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农家夫妇生活 > 第94章 晋江首发

第94章 晋江首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玉娘看老头子这样, 不由一乐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医道上要是没人指点, 学起来有多难, 我这好不容易收个徒弟,当然要亲自教导一段时日才行。”    自己看医书学, 容易理解错误, 医者给人看病,看的是生死, 给病患错诊用错药,那可不是小事。    所以钱七走了后, 她就琢磨怎么教她。    这声师父可不能让她白叫。    现在钱七刚生完孩子, 让她来医馆学也不现实, 想了一通最后决定她去红枣村。    反正她现在也无事,去了红枣村也能清静些。    至于儿子来信让她去京里住,她写回信拒绝了。    她和老头子在东石县呆了大半辈子, 老了更不想走远了,他要是有心就回来看看他们老两口…    今个让人给钱七捎了信, 告诉钱七她三日后去。    这几天她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想到这里对着老头子道:“你想着把医馆现在有的药材,每样都给我包一点, 到时我好教钱七如何辨认药材。”    医者要对药材药性熟悉掌握,这样才能在开方子时,开出对症的药方。    想罢拿了一套银针,把相关的医书放到箱子里。    莫大夫听后笑着应了, 但看到玉娘收拾出来的东西,心里莫名有了不好的预感。    小心翼翼问道:“玉娘你打算在红枣村待多久!”    这东西未免太多了,这看着就是要去常住的。    玉娘听了回了句:“呆到钱七学有小成我就回来。”    她既然去了,肯定要把钱七的基础打好了…    这话一出莫大夫心里咯噔一下,那钱七要是学的慢这要多久!    想罢开始劝说玉娘,让她别去太久…    莫夫人看莫大夫这样,不由一笑:“你啊,年纪大了精力明显不如以前了,不如早些把医馆交给徒弟,到时你去红枣村陪我不就好了。”    两人一生悬壶济世,也该歇歇了。    他们就一个儿子如今在京城为官,他们夫妇最遗憾的,是儿子对当大夫不感兴趣。    两人一身精湛医术,只能各自找徒弟传授。    老头子还好早年收的徒弟,现在都能独当一面。    她在收徒上就比较艰难,遇到的糟心事也多,现在收了钱七,就想把她教出来,也就无憾了…    这医馆早晚都要交给徒弟,他们年纪大精力跟不上,在她看来晚交不如早交。    莫大夫听后愣了愣,回神后无奈一笑,他不是舍不得吗。    医馆承载了他大半生的悲欢离合…    钱七接到师父的信,看过后得知她老人家,要来家里住一段时间,心里一阵暖意流过。    明白师父是为了教导她医术,才会离开医馆来红枣村的。    信中说了三日后来,还叮嘱了不用去接。    把信递给孙保财笑道:“你先在这看着点孩子,我先把东屋收拾出来。”    东屋一直空着,他们为了方便,在住的屋子里,加了案几和书架。    不管是看书练字都在自己屋,在加上他们这几个月都在县城,所以也没收拾过,这会师父要来,自然要好好收拾一番。    孙保财接过信点头应好,等老婆出去后才看信,看过后眼含笑意,莫夫人能如此行事,可见是真心喜爱钱七。    看儿子没有要醒的意思,索性找了一本书看,嗯,省的邵明修总讽刺他没文化…    柳尘玉在临安府和东石县,各买了一座临街带铺面的宅子。    现在这两处宅子,都在按照孙保财的建议装饰中。    前面铺子用来日常派活、接订单、接待顾客用。    后面的宅子大多被改成了仓库。    现在先开设这两家货运行,等运转起来后,会陆续在其他地方设点开货运行。    货运行初成立时,主要接他鱼加工作坊的订单。    现在货运行对外招会赶车的长工。    想到孙保财那套宣传方案,对货运行以后的生意充满信心。    在宣纸上写下四海货运行,五湖四海这寓意很好啊,但不知为何看着这个别扭。    这货运行的名字要尽快定了,因为在过几日铺子装饰完,就该开门营业,这牌匾要提前做出来才行。    前几天他去找孙保财问货运行叫什么名字好。    想着这计划书都是孙保财写的,他也是货运行的东家之一,这人光拿干股不让他干点活,他这心里就是不舒服。    所以才去问他名字的事,结果这家伙说什么叫陆路通货运行。    当时他就白了他一眼,还说这么直白的名字怎么能行。    陆路通一听就没有深意,当即表示这名字不行,让他在想想别的。    结果孙保财给他普及了这名字的好处,说什么就是直白才会被人记住。    陆路通货运行人家一看就知道干什么的,又跟他说了什么,店铺名字能让人记住的好处。    后来他也说了几个名字,比如刚刚写的四海货运行,结果被孙保财嘲讽,说货运行又不是海上运输,叫什么四海啊。    当时他被孙保财肚中无半点墨水的样子气坏了,当即拂袖走了。    把陆路通货运行这几个字写在宣纸上,看着这俗气好懂的名字,莫名怎么越看越顺眼呢…    钱七收拾好东屋,回屋看孩子醒了,笑看着孙保财:“怎么没叫我呢。”    走到床边看小家伙啊啊啊的,也不知道跟孙保财在聊什么!    孙保财闻言笑道:“我看他没哭想着应该是不饿,所以就没叫你。”    话落又看着小家伙,啊啊两声回应他。    现在啊这个字,是他们父子日常交流的常用语。    钱七看着一乐,这会小家伙也看到她了,开始啊啊跟她挥手…    笑着把他抱起来,给孩子喂吃的…    孙保财看儿子吃饭了,也不在逗他。    琢磨着过段时间,在床边装个护栏,省的过几个月他会爬了,他们要是不注意在摔了。    刚刚他在看书,抬头时看小家伙已经醒了,在那不出声来回转脑袋看。    当时他就觉的,这要是会爬了,估计掉地上他能知道他醒了!    钱七喂完小家伙,给他拍完嗝放到床上。    看他啊啊的跟孙保财在玩,笑着亲了下他才跟孙保财说了声,快到中午了她要去做饭了。    孙保财闻言笑道:“你看着他,我去做饭。”    孩子身边始终要留个人,他老婆都忙一上午了,想让她歇会,这刚出月子别累着。    钱七闻言一笑,摇头表示不用,她吃了一个月两位母亲做的月子餐,现在就想自己做饭吃。    所以回来后刘氏去厨房,都让她找了由头劝出来,并且表示以后她来做饭…    跟孙保财说了原因才往出走,打算先去温室摘些菜。    孙保财闻言一笑,嗯他也想吃老婆做的菜…    钱七到了温室,往灶里添了把柴火,才进到温室中。    她家温室今年种了韭菜、葱、黄瓜和茄子。    因她怀孕要生孩子,所以也没有多种,等明年她会多种几样,能吃的蔬菜种类多些。    摘了两根黄瓜放到篮子里,又割了些韭菜,起身看着温室里绿油油的,眼底全是笑意。    弄这个温室的决定非常正确,冬日里能吃到绿色蔬菜,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孙保财把儿子哄睡了,给他盖好小被子,打算到厨房去看看,刚起身走到堂屋听到说话声。    出去看是村长来了,笑着把他请进屋。    田村长坐下后,直接说了来意,这眼瞅着要上冻了,他家要杀猪,以前孙保财说过他要买些猪肉,他今个来就是问问能要多少斤,到时他统计好了,好决定杀几头猪。    村里无论谁家养猪,都是先问村里人谁家要买猪肉,凑的差不多在杀。    这样卖了后,留下自家吃的,还能得些猪下水啥的,比卖给猪贩子合算。    家里如果养的多的,也是先这样处理,还有剩在去找猪贩子卖。    孙保财听后想了下笑道:“村长今年你家要卖几头猪啊。”    他想多买些才这么问的,今年他得了皇上的赏赐,又当了父亲,所以今年的年礼,他想给相熟的多送些。    送糕点坚果酒啥的,看着是好看,就是不实惠钱还不少花。    特别是酒都舍不得喝,不是留着送人就是放着。    所以刚刚田村长说起猪肉的事,他想着与其送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还不如送些猪肉实诚些。    反正送的不是亲戚就是相熟之人,大家也不会挑理。    田村长听后笑道:“今年养了十头猪,打算留一头自家吃,其它的都卖。”    今年光景好,稻田养鱼赚了不少,所以今年留一头猪吃肉,给孩子们解解馋瘾。    他都跟家里人说了,要是每年都像今年这样的光景,家里每年都留一头猪吃。    想着孩子们听到后的欢呼声,眼里全是笑意。    孙保财闻言笑道:“那我要三头。”    他家半扇猪肉就够吃,除了猪肉他还会买些野味,在说家里还有好些鱼。    钱七对鱼的喜欢程度比猪肉高,这半扇猪肉主要是他和刘氏孙老爹吃。    田村长听要三头猪,眉开眼笑的应了,明白孙保财要这么些是要送礼。    两人又说了会话,约定好杀猪时间,才起身告辞。    送走村长才去厨房,钱七这会已经炒好菜,看孙保财进来,让他去叫爹娘吃饭。    等孙保财出去,她把饭菜端出去,回屋看了眼儿子,今天能好好吃顿饭了。    平时每次饭点这小家伙都醒,忙活完他才能去吃饭。    吃饭时孙保财说了买猪的事,钱七听后点头表示知道了,送什么都是送,送些实惠的她觉的挺好。    特别是猪肉贵,平常人家根本啥不得买,这要是别人送的,你又不能变卖,不吃就坏了,所以在舍不得也得吃,孙保财这主意好。    刘氏听了心里一颤,三头猪那得多少银子,瞪了三娃子一眼。    张嘴本想说他几句,最后还是忍住没说,她说了这小子也不会听,在说又没要她掏钱。    买这些猪也是要送礼用,但终归是心疼,吃饭时不觉板着张脸…    孙保财看他娘这样,好笑道:“娘,我这不是寻思着猪肉实惠吗,你想啊,我给大哥二哥送猪肉,那还不是给你孙子孙女吃了。”    知道在刘氏心里儿子们都是草,孙子孙女们才是宝。    刘氏闻言一想也是,老大老二家一个月能吃两回肉就不错了。    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娃子这样做,孩子们还能多吃些,这般想着反倒觉的三娃子送猪肉挺好…    孙保财看刘氏有了乐模样,和钱七相互一笑…    老人有时候很好哄,在她不乐意的时候,及时把情绪给她疏导开了,只要不让她产生积怨,一家子和睦相处很容易…    符水行骗案在两天后定案,行骗之人因骗的钱财巨大,直接被判处斩首示众。    因行骗之人挥霍无度,所追缴回的钱财不多,知县大人按照审问出的被骗之人,按照人头把追剿回的被骗钱财均分给每人。    当然为了妇人的声誉,派县衙里的衙役家属,私下把银钱送还。    孙保财的二嫂也收到二两银子,小刘氏接到二两银子后失声痛哭。    哭的孙宝银一阵心酸,拉起自家的傻婆娘回了屋。    进屋看着小刘氏安慰道:“别哭了,这不是要回来个零头吗,你以后别傻乎乎的,啥人的话都信,银子没了咱们以后在赚…”    能说啥都这样了,这要是不去报官,这二两银子都没有。    至于婆娘的娘家大嫂,据说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刘家人也上门赔礼道歉了,这以后亲戚还得走动,所以这事就这么算了。    小刘氏听了哭的更伤心了,嘴上一个劲的说错了…    呜呜…十两银子就这么没了,当家的也原谅她了,可她这心里就是难过…    孙宝银看婆娘这样,上前把她抱在怀里安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