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经济战
在杨厚照说出来不要让皇后担心的时候,小鹦鹉已经把奏折的内容跟李昭说了。 李昭还有三天预产期。 正在院子里遛弯呢。 听了小鹦鹉说杨厚照的担心,她自己都笑了。 这个杨厚照,生十月的时候比她自己还紧张。 现在又是! 跟女真的仗,就算要打,也不是现在,肯定不是这三天,着急什么呢。 但是小皇帝不想让她知道,她也别把小鹦鹉等人给出卖了。 将来会将王朝取而代之的是建州女真。 也就是努尔哈赤一族。 虽然他们能取而代之,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是能发生,其实就不是偶然,是必然! 王朝确实内部也在自我修正和悔改,但是在外的敌人,也不会小觑了。 不过现在,努尔哈赤应该还没有完成女真部落的统一。 王朝统治者一直极为重视北疆即长城一线的防御,严防武力仍盛的北元蒙古各部。 谁都没有料到,取明而代之的是辽东的女真人,故早期对辽东的防御较少,边墙失修,并对东北地区采取怀柔政策,设奴儿干都司作为治所,一直没有战争,甚至有许多贸易往来。 这就为努尔哈赤一族统一女真,为以后建州女真破关夺取中原取得了时间和决定性的胜利。 所以对于女真这一族,确实是王朝最大的威胁。 杨厚照可能没有看扳指里的通史,所以才没觉得是大事。 得把危机告诉杨厚照,但是怎么告诉呢?! 李昭摸摸手指上的护甲,看着天空,蓦然一笑。 …… …… 红砖碧瓦的深宫大院里,传来女人好听的讲解声音。 “打仗,其实打的是贸易仗,经济仗,不管你之前武力有多凶猛,如果不会打经济仗,天下给你了,最后也会没。” 屋檐的台阶下,是女人和小孩坐在小杌子上,在说着什么。 夕阳染红天边的云,也将金光笼罩在女人的身上,如箭中靶心,她温柔的神色,越发活了起来。 李昭在给十月讲课。 他的女人在教育他的儿子。 杨厚照胸口软软的,像是侵泡在糖罐子里,特别幸福。 他站在大门口好一会,发现李昭还是没有看见他。 他笑了笑,继续听。 李昭那边还在道:“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实业经济体系支撑,就算船坚炮利,也夺不了天下。” “但是,既然已经船坚炮利,在另一种形式上就说明了,这个国家工业体系很强。” “像我们辽东一带,一直生活着一支游牧民族,他们靠放牧和种植五谷为生,但是十月你知道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名族,现在已经非常富裕,因为他们也有自己强而有力的经济体系,就是贩卖毛皮,现在很有钱了。” “有钱,就能造枪支大炮,说不定有一天会来攻打咱们。” “如果十月想要打败他们,你应该怎么做?” 杨厚照听了心中一动。 他一直小看建州女真,却忘了这件事。 建州女真地靠辽东一代,虽然是群山峻岭之地,但是物产丰富。 以前市面上的人参多来自于西北。 现在已经有商队去辽东购买人参。 上百年的老山参都应应有尽有。 再说就是毛皮生意了。 中原人越发有钱,过冬都要穿毛皮,现在稍微有钱一点的人家,谁家没有几张好皮子? 皮子保暖还好看,价格昂贵。 而市面上的这些皮毛,多半来自辽东。 难怪这建州女真早没有动静晚也没动静,偏偏这个时候有动静。 原来这几年开放了关卡,双方做起了买卖,把他们毛皮生意带活了,有钱了。 小国一富裕,就喜欢扩张,这绝对不是好事。 杨厚照心中有了法子,转过身,轻声叫着张永:“召集内阁大臣,道乾清宫议事。” 张永:“……” “万岁爷,天都黑了,不是回来用晚膳的吗?” 杨厚照道:“告诉皇后娘娘先吃,不用等朕了。” 张永:“……” 杨厚照走,李昭听见动静抬起头,对着那里去的逶迤仪仗,她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小皇帝也很聪明,也知道经济仗的重要性。 长城的建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体现这个智慧,除了工程艰难之外,还有一点,简直是绝了。 长城以北,正好是全年降雨量400mm的分割线。 也就是北面,降雨非常少,就算收复失地,要维持统治,要让人们生存,也十分艰难。 也就是,古代的条件,那种地方,要起来没用。 所以建了长城防御。 所以这个仗,就算打赢了,那土地中原人们也不稀罕,没什么用。 中原人和边疆部落打仗,一直都是吃大亏的,但是不打还不行。 所以先打经济仗,损失还能小一点。 …… …… 杨厚照想出来的对策,跟李昭估计的差不多。 把杨廷和他们都叫来,杨厚照道:“封锁辽东边关,双方禁止贸易,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已任何借口,向辽东部落购买毛皮,如有违反,以谋反之罪论处。” 就是要切断辽东各部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应该说砸了建州女真的饭碗,遏制其咽喉。 这是要跟一个小小部落翻脸? 辽东的女真族,一直都不是王朝的对手,王朝的敌人不是鞑靼蒙古吗?! 有个大臣道:“皇上,可是马上就要入冬了,入冬了禁止贩卖毛皮?那大家怎么过冬?!” 杨厚照怒道:“因为你过冬,所以江山社稷都不顾,所以祖宗基业都可以丢,就因为你要过冬?你就不会想别的办法?” 那大臣被骂的面红耳赤,脸上也极其委屈。 他当然不差那一张毛皮,他早都有,怎么也不会冻死,但是别人呢? 王琼想了想道:“皇上,停止贸易往来不是不可,但是确实要入冬了,百姓也要过冬,怕到时候禁止不住,反而引起慌乱。” “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来应急,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百姓就是大多数人,人是逐利的,利益越大,越能冒险,有些人才不管你什么民族利益江山社稷。 他只要利益,所以自古“汉奸”前赴后继! 但是光指责没用,既然有那么多汉奸,就说明这是人性固有的。 人性固有的东西,早做防范,比暴力制止付出的成本低! 杨厚照点头道:“你说。” 王琼道:“边关将士,是最需要温暖的,老臣希望,户部今年能多拨一些款项,多买些棉花。” 对嘛,没有毛皮,难道还没有棉花?! 杨厚照道:“你来草拟诏书,向甘肃等地大量收购棉花,不光是边关将士,确保百姓也能买到,保证过个温暖的冬天。” “记住不得抬价压价,扰乱市场。” “还有,在政令发布以前,商人在辽东地区已经购买的毛皮,就不要查了,过去的事既往不咎,让他们通关回来,之后禁令不解除,不可以再去。” “再一个,不光是东北?难道南洋那边没有动物?可以从那边进购。” “当然,主要是要收购棉花。” 有东西可以替代毛皮,想来就算双方禁止贸易,老百姓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恐慌。 不过杨厚照感觉还缺了什么。 到底缺了什么呢? 眼睛一瞪,想到了,仇恨。 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八百七十章 这次生产,一定要陪在李昭身边 朝廷再禁止,也不如民间自发抵抗不买毛皮有力度。 而且老百姓自愿不买,对朝廷的限购令还没有抵触情绪。 一举两得! 杨厚照笑看这杨廷和:“杨爱卿,你应该懂报纸?如何转移老百姓对女真人的仇恨,这个,你应该明白怎么做!?” …… …… “这些蛮子太可恨了。” “蛮子就是蛮子,简直畜生不如。” “还未开化,愚昧至极,残忍至极,这种民族,应该亡国灭种才对。” “绝对不买来自女真的任何东西。” 一间茶馆里,七八个男人,正在纷纷议论着。 小二哥走过来添茶水,其中有个问道:“还有没有别家报纸,拿来看看。” 小二道:“还有一份。” 他拿过来,见别人议论的欢,他不识字,问道:“大爷,到底出了什么?” 那些看报纸的男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你还不知道?” “你怎么能不知道?!” 其中一个道:“看了吗,咱们汉人去做生意,被女真人逼着剃头,留头不留头,不然留头不留头,只能选一样!” “看看他们打扮的,跟个山匪一样,这不是侮辱咱们。” 另个一道:“还有这种,抓了边关汉人做奴隶的,这个小女孩,才十二岁,那些畜生攻陷村子,给糟蹋了。” “这个,七个月大的孕妇,都不放过,后来跳井了……” “这个一个村子都给屠了,作孽啊。” 原来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女真人对汉人做过的那些恶行。 女真人正在完成统一,看那架势,是要攻陷中原。 蛮荒未开的地方,就有这样的狼子野心,大家怎能不生气,不气愤?! 小二跟着骂娘。 那些男人道:“今后绝对不能买他们的任何东西,不能给仇人送钱。” 又有人道:“小二哥,你都记下来,有人来了,宣传宣传,咱们是汉人,可不能买别人的东西,让人家做枪炮,来打自己人。” 小二哥说好…… 这样的对话和场面,这些日子并不少见。 街头巷尾,茶馆九龙,议论的都是这种事。 因为这种地方,是闲人最多的地方。 这种地方,识字的人也多,会买报纸。 这两天的报纸上记载的,都是女真的恶行,大家对仇人的仇恨,空前高涨。 清宁宫里,李昭坐在榻上,也在读报纸。 看到那些一个个的案例,她眉头紧锁在一起。 这些案例,应该都是杨廷他们搜罗来的,应该是真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蛮荒未开,为了争夺地盘,种族之间的斗争都是这么的血腥。 这边看着残忍,讽刺的是,在他们那边,那些满手是杀戮的人,还是英雄。 放下报纸,李昭想到别的,又笑了。 这个办法好,拉仇恨,肯定是杨厚照干的。 非常好,可以稳定百姓买不到毛皮的情绪,还能打击异类,这次他们不会再败给乘虚而入的小人了。 李昭心情好了,站起来要出去溜达。 突然肚子转筋的疼。 李昭抱着肚子哎呦一声,她生过孩子,知道这是要生了。 今天也正好是预产期。 李昭急忙喊道:“来人,来人,本宫要生了。” 秦姑姑等人都在外面伺候着,听了一下子都跑进来。 …… …… 杨厚照跟内阁的人开完会,本来应该看奏折。 但是他看不进去,因为这几天李昭快生了。 他抬头道:“来人。” 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进来了。 杨厚照道:“皇后娘娘那边,没有送消息过来吗?” 太监道:“启禀万岁爷,清宁宫的人跟往常一样,没人来。” 生孩子是大事,李昭不可能不告诉他。 杨厚照又低头去看奏折。 不过翻看了两下,还是看不进去。 其实他不是不喜欢小孩子,但是女人生孩子,真是痛苦啊,他害怕担心。 现在他的记忆已经全部恢复过来了。 李昭生十月时候,那种担心又无助的感觉,又上来了。 不过还好,李昭生十月的时候,他回来的时候已经生完了,没有让他特别着急。 不然在现场的话,他怕自己要崩溃了。 这次一定要去陪着阿昭,免得她一个人害怕。 …… …… 李昭躺在产房中,疼的满头大汗,但是她身体一直好,力气感觉还是很足。 秦姑姑在一旁急的掉眼泪。 李昭把人叫过来,然后低声道;“除非特别危机,不然不要去找万岁爷。” 秦姑姑道;“娘娘,您现在是生孩子啊,怎么能不告诉万岁爷,万……” 万一有个什么,到时候怎么跟皇上交代?! 有皇上在,还可以坐镇,没人敢不用心啊。 李昭努力挤出笑,道;“有你在,我就放心,没事的,万岁爷比我还能哭,他在,我更不安心。” 那倒是,皇后有什么事,万岁爷就跟小孩子一样。 来了大家还要照顾他。 秦姑姑对李昭道:“娘娘方向,奴婢一回生二回熟,绝对能帮娘娘把好关。” 李昭点头:“相信你!” 第一次,都把好了。 …… …… 都到了晚上了,杨厚照才听说,皇后进了产房,是上午进去的,一直还没生下来。 整整一下午啊,生十月的时候,可是一会就生出来了。 那么这一下午,李昭都经历了什么。 杨厚照气得踢桌子:“为什么早不来报。” 乾清宫的太监道:“清宁宫的人不让说。” 杨厚照急的咬牙切齿,什么都不顾了,撒腿就往外跑。 正好张永从外面办事回来,见皇上跑的欢,问道:“万岁爷怎么又不用轿子了?” 留下的人把皇后要生的事说了。 张永:“……” 又是当时的情景,不知道这次皇上跑回去,娘娘是不是又生完了?! …… …… 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杨厚照没哭。 只是为了陪伴,要陪伴李昭把孩子生下来。 孩子不是李昭一个人的,也是他的,生孩子,他也有份的。 所以这次,不能错过了。 杨厚照气喘吁吁跑回到清宁宫,到了产房外的隔间,陡然间听到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 杨厚照一愣,下一刻仿佛世界都停止了,只有哭声入耳,这是生了! 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874 明月将孩子抱出来,拿给皇上看:“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皇后娘娘又生了个小皇子。” 杨厚照还愣愣的,又没赶上! 他机械的抱过孩子,抬头问道:“娘娘呢?娘娘怎么样了,醒着呢吗?” 明月道:“产婆说肚子里还有一个,一会的功夫,也就生了!” 还有一个?! 让薛立斋给说对了,真的是个双胞胎。 杨厚照不知道怎么笑好了,这回,终于赶上一个。 他将孩子抱紧,就要往产房里冲。 明月急忙伸出胳膊挡住了:“万岁爷,产房之地,您不能进!” 可是不进去,怎么跟阿昭一起用力。 杨厚照道:“朕要去见皇后娘娘!” 明月得到了上面的死命令,死也不能让皇上进。 产房那种地方,怕男人见了一次,以后对女人都没兴趣。 杨厚照竖起眉头:“你这奴婢,要造反了,还敢拦朕的路,没见皇后给朕生孩子呢么?我们一家人,要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明月都当了耳旁风。 杨厚照还好,虽然着急,但是她不跟女人动手。 这么骂了明月两句,就听见李昭大叫一声,接着就是又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杨厚照神色都紧张起来:“阿昭!又生了!” 明月道:“生完了,万岁爷,您等着,奴婢去看看娘娘生了男孩女孩。” 明月活泼,仿佛是带着跳的,就跑了。 这时候杨厚照怀里还抱着一个小的,也没人来接他。 还好他经验丰富。 他低头看着皱巴巴的小人儿,嘴角硬是挤出笑,原来所有小孩子出生,都这么丑啊! …… …… 李昭虚弱的躺在炕上,眼巴巴的望着接生婆,生了两个儿子,天呐,她想要个小棉袄。 可是一想到生产之痛,好像还是生儿子没有那么多担心。 所以这个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产婆扒开看看,脸上露出大喜的笑容:“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是为公主。” “之前两位皇子,现在又添了一个公主,儿女双全,娘娘,您好福气!” 有个小棉袄了! 李昭嘴角不自觉露出笑容,伸开胳膊:“再给我抱抱。” 刚出生的小孩子,都要给母亲抱一下,据说是什么找到一样的菌群,小孩子有安全感,这一抱非常重要。 产婆将孩子放在李昭的胳膊上,李昭低下头。 小婴儿的小脸皱巴巴的,不过头发黝黑,这个孩子,头发应该随她了。 …… …… 之前还说皇上身体不行,不能生孩子。 皇后娘娘虽然生的慢了些,但是六年生三,也不少了。 两男一女,不光皇后的地位稳了,皇上的江山也稳了。 双胞胎出生后半个月,王太后和太皇太后回到宫里。 但是什么都稳了,本来小皇帝就只向着媳妇,太后以前还能拿孩子找李昭麻烦,现在什么都找不到。 她自己因为挑拨皇后和十月之间的关系,直接被杨厚照关到交泰殿,跟太皇太后一起吃斋清修。 所以回来不回来,都没引起波澜。 同年十一月,太皇太后病重,医治无效,在十二日的下午,与世长辞。 享年七十七岁,算是高龄。 太皇太后不是孝宗生母,更不是杨厚照的亲祖母,但是还能活这么久,大家都说是因为孝宗一脉仁慈宽厚,杨厚照当然是孝宗的嫡传子嗣,名声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太皇太后死后,举国同哀,民间守孝三月,不得嫁娶。 按照惯例,应该是守孝半年的,但是皇上体恤民间疾苦,知道老百姓要嫁女,商人也要做工,边疆还有敌人虎视眈眈,所以就改成了一个月。 这个更改,有文臣认为不妥,但是由于报纸的大肆宣扬,老百姓体会到了皇上的良苦用心,反响倒是很好。 而且别忘了,太皇太后是高龄辞世,属于喜丧,太皇太后也不想看着百姓受苦啊。 这些事都在这个冬天发生的,不过对李昭影响不大,李昭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 有十月要教育,还有双胞胎要看护,她很忙的。 忙的经常冷落杨厚照,皇后身边的人,都要常常提醒皇后,别太拿捏了,再失宠。 这日刚出正月,双胞胎好不容易一同睡着,十月也是上学了。 李昭打算睡一觉,秦姑姑走进来,指指外面,神色严肃。 李昭把屋子里的人都打发下去,抬头道:“什么事?好像很严重?!” 秦姑姑道:“娘娘,盥洗房来了个带罪之身的宫女,现在宫里人都传言,此女娇媚无比,是天姿国色,奴婢还听闻,这女人也不安分,好像在御花园里故意去遇皇上,不过皇上没看见。” “您现在身体刚恢复不久,还有皇子公主要忙,这女人要趁虚而入可怎么得了?您说要怎么处置她?!” 李昭蹙眉道:“带罪之身的宫女?” 秦姑姑道:“听说是个什么反贼的女人,不是被王大人给缴获了吗,那反贼杀头了,他后院的女人,就给抓到宫里当奴婢使唤了。” 带罪之身的人,当奴婢,当然也是最下等的粗使奴婢。 李昭坐起来看着前方出神。 秦姑姑低声道:“娘娘,怎么样?您认识啊。” 李昭好像有点印象。 王守仁缴获了一个自立为皇帝的土匪,应该就是那个土匪的女人。 历史上寥寥一笔的记载,那女人因为相貌出色,在宫里洗衣服的时候被杨厚照看上。 因为民间都说那女人是皇后命,杨厚照还跟那个女人说,要废了皇后立那个女人。 可惜不久,杨厚照就吐血死了,这位“有皇后命”的女人,也被送回洗衣房,继续洗衣服。 应该就是她了! 又是小皇帝上辈子的女人,李昭揉着脑袋,真是头疼。 秦姑姑小声道:“娘娘……” 李昭抬起头道:“一个家里,如果男人都不体谅你,你光赶走女人什么用啊?” “本宫又要带孩子,还要保持体态容貌,已经够辛苦的了,如果万岁爷体谅不到,还要去找别的女人,那本宫能有什么办法?赶走一个会有下一个,让万岁爷自己去应付。” 秦姑姑:“……” “娘娘,您又不管了!” 李昭点头道:“你也应该相信万岁爷一次了,他都快三十的人了。” 三十而立,难道还不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