样都没落下。体重也在不知不觉掉到了44.5公斤——体重对跳跃的影响是巨大的,突然下坠的体重让她在滞空时无所适从,跳2T都摔了好几次。 但渐渐的,熟悉了身体的崭新状态之后,跳跃反而变得比以往轻松。 毕竟,体重越重,双腿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大。 去L市考6级时,发挥更是出色。 成绩出来那天,破天荒的,居然还以“案例”的形式上了电视。 近年来文体不分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走上真人秀,甚至参演影视剧。 而影视明星们逐流量而来,电子竞技火了做代言人、参加电竞主题真人秀;运动明星红了跨界玩暧昧、卖绯闻。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真正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的有缘男女。 在一档邀请不少明星的推广大众冰雪运动的访谈节目上,L市冰上中心的一个负责人作为嘉宾,聊到了普通人的成长空间: “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鼓励大家从小开始练习,从小开始考级的。因为专业道路非常辛苦,也确确实实需要下苦功、需要一定的天赋。但这也并不说,普通人就完全没有希望——今年我们这边的Isu六等级测试,就遇上了一个特别厉害的18岁姑娘。她半年不到就从一级考到了六级,而且每次都优秀通过。” 明星们好奇不已,纷纷询问自己跟这女孩比差了那些,是不是也有机会在冰上滑行如飞。 这负责人是实在人,前面刚说完,“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希望”,后面又加了句,“但能成为职业运动员那是一定要吃苦的,吃苦的人那么多,确确实实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实现了梦想。” 节目播出当天,就有好几家商业俱乐部来联系简冰。 其中,甚至还有自己曾经参加过考试的贝拉俱乐部。 可惜,如今舒问涛的泰加林冰场已经开业在即,简冰怎么也不可能抛弃自家老爸,去签其他的俱乐部。 娱乐圈粉丝的传播力不可小觑,不到一天,简冰之前的那些“光荣”事迹,便以光速传播开来。 而她和单言、陈辞的“粉色八卦”则成为了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核心部分。 甚至连她和陈辞的前舒雪模样神似,都被扒了出来。 …… 总而言之,正能量大V们归纳:哪怕再平凡的姑娘,只要肯努力,什么花样美男、冰上王子,完全不在话下啊! 鸡汤荼毒之下,仅有少量理智的人申辩: “哪里平凡来了啊,她一年考了6级啊!” “而且,颜也算能打了!搁我们班算班花了好伐。” “屁班花,起码级花水平!” “楼上小学生不要参与成人话题,这姑娘是我们Z大的,我们系花等级妥妥的!” …… 蜂拥的流量再回涌到花滑圈,各家冰迷的反应,则又各不相同。 陈辞和单言的冰迷当然烦不胜烦,只恨管不住自家偶像的腿,怎么就跟个“草根冒牌货”牵扯不清。 这圈从来不缺天才少女,少女们从小开始发光,各大赛事上风光无限。 到了简冰这个年纪,要么已经斩头露角登顶拿奖牌,要么就是折戟发育关,泯然众人矣。 像简冰这种18岁“大龄”空降的,还真是不多。 按她现在的年龄和表现出来的跳跃配置,考过全国职业赛事“准入证”的isu八级肯定没问题。 和职业运动员组个双人滑什么的,看着也挺有点潜力的。 但是,假如这个双人滑对象,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男单运动员,大家肯定不干了。 不但冰迷们不同意,各家教练也能急死。 单言好不容易解禁呢,还没潇洒两天,又因为这新闻被自家教练拉回去训:“我早跟你说了啊,拿成人组冠军之前不许谈恋爱!” 眼见命令之下,单言表情就没啥变化,教练又精明地加了句:“你就让他们俩折腾呗,一石二鸟,你下赛季世锦赛还能少个竞争对手。” 哪知道单言最受不了这个刺激,立刻一改往日听训的乖巧模样,抬头反驳:“我才不需要他让,我肯定能赢他!” 教练无奈,这小子,初看以为是火爆浪子,处久了才发现是三井寿。 人浪荡归浪荡,打完架还是要回头的。 还特耿直,非得亲自上去论个黑白不可。 人三井寿,可还知道打架得靠大家,叫了一堆帮手呢。 其他俱乐部的教练,则是借着这个机会告诫自己家运动员。 谨言慎行,注意品行! 要不然,下一个单言就是你! 下一个陈辞就是你! 回头到了学员们面前,教练则又换了面孔: “大家最近,也看到过那个半年考出6级的平凡女孩故事了?所以说,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奇迹!”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冰手机里,陈辞的号码也再没蹦出来过。 新闻媒体什么的,除了之前的那些照片、视频,也再没有他的最新动态更新。 倒是学校里的同学,闲得发慌建了个“简冰后援会”和“简冰滚出Z大”组织。 但前者是线下组织,还被杨帆以“干哥哥”的名义成功收编。 而“简冰滚出Z大”因为名字太不同学友爱,遭到学校领导的无情绞杀,还因为喷薄的戾气而让部分中立群众观望甚至改投后援会怀抱。 渐渐的,就分散于线上聊天群组、社交平台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与线上讨厌简冰的各家冰迷汇合,形成一股见“冰”就喷的暗流。 *** 简冰的体重掉到43公斤那天,正是学校开始放假的日子。 龙思思等人先后离校,杨帆则留在学校里等B市的“冰雪盛典”。 简冰觉得奇怪:“冰雪盛典是巡演啊,我看到巡游城市里,有你们老家的名字。” “我知道呀,”杨帆有些得意,“但老家只有熟人,没有知己,更没有人送票给我好嘛。” 简冰更好奇了:“谁送的?” 难道是那个看着就很财大气粗的花滑群送的? 杨帆却一句话,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是我偶像陈辞送的——他没送你票吗?” 别说票了,他连我的电话都懒得接了! 简冰在心里咆哮。 作者有话要说: 靠着美林写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