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409章 过分了过分了

第409章 过分了过分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多大才叫大?    既然现在有钱了,那么陈子迩的想法肯定是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去建设,这也是为了吸引一流的人才,环境好了,人家也愿意来。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而要提及具体规模,他有个大胆的想法,这次收益至少一半他要投资在这个上面,原因很简单,这是未来。    未来什么都要往线上钻,没点技术怎么能行?    虽说公司的高层的确有需要他再投入资金来获得更快发展的,盛世地产与客友酒店都需要,但也不会要十几个、几十个亿那么夸张。客友酒店最初的投资不过2000万,那钱还没花完呢,这都是小钱,他都没细去考虑。    老刁可能要钱多一点,但最多2个亿也就够了,再者说陈子迩在市里的路子走通了,他手里的企业可能从银行拿不到钱?    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这两年国家经济有点通胀紧缩,没看正使劲催热房地产呢嘛。    布丁可能需要一点,陈子迩与史央清共同赞成的信息系统需要花重金不断完善升级,但其实这部分也是技术问题,可以作为这次投资的科研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    客观上陈子迩还想到了一个原因。    那就是9月底10月初的那次中海财富论坛,这次论坛影响的确巨大,世界认识中国,中国学习世界。而对于中海来说,那就是此次论坛之后世界五百强落户中海的脚步明显加快。    外资进入的门槛也一下子提高了,简单说在这之前一个千万美金级别的项目就可以在这里走得通,但这次论坛之后没有上亿美元的投资,那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投资人,意思就是项目特批、官员出席仪式等等之类的,你全都没有资格了。    基于种种考量。    陈子迩最后说:“韩书记,我这次的具体获利新闻上都播出来了,你问我多大算大,我不跟你做过多保证,但2个亿的规模我是肯定会投的。”    韩晓光不动声色,尽管这根本就没有让他觉得不高兴的理由,但从脸上是看不出什么的,他思索着问:“2个亿美元?”    陈子迩半开玩笑说:“这要是人民币我哪好意思在这开口啊。”    书记摆手笑笑,“哎,言重了,多少不是重点,我们能感受到你想为中海发展出力的心,这足够了。”    陈子迩心想,你是真会说话,还那么淡定,舅服你。    话说到这里,其实厅里的氛围就已经非常好了,薛立陪同在旁,脸上笑容很明显好像与有荣焉一样。    话说回来,由他去接陈子迩肯定有‘之前就认识’这个考量,其实从他为官的角度来说,有这么个实力非常强的私人企业家那真是舒服多了。    官商结合,能结合到一起,本质上就是互相都有对方特别需要的资源。    “那你是具体要做什么样的机构?”书记亲问。    他回答说:“细致的东西需要慢慢落实,但总方向是一个电子科技研发中心,我在硅谷也有一家公司,做的就是一个很小的电子产品,一点点大,但技术要求高,目前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考虑到电子行业竞争很强以及打造我们国家自己的技术力量,我决定在中海也成立一家研发机构,这个决定不小,因为研发投入必须要很舍得给钱,但我想法很坚定。”    众人一听,心都抖了,口水都要流了,那…这是高科技啊?    现在这年头,人们对这个词很没有抵抗力,各种高科技软件园像不要钱一样从空地上冒出来就可见一斑。    而且目前重污染企业也正在从中海往外迁,高科技行业可以说是这些领导们求之不得的东西了。    韩书记都忍不住有发自内心的笑意了,“高科技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嘛,打造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你这个想法不错!就要放开手去干,老韩,这个事我们讨论讨论,没有问题的话,我看可以特批!”    “是,我们都明白韩书记您的意思,高科技投入大,风险高,要鼓励更要保护。”    这下好,省去不少烦心的事了,上次看秦业盖章他是明白了跑手续是多糟心多浪费时间的事!    随后他又问:“今天你我都在,部长们也在,你这上亿的项目,肯定是要地,咱们效率高点儿,特事特办,你若是有考虑好的地方,咱们就定下来!”    陈子迩嘿嘿一笑,那怎么好意思呢?    但是当秘书摊开地图的时候,他还是很认真的在思考了,浦东,绝对的,无需考虑!    而且现在难度应该也没那么高。    说起来,浦东虽然从90年代初就开始搞开发,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开发进行的并不顺利。    主要就是没钱。    要说政府投资……十几年后大家对政府的印象是外汇巨他妈多,但在前几年真没钱,94年搞了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才好看一点,之前就更没钱了。    而要说外资,    他么的人家傻么?    中间一条大河,市民都往浦西跑,你们都喊出了宁要西边一张床,不要东边一套房,然后让我去浦东搞建设?我看着很像人傻钱多的?    那会不少公司的地产项目都经历了难产,最著名的就是正大集团在浦东投资的正大广场,这项目从投资到开发最后落成,前前后后长达十年,是我们给人家绊子使?别开玩笑了,我们脸都笑僵了,根本原因便是基础建设不足,投资商缺乏信心,简单来说,没钱可赚!    正大集团还是华人跨国集团,换西方人更不信你政府政策那一套,人家信市场!97年环球金融中心也开工了啊,可现在不也停在那了,08年才真正完工投入使用。    尽管今年,内外环高架,杨浦、南浦和芦浦大桥全都完工或是接近完工,可很多事情都有一个滞后性,就眼下,浦东开发算是有了一点向好的趋势,但远远没有走出之前的尴尬困境,这状况得到2001年左右才能完全反转。    所以陈子迩摸着下巴在那块最精华的地方‘仔细’寻找,外加思考,反正旁人看着是这样的……    浦东的地形是个三角形,东方明珠是那一块就更加三角了,今年世纪大道也接近完工……在学校里,陈子迩还听人讨论过这条主干道。它很失败,真的很失败。它就像三角形底边的高,一下子割开了两边,而且双向达到恐怖的八车道。    不过这是王福全教授要考虑的事情,对于陈子迩来说,他的任务就是要沿着世纪大道这条主干道寻找一个好地方!他姥姥的终于等来这一天了!    面积么,他没说具体的,图上标注了些还未开发的地方,他一眼看到环球金融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于是伸手轻轻画了一圈,“这么大算大么?咦?这图多大比例尺?”    明明很用力的画的,还很无耻的问比例尺的问题,似乎想掩盖自己贪心的事实!可你以为旁人看不穿嘛!    韩书记的一位部长说,“这差不多有3400亩了。”    “喔唷,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这地理学的不是很好。”    后来的卢家嘴软件园还不到700亩,过分了,过分了。这里可是寸土寸金的,不应该不应该。    “这样,在各位领导面前我也不贪心,这一整块我陈子迩就不想了,一半怎么样?”    ……    另一边史央清正在忍受母亲的骚扰,并让她回忆起了之前一直想忘掉的事。因为事件的持续发酵,她的母亲,当年对陈子迩的小成就颇为不屑一顾的唐晓蓉女士也从舆论中得知了这个消息,这…现在有些傻眼了……    第101万字感言    上一个感言太不认真,在群里被怼了o(╯□╰)o,都说从这那份感言可以看出本书写不长了。(脑回路清奇的一群人……)    所以应要求写一份101w字感言,但其实也没什么好感的,我就是给他们个面子发一下。    --------    --------    以上是真实内心活动。    以下是套路。    先汇报一下成绩,本书目前收藏6w6,均订4400+(零头都没有,剩下的人你们干啥去了?黑人问号脸)。每月稿酬比月入百万的差一点。一点,你们应该懂我意思,嗯。    前两天和风在云盟主聊天。    我:哎,这辈子都不可能5000均订了,心态爆炸。    他:你他妈在上架前说能有500均订就心满意足了,1000均订可以写到死!    以此证明我现在膨胀了。    哼,说的什么话……我会膨胀?    对啊,我就是啊,哈哈,那你以为呢?    其实并没有,你们没发现我更新稳定了嘛?上个月还拿了全勤奖,卧槽感觉发了大财。    而且这个月都过去5天了,我竟然没请假?    真羡慕你们这群幸福的读者能有这么好的作者。    所以恕我直言,经常说我更新慢的人你们的良心此刻应该隐隐作痛。    哦,对了关于这段女主的小转折,很早就有信息给出了。其实我很少解释剧情,最早有干过,但后来不干了,这都是你们教会我的,因为我发现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解释也不喜欢,而且写书的难处与困境或者说给作者带来的巨大迷茫应该在于怎么写都会被批评。那还有啥好解释的,反正都会被批评。    最夸张的是我本人读城市交通专业,就连前几十章涉及到的这部分内容都有人批评,说我讲的不对你敢信?    我:???    当时的想法是顺着网线把我手边一摞专业书砸在他的脑袋上。当然这个想法只出现了一秒,我很文明的。    就只是我现在还记得那个id而已啦~    所以解释剧情并没有什么用,整不好还会剧透。    我这感言也是奇怪,是不是应该说点写作的困难……其实最大的困难是穷,懂我意思?    我并没有在暗示什么,嗯。    回忆过去的话,新书期很困难,基本上耗光了我对码字的兴趣,那时候一个推荐接一个推荐都是pk过来的,掉了一步后面就是安慰上架了。写到100万字,就真的没什么兴趣了,假如没有钱还要被人骂,肯定早就不干了,因为每天更新太不省心了,现实如此,耿直boy。    一月份因为某个原因12天断更,虽说内心很悲怆欲绝,总是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然后默默擦拭眼泪,但每天没有码字任务……真t爽。    不像现在,眼睛一睁就是又要敲键盘,所以给点正版订阅,起码不要看盗版来喷我,那样的话,说不定……    我也会喷你。    而且你们尽量不要跳订,很容易暴露一个事实就是……开车的章节订阅会高一丢丢,懂我意思么?你们这群骚读者。    同期作者成绩都爆炸,只有我弱鸡了,可能不适合吃这碗饭,哎,现在的成绩也都像是假的,就像流星一样容易流逝,本来就几乎从没求过票,仅仅求一下订阅都不订的,很怀疑自己靠你们将来怕是要饿死。    我果然是个扑街。    而且天生不擅长煽情讲述困难,这,,让我怎么说,,,本来就什么钱都难挣,干点啥不困难啊。。哦不对不对,不能这么讲。并不是不困难,只是我不擅长说出口,其实还是蛮艰辛的,很早的时候甚至觉得能写100万字的都是神,现在我终于写够了一百万……嗯…多了一位神。    这一路走来经历很多波折,剧情不好被喷,断更什么的,都有,到今天真的谢谢大家么么哒。    如果你们能不跳订,多给本扑街一点点信心,让我早点看到5k均订的那一天,那就更完美了!    第410章 钱还是少,我还要多挣才行(第三更、求票求订阅拉!)    新闻上还是那条消息。    一个叫陈子迩的年轻中国人在美国股市搞了一通,赚回了差不多6亿多美元,主持人也很贴心,还加了一句约合50亿人民币。    这听起来像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里的男主角体验了所有的奇遇,捡到了所有的运气。    很不真实,却是事实。    就算她不是财经界的人士,不关注企业家的点点滴滴,但毕竟不是真空中的人,当那张唯一流出来的照片映入她的眼帘时。    唐晓蓉女士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了。    史爸边狍饭边感叹,“我的乖,这事真的假的?”    唐女士严厉道:“别讲话!我听不到了。”    “据传,在当地时间12月4日晚间,旧金山飞往中海国际机场的飞机上,有乘客在遇上了这位内地新晋年轻富豪,不过目前并没有他公开活动的消息……”    新闻慢慢讲完,唐女士立马起身去沙发上拿了手机给远在中海的女儿去了电话。    大白天的,史央清正在办公,她接到母亲的电话,“央清啊,新闻上播的都是真的?”    史央清冲秘书点头示意她可以离开,然后说:“什么新闻?”    史妈妈急促的讲:“就是你的那个邻居,小你好多岁的那个小男孩儿,真从美国赚了那么多钱?”    史总很平静的说:“现在知道看走眼了,我当时就跟你说过他身家已经过亿,你还怎么都不信。”    “啧,你别埋怨我了,快说,那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中央台都报道了能有假的么?”    家中客厅里的唐女士忽然起身来回的走,她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问:“央清,妈当时……有没有说过什么很过分的话?”    确实也过去一段时间了,史央清想了想,“很过分的话没有,但……态度肯定不是特别好。”    唐女士一拍大腿,“你当时怎么也不拦着我点儿!”    史央清无语,“算了,妈,他不是很小气的人,如果有机会再见面,说开就好了。行了,就这样,我这边还有事,先挂了。”    “哎,央清,央清啊……”    史爸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满脸疑惑,“怎么了?央清出事了?”    唐晓蓉颇为幽怨的看了丈夫一眼,“她没事,我出事了。”    史爸坐下来,带着耐心担心道:“怎么了?你出什么事了?”    “刚刚电视里,你不看到了么,那个年轻的人。”    “挣50亿那个?”    “嗯,我认识他,他也认识我。”    “真的假的?”史爸有点小惊喜,“你什么时候认识这么个人了?”    这人脉,不说得多少利,吹出去都是牛批好不好!    唐晓蓉女士继续说:“其实央清和他更熟,他俩是邻居。”    史爸更加惊讶,“邻…邻居?和他?你开玩笑呢?人家就住央清住的那种房子?”    他真幸运,唐女士又解释一句,“他这是刚刚发迹,之前就住央清对面。”    史爸一机灵,“那这好事啊,这样的话,央清的事业也能有更好的发展,你怎么说出事了呢?”    “我之前……对他态度不是很好。”    史爸:“……”    “对谁?五十亿这个?”    “嗯。”    “有多不好?”    “没给好脸色。”    “这……你……,好,你可真有勇气,要不怎么说我老史这辈子就受你治呢,这样式的人,国家领导人都会客客气气接待,你倒好,没给人家好脸色,牛,就属你最牛。”    也不怪他出言反讽,实在是……本以为是惊喜,到头来却是个惊吓!    史央清没特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初的那些尴尬其实并不重,以陈子迩的肚量来说,她的母亲稍微低点头基本就没什么事了。    她最近的任务重一点,布丁在完善布局整个长三角地区,物流系统的压力不小,12月了,圣诞加年底的大促销活动也是不能出错的重中之重,世纪最后一年,意义非凡,各大商家愿意给出的促销力度都不小。    这些纷乱的线头到她这里来,都得一根一根理好,确保不能出错。恰逢又出了陈子迩这个事,公司内部员工的心绪浮躁,不管怎么强调,都很难让众人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富豪本来就容易勾乱别人的心,更何况他离这么近?    这两天,她知道陈子迩即将回国。可不知道怎么走漏了消息,尽管选择了相对低调的回国,但还是被人注意到了。    楼下的记者一直很烦,关键是各大电视台、报纸、杂志都在打电话过来索要陈子迩的时间,最好能是专访。    就是她史央清自己都有被邀请。    可这些事没有陈子迩自己的声音,谁敢替他答应?    而此时的市委会客厅,乖宝宝形象的陈子迩与领导签下了投资意向。    史央清满心等待,尽管那笔钱不属于她,但她替陈子迩高兴啊,可她还不知道,人没见到,这家伙已经把钱花出去了三分之一。    浦东世纪大道旁,临近正在停工的环城金融中心,大约几公里这样子,陈子迩拿到了1200亩的土地使用权,而且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很给力,三年内是完全免税。    他不是在瞎搞,给领导拍马屁投那么多钱,亦或者是骗来土地搞其他的东西,他是真的要在这里建一个科技中心!    50亿啊,必须要折腾一下子。    离开了市委之后,薛爸爸还亲自送了他,不知是韩书记给了他话让他询问,还是他自己想问,反正他一直想要确认陈子迩是真是假。    弄到最后陈子迩讲:“薛叔叔,我虽然年纪小,但也不可能和你们领导开这种玩笑啊。”    以前,陈子迩一声薛叔叔,那他是一点感觉没有,儿子同学过来可不得叫叔叔嘛?    可不知道为什么陈子迩这一声喊的他非常受用!    “你让领导放心,我这和公司投资还不一样,我是纯现金,等我回国处理一点事情,然后立马就可以向这个项目注资。”    “要不我带你去看看那个地方?”    陈子迩一想,也行,于是奥迪车转了车头去往浦东。    这片地方建筑垃圾还很多,整个卢家嘴的高楼大厦不过四五栋,后来那个最高建筑环球金融中心现在是个没什么人的大工地。    陈子迩就随口提了句,“环球金融中心哪个公司投资的啊?”    薛爸讲:“森海外株式会社,一家日本企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资金不足,这两年一直停在这儿。”    这楼非常高,巨高。    陈子迩看着那片工地微微出神。    薛爸问:“怎么了?”    陈子迩叹了口气,“资金还是少,我还要多挣钱才行。”    薛爸:???    你说啥?    并非他装逼,而是这栋楼他盖不起,他目前身家50亿,但环球金融中心基本要80亿才能让他亮起来。硬要弄的话,其实他的实力够了,可以入股的嘛。但这样的话,他其他的所有计划都要泡汤了,这不行,之前就想好的,要心无旁骛的看向前方,等实力足够再说。    所以他刚刚愣神,就是在想这个事,等他有钱了……嗯,那样就最好了。    现在还有时间,说不定就有机会……唉,人的**果然没有止境,可这也是他不断向前的动力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