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夫人想守寡 > 第89章 招兵

第89章 招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冉做了个梦。    梦里她穿着新郎官的喜服, 满目都是大红的颜色,她沿着贴满喜字的走廊慢慢前行,推开一扇房门,步入屋内。    屋子是新房的模样,点着大红喜烛,桌上摆着八宝盘,放着合卺酒。她拿起喜秤走向床榻,只见床上坐着一个披着盖头的新娘,双手交叠放在膝上。    空气中暗香浮动, 香炉里袅袅雾气升腾,给眼前的画面镀上一层朦胧的色彩。徐冉上前伸出喜秤慢慢挑起盖头,露出新娘的脸庞。    眉如远山黛, 肤似凝脂,明眸皓齿, 唇上胭脂娇艳欲滴。然而这张脸……不是魏狄么?!    徐冉吓地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嗷地叫了一声, 把喜秤一丢扭头就跑。而她身后,浓妆艳抹穿着喜服的魏狄掐着嗓子拈着兰花指,一面喊她夫君一面追了上来。    徐冉腿肚子都在打颤,一边玩命似的逃一边把诸天神佛求了个遍,奈何身后魏狄穷追不舍, 一点退却的意思也无。    梦中景象光怪陆离,一个不查便被绊了个大马趴,身后脚步已至, 徐冉骇然回头,就看见魏狄扯着帕子眨巴着眼扑了上来!    “嗷——”徐冉一嗓子给自己嗷醒了,只觉胸口发闷喘不上气,一低头就看见一个脑袋埋在胸前,压得她动弹不得。    “魏狄!!”静默一瞬,徐冉中气十足饱含愤怒和惊吓的声音直冲云霄,惊醒了整个兵马营。    刚起床坐在床沿喝水漱口的薛铖顿时喷了,一边捂着嘴一边拉着溯辞出屋看热闹。    一出门便看见徐冉举着不知哪弄来的棍子,追着魏狄满营地跑,一边跑一边骂:“你这杀千刀的给我站住!”    魏狄抱头鼠窜,嚷嚷道:“大侠!姑奶奶!那都是误会!误会!”    “误会个屁!”徐冉咬牙切齿道:“你当我瞎啊!”    梦里来吓我不说,居然还敢压着我睡?!    “我那是着了歹人的道!无心之失!”魏狄缩在合抱粗的大树后,探出脑袋试图解释,被徐冉一棍子敲了回去。    营里的人陆陆续续被吵醒,纷纷在门边探头探脑张望,时不时发出几声窃笑。    徐冉宿醉的乏累涌上,又被这么一气,只觉头疼得紧,捏着眉心连声叹气。魏狄见状探出半个脑袋,小心翼翼说:“要不要喝口水歇歇?”    徐冉一眼横去,吓得他立即缩了回去,冲远处看热闹的士兵喊道:“看什么看,赶紧去查查营里少没少东西!昨儿夜里营里进贼了!”围观的人这才分头散去。    溯辞从薛铖那里听说事情始末,这才笑着上前劝解,“阿冉,魏狄真不是故意的。”她拉着徐冉的胳膊,低声道:“昨夜有杀手闯进来了,各屋子都放了迷药。”    “杀手?”徐冉神色一凛,闪电般看向薛铖,见他没缺胳膊少腿,这才道:“都解决了?”    溯辞点头道:“逃了三个,剩下的都躺在后头呢。”    “去看看。”遇上这种事,徐冉半点不含糊,瞅了眼藏头露尾的魏狄,冷哼道:“回头再找你算账。”说着便随溯辞去检查尸体。    魏狄这才松了口气,慢慢从树后绕出来,挪去薛铖身侧,悄声问:“昨儿夜里来的是不是刺史的人?”    “去看看就知道了。”薛铖的目光在他脸上刮了一圈,问:“昨夜睡的可好?”    “挺……”那个好字没能说出口,魏狄一副活见鬼的表情瞪向薛铖,“将军,你说什么?”    薛铖轻飘飘地收回目光,一言不发地负手朝溯辞他们走去,余下魏狄一人呆立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将军原来不这样的啊,现在怎么感觉蔫坏蔫坏的?    魏狄甩了甩头,把这些想法抛诸脑后,快步跟了上去。    ***    刺客们的尸首暂时放在了堆放杂物的旧屋里,徐冉将这些尸首仔细翻检一遍,起身拍拍手道:“道上的人。”    薛铖问:“你认得?”    “一模一样的衣服兵器,袖口绣着紫竹叶,是西南这一带有名的暗杀组织,拿钱办事,干净利落。”徐冉踢了踢其中一人的手腕,道:“这些是他们里最便宜的杀手,想来是祁振想试试你的深浅。”    魏狄皱起眉头,问:“将军,怎么办?”    “把这件事跟营里的弟兄们说,不要提祁振和刺史,让他们抓紧时间把营里收拾利落了,准备练兵,再找几个人把尸首处理了。”略思片刻,薛铖道:“敌在暗我在明,只能静观其变。”    徐冉往墙边一靠,抱臂道:“想把这些人练出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的人什么时候进来?”    “自然是正大光明的进。”薛铖低声笑道:“土匪夜袭兵马营,这个理由足够向刺史府提招兵一事了?”    溯辞正蹲在一旁捣鼓从刺客身上搜出的暗器迷药,听得此话抬头道:“以段荀如今的心思,你若直接提招兵他必会堵你回来,不如你去跟他抢人好了。”    “如何抢?”    溯辞掰着指头道:“你看,这些年各地官府增设衙役人手,削弱架空兵马营,以至现如今官府手上人手最足。将军你直接和段荀说要抽调各府衙役至兵马营,段荀必然要防你,只要你态度强硬,招兵一事他自然会提。”    “此计甚好!”徐冉附和道:“到时候把你的人混在其中,正大光明编进兵马营,让段荀吃个哑巴亏。”    薛铖欣然同意。    计策已定,四人分头行动。    魏狄去找单青商量练兵一事,薛铖整装入城往刺史府去,溯辞徐冉不宜在兵马营久留,也告辞回城。    ***    祁振雇杀手刺杀试探薛铖一事并未知会段荀,当薛铖在刺史府上说出有匪夜袭兵马营时,段荀那副堆出来的假笑脸孔不自觉地僵了一下,惊道:“竟有此事?!谁如此大胆敢袭击兵马营!营里可有伤亡?”    “托段大人的福,并无伤亡。”薛铖道:“这些人行事小心谨慎,未留下身份相关的线索。”    段荀暗地里松了口气,这才笑道:“那就好。”    “土匪夜袭军营,这在各州各县都是少有的事,不想涿州的匪寨竟如此猖狂。藐视官府朝廷,蔑视法度。此事若置之不理,有损军威,更有损官府颜面。”薛铖不徐不疾抛出话茬,沉着脸问:“段大人以为呢?”    “自然不可置之不理。”段荀心里一个咯噔,却不得不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兵马营如今归将军调度,匪寨连年猖獗,以此事为由,给他们一个教训未尝不可。”    “好。”薛铖道:“既然段大人也同意,那么有一事还请大人解惑。”    段荀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道:“请讲。”    “剿匪一事非同小可,西南大小匪寨百余个,想铲除或收编,都需要足量的人手。而兵马营按例军士当有五百人,我昨日清点名单,可用之人不过百人。但这些年来兵马营未有任何新兵入伍,反而是各地官府衙役人数倍增。”薛铖轻叩桌沿,目光锐利,“段大人,这是为何?”    果然这就要在本官头上动土了。    段荀内心冷笑,面上却露出无奈之色,痛心疾首道:“诚如大人所说,西南匪患猖獗,这些土匪完全不把官府放在眼里,视律法如无物,且个个悍勇。早先有曹都尉率兵马营四处剿匪,但收效甚微,还折损了不少弟兄。”    “大人,平心而论,剿匪一事重要,但平头百姓更看重的是安稳、是一家甚至一己的安稳。你想兵马营压不住匪寨,每每都伤亡惨重,百姓看在眼里,哪里还敢把自家儿郎往营里送呢!”    “况且,兵马营只有一个,可这匪寨可遍布西南,今日李家村遭了土匪洗劫,明日刘家屯被抢了粮食,这兵马营的弟兄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啊,总不能让各地都眼巴巴地干等着。”    “下官也是出于情势所迫,这才增添了各地各府的衙役人数,也好应个急不是。”    这一番话若不细想可以说是圆的滴水不漏。是啊,兵马营不争气,难道还不许别人自强了?    然而薛铖早知道段荀打的主意,也不在这上头纠缠,直接道:“段大人一番苦心,薛某领教了。不过如今陛下命我来此平匪患,必不会重蹈往日覆辙。但剿匪必须要足够的人手,既然段大人扩充各府衙役人数是为了防匪祸,那便把扩充的这些人暂时收归由兵马营统一调配,也省去了麻烦。”    段荀脑中警铃大作。    暂时?开什么玩笑!一旦把人给他了,哪里还能从他手里抠回来!辛辛苦苦布置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断不会轻易拱手相让。    “薛将军,你也知道大小匪寨百余个,平匪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事。”段荀正色道:“你若把各府的衙役都抽走了,万一那些土匪恼羞成怒,你让各府如何应对?置那些百姓于何地?”    薛铖内心冷笑,面上却仍旧坚持,道:“段大人放心,薛某戎马数载,这点事心里还是清楚的。把人给我,调配人手布防上,必保万无一失。”    他的语气十分笃定,面色冷沉,丝毫没有想商量的打算。段荀心头火起,冷声道:“恕下官直言,当年的曹都尉也是这般信誓旦旦,但结果如何,想必薛将军已经看到了。”    “段大人这是在说本将军无能,连区区小事都办不到么?”薛铖直截了当道。    我管你办不办得到,这事我就不能让你办成咯!    段荀强压住想要咆哮出口的**,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立场,道:“各府增派的衙役本就是应急所用,贸然抽调风险太高,薛将军不了解涿州,但本官是绝对不会看着将军往歧路上去的!”    薛铖猛一拍桌案,蓦然起身,眯眼道:“好啊,兵马营空缺半数以上军士、涿州久不设都尉一职、官府连年不曾不齐人数缺口,我明日便上书一封送去京城,我倒要看看这折子递上去,陛下是觉得段大人有理呢,还是同意薛某调配?”    段荀眉头一挑。    看来薛铖是铁了心要抽他的人了。递折子嘛,普通人他倒也不慌,这些年早将上下关节尽数打通,拦一遭便是。但薛铖出身王府,军功赫赫,颇得民心,指不定他能有别的路子上抵天听呢……    短暂权衡了一番,段荀决定让一步,赔笑道:“薛将军你也太心急,兵马营自然是要补齐人手的,下官虽不同意动各府衙役,但兵马营已有数年未曾征兵,正好借着这个空档,放榜征兵如何?”    薛铖面上不动声色,皱眉道:“征兵?这么多缺口,得征到什么时候去?”    征到什么时候可就不是我的事了。    段荀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恭维道:“将军有战神之美名,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以将军的名义征兵自然比往常官府征兵来得更吸引人。将军若嫌慢,下官可以请蜀州刺史同颁布征兵令,加粮饷,必可解将军所虑。”    薛铖闻言也不急着答话,重新做回椅子上,屈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沿,直到段荀有些坐不住了,这才慢慢道:“也好,段大人所言也不无道理,贸然抽调确实不好同各府衙、百姓交代。那边依段大人所言,放榜征兵。”    段荀心里的大石这才落地,拱手笑道:“好,我一会儿就让人去帖告示,将军只管选人就是。”    “有劳段大人了。”    送走薛铖,段荀立在厅前,眼神负责地看着大门的方向,摸了摸心口,嘀咕道:“怎么反而更不踏实了呢……”    不成,不能让他顺顺利利地把人补齐了,最好一个人也别收进来!    段荀目光一沉,拂袖大步朝外走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