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不良帝后 > 第八百六十三章 最重要的人

第八百六十三章 最重要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别人的父亲那么卖力,当然可以回来了。    李昭又给十月讲了用人之道,必须打巴掌给甜枣。    因为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嘛!    ***    十月经常提起王先生,是因为他的父母总是提王先生。    你问他真的想见王先生吗?    他有那么多作业,还有那么多小伙伴可以玩,还有两个老师天天教他新东西,他早就把王先生忘到脑后去了。    半个月后。    杨厚照正在批阅奏章,张永来报:“万岁爷,王守仁已经到了京城了,不过到了城门口,就被万千学子截住了,面圣,怕是要明天了。”    杨厚照抬起头笑道:“就被截住了。”    张永点头:“截住了,人山人海的,都在围着王守仁问,先生,先生,什么时候开始讲课啊!”    “可受欢迎了。”    杨厚照的笑容又止住了,好像他战胜归来的时候,也没这么热闹?    这老小子,竟然敢抢他的风头,等一会见了,一定要好好看看,他到底长了几只眼睛几个眉毛,让这么多人拥护。    ******    城门下,万千学子簇拥着的,是个身形瘦弱,个子也不高的中年男人。    他的相貌和五官哪怕是身材,都十分普通,可能站在人群中,你根本就认不出来他。    眼角有一些笑纹,看着平凡和蔼,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看到眼睛的时候,眼睛特别的明亮锐利,是洞察世事的那种清明,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他。    这就是王守仁。    “先生,到底什么是心学?”    “心学讲的是什么?”    “先生,学好了心学,真的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吗?!”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王守仁都笑着回答。    还会引发一阵阵的掌声。    但是如果这样下去,一天也到不了城里了。    有护卫架着大人好不容易到了城门下。    然后道:“先生,有空再讲,咱们还是先进城为上,”    是啊,进城。    见皇上。    皇上终于跟召见他,他得见皇上,哪怕见一面,也算完成心愿了。    据说皇上,已经不荒唐!    王守仁微微抬起头,恢弘的城门,来来往往的行人,十年不见,京城,我终于又回来了!    ******    王守仁已经进京一个月了。    见了皇帝,讲座无数,心学也掘地而起,好似要跟理学呈抗衡之势。    这一晚杨厚照终于忙的快一些,和李昭做了运动。    随后躺在床上无聊,问道:“阿昭,到底什么是心学啊?”    “这王守仁也来了挺长时间,可是朕还是没明白。”    李昭道:“你看了他的书不就知道了。”    杨厚照摇头道:“没意思,不喜欢看枯燥的理论书。”    李昭就笑了,道:“就是良心!”    杨厚照看着她,目光亮亮的很好奇:“良心?!”    李昭道:“什么心学理学,本意都是为了让人向善,有更好的修养。”    “不过理学被用错了,本来是要提升自己的修养的,那些理学中人,最后却拿来要求别人。”    “还有一点,在遇到诱惑或者违背道德选择的时候,不是当事人,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更多喜欢批判别人的人,或许他们就没有资格遇到诱惑。”    “总之,理学在实践中,被人们发现,越来越难以实现,但是那么多人信奉,总不能说他就是错的?”    “于是乎,就让别人学理,龌龊的事情都背着人干了,就学出了一些伪君子。”    “心学就是良心,不管为不违背道德,但是不要违背良心。”    杨厚照蹙眉:“都违背道德了,难道不是违背良心?”    李昭道:“是啊,有这样一个案子。“    “一个寡妇,问一个县官,上有健壮的鳏夫公爹,下有即将成年的小叔,她到底要不要改嫁。”    杨厚照来了兴趣:“让女子改嫁,那就是不道德了,县官怎么做的。”    李昭道:“可是家里两个成年男人,一个寡妇,如果不改嫁,怕是要发生更不道德的事,所以县官当场就判了寡妇要改嫁。”    “其实只要有良心,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难道世人都不知道寡妇苦?谁都知道寡妇苦,有良心的人,怎么还会逼着人家,不让人家改嫁呢,有良心的人,更不会歧视女人改嫁。”    “良心,恻隐之心,用良心引导你去作诗,不用顾忌别人说你对与错,对得起良心就行了,这就是心学。”    “所以人应该分什么心学理学吗?”    “我从来不歧视心学,也不鼓吹理学,就低着头凭良心做事,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天下为公,就不需要圣人了。”    李昭知道,孔子最避讳的就是谈人欲,所以也不说理,因为欲壑难平,**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怎能一棒子打死?!    理学的境界,一两个人可能达到,普通人,没有经历诱惑,根本不配谈天理人欲!    这是李昭认为的理!    杨厚照那边道:“也不需要朕了?”    李昭抱上杨厚照的脖子道:“臣妾需要你,万岁爷是臣妾心里最重要的人。”    一句话瞬间取悦了杨厚照。    杨厚照摸着李昭的背道:“要不再来一次。”    李昭推着他:“别,要孩子,不能太频繁。”    杨厚照低声道:“那你还说朕是你最重要的人?又撒谎。”    李昭还没等回答,床帐后突然钻进来一个脑袋:“母后,父皇是你最重要的人嘛?那我呢,我呢?!”    十月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略带失望的看着李昭。    李昭:“……”    她急忙盖好被子。    杨厚照急的坐起,问道:“你怎么过来了?不去睡觉?”    十月道:“我听见你们两个说话,给我吵醒了。”    十月就睡在外间。    李昭求助的看着杨厚照。    杨厚照也很无措,这孩子越来越大,他要跟媳妇亲近,都要偷偷摸摸的。    杨厚照指着床外道:“快回去睡觉去,明天还要上课。”    十月就要往床上爬:“我想睡在你们中间,不然母后不把我当最重要的人。”    杨厚照:“……”    李昭:“……”    没办法,杨厚照偷偷穿好裤子,抱着十月去外间,哄儿子睡觉去了。    看着棚顶,李昭摸着自己的小腹,无声的又笑了:一个孩子,他们都手忙脚乱,再来一个,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ps:书友们,我是水上尘,推荐一款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    ☆、第八百四十六人 傻十月    五台山那边来人回禀,太皇太后娘娘生病了。    十月上学去了,杨厚照处理国事。    李昭和秦姑姑在殿里收拾东西。    李昭真的怀孕了,已经三个月了,把十月当年用过的东西找出来,小孩子还能接着用。    下人来禀告太皇太后的消息。    秦姑姑停下手中的动作道:“娘娘,那太后娘娘也要回来了。”    确实应该回来了,都走了四年了。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说句不好听的,随时都可能死。    如果死在外面,对杨厚照和李昭的名声影响都不好。    李昭道:“先派太医过去,如果太皇太后身体还扛得住,就要把人接回来了。”    秦姑姑道:“那太后娘娘呢?”    李昭笑道:“我已经多年不把太后娘娘当成对手了,你想啊,皇上不管是失忆还是不失忆,最后太后都没有得逞,还怕她干什么?”    家里的婆婆好不好,其实关系都不大,看她儿子怎么选择。    李昭相信杨厚照自己有分寸。    毕竟杨厚照都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事理,现在更成熟了。    李昭摸着肚子道:“不过,我确实是希望太后能在我生产完了之后回来,毛毛虫不咬人膈应人,看着心烦。”    秦姑姑点头:“看看太皇太后那边是什么样。”    随后两个人就不说王太后的事了。    说到了小孩子。    秦姑姑道:“万岁爷虽然嘴上说要不要都行,可是娘娘怀孕了,万岁爷还是很高兴。”    高兴的半宿没睡着觉。    杨厚照其实也喜欢小孩子。    李昭道:“希望这个,不要像十月那么单纯,这个十月,每次出门我都担心他挨欺负。”    李昭总感觉十月傻乎乎,但是她不敢当着十月的面说,怕小孩子有心里阴影。    但是确实担心啊。    现在满朝文武都喜欢十月,为什么,说皇长子纯善,有祖父遗风。    十月的祖父是谁?是仁宗。    大臣们当然喜欢仁宗了,善良,好说话。    可是当皇帝的,不是善良就好啊。    仁宗善良的有点过了,不然也不能连王太后一家都能欺负他。    十月将来要继承大统,她和杨厚照好不容易削弱了文官的势力,可不想这孩子再把权利让出去。    秦姑姑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李昭:“娘娘,您真是在嫌弃十月的性格?!”    十月是秦姑姑抱大的,秦姑姑比李昭还心疼孩子呢。    李昭就笑了:“我哪敢啊,怎么会,那是我亲生的是!”    秦姑姑肃然道:“我们十月,其实也很聪明呢,娘娘可不要看不起人。”    李昭暗暗挑眉,聪明和有心计,是两码事。    ……    ……    李昭和杨厚照要削弱文官的势力,皇子伴读,当然不能都放文官家的孩子。    一共六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是公侯家的。    徐瑞,当年开过功臣徐达的九世孙,现定国公第三嫡孙。    除了徐瑞,跟十月一起读书的,还有威远侯的儿子,于少羽。    老威远侯是因为京城保卫战的时候立下了卓绝的功勋,封的候,但是英宗复辟后诛杀功臣,将威远侯斩首示众。    宪宗即位后,为威远侯平反,威远侯的小儿子被接回京城,继承爵位。    威远侯一家本来已经伤了根基,威名不在,不过杨厚照因为不拘一格用人,威远侯跟杨厚照打过仗,所以又被重视起来。    这个于少羽,是威远侯的嫡子,但是不是长子,今年也是六岁,跟十月同岁。    但是这孩子不知道是早慧还是谁教他的。    他零花钱很少,所以经常从外面带吃的来,卖给一起读书的小伙伴。    今天于少羽带的是晶莹剔透,让人流口水的糖葫芦。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它不贵,但是因为是市井小吃,所以宫里没有。    对于大户人家的孩子来说,看着也很新鲜。    于少羽做生意也十分讲信用,童叟无欺,五毛钱一串。    如今城里都用纸币,正常人也不会带银子了出门了,麻烦。    徐瑞今年八岁,徐家管制的比较严,不给小孩子什么钱,所以徐瑞身上只有两毛钱。    可是于少羽的糖葫芦要五毛,他差了三毛钱呢。    一早徐瑞看见于少羽拿着糖葫芦来,他就知道自己买不起了。    徐瑞去问王蕴:“你有多少钱?”    王蕴道:“我娘只给我五毛钱。”    给五毛钱都是多的,他们小孩子也没地方花钱,家里人哪知道于少羽会在学堂里干这种事。    有用钱的地方,也都是放在小厮身上,但是小厮现在不能近身。    徐瑞问了一圈,有人跟他不和,有人身上钱不够,所以也没弄到钱。    最后王蕴道:“你去问十月啊,十月难道还没钱?”    徐瑞看看刚走进课堂的十月,十月身上斜挎着一个粉红色的小书包,那是宫里手巧的宫女给他做的,上面有一只非常可爱,但是特别的奇怪的兔子形象。    大家都非常喜欢他那个包。    那个包里,经常放几块钱,虽然大家也不知道十月往哪里花,但是他总会有。    徐瑞眼珠一转,来了主意。    等十月坐好了,还没发现于少羽桌上摆了糖葫芦,徐瑞就走过去,坐在十月身边问道:“十月,你今天带钱了吗?”    十月从书包里拿出三块钱:“我母后给我的,说是很多钱,能买很多好吃的。”    三块钱就是一张一块的,和一张两块的,现在市面上最大面值的钱,是十块钱。    所以三块钱真的很多了。    徐瑞拿出自己的两毛钱道:“十月,我这个更多,我们两个换啊。”    十月其实没地方花钱,他不怎么认得钱。    徐瑞的两毛钱是两张。    十月将两毛钱的面额跟一块钱比比,又跟两块钱比比,然后摇头道:“你的钱那么小,没有我的多,我不跟你换。”    徐瑞毕竟比十月多吃两年饭,心眼多些。    他道:“看钱,不是分大小的,你要看上面的花,哪个花多,哪个钱就是大的。”    商行发型的钱币,是名家字画作为图案,本来李昭说要把杨厚照画像当十块钱的图案,杨厚照怕别人对着他吐吐沫,或者下降头,很忌讳。    所以就不用人,都用花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