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36章

第3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兴宁九年。    夏。    五月下旬。    刘遂歌如今还没有正式被册封为皇后娘娘。可到底已经圣旨下来了, 满宫上下人人都是想讨好了这位未来的女主人。    这一日。    刘王氏进宫来探望了女儿。    母女二人自然说些私房话。    在宫人送了茶水点心后,刘遂歌挥手, 示意宫人们退下。    “娘。”    见到亲娘时,刘遂歌是高兴的。刘王氏更是眼泪婆娑, 她道:“我儿总算是熬出头了。娘在宫外,也是为你祈福, 愿菩萨保佑你, 原佛主保佑你。”    说起来女儿将要被立为皇后之事。    刘王氏就是想到了女儿出生时, 那个阳明道长的批语。一时间,刘王氏更是泪落了下来,她说道:“若你爹还在, 瞧着你如今的出息,那应该多好啊……”    “还有三郎……”刘王氏一提到了儿子,就是沉默了下来。这真真是他心头一道伤。    刘遂歌握住了母亲刘王氏的手, 说道:“娘,有女儿在呢。你莫担心,女儿会想法子,会差人寻了弟弟的。”    “唉……”刘王氏一声叹息, 说道:“三郎这些年都没寻到, 这许是上苍注定的。遂歌,娘如今就剩下你了。你定然要好好儿的……”    瞧着母亲握紧了她的手,刘遂歌颔首点头。    “娘, 就像你讲的, 女儿已经熬出头了。”刘遂歌笑道:“这天下间的女子, 莫不要羡慕了女儿的。”    皇后之尊,母仪天下。    自然是万千闺阁女子羡慕的对象。    “对了,娘进宫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讲与你知道。”刘王氏这时候提了精神,讲述了她的来意。    “你若做了皇后娘娘的宝座,肯定需要一些宫外的人手帮衬。”刘王氏说到这儿时,眼神有些哀伤。    因为,刘王氏的娘家是琅琊王氏的旁系出生。早是没个存在了。    王氏一族的嫡支?    刘王氏是心存忌惮的。    “前些日子,淮南路的刘氏旁系子弟,有寻来了娘这儿的。”刘王氏讲道:“都是你的族兄弟,有三人。”    “一个是你五叔祖父家的之春。一个是你七叔祖父家的之秋,还有一个是已经出了五服外的之义。”    刘王氏说了寻来的刘氏一族旁系的身份。    刘之春、刘之秋、刘之义。这三个族兄弟,刘遂歌前两个微微有些印象,至于刘之义是真没什么印象的。    “想当年记了族谱上,你这一辈子的男儿,刘氏一族有一百来号的孩子。”刘王氏有些感伤,她说道:“如今就剩下这么三人了。”    “这世道……”最后,话到这儿,刘王氏到底没讲了下去。    刘遂歌忙说道:“娘,三位族兄弟暂时寄居在哪处?”    “暂时住在娘宅子的隔壁。那宅子是娘租赁下来,予他们三人一个栖身之地。”刘王氏拍拍女儿的手,说道:“到底他们出生于刘氏,与你系出一个祖宗。遂歌,你真要用个人手的话,他们三人能给你跑跑腿。”    “嗯,此事女儿心头有数儿。”刘遂歌应下了。    到底她懂得母亲刘王氏的好意。    皇后又如何?    那宫外有时候,还真是需要贴心人。    这时代里,再是贴心,还是自家人用着放心啊。到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兴宁九年。    夏,六月。    在立后大典的这一天,建业城非常热闹。    摄政王司马铭自然出现在了勤政殿中。与文武百官一起,给帝后贺喜。    天子着十二华章的冕服,皇后着绣了凤纹的凤袍,一起并列于勤政殿的丹台之上,由得文武百官贺喜。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    兴宁帝执着皇后刘遂歌的手,二人皆是含了笑容于唇角。    大朝贺之后。    刘遂歌乘坐凤撵,回返了她的寝宫。这是位于皇宫中轴线上的皇后寝宫昭阳殿。在这里,她将接受了外命妇们的朝贺。    至于兴宁帝?    兴宁帝是准备留了摄政王饮酒。    “这等大喜的日子,皇叔,朕敬您。”兴宁帝端起酒盏,满面笑容的说道。    佩剑于身的摄政王端起酒盏,在兴宁帝的笑容之中,又将酒盏搁在了桌上。兴宁帝这时候依然是面带着对长辈的尊敬,说道:“皇叔,朕先饮甚。”    话落,兴宁帝先饮了杯中酒。    在场的众位文武大臣,瞧了一眼兴宁帝,又瞧了一眼摄政王。    不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摄政王的目光是深深的望了兴宁帝一眼后,端起了酒盏,在兴宁帝如春风般的笑容中,又是搁回了桌上。    文武大臣这时候已经瞧出来不对劲头了。毕竟,能在朝堂之上立足的,真没情商低能儿。那种没能力的,早被排挤掉。    “来,此盏酒,本王赏你。”    摄政王指了身旁侍候的宫人,面色严肃的说道。    侍候摄政王身旁给倒酒奉筷的宫人,是一个身着宫装的二十旬一等宫女。她容貌秀丽,身姿婀娜。    “诺。”    宫人有些迟疑,可在旁边守护的侍卫瞪视下,倒底不敢有什么异样的举动。唯有恭敬的接了那盏酒,饮了下去。    稍片刻后。    宫人口吐黑血,倒在了大殿之上。    “啊……”    勤政殿内,一片喧哗声起。    文武大臣们的脸色皆是变了。    这一盏酒原来要喝的主人是摄政王,如今摄政王未饮,代饮的宫人死了。在这皇后大典册封仪式后的宫宴之上,出现了人命官司。    这真是让在场的众人生出了莫名的不祥预感。    “来人,护驾。”    摄政王赫然起身,一声利喝。    护卫应诺,当场从怀中掏出了号角,咆咆的吹了起来。    稍片刻,整座勤政殿被众兵团团围了起来。一时间,肃杀之气,弥漫了整座皇宫。    兴宁帝在兵将围了勤政殿之时,脸色变得苍白起来。他望着摄政王起身,在护卫的拥促之下,从丹台的玉阶之下,一阶一阶的走了上来。    “皇叔……”    兴宁帝唤了一声。    摄政王目光冷然。    “圣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话,想与本王讲一讲?”停在了兴宁帝两步开外,摄政王左右两侧皆是亲卫守护。摄政王开口,吐了这等话。    那语气冷冽若冰。    兴宁帝讷讷无言,他似乎想狡辩什么,张嘴儿又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讲?    彼时。    昭阳殿。    刘遂歌刚接受完了外命妇们的朝贺。    这可谓是她这一生最荣耀的时刻。刘遂歌心底里,带着激动与欣喜。    在外命妇朝贺结束后,皇宫后苑的宫宴,也是开始了。借着这点子时间,刘遂歌准备回了寝宫内,去专门的妆室,重新补一下妆容,以及换一身吉服。    之前的祭祀与大朝贺,那朝服是正冠。    这会儿,在举行了后苑的宫宴,倒是吉服穿戴着,总是轻省一点儿。    就是刘遂歌换了吉服,重新回了宫宴的昭阳殿的正殿之中时。她隐约听到了号角的声音?这怎么可能?    号角可是战场上的指挥信号。    “嬷嬷,可听到了什么异样的声音?”刘遂歌还是问了身边的掌事嬷嬷。    “奴婢愰乎里,听到了呜呜的声音。”掌事嬷嬷如实回道。    刘遂歌沉默了一下。    尔后,她道:“嬷嬷差人去提醒一下,今个儿宫中正是庆典,倒是注意一些。莫是打扰了圣上与朝中众位大人们的兴致。”    有刘遂歌此话。    掌事嬷嬷自然是应承了。    就是掌事嬷嬷刚刚吩咐了宫人去传话办事儿。才是回来复禀了刘遂歌时。有杀气腾腾的大队兵将来,一下子围了整个昭阳殿。    一时间。    外命妇们俱是花容失色。    那些兵卒,人人身上都带了血腥与杀气。哪是后宅的贵妇们,平日会接触到的?    这会儿,人人都感觉到了宫中出事儿了。而且,不是小事情,是天大的篓子。    “尔等何人,居然擅闯昭阳殿?”    “可知这里是皇后娘娘的寝宫,尔等居然敢惊了凤驾?”掌事嬷嬷是宫里的老人,这会儿,那是一出马,就是利声喝话。倒没弱了宫中老嬷嬷的风采。    兵卒之中,一个领头小首领出来。他一身的铠甲,八尺男儿。在此等地方,倒是显得份外的引人注目。    “臣禁卫军统领值事何琢,拜见皇后娘娘。”    “臣奉上命,调动麾下前来守卫昭阳殿。此乃上官授予的令牌。”小首领将令牌一展示后,就是挥手,对围了昭阳殿的兵卒,说道:“依令行事。”    “诺。”    众人齐喝。    此时,被晾了那儿,满面难堪的刘遂歌,只觉得天塌地陷。    刘遂歌已经从禁卫军的态度中,品出了一些真相来。她知道,朝堂之上,不,应该是勤政殿出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究竟牵连多大的范围?    这一回,她这个还没当了一天的皇后娘娘,会不会落得万劫不复?    刘遂歌亦是不知道的。    “嬷嬷,扶本宫回寝殿。”    刘遂歌吩咐了一句,她挺直了腰杆儿,在掌事嬷嬷的随侍下,离开了昭阳殿的正殿。这时候,每踏出了一步,刘遂歌都是强自让她自己镇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