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上的那家酒店吧。”罗蒙说。 (14)
急什么,还有一个多月呢。”罗蒙嘴上说得镇定,心里却没什么底,这笔钱到底要从哪里出呢? “你打算咋办啊?”就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肖树林问他了。 “不知道,先去看看枇杷。”罗蒙摸摸鼻子,他还不信了,自己这满山的东西,还换不回钱来。 这几天陆续又有一些枇杷成熟了,不过还不成规模,罗蒙和肖树林在枇杷林里逛了一圈,摘了十多颗熟透了的枇杷果,蹲在田头剥了吃。 “明天早上摘几斤枇杷让极味楼那俩采购带回去,应该能谈个好价钱。”罗蒙心里估摸着,一斤不能少于三十块,不然他就不卖。 “他那儿毕竟还是酒楼,水果的销量有限。”肖树林看着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枇杷林,觉得马从戎好像吃不下这么多货。 “到时候再在咱们镇上卖点,咱家地里的菜也长得差不多了,过几天可以收一些一起卖。” “就在咱那个房子?”肖树林问。 “嗯,一会儿到镇上去做一块广告牌。” “咱俩自己去卖菜?”肖树林又问。 “是啊,这事还得自己上。”卖菜这事毕竟不比别的,每天出多少菜回多少钱,也没有个定数,交给别人去做就不太方便。 “那螃蟹咋办啊?”每天早上他俩还喂螃蟹呢。 “这活儿就交给罗志方去安排,咱中午晚上再巡巡,出不了什么事,你要是不放心,就先喂完螃蟹再去镇上,我一个人也忙得过来。”这山上的事,靠他俩指定是干不完的,就连镇上那家店,以后要是有合适的人,罗蒙也得放手叫别人去干。 肖树林想了想,犹豫了一下,问罗蒙道:“你看我爸怎么样?” 肖树林觉得肖老大最近有点太闲了,人家阿芸婶还有自己的事业呢,他倒好,整天无所事事的,上回他回去的时候,就发现这老头的状态不太好,扯着自己叨咕了大半天,尽说些讨人嫌的刻薄话。 听阿芸婶说,前阵子邻居有个老太婆不知道说了肖树林和罗蒙一些什么话,肖老大当下就急了,跟人家大吵了一架,撂了不少狠话,搞得现在左邻右舍都有点怕他,邻里关系也怪紧张的。 这些倒没啥,肖树林主要就是担心,这老头要是再这么下去,会影响他和阿芸婶的感情。肖树林觉得自家老子这个问题的根本,可能还是出现在情绪焦虑上,生活没点寄托,简单点说就是闲得慌,得给他找点事情做做。 “你爸他能愿意干这个啊?”罗蒙和肖树林这都是两口子了,肖树林的爸还不就是他自己的爸,虽然老头脾气不咋好,有点难伺候,但他们年轻人总不能因为这个就疏远他。 “待会儿上镇上做完广告牌,我找他说说。”肖树林这也就是一说,具体怎么样还得看肖老大自己的意思。 “我这边也得跟我爸透个口风。”罗蒙想了想,觉得这事还是得趁早跟罗老汉说说,不然到时候那老头万一要怪自己有事没有先找他,反而去找了肖树林他爸,还指不定怎么别扭呢。 “对,你也先跟你爸说说。”肖树林想起当初他们办酒的时候,罗老汉黑着的那张脸,心里也有些打鼓。 中午吃完饭,他们俩一起到镇上一家广告公司做了个招牌,也简单得很,他们那房子原本就是个店面,之前是个卖服装的,该装修的都装修了,这会儿只要把广告牌上那块布换一换就成,铁架子什么都是现成的。 店名就叫“牛王庄农产品直营店”,店里的货架还是他俩自己运了木条过去订起来的,也不求多精致,小半天就把活儿都给干完了,然后他俩便各回各家各找各爹去了。 “看店?我要给他看什么店?”水牛镇上,肖老大家,饭桌上,这老头一听肖树林让他去给罗蒙看店,那两条眉毛顿时竖得老高。 “咋是罗蒙的店?你儿子没份啊?”结婚近半年,阿芸婶跟肖老大说话也随意了许多。 “自己的店让他们自己搞去。”肖老大依旧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 “哎,树林啊,你爸不去,我去,听说邻居那张婶说啊,牛王庄那个枸杞叶子现在被传得可神了,你们这个店开起来,到时候卖不卖枸杞叶子啊?”阿芸婶看了肖老大一眼,笑盈盈地对肖树林说道。 “对啊,树林哥,去年不是说还种了些枇杷吗,现在熟了没有啊?”他们家三丫头年纪小,管肖树林叫哥也叫得最顺口。 “枸杞树还太小,现在不卖叶子,枇杷快熟了,过阵子还有草莓杨梅。”肖树林扒了一口米饭,心里有些感谢阿芸婶和三丫的好意,但是他肖树林是谁啊,他可是跟在这个混混头子身边长大的,对于肖老大的黑脸,他根本就没当一回事,早都习惯了。 “还有草莓啊!上回叔叔从街上买了两斤草莓,一点都不好吃,比牛王庄的差远了。”一听说有草莓,家里这几个丫头都来劲了,罗蒙去年种的那一个大棚的草莓,这三个丫头也都没少吃。 “有的吃就吃,还嫌东嫌西。”阿芸婶斥道。因为家里的小孩都大了,她和肖老大结婚后也就没要求他们改口,那仨丫头都管肖老大叫叔,肖树林也管她叫婶。 “还说呢,你自己都没吃几颗,还是我怕浪费,最后都给吃完了。”大丫头皱皱鼻子,开始揭她老娘的短。 “吃几个草莓还苦了你了。”肖老大对这几个丫头说话那就和气多了,毕竟是丫头啊,跟他们家这儿子能一样?小兔崽子,没一天叫他省心的,屁点大就敢跟他跳脚,打小成绩不好,长大了还给他闹这一出,害得老头他连孙子都抱不上…… “妈,你去看店呗,到时候咱还能过去蹭点草莓杨梅吃吃呢。”二丫给她娘出馊主意。 “这事你就别指望你们老娘了,她连秤花都不会看,还看店呢,到时候别把你们绣花的钱都赔光咯。” “现在人家做生意都用电子称了。” “那还有假币呢。” “……” 肖老大和阿芸婶这一来一往的,听得肖树林牙齿略酸,赶紧把最后一口米饭扒完,撂了筷子:“这事反正就是这样了,你到时候要是想过去就过去看看。” “臭小子!跑什么啊?喂,你还没跟我说哪一天呢?几点啊?”肖老大一看他儿子要走,架子也不端了,连忙问道。 “星期六,早上七点。”肖树林话音刚落,院子里就传来一阵汽车引擎的声音。 肖树林回到牛王庄,发现罗蒙早都在四合院了,正和陈建华商量着星期六能运些什么菜到店里呢,他们家山上不少菜都有安排了,有些是极味楼和永青那几所高中订好的,有些则是柳茹华要留着腌菜的,所以收菜前一定要弄清楚。 “你跟你爸说了?”一会儿陈建华走了,肖树林问罗蒙道。 “说了。”罗蒙笑了笑。 “他没说啥?” “没有,过阵子草莓就熟了,他俩还要做草莓蜜饯,忙着呢。” 实际上罗老汉自己有事做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老头心里还对那栋房子有点疙瘩,听说罗蒙他们要在那里开店,他就不太想掺和。不过这事就没必要说给肖树林知道了,省得他多想。 在回自家小屋前,罗蒙和肖树林又在山上走了走,看看各处庄稼的长势,想想当初这个小山头刚被自己承包下来的时候的样子,再看看眼前大片大片的蔬菜瓜果,罗蒙心里那个满足啊。 萝卜、白菜、空心菜、韭菜、小葱、生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番薯藤……等等,番薯藤!经过一大片番薯地的时候,罗蒙突然停下了脚步,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陈师傅啊,是我,罗蒙啊。”电话通了以后,罗蒙热情洋溢地和电话那头的陈福汉打着招呼。 “咋这时候还能想到给我打电话呢?”陈福汉显然不像罗蒙这么热情,自从去年牛王庄给他运了最后一批南瓜以后,就再没给陈家老菜馆供过货了,所以他俩这也是好长时间没联系过了,陈福汉还当他生意做大了,忘了自己这一茬呢,他自己也不是勤快有事业心的,这事儿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嗨,陈师傅啊,你去年说的那事,我可还都记在心里呢,不过我这山头上种的东西比较杂你也知道,你又要能长期稳定的单样,这不,今年开春到现在,我好不容易才又给你想出来一样。”罗蒙对着电话笑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是啥玩意儿啊?”陈福汉问他。 “番薯藤。”罗蒙还真好意思说。 “嘿,我说你这小伙子可真会做生意。”陈福汉嘴巴一咧,也乐了,他还当马从戎那样的生意精已经是人间极品了呢,没想到这儿还有一个脸皮更厚的。 “唉,陈师傅啊,你没吃过我们家的番薯藤,可能不知道,我们这镇上的人可都争着抢着要买呢,要不是记得跟你的约定,我还能多费这个事?”罗蒙说得跟真的似的。 “那你明天,先让极味楼那俩小伙儿带一点过来让我尝尝。”这番薯藤说起来虽然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陈福汉对罗蒙的牛王庄还比较有信心,去年那些南瓜的品质他可是看见了的,何况马从戎那小子还一直盯着这块地儿呢,八成是错不了。 “那几斤哪够尝的啊?又不是啥好东西,这样,明天我先给你发一百斤过去,你要是觉得不合适,随便丢了就是,我也不收你的钱。”就一点番薯藤,值当个啥? “那你一斤打算卖多少钱啊?”陈福汉问他。 “我们这儿一斤就是五块钱,陈师傅你要是一次能要一百斤,我就再送十斤。”说着电话的功夫,罗蒙已经决定了,以后他们家的番薯藤一斤就卖五块。 “你小子太黑,一块钱一斤烂大街的番薯藤你也敢卖五块?”电话那头陈福汉的声音依旧不急不缓的。 “哎呦,您老就别说外行话了,今年这天气干得,带绿叶的都涨价了,咱们这的菜市场,番薯藤现在是两块钱一把,不过他们那个跟我们家这个肯定是没得比。”五块钱一斤,一百斤也就是五百块钱,再降价可就没赚头了,这不还有人工费呢吗? “先不跟你扯,明天我看看货再说。”陈福汉也不着急。 “好嘞!”罗蒙爽快应了一声,然后又问:“陈师傅家那两棵枸杞树怎么样了,今年长得还好?” “还成,就是前些天被我摘叶子摘得狠了,这两天看起来没啥精神。”罗蒙这边的枸杞林大片,偶尔吃几回枸杞叶也是无碍,陈福汉家就不一样了,这不,给吃伤了。 “没事,我明天让他们再给你捎点肥料上去,你给上上肥,过几天就能缓过来了。”罗蒙连忙宽慰他说。 “那感情好,你让他们多捎点过来,我这边几颗果树也得上上肥。”真还别说,陈福汉曾经一度就怀疑过,罗蒙这家伙山上的庄稼之所以长得比别人好,就是因为他们家沤的这个肥料有秘方。去年罗蒙送他的那两颗枸杞树,后来被他连筐里的肥料一起移栽到院子里,结果连那块地儿长出来的草都比别处的壮。 “好嘞!”罗蒙爽快地应了一声,然后笑容满面地挂了电话。 “得让陈建华安排人早上摘菜了。”肖树林说道,明天星期五,后天星期六,以后每天早上要出的蔬菜会增加许多,有些菜可以前一天傍晚先摘好,有些最好是当天早上摘。 “嗯,安排摘菜的,再给涨涨工钱。”现在来牛王庄干活的那些老人中,有些是冲着这里热闹,实际上不差钱的,有些则是真的缺钱家里困难的。 老人觉少,早上摘菜的活儿也不重,让他们做正合适,就是交通不方便一些,罗蒙打算腾出几个房间安置每天早上摘菜的老人,让他们在牛王庄住上几个月,反正四合院二楼空房间多。 不过这一回既然要安排,那肯定就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首先老人自己得乐意,其次身体要好,最后就是干活也要过得去。这个工作交给陈建华去做就好了,反正这家伙想整顿牛王庄上的人事很久了。 至于剩下的老人,自然还是按照老规矩,愿意来就来,来就有饭吃,每天三十块。 陈建华的工作很有效率,罗蒙当天晚上跟他说明天要加一百一十斤番薯叶,第二天早上他上水牛镇拉完早饭,又开车去了一趟镇上,拉了几个相熟的老人来上山干活。 这家伙从发达城市到深山小镇,适应得貌似还不错,水牛镇上的老人们听说他之前是在大城市里的外资企业上班的,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多少,那个稀罕啊。又听说他得了糖尿病,许多老人一下就找到知音了,要知道,在这些老人中,高血糖高血压的可不在少数。 星期五上午,陈福汉收到一百一十斤番薯藤并两大筐肥料,肥料就让一个员工帮他送到家里,番薯藤就让洗菜的阿姨先洗了几斤,自己又泡了几斤米粉下去,没一会儿功夫,厨房里就飘出了番薯藤炒米粉的香味。 “师傅啊!你咋能炒出这个味儿呢?是不是还藏了一手啊?”他的两个徒弟嬉皮笑脸地拍着马屁。 “手艺不好好练,尽想着什么秘方捷径,就你们这样的,还指望能混出什么大出息?”陈福汉利落地熄了火,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先给自己装了一碗米粉,先是夹了几根米粉到嘴里嚼了嚼,然后又尝了两片红薯叶子,晃着脑袋说道:“确实好,我说他怎么敢卖五块钱一斤呢。” “师傅,这又是从水牛镇运来的?”今天极味楼的车子过来,他们就都猜到了。 “嗯,以后你们俩就每天上咱店门口摆摊去,专门炒米粉卖。”陈福汉给他们布置任务。 “师傅啊,这可比煮南瓜粥麻烦多了!”他那俩徒弟哀嚎。 “对付你们这两个懒货,就得用这个办法,去年煮了几个月南瓜粥,那煮粥的手艺不是精进多了?”又能锻炼徒弟,又能给他们陈家老菜馆赚到美名,还能增加收入,多好的事儿啊! 于是这一天中午,陈家老菜馆门口便起了两口炒米粉的大锅,番薯藤炒米粉的香味顺着街道飘出去老远,闻到的人,当天中午便都不煮饭了,去陈家老菜馆买现成的吃。 而这个时候,牛王庄上的罗蒙则正跟肖树林算着一笔账,番薯藤一斤五块钱,一百斤就是五百块钱,一个月按三十天算的话那就是一万五啊!看看,轻轻松松就多赚了一万五,所以说,牛王庄上并不缺钱,缺的是发现钱的眼睛啊。 134 134、最新更新 ... 星期六这天早晨,罗蒙和肖树林天不亮就起床了,两人漱洗完毕,拿了两把剪子,搬了一把凳子,各种背着一个箩筐就去了枇杷林。 罗蒙和马从戎说好了,周末这两天他镇上的店面开着,山上的枇杷先供给店面,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每天给极味楼供应五十斤枇杷,开始这段时间先卖卖看,以后看情况再调整。 经过一个星期的积攒,山上成熟的枇杷已经有不少了,罗蒙他们也不打算多摘。他们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种枇杷的,就算有人种,也都种得不怎么好,要是从南方运过来,那价格也不低,而且为了方便运输,枇杷常常没有达到足够的成熟度就采摘下来,如此一来,吃着自然就差了点。 何况现在还不到五月份,他们家的枇杷也算是早熟,按理说卖三十块钱一斤不算很贵,但是以它们镇上的经济水平,能舍得吃的人怕是不多。 因为不用考虑运输问题,罗蒙和肖树林自然就拣那些足够成熟的枇杷果摘,铺在箩筐里,黄橙橙的一片,一颗颗圆滚滚的枇杷果带着露珠飘着果香,就算是在盛产枇杷的东南某省,罗蒙家这样的枇杷也能算是上品。 等他们差不多摘完枇杷的时候,天色也快亮透了,山坡上陆陆续续出现几个摘菜的老人,有人看见罗蒙和肖树林,便招呼他们去四合院吃饭,说陈管事的已经把早饭运回来了。 罗蒙和肖树林都不急着吃饭,两人把装满了枇杷果的两只箩筐放在路边,一会儿陈管事或者边大军他们会骑三轮车过来收老人们摘好的菜,到时候看到这两个箩筐就会顺便收回去了,一起在牛王庄上工作生活这么久,这些事不用说,已经成为一种默契了。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去了就近的枸杞林,昨天他俩商量了一下,觉得既然镇上的人认可他们家的枸杞叶,那今天要是能弄点枸杞叶放在店里卖,肯定能给新店增加些人气。 既然是要拿去卖,自然就不好像平时自家吃的时候那样一片一片从枝条上摘了,罗蒙和肖树林直接上剪子,顺便就当是修剪树形了,去掉一些弱枝和明显密度过高的枝条,还有纠正一下一些长歪了的枸杞树。 他们俩干活都很利落,卡擦卡擦不停地下剪子,等带去的几个箩筐都装满的时候,时间才刚到六点半。 “今天就先剪这么多,剩下的以后再慢慢剪。”估计把这片枸杞林全部修剪过一遍的话,也够他们店里卖几天枸杞叶的了。 “走。”肖树林一手拎起两个箩筐,率先向山下走去,前天他跟肖老大说七点开张,那老头搞不好一大早就得去店里等着了。 “忘记拿扁担了。”罗蒙一手提着一只箩筐跟在后面,枸杞叶子倒是没多重,不过像肖树林这样,一下提了四个箩筐,走路实在是不方便,罗蒙寻思着,等自己以后手头松一点的时候,就在山上铺出几条路,处处通车,起码得能通三轮车,这样一来运点东西什么的,就方便省力多了。 罗蒙他们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山上的老人也已经摘了不少蔬菜回来了,开着三轮车四处从路边收菜运往四合院的,竟然是刚来牛王庄不多久的郑博伦。也是,这个时间,估计牛棚那边还在挤奶,最后一批奶都还没来得急送到镇上呢,罗全贵边大军他们都腾不出功夫。 这些老人干活非常细致,就拿那些番薯藤来说,老人们摘回来的番薯藤,绝对不带老藤不带顶芽,全都是又肥又嫩的新枝,每一个枝条都是二十厘米左右长短,带着水嫩嫩的叶子,那碧绿的枝条只比铅笔略细些,用手一折,“啪”一声脆响就能断成两截。 罗蒙和肖树林把要运到店里去卖的蔬果都装了车,又匆匆吃了几口早饭,便开车去了镇上,他们的车子开到自家店面附近的时候,时间刚好七点,肖老大已经先到一步,把店门打开了。 “怎么这么晚?”肖老大抱怨道。 “摘了点枇杷,又弄了些枸杞叶,就晚了。”肖树林说着就把最上面的两筐枇杷先搬了下来。 “那得几点起床啊?不是说不卖枸杞叶吗?”肖老大连忙伸手接过他搬下来的一个箩筐。 “开张头几天,图个热闹。”罗蒙冲肖老大笑了笑,也从车斗的另一边,把那些一筐筐的蔬菜往店里搬。 “那你们咋不跟我说一声,这两天他们看到咱这个店的招牌,就有人问卖不卖枸杞叶,我还跟人家说不卖呢。”肖老大在衣服上搓搓手,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枇杷果一个一个往货架上摆。 “你吃饭没有啊?”肖树林问他老子。 “吃了,这都几点了。”肖老大哼哼。 “婶子她们怎么没来?” “她们不是要绣花,来这儿干啥,等晚一点,她们可能会过来瞧瞧。”肖老大这两天也和阿芸婶嘀咕了一番,觉得罗蒙和肖树林的这个店面,要是肖老大一个人过来还能说是帮忙,要一家人都往这儿凑,那不是整得好像是自家的似的,那人家罗蒙的父母该有什么想法啊?所以还是得避点嫌。 你说要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把,娘家就是娘家,婆家就是婆家,清清楚楚的,现在倒好,他们这两边都是儿子,有些事情,还真不好整。 想到这儿,肖老大就问罗蒙说:“你爹妈他们来不来啊?” “我一会儿打电话问问。”照理说这新店第一天开张,他们应该也会过来露个脸才对。 “诶,这是枸杞叶?”他们这边正说着话,一个过路的阿姨突然停下来,对着路边的一筐枸杞叶问道。 “啊,是啊。”罗蒙擦擦手,过去招呼起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张了。 “是牛王庄的啊?”那个阿姨又问。 “嘿,没错。”罗蒙指了指自家店面的招牌对她说道:“那上面写着呢,咱水牛镇才多大地方,放心买,假不了。” “多少钱一斤啊?”阿姨面露喜色,确实,在他们这种小地方,像一些本地特色产品,这家的米粉那家的年糕什么的,基本上是不用担心假冒伪劣的,谁要敢这么搞,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还做人了不做? “十五块一斤,每人限购一斤。” “啥?限购?”在他们水牛镇上,可没听说过买菜还搞限购的。 “嗨,我那山上的枸杞树还小呢,就这两天新店开张,弄点过来叫大家尝尝鲜,总共也没多少。”这个罗蒙倒是没说谎。 “那我就买一斤,给挑不给挑啊?” “您挑,轻点就成。” 没一会儿,等着这个阿姨挑完,他们三人也已经快手快脚地把这些蔬菜都归置好了,肖树林把车开去不远处的巷子口停好。 这会儿,又有一些经过他们店面的家庭妇女以及老头老太太,听说是在卖牛王庄的枸杞叶子,也都围过来瞧热闹。因为枸杞叶一斤卖十五块,大多人也都能接受,就这样,店里慢慢就热闹了起来。 “诶,他就是罗蒙?”罗蒙在水牛镇的名气虽大,但是因为他一直窝在牛王庄,知道他长什么样的人倒也不太多。 “没错,就是他,上回我还在红凤店里见过他呢,大早上的,开个三轮车过去运早饭。” “那刚刚那个不就是肖树林?” “那就是肖树林啊?长得怪好看!” “罗蒙不也……” “嘘!!!那老头看到没有?就是肖老大。” “哎,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这个枸杞叶怪嫩的哈!” “前阵子胡群峰就给他爸弄了点,老爷子说吃着可好了,到处跟人夸,说自家儿子多本事多孝顺。” “……” 罗蒙耳朵灵,把这些人的窃窃私语听得一清二楚,看来肖老大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有他在这儿镇守,他和肖树林估计能少听不少闲言碎语。 “知道她们在说啥吗?”肖树林突然转头悄声问了罗蒙一句。 “说啥啊?”罗蒙问他。 肖树林咧咧嘴,笑道:“说我长得怪好看。” 罗蒙忍不住也乐了,心里忍不住又想着,这家伙什么时候耳朵也这么好使了,貌似已经超越普通人应有的灵敏度了,八成也是灵泉的功劳,不过啊,这到底是食补的效果还是采补的效果呢? 这些人买了枸杞叶,很自然就留意起店里的其他东西来了,听说枇杷一斤三十块,大家伙儿虽然不怎么舍得吃,但也没怎么觉得贵,但是一听说罗蒙家的番薯藤一把要卖五块钱,好像都有点接受不了。 “我这个店面都是按批发价卖的,你们以后就知道了。”确实是批发价,给马从戎,给陈家老菜馆也都是这么卖的,至于永青那几所学校,罗蒙也打算给他们涨涨价了,除了奶黄包奶馒头继续给优惠,其他一律按市场价。 “一把番薯叶卖五块钱,还说是批发价,你这后生是不是有点不实诚啊?”一个直性子的老头当场就向罗蒙发难了。 “嘿你这老大爷,怎么说话呢,咱是自愿买卖,你要是觉得值当,五块钱一把买走,要是觉得不值当,出门左拐去菜市场,埋汰人弄啥呀?”罗蒙还没说话,肖老大就先跳脚了,这是他半个儿子啊,他自己说说也就得了,能给外人随便说? “诶!你喊谁老大爷呢?你今年多大啊?我看也没比我小几岁!”老头一听肖老大管他喊老大爷,也不乐意了。 “五十九,咋了,还没到六十呢,管你喊一声大爷那是敬老。”肖老大大言不惭地说道,这老头好像这辈子都过不了六十那一关了。 “哎,大伯,我给你搬一张凳子,你在这儿坐着,看看一会儿有人过来买个几十几百斤的,我给不给他们优惠。”头一天开张,总不好在店里跟人吵架,罗蒙连忙搬了一张凳子,安抚那老头先坐。 “几十几百斤?你当那钱都是从溪里捞的……”老头念念叨叨,倒也不再跟肖老大急眼了,肖老大也能分得清场合,嘀咕两声又管自己上货去了,枸杞叶卖得快,罗蒙他们今天总共就剪了六筐,转眼这都卖了近一半了。 “喂!群峰啊!你赶紧过来!一个人就给买一斤!你多拉几个人过来!啊!”这时候,店门口响起一个洪亮的嗓音,众人的注意力也被他吸引了过去,这人就是水牛镇首富胡群峰他老子了。 “大伯,你咋也这么早呢?”店里很快就有几个人和他打招呼了。 “嘿,你们这几个家伙,也不说喊我一声……”胡老头大大咧咧的进了店,也没什么架子,直接钻进人群里挑枸杞叶去了,罗蒙见他这样,也就没过去招呼。 没一会儿,胡群峰就带着家里的一群大孩小孩们过来了,大的二十多了,小的才七八岁,个个一脸睡意,有的眼角都还挂着眼屎呢,看来都是被混群峰硬给从床上给挖出来的。 “太爷,先买一斤枇杷给我吃。”那小娃娃钻进人群,很快就找到胡老头了。 “刷牙了吗?”胡老头问他。 “刷了。”这小孩明显在撒谎,不过这时候胡老头也没工夫跟他较真,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票子,让他自己去买。 “土娃,一斤够谁吃的,多买点。”一旁的大孩子怂恿道。话说胡群峰这孙子的小名也够土的,据说是当年这孩子小的时候,胡群峰找算命先生给算的,算命的说他五行缺土,这不,就给取了这么个小名儿,前后总共三个土呢。 “你咋自己不去说,他们一会儿又得说我乱花钱。”土娃挤到摆着枇杷的货架前,转头问正给人打称的罗蒙说:“老板,能尝一个不?” “尝,一个三块。”罗蒙伸手从旁边抽了一个塑料袋,把手里的一把枸杞叶子装了袋,肖树林则坐在一旁抱着箩筐收钱找钱,肖老大在店里进进出出,看到哪儿的货少了,就给补点,时不时和这个那个的说两句闲话,爆出几声大笑,心情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真抠!”土娃撇撇嘴,挑了一个最大最红的枇杷,就站在货架前剥了吃。 “咋样,好不好吃啊?”旁边那个闻着枇杷香,又见土娃这小子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冲罗蒙喊道:“老板,再尝一个啊。” “行啊,一个三块。”罗蒙摆摆手,示意他尝。 “一个三块啊?”一旁原本不怎么舍得吃的人听罗蒙说一个三块,也有些心动,花三块钱尝一下也好的嘛,三块又不多。 “你快去找我爷爷过来。”土娃说着把手里的枇杷核一丢,刷刷往袋子里装起了枇杷,也不怎么挑,一斤三十块,一百块钱也就够买个三斤三两的,哪儿够啊? “诶。”那个十几岁的少年咬着枇杷就去了。 “那么好吃啊?”旁边有些人见他们这样,就更加心痒了。 “八成错不了,胡家这些个小祖宗,嘴巴都刁着呢。” “罗蒙啊,我这儿也吃了一个啊。” “我这儿一个。” “……” “哎呦,怪好吃,我多买两个回去叫我孙子也跟着尝尝。” “我也多买点。” “土娃啊,买那么多你吃得完啊?” “我们家人多!”土娃硬扒在货架前不肯走,往手里那个塑料袋里胡塞海塞,一边嘴里还喊呢:“爷爷,快过来给我付钱啊!” 这两筐枇杷被抢完也就是那么一会儿工夫,除了胡群峰他们家买了七斤多,剩下的都被人三个五个的分完了,一个三块,连称都不用称,最后那几个个头小点,有人想讲价,结果被肖老大拿个塑料袋都给装走了,说是要带回去给自家孩子吃。 早上八点多,重头戏开始了,陈充全和包大华领着一帮人买菜来了,那可真是几十上百斤的搬啊,连价都不带还的,番薯藤一斤五块钱,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看得水牛镇的人们心里忍不住也想了,难道说罗蒙种出来的菜真的就有那么好? “唉,我也买一把尝尝。” “他们家这个茼蒿菜怪香,我也买一点试试,吃亏也就一回么。” “我买两条黄瓜。” “我儿子在县城念书,今天下午就该回来了,那小子最爱吃西红柿拌糖,罗蒙家这个西红柿倒是怪好,闻闻,还带着香呢。” “我也买几个。” “……” 这一卖开,那速度就快了,中间肖树林还回山上运了两车菜下来,也都卖了个干干净净,主要是陈充全包大华这两人在县城里不知道怎么给他宣传的,今天上他这儿来买菜的永青人特别多。 水牛镇的人一看永青的人都一股脑儿跑罗蒙这儿来买菜,也不知道什么心理,一下就跟人家抢了起来,这菜卖到后面,整个就跟打仗似得,幸亏罗老汉和刘春兰带着罗美慧罗美玲来了,老两口跟着帮了一会儿,不然还真忙不开。 “叔,你一会儿带上那仨丫头,上我那儿摘点枇杷?”不到十点钟,店里都已经空了,罗蒙收拾着箩筐货架上的那些菜叶子,打算一会儿带回去喂鸡。 “我待会儿回去问问她们去。”肖老大正坐在凳子上和肖树林一块儿数钱,刚刚他收起来的那几颗枇杷,这时候刚好就给罗美玲和罗美慧解了馋。 “把婶子也喊上,中午就别做饭了,上我那儿吃去。”罗蒙又说。 “上你那儿能吃什么啊,大食堂的,上咱家去,你爸早上还跟汉良他们那儿买了一条猪腿呢,一会儿你再抓只鸡过来。”刘春兰这时候就说了。 “嗨,杀什么鸡啊,费那事。”肖老大连忙道。 “就杀只鸡,能费多少事?到时候咱俩再喝一杯,年前这小子给酿的那个枸杞酒,我还剩下半坛子呢。”罗老汉也说话了。 “呦!你咋还有半坛子呢?”当初那坛酒,肖老大自己也不怎么舍得喝,奈何酒友太多,像龚白棋一样的酒虫,要让他给馋上了,轻易打发不了,少不得要出点酒。 “那我先送爸妈回去,一会儿再下来接肖叔?”他们这一辆皮卡是肯定坐不下两家人的。 “急什么,我先回去给她们几个说一声,一会儿要出门再给树林打电话,叫他来接。”肖老大说着,又和罗老汉刘春兰打了声招呼,就先回去了。 罗蒙和肖树林收拾完店面,载着两老两小回了大湾村,一会儿肖树林的手机响了,他又开车去镇上把肖老大阿芸婶以及那仨丫头给接了过去。 这一天中午,两家人一起吃了顿饭,罗老汉和肖老大一块儿喝了两杯,下午又一起去摘了些枇杷,相处得也算是融洽,虽说不上其乐融融,但无论如何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了。 而牛王庄的蔬果,也很快在水牛镇上闯出了名声。 “诶,吃过牛王庄的枇杷吗?啥?没吃过?那枸杞叶呢?也没吃过?番薯藤总吃过?算了,你已经OUT了。” “能耐人就是不一样啊,种地也能种出大出息,看到上他们家买菜的那些车了吗?啧啧!” “还别说,就是好吃啊,那枇杷,那番茄,反正我是爱吃得很。” “好吃是好吃,就是贵,他们家那枇杷啊,我就舍得买两颗给我那乖孙儿解解馋。” “人家的东西好,值那么多钱,你看那谁谁家的老太太,从前成天咳嗽,她儿媳妇现在每天给她买三颗枇杷,都说好多了,人家隔壁的也说了,夜里都不怎么听她没命似得咳嗽了。” 而罗蒙这边,已经把主意打到了打铁铺上,最近牛王庄上那些番薯藤已经被摘过了一遍,他就寻思着,先叫它们缓几天,这两天先拉人上打铁铺去摘。反正当初也是说好了的,孙林木这个番薯种出来归他自己,番薯藤就归罗蒙。 别看孙林木这小子闷不吭声的,实际上现在也有点底子了,去年秋冬他先是从肖树林的运输公司租了一辆柳州五菱,后来干脆自己买了一辆,到处去赶集卖烤红薯,没集的时候就在县城里摆摊,等他们家那些红薯都卖完,那也是赚了不少。 这回过去,罗蒙还打算上李海梁他们家看看,看这小两口啥时候才能给他交上租子,他们家养上鸽子的时间也不短了。 135 135、最新更新 ... 罗蒙和肖树林是傍晚去的打铁铺,吃过晚饭和刘彩云一起过去的,打算去跟孙林木说一声,第二天带人过来摘番薯藤,顺道在院子里坐坐,也和李海梁夫妻俩唠唠。 “哎,你们今天咋过来了?”孙林木正在院子里修一把锄头,见罗蒙和肖树林进来,停下手里的动作和他们打了招呼。 “跟你吱一声,明天早上过来摘番薯藤。”罗蒙说道。 “来摘就是,还说什么。”孙林木笑了笑,又对肖树林说:“我那个车子这两天开起来有点杂音,你能帮我看看不?” “行。”肖树林点点头,便和孙林木看车去了。 “这小子最近遇到啥好事了,你们看他笑起来那样儿!”罗蒙一看孙林木就是和从前不一样了。 “嘿,谈恋爱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不跟我们住一屋了。”蓝燕大大咧咧地说道。 “那姑娘谁啊?”罗蒙也挺八卦。 “大石镇上的,我俩都见过了,长得真不赖,人也爽快。”蓝燕对这个未来邻居印象很好。 “啥时候的事儿啊?”罗蒙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 “年前孙林木去大石镇赶集,那姑娘本来是在外边上班的,刚好过年回来,俩人就看对眼了。”一旁正筛豆子的李海梁说道。 “那他俩打算啥时候办酒啊?”罗蒙问。 “嗨,那姑娘,家庭情况也比较复杂,家里人听说她要跟孙林木,也不同意,闹得挺僵,那家人想找孙林木要十万块钱礼金,孙林木倒是没说啥,那姑娘自己就不同意……”蓝燕把那只腊肠犬抱在膝盖上,仔细地帮它打理着皮毛,这腊肠犬其他都挺好,就是爱得皮肤病。 “他也没那么多钱啊。”孙林木卖红薯的钱,那也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好容易挣来的辛苦钱,去年秋天收完红薯以后就到处去赶大集,吃不好睡不好的,好容易攒几个钱,后来又买了辆车,虽说现在手头上应该还有一点,但是罗蒙估摸着,他这会儿要是还能有个三五万的就算不错。 “人家姑娘说了,就算有,也不给。”李海梁说这个话的时候,那表情看着还挺解气。 “那她们家人还不得骂她白眼狼啊?”罗蒙摇摇头,无奈地说道。 “可不是,上回她过来,我见她和孙林木在屋里说话,还哭了呢。”蓝燕说道。 “那他俩打算咋办啊?”这种家里的事,那是真没办法,除非他俩能走得远远的一辈子不见他们,不然就脱不了这层关系。 “说是先不办酒,把证领了就一块儿过日子。” “那她们家那边不会找过来?”罗蒙还真有点担心,打铁铺现在就住这几个人,人家要真拉一帮人过来,到时候他们可咋办? “来就跟他们干呗,还没王法了。”李海梁倒是不怕。 “诶,那就算是不办酒,咱这边,这么也得弄一桌热闹一下?”难道还能真就那么冷冷清清住一块儿了? “那是要的,林伯说他那天也回来。”蓝燕说。罗蒙也听说林伯最近被他儿子接过去住了。 “那你们打算送点啥?”罗蒙问他们。 “我俩就送一台冰箱,彩云婶说要送电视机,肖叔和林伯就不知道了,估计会包红包。” “那我给他们送点啥好呢?”冰箱电视都有人送了,空调他们这地方又用不上,送洗衣机?这礼会不会太轻了点? “就送个洗衣机,大点的好点的,到时候冬天我还能借他们家洗衣机洗被子呢。”蓝燕说道。 “成,就送洗衣机。”罗蒙打算过两天五一就和肖树林上永青去找找,说不定还搞活动呢,早点买回来,有备无患。 “你们俩呢?鸽子养得咋样了?”这就是要逼租的前奏啊。 “还成,去年孵了几对雏鸽,被鸽友论坛的人买走了,价钱还过得去,后来就没留鸽子蛋,都孵了雏鸽了。”李海梁嘿嘿笑道。 “那以后就不卖鸽子蛋了?”罗蒙心想,怪不得,没等到他们家的鸽子蛋吃。 “不一定,啥挣钱卖啥呗。”李海梁还是笑。 “不是我说,你们家这租子可是拖得够久了啊。”罗蒙摆出一副地主老财的嘴脸。 “那啥,老周啊,要不你也抱两对雏鸽回去养?”蓝燕也笑嘻嘻的。 “我要那玩意儿干啥,还嫌我那个山头上鸟儿不够多的?”还费粮食呢。 “那鸽子肉你吃不吃?我俩这几天正准备淘汰掉几对呢。”李海梁说道。 “不是说卖得挺好?你们舍得啊?” “少养精养么,有啥不舍得的,你等着,等一会儿它们都回笼了,我就给你抓去。” “还是算了,你俩现在也没怎么挣到钱,拿去当肉鸽卖。” “挣到钱了,真的,你就别客气了,早前还说给你送鸽子蛋吃呢,结果你看,我俩也怪不好意思的,老周啊,你放心,我们以后保证准时交租!” “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罗蒙之前也听人说过鸽子肉好吃大补,不过他从前吃过几回,都觉得一般,这一回李海梁夫妇养的鸽子就不知道怎么样了,他得吃吃才知道。 “哎,老周啊,再跟你说个事。”谈完租子的事,李海梁又对罗蒙说道。 “啥事啊?” “是这样,论坛里的几个鸽友呢,对咱们这地方评价还挺高,说是水土好,也想来这边养鸽子,你看怎么样?” “这样啊?”罗蒙沉吟一下,问道:“打算在这儿养多少鸽子啊他们?密度太大了也不好?” “不能,他们都不是养肉鸽的,还有几个干脆就是自己养着玩,数量肯定不能太大。大多都是因为现在居住的环境不太适合养鸽子,还有就是打算找个清静地方养老的,都是熟人,之前我和蓝燕啥都不懂,也得到过他们不少帮助,你要是同意,这回应该会过来不少人。而且咱那租房合同里不是还提到一个择邻权吗,到时候万一要有害群之马,都不用你发话,我们内部就把他给处理了。”李海梁说道。 “那行,别影响到其他邻居的生活,不然到时候我可是要赶人的。”罗蒙把丑话说在前头。 “放心,我们自己也想过舒心日子呢。” “他们到时候过来,要是不种地,只养鸽子,并且养得不多,那我也就是收一个房租,这鸽子要是多了,地要是种了,那咱另外就得算点租子了,像你这样,给几只淘汰下来的鸽子也成,反正好鸽子给我也没用,就是别给我病鸽。” 罗蒙实际上并不喜欢打铁铺这边住太多养鸽子的人,但是他又一想,哪天打铁铺的鸽子要是闯出名气来,那对他这个房东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就希望这些人真的能精养少养,别把打铁铺整得到处都是鸽子毛鸽子粪,不然他到时候可真的会赶人。 “哪儿能那么干啊?真是,你就放心,他们都是养鸽子的行家,就算是淘汰下来当肉鸽的,那也不会太差。”李海梁一脸那不可能的表情。 “那就好,到底这个租子怎么算,等到时候他们过来,咱再仔细唠唠。”收些肉鸽也好啊,这个鸽子质量要是真的好的话,他自己不吃,还能卖给马从戎呢。 又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肖树林也给孙林木修好了车,他俩便提着李海梁夫妇给的三对鸽子下了打铁铺。这一天他们倒是没开车,像这种夜晚,四处静谧,两人一起慢慢走一段马路,也是别有一番闲适惬意。 “明天就签合同了,这个水库你打算养些啥?”经过水库上方的马路边的时候,罗蒙问肖树林说。如今水坝已经完工了,正关闸蓄水,水库里的水位正在慢慢攀高。 “小河虾,田螺,河蚬,再混养一些鲢鱼。”肖树林说道。 “咋会想要养这些?”人家搞养殖的不都想养那些精贵东西,肖树林倒好,尽挑烂大街的。 “风险小,回本快,市场广阔,生长周期短。”肖树林一一细数着这些东西的好处。 “那倒是。”罗蒙笑了,能早一点带来收入也好,有收获就有成就感啊,起码心情好。 两人沿着马路一直走到牛王庄入口,然后沿着小溪边一路走进去,小溪一旁较平趟的地带,今年被罗老汉和刘春兰种上了许多草莓。罗蒙从稻田那边修了一条水沟一路通往这一大片草莓地,每次稻田换水的时候,都等于给这些草莓浇了一遍水。 因为从稻田里流出来的水带着肥力,还带着罗蒙悄悄洒下去一些灵泉水,所以这些草莓也长得特别好,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白色的草莓花都凋谢了,从花蕊处结出一颗颗碧绿的草莓果,想必要不了半个月,就会有草莓相继成熟了。 “哎呦,看看这是啥?!”罗蒙他们一进四合院,就受到了胖子侯俊的热烈欢迎。 “这鸽子你看咋样?”关于吃的问题,还是得问吃货。 “用来下酒的话,那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侯俊还没说话,马丁良就抢了先。 “那行,今晚就杀一对来尝尝。”罗蒙慷慨道。 “这不是有三对?咋,还想留着以后吃啊?”就一对鸽子,这么多人,够谁塞牙缝啊? “就尝尝,还想吃得过瘾咋滴?上打铁铺买去啊,也不贵,一对就千儿八百的。”罗蒙顺口胡诌道。这三对鸽子,一对要留给自家爹妈,另一对要留给肖树林爹和后妈,可供他俩支配的也就剩下一对了。 “再弄两个小菜,咱喝点小酒?”卜一卦说道。 “我看成,老周啊,再贡献两只小公鸡,跟这个鸽子一起烤了?”侯俊那小子又惦记上牛王庄那些小公鸡了。 “不行,花苗的钱还没凑足呢,那鸡得留着卖钱。”最近大概是因为气温升高的缘故,极味楼那边小公鸡的销量不太可观,罗蒙寻思着,这两天要不要弄几只到镇上店面去卖。 “瞧把他给小气的!”吃货三人组唉声叹气道。 “到底吃不吃?不吃我提走了。”分享两只鸽子还得搭上两只鸡,这个世界上哪有这种道理? “吃!吃!”侯俊第一个蹦起来,接过罗蒙手里的笼子:“就杀一对是?没问题,我去弄,你们等着好了。” “哎,我说你小子最近性子是不是急躁了点?来,我给你算一卦,看看最近运道怎么样……”卜一卦也开始顺毛摸了。 “我去拿酒。”马丁良倒是爽快。 侯俊手脚利落,没多长时间,院子里就飘出了一阵一阵的迷人的肉香,这胖子摘了两片荷叶回来,做了两盘蒸鸽肉,一只一盘,这家伙的调料配得好,肉也蒸得爽嫩可口,吃着贼过瘾。 总共就两只鸽子,罗蒙和肖树林两人分吃一只,侯俊卜一卦和马丁良三人分吃一只。 “这死胖子,弄这么好吃干啥?得,今天晚上指定又睡不着了。” “脖子给我,刚刚你都吃了一个翅膀了。” “来,喝一口,嘶!” “咱明天一早就上打铁铺买去,管他一千还是八百的,不吃它个三五只,等到入土的那一天,老子指不定得多后悔呢。” “这两天怕是没有了,等过阵子,那边会来一群养鸽子的,到时候你们再买去。”罗蒙给他们透了口风,省得明天这几人白跑一趟。 “要不你那两对先让给我们?”三个人一只鸽子,也就刚够把他们的馋虫勾起来。 “哎,咱也差不多该回去睡觉了。”罗蒙根本不接他们的话茬,把最后一块鸽肉往嘴里一塞,拎起罩着黑布的鸽笼,招呼肖树林快撤。 136 136、最新更新 ... 肖树林刚和村里签下合同,时间就到了五一,因为这几天城里大多数企业单位都放假了,所以来牛王庄的人也格外多一些,负责给他们安排工作的陈建华忙得团团转,胖子做饭的工作量也加大了,连卜一卦和马丁良这两个老头,都被陈建华抓了壮丁,管起了被褥等物资的分配。 来的这些人有被分配去菜地干活的,这些日子地里收回来不少菜,已经可以翻地重新播种了。柳茹华也领了几个人手,制作今年开春以来的第一批腌菜。有些人则是冲着山上的刺玫花来的,自然就安排他们上山去摘花了,刚好,这些天学校的春游已经结束了,山上不少刺玫花蕾没来得急采摘都已经开放了。 剩下的一些壮丁,有些继续修牛棚,有些被罗蒙布置任务上牛王庄各处修路去了,就沿着枸杞林的内围,修一条一米多宽的石子路,以后无论是摘枸杞还是巡山,都能方便些。 罗蒙和肖树林依旧在镇上卖菜,每天上午卖几个钟头,收入也很可观,尤其是最近罗蒙又捉了一些小公鸡,每天还弄一些鸡蛋到店里去卖。 水牛镇的人不舍得吃一斤五块钱的番薯藤,一斤五十块的小公鸡他们却是舍得的,他们本地现在养鸡的农户已经很少了,尤其还是养得这么精神的,那就更是少见,不管是买一只给自家人补身体,还是孝敬老人,或者干脆提去送礼,都没人心疼。 一群家庭主妇七嘴八舌地围在店门口的几只鸡笼旁边挑着小公鸡,肖树林就在一旁给他们抓鸡,这些小公鸡好像知道被抓出来卖了以后,很快就会成为一盘鸡肉了,轻易不肯束手就擒,所以抓鸡这活儿也不轻,罗蒙和肖老大都被啄过,最后还得肖树林上场。 “哎!这只这只!就是这只!” “确定就这只了?”肖树林这两天也是够呛,跟这些家庭妇女打交道实在麻烦得很,就说买只□,一会儿看着这只好让他给抓,一会儿又看着另一只好像更精神,抓出来比一比,结果还是要原来那只。 “没错,就这只。”大娘一拍手,像是拿定主意了。 “给,到里面称去。”里面罗蒙一个人称重收钱,也是忙得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 “到我了到我了!给我抓那只,尾巴上带两根蓝毛的,哎呦,真是怪好看,这两根毛到时候我得给它收起来……” “老肖啊,你看我今天又没买到枇杷,明天你给我留几斤!”店里,有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找肖老大商量着。 “那哪儿成啊?这事要一旦开了头,我以后还忙得过来啊?”肖老大把一筐豇豆往货架上摆,这老头最近每天在店里帮帮忙,人看着就精神了,脸上笑容也多了。 “就这一回,我又不跟别人说去,你看,我女儿女婿明天就要走了,这不是要给亲家母带点东西回去嘛。”五一期间,年轻人回家探亲的也不少。 “唉,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今天我跟你留,明天别人就都得来找我,到时候咋办啊?所以说,该咋卖还是咋卖,最清净,你还是明天早点过来。”肖老大也有些为难。 “我今天也挺早,不是,你也看到了,挤不过她们啊。”中年男人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 “也是,这样,你明天早上六点半过来,跟我一块儿在店里等着,到时候我保证叫你买到。”肖老大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不都是为了儿女的事嘛。 “真的?到时候再买不到咋办呢?他俩明天上午可就要走了。”要知道,镇上那些女人抢起东西来,那可是相当野蛮粗暴的,今天他就略犹豫了那么一下,没跟她们去挤,结果就没买到枇杷。 “放心,再买不到,我让我儿子上山给你摘去了。”肖老大给他打了个包票。 “嗨!这可是你说的!” “就是我说的!” “那我可就真放心了!” “放一百个心!” “哎呦,那先谢谢你啊老肖。” “咱哥俩还客气啥?” “你今天晚上来我家,咱哥俩好好喝一盅。” “不行,刚吃完一对鸽子,补过头了,这两天上火,昨儿还流鼻血了呢。” “啥鸽子啊那么好?” “嘿嘿,那自然是好鸽子了。” “哪儿买的,你跟我说说。” “不是买的,我儿子给的,人家那鸽子可是当信鸽养的,吃的是最好的粮食,喝的是山上最干净的泉水,每天早上一起来你就得给它准备好井水,先洗个澡,然后抖抖翅膀就出门了,晚上太阳下山才回巢,跟那些喂饲料的肉鸽根本不是一回事,那还是鸽啊?那是鸡。比咱家这小公鸡还不如呢……” 肖老大侃侃而谈,听得一旁几个男人眼睛发亮,人到中年,就得补啊,能把老头补出鼻血来的鸽子,那得有多补啊! 一旁正收钱的罗蒙听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鸽子好倒是真的,不过补到流鼻血什么的,会不会夸张了点? 依旧在十点多便关了店门,赶在吃午饭前,罗蒙和肖树林又一块儿到水库去干了点活儿。 这个水库最后定下来的承包价是每年两万块,修水库总共花了肖树林四十三万多,最后他又补了差不多一万块钱给村里,签订了二十二年的承包合同。 因为这个水坝修得比较高,等蓄足了水以后,整个水面也还算不小,不过他们这里是山区,若不是在干旱年份,每年汛期山上会有大量的雨水往这条山谷汇集,一个弄不好,水库里养的鱼虾什么的就会被冲走,所以风险也比较大。最后定的这个两万块每年的价钱,总体来说还算合适,双方都能接受。 合同规定从牛王庄以下到堤坝的那一段水域,肖树林爱养啥养啥,但是不能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比如村民到小溪边洗个衣服什么的,还有就是干旱年份挑水浇地什么的。 前两天肖树林已经从县城买了一批小河虾一批田螺放下去了,小河虾这东西长得快,顺利的话,一两个月就能开始收获了。 罗蒙和肖树林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水位继续升高之前,在溪谷两岸填上一些泥土,等到时候水位涨上来,他们就好在这些地方种水草了,再说像小河虾河蚬这些东西,都习惯钻水底的泥土,现在的溪谷太干净了。 “你打算种点啥水草?”罗蒙一边挥着锄头耙土,一边和肖树林说话。 “种点荸荠怎么样?”肖树林问。 “挺好,不过那玩意儿不能连作,不然影响收成。”荸荠这东西罗蒙小时候罗老汉种过,多少知道点。 “就随便种点,也不图这个挣钱。”真要大规模种植的话,那就只好去水田了,他这个水库附近毕竟还是地方有限。 “那成,到时候随便再种点菱角。”罗蒙说道。 “诶,你看那什么鱼?”肖树林冲罗蒙指了指水边的草丛。 “石斑,没见过?学名叫光唇鱼,一般山里的小溪都有。”罗蒙放下手里的锄头,挨到水边,想上手去捞,那小鱼儿却灵活得很,在水里轻轻一摆就躲远了。 “这玩意儿不会吃虾?”肖树林有点担心。 “应该不会,这种鱼个头小得很,一条能长到一两重就算是不错了,你要是不放心,以后专门隔出来一块地方养虾苗,等大点再放出去就没事了。”罗蒙觉得这种小鱼对小河虾的威胁不大。 “这种鱼能吃吗?”肖树林就听说过海里有石斑鱼,从来不知道小溪里也能有石斑鱼,不过这个石斑鱼和那个石斑鱼肯定是不一样的,看水库里这些小鱼,也就手指头那么大。 “能,味道还不错,我也是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个鱼了,前些年附近的水田用农药,把小溪里的鱼都给药死了。”现在村子里的人化肥有时候还用点,农药基本上都已经不用了,山沟里的鱼儿沿着小溪游到水库里,倒也不奇怪。 “怎么抓啊?”肖树林是长在县城里的孩子,对这事没经验。 “我上去拿两个箩筐。”罗蒙说着就从旁边的小路爬了上去,从车后斗拿了两个空箩筐下来,挽起裤腿,就在水边的浅滩上用箩筐捞起了起来,先是把箩筐放到水底,然后无声无息地向那些水里的小鱼靠近…… ……又一次叫一条小鱼逃走,罗蒙有些气馁地直起腰来:“好些年没抓,手艺生疏了。” “箩筐不好用。”肖树林那边进行得也不顺利。 “对,最好是用簸箕。”罗蒙点点头,箩筐太高,这些小鱼又喜欢在浅滩活动,抓起来确实麻烦。 “我上李海梁他们家借两个去。”李海梁夫妻俩养鸽子的,那些玉米花生什么的经常要晒晒,他们家就有不少簸箕。 这一天中午,罗蒙和肖树林抓鱼抓得连吃饭都不回去,从李海梁他们那儿借了两个簸箕过来以后,他俩就在水库附近捞上了,用来装鱼的就是刚刚那两只箩筐,把箩筐半泡在水里,筐口露在水面上,用来装鱼简直太合适了。 “你那儿几条了?”罗蒙拖着簸箕箩筐向小树那边走去。 “有二十多条了。”肖树林直起腰,把刚刚捞起来的一条小鱼倒进箩筐里。 “我这儿也有十来条,够一盘了。”罗蒙肚子饿了。 “那回去。”肖树林肚子也饿了。 等他们回到四合院,胖子侯俊见他俩带回来几十条小溪石斑鱼,顿时高兴坏了,乐颠颠给他俩开了个小灶。 侯俊之前在陈家老菜馆也见过这种小鱼,他师傅陈福汉最好这口,不过因为这种鱼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得是在那种有泉水流过的溪流之中,喜欢在石缝间活动,人工养殖很难实现,基本上都是抓的野生的,这些年好些地方都被抓得快绝种了,很少见。 这些小鱼被侯俊收拾干净,又过油煎到焦黄,然后和牛王庄上腌的老咸菜一起煮了一大盘,咸鲜可口,十分下饭。胖子虽然已经吃过午饭了,但它还是给自己添了一碗白米饭,和罗蒙他们坐一块儿,打算再吃一顿。 “怎么样?”罗蒙见肖树林夹了一条小鱼吃,便巴巴等着他的评价。 “好吃。”肖树林点头赞道。 “那你多吃点。”罗蒙左手拿勺右手拿筷,使劲往肖树林的大碗里装了小半盘的小鱼煮咸菜,一旁的胖子见了,更卖力地挥舞起了筷子。 “啥玩意儿啊这是?”这时候,狗爹和他们老板也进食堂了。 “大中午的,你俩不睡午觉干啥呢?”罗蒙问他们。 “睡不着,这个是啥?闻着怪香的。”齐思月说着就从旁边碗柜上拿了自己和杨达龙的两双筷子,也在饭桌边坐了下来。 “小溪石斑鱼,怎么样?好吃?”胖子还挺有集体荣誉感,说起牛王庄的好东西,他都挺骄傲的。 “好吃啊,听说卖得可贵了这玩意儿。”杨达龙含着一条鱼说道。 “还不一定卖得着呢。”齐思月补充说。 “可不是,我师父费了老鼻子劲,也就买到过那么几回。”胖子说。 “咱以后再养点这个鱼。”肖树林吃着鱼肉,心思也飘远了,水库上游刚好就有一片浅滩,用来养这个鱼倒是合适,还有从牛王庄经过的这段小溪,到时候也能开发利用上。 “听说你们包了个水库啊?”齐思月问道。 “嗯,就我们村子附近那个,你们开车过来没看到啊?”罗蒙又挑了两条鱼放进肖树林碗里,再过一会儿,这盘里估计就只能剩下咸菜了。 “看到了,没多大啊。”杨达龙问道:“你俩打算在里边养点啥?” “田螺,小河虾,河蚬,再弄点这种小鱼。”罗蒙和他们说着话,肖树林这会儿就只剩下吃了。 “咋专门养些小鱼小虾的啊,你们这儿这么多鸟,不怕被它们给吃了啊?”杨达龙一听,就觉得这事不靠谱,他们老家从前就有人吃过这个亏。 “也是哈。”罗蒙手里的筷子顿了顿,然后他很快有想出办法来了:“不怕,到时候派两只狗过去守着,也就是白天,晚上那些鸟就都歇了。” “派……”一听说要派狗过去,狗爹顿时就不吱声了。 “派丫丫过去怎么样?”丫丫那个光吃不干的家伙,罗蒙早就想要给它派个活儿了。 “不是要守着牛棚呢吗?”狗爹弱弱抗议道。 “那就是晚上,晚上我打算从鸡棚那边分两只出来,上牛棚睡去,丫丫和他儿子也还在那儿睡,现在山上的牛多了,又是母牛又是小牛的,多放两条狗保险。”自打去年有人想上山偷牛之后,罗蒙就没怎么放松警惕,就算偶尔看到有陌生面孔到山上来干活,他都要暗地里观察一番。 “那边又没住人,上边那条马路车来车往的,万一碰上坏人咋整呢?”狗爹还是不太放心。 “放心,附近长眼的都知道丫丫是我这儿的,不然这样,让东南西北也一起过去,有个伴安全点。”反正白天牛王庄也没它们什么事,这些大狗小狗尽是到处撒野,给它们派点活儿也好。 见狗爹还有些不愿意的样子,罗蒙又对他说了:“纳茂成家的榔头你见了没有?你看看人家那狗,多自信,多沉稳,你们家丫丫跟人家比起来是不是差了点?你知道差哪儿吗?没工作啊!它找不到成就感,体现不了自己的在价值,那还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